无论自己做的对或错,如果父母指责自己,而自己是不是都不能还嘴?

一苑花开


随着社会发展,父母子女关系不再像以前那么死条教板,相互之间不是一定父母就说一不二,子女就必须听从,这个道理不用说也清楚,现在做不到,就算能做到也不需要,父母和子女间应该是朋友关系,但我觉得仅此还差点东西,那就是敬重,在敬重的前提下的朋友关系才更合适。

因此对于父母的指责,自己当然可以说话,但是敬重是前提,把握好自己说话的态度,想好怎么说再开口,不要和父母顶。父母的初衷是为了子女好,双方有分歧也许是出发点不同,可以想象一下,两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又何必因此争吵,既没有对错,也没有意义。想清楚他们的思考,也许指责也就更好接受,也可以聊聊自己的想法让父母知晓,相比赌气,这样摊牌不是更好。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慢慢意识到父母的伟大,我们也会思考与父母的相处方式,多些换位思考,多些交流,没有什么值得生气,会有的是更多的感激。


Jliontnago


无论自己做的是对是错,如果父母指责自己,是不是都不能还嘴?对于题主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曾经也感到困惑。

说说我和父亲吧。和很多农村老人一样,我父亲是个极度顽固的人,而且还有年龄越大脾气越犟的趋势,只要他做了决定的事,如果我违背了,没按照他的意愿行事,就算我做对了,他也要强辞夺理,根本没道理可讲,我越争论他火气越大,最后将会不可收拾,这让我陷入极度困惑之中。

一个家庭如果长期陷入争吵,肯定不会和睦,连带小孩子也会没有安全感,通过摸索,我也逐渐摸透了父亲的脾气。

父亲不问青红皂白指责自己,自己能不能还嘴呢?我的经验是,父亲在气头上时不要还嘴,你越还嘴他火气越大,先让他出了这口气,暂时先不理他。

自己明明没有做错,父亲为什么却还是要指责自己呢?第一,很有可能我们做事没有顺着他的意,导致他认为儿女翅膀硬了,会反抗他了,不把他当回事了。第二,父亲总认为自己吃的盐比儿子吃的饭还要多,认为自己大半辈积累下来的经验肯定要比儿子多,所以自己才是对的。

要让他放弃这个想法,就要平常多向他灌输儿女应该独立的思想,儿女们大了,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应该允许年轻人犯错,老人不应该太过干涉。

当然,如果做儿女的直接向他讲上面这些道理,他很有可能听不进去,这时我们就要聪明一点,向父亲比较亲密的朋友或他非常信任的人求助,让第三人转达你的意思,或让第三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向父亲讲道理,以我个人的经验,这个方法非常管用。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经验,大家还有什么好方法,欢迎留言讨论。


老胡的打工日常


无论对错,父母都指责你,说明你父母是个蛮横无理、以自我为中心、不讲道理的人,他不懂子女是要鼓励和夸长的这个道理,摊上了这样的父母实属无奈。如果面对毫无原则、不管对错的指责,你却从不还嘴,据理力争,那是你助纣为虐,应该在他们错误的对你指责时,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愚忠愚孝,一味退让和毫无底线的奉承迎合。



祖强


我认为家里是一个建立感情的地方而不是讲理的地方,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父母面前不但要孝,更重要的是“顺”。



红色骏马2


这个问题,我认为你如果觉得自己做对了,而父母指责的不对的话,你可以和父母沟通一下,不能叫顶嘴,叫争论,争论是有意义的。

怎么说呢?我是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能体验到其中的滋味。特别是我的父母,老了以后会看不惯我们说的做的很多事,因为年代不同,想法也不同,你如果单纯的老按照他们的想法做的话,你会很憋屈,时间久了,他们也觉得他们说的做的都对,更听不得任何反驳的话了。其实父母也不是完人,他们也会犯错误。我和女儿之间的相处模式,就是互相之间发现彼此认为不正确的,就互相指出来,这样对父母和孩子都好,否则只是一味的压制孩子,对孩子以后的性格和发展都会有不好的影响。尽管很多父母说是为了孩子着想,但是不得不承认,父母有些思想还是比较落后的。我身边很多父母比较武断的家庭,子女都深受其害,有苦说不出,而如果把痛苦都压在自己心里,时间久了就容易抑郁。

所以,我认为父母和子女之间最好的沟通方式,认为对的就顺从,认为错的,有必要争论一下。通过争论,你就会发现,有一些不是很明白的问题,反倒通过争论而让思路逐渐清晰了。所以我的建议是,该争论还得争论,争论不代表不孝,而是要父母和子女共同进步,这是争论的意义。以上是我的一点想法,希望和大家共勉。



我的退休生活


我会先反想下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不管不是不是错了,都先让父母平静先。真的错了好好跟父母认错,如果是父母真的错了慢慢跟父母讲道理。





不过尔耳青铜一个


面对父母的指责,不管自己做的对与错,都不应该公然的去顶撞父母,不能去跟父母争吵,还嘴这种事不要做,容易把矛盾激化。

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

从孝道的角度来分析

“百善孝为先”,作为晚辈来说,保持对父母的尊重是基本礼节,孝顺不止体现在衣食住行,还要做到脸好看,话好听。《弟子规》里说:“首孝悌,次谨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可见从古至今,孝道是摆在为人处世的首要位置。



面对父母的指责,也许你有天大的委屈,但是如果你跟父母据理力争,非要论个谁对谁错,父母性格大度开朗的还好,如果性格不好很容易谈崩,进而把小问题闹成大矛盾,实在得不偿失。

亲情里面不是处处都要讲道理的,如果你想要跟对方讲清楚,也要注意方法,方面先主动认错,等事情过后再找合适的机会跟父母好好的沟通,任何一个父母初衷都是为了子女好,关键是看子女的态度而不是结果。



最近热播的电影《囧妈》,张璐就曾质问徐伊万,为什么她都退让到国外对方还不放过她,她一直觉得自己对整个婚姻是理智客观的,对每个人都很讲道理,却没有想到,对徐伊万来说,正是妻子的讲道理,才让婚姻少了该有的温情。

所以说,事情发生后,不要着急去分辨对错,主动跟父母低头没有什么丢脸的地方,就算争到了对你有利的程度,那又能怎样?

从健康的角度来分析

我们都常说“气大伤身”,情绪的变化是会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争吵最容易引发心理上的不适,甚至于破坏亲情关系。

据医学专业人士透露,生气对人体的健康损害很大,容易加速脑细胞的衰老,造成胃肠道疾病,诱发心肌缺氧,伤肝、伤肺,损伤免疫系统等。

河南郑州市一位医生在自家小区电梯里劝阻一位抽烟的老人,引发争执。事后老人情绪激动,心脏病发作离世,家属将该医生告上法庭,要求赔偿40余万元。

这则新闻一出,也是激起了网友的热议,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是非对错,可以看出生气对某些已有疾病的危害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心脑血管病史的人,控制情绪也是日常重要的保护措施。



所以说,当父母指责我们时,从双方的健康角度来考虑,也不应该当面与父母发生争执,尤其是父母存在某些既往病症的情况下,更是要特别注意,为了争一个对错,而让父母可能遭受到病痛的折磨,那就太不合算了,就算后悔也是太晚了。

综上所述,@相见欢颜的建议是:当与父母在某些问题存在争议时,作为子女千万不要试图用讲道理的方法来跟父母争吵是非。哪怕你本身就是对的,也要先缓和气氛,等大家都心平气和的时候,再与父母好好交流,让父母明白你的观点,选择好的解决方式,既是孝顺,也是聪明。


相见欢颜


人生在世,最应知道的是:感恩。哪么感恩的对象是谁呢?感恩生您养您的人,感恩关键时刻或危难之时真心实意帮自己的人,这都是终身难忘,最应感恩的人。无论自已做的对与错,父母指责你,自己都不应当还嘴,难道还有错吗?老天爷都不能风调雨顺,难道父母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叫你喜欢吗?这点宽容的心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当具备的,如果你连这点宽容之心感恩之心都没有,你就白活了,在你心里连你的爹娘都容纳不下,你还怎么在社会上生存?(不同意见敬请见谅)


霍三虎


我作为一个孩子的单身妈妈,不管她说的对与错,在遭受父母质责时,都希望她能先谦诚接收,父母那里不对也可以提出来或在父母亲心态极度兴奋时,唯一不要跟父母亲呕气刷大小姐(大少爷)脾气,更不能有自卑心里,遇事多沟通。


尼喃蓝汐


不能说是还嘴,可以说是讲道理。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看法肯定是不一样,但是对自己的父母不能一味的反驳,那样会伤了他们的心,说话也要讲个方式方法这是最起码的尊重[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