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主义吗?

鹏友程


王阳明的这句话是客观的维识主义,他说的心是指自己的思维模式,当时社会上知识阶层对人对事物的认知理解是混乱不堪的,没有一个大多数人接受的观点和思想,他以自身的知识面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为出发点,总结出的观点有历史的局限性,对当时的社会有一定积极意义,现在你就当名句欣赏一下吧。


闪勋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表达心灵是智慧之源。智慧是一种客观状态,至于唯心唯物本来就是一体的两面,非要划分偏执于一端,似乎有点不妥。比如,眼前本来空无一物,非要拿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一叶障目看见的世界,怎么分唯心唯物呢。

空无一物的心灵,自然不会被世界障碍,何物能生。

智慧明晰的心灵,自然分得清事理万物,何须外求。


天空灵净


我国古代散文集大成的《古文观止》就收集了一篇王阳明的《尊经阁记》,该文用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闸释儒家六经,他认为六经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我心灵的永恒规范,《易》是记录我心里的阴阳变化,《书》是记我心里的典章制度,《诗》是记我内心情感,《礼》是记我心里礼仪,《乐》是记我心中愉悦,《春秋》是记我内心忠奸邪正,总而言之再伟大经典不过是我内心的帐簿。这就是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要义。

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虽然有他的局限性,但毕竟对当时以程颢、朱熹为代表“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道统给予了很大的冲击,带来了某种思想上的解放。


松楠庄主


是。比"唯心主义"更主观了。比客观唯心主义更差劲了。他主张除了他心里有的,外界什么都没有了。甚至他的爹妈,只要他心里没有就没有了。他认为只要有,就是私心。就这一点,他本人是谁他也不一定知道,还真有点怪。他到底啥玩意?查了查有关他的史料,他还是个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呢。看来他很喜欢″孔孟之道"了。


鲁卡尔


是唯心主义,但并不主观,反而很客观。

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并不是说绝对的在人心之外,一切事物都不存在,而是把人作为个体来相对说的。每一个事物,虽然本来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人这个个体来说,如果心里面没有对这个事物的意识,那这个“物”对于人来说,就是无意义的。而且王阳明所说的“物”,并不是物品的物,而是另有说法。


王阳明说:心是身体的主宰;心里想着什么,便是每个人的意识,意识的本体就是知,我们的意识注意到哪里,这就是物。如意识放在侍奉亲人上面,那侍奉其人便是一件物;意识放在事君,那事君便是一物;意识放在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识放在视听言动,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我才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这里明确说明了,心、意、物之间的关系,并且定义了什么是“物”。所谓的格物,并不是要去真正的在外物上找理,比如王阳明曾经就傻傻的去格竹子,结果一无所获,还把自己给搞病了。那时候的王阳明,就还没有领悟,什么是物。所以格物,到底格的是什么?

王阳明接着说:“格物,如《孟子》说的‘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

格物就是把自己内心那些外七八糟的意识都全部给纠正过来,只要有一点不好的意念,就要连根给他拔去,就是要无时不刻不是存天理的状态。所以格物并不是真正的取研究什么物品,而是要通过自己内心对物品的意识,去格自己的心。

先生又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的方法,去除私心,恢复天理。让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我们普通人的心与外物之间,总是隔着很多的东西,本来我们都有恻隐之心,看到小孩掉井里都会觉得可怜,但并不是人人都会去救,这就是每个人的私心在作怪,我们要么担心,自己会不会有危险,担心这小孩的父母会不会反而会讹人,诬陷说我把小孩推进去的等等,这些就是私心,就使得我们的心与外物之间不能畅通无阻,而格物就是要去除这种障碍。

所以通过以上,就可以看出,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专门针对当时总喜欢从外物上去找真理的这一弊病提出来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这理解为心之外,万事万物都不存在,因为阳明先生的本意,并不是为了描述世界的本质,而是从格物修身的角度来说明我们每个人的心与外物之间的关系。


l易耕堂l


单从主客观及唯心与唯物而论,是的。

这八个字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是引导人们认知的重要思想,也是自古至今修心养性的主要理论体系之一。虽然王阳明并不否定物的存在,但把一切统一于心,承载于心,且都从自身内心(思想)的感受去溶于行,明显贴上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标签。


天高云淡17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把这两句参透,你就懂了。

佛教的至高境界是空性,悟空方可成佛。

佛教认为悟空的关键在于突破“我执”,一切的烦恼都是因为欲望,而欲望的来源就是“我执”,它是心猿,它就在灵台方寸山,它就在心里。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果报交织而成的虚幻,而久远岁月以前,时间的起点,缘起之前,一切都是空的。有缘起,就有缘灭,最终一切归零,还是空。而一世又一世的轮回,就是从空到空的过程。我忘却了前世,前世对我来说就是空的,而前世的因缘却缠绕着我,成了我今生的际遇,这就是果报。今身的我终会死去,到了来世,我还是我吗?


sniper19870118


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是个伪命题,世界上没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靠心情过活,唯心主义者也靠物质活命。对于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他并不是说在自己认知之外是不存在任何事物的,而是指自己没有见到的事物对自己的心思不产生影响,即使对自己有影响的他可见的事物,也并不是事物的真相,所以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也是一样,自己的认知度决定了这个物和理在自己内心的相貌。



在申之乡


王阳明的这个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心外无物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从一方面说,灵明的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从另一方面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既被人看见,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守仁的心外无理是说,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事虽万殊,理具于心,心即理也。不必在事事物物上求理,心外求理,就是心与理为二。心中之理,就是至善,心外无理也就是心外无善。

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境的生活是“车马喧”的,是无奈的;二是,作者的“在人境”与旁人的“在人境”不同,是没有车马喧嚣的。接下来作者将视角放到第三人称的角度,反问:“为什么别人避开‘车马喧’,而你就能做到这样呢?(问君何能尔)”回答是:“处在远离喧嚣的心念之中,当然就少有车马的烦劳了,进而似乎连原来就在‘人境’中的居所也变得偏僻起来。


张翼远


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意识、情感、体验等作为世界的本原。物质都是由它们派生的。王阳明所说的“心”,就是指人的内心体验、感觉。“物”是指客观世界,万事万物。“理”是指万事万物运动的规律。这些都是由“心”的体验或感觉而产生,如果“心”体验或感觉不到,就没有万事万物存在,没有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存在。其观点本质上是思维决定物质的观点,更进一步说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