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藏機,購物中心或將開啟“雙線作戰”模式

危中藏機,購物中心或將開啟“雙線作戰”模式

疫情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個月。在這段異常艱難的時間裡,商業地產人憑藉擔當和樂觀,一點點地扭轉疫情造成的被動局面。

儘管形勢一點點變好,但疫情還需要持續一段時間。為了解業內人士對於當前形勢判斷,蒐集有效的應對方案,助力商業地產共克時艱,商業地產觀察此前特別推出《商業地產戰“疫”信心指數調查》,現已收到許多反饋。我們將問卷調查反映的重點信息整理如下,希望能夠為大家研判形勢以及採取措施有所幫助。

1 多數調查對象認為

商業地產或需半年恢復疫前水平

此次疫情無論是對宏觀經濟還是商業的諸多方面都造成了影響,而這個影響程度如何,調查問卷顯示,接近60%的調查對象認為此次疫情對於當前宏觀經濟影響非常嚴重,表示此次疫情對商業影響非常嚴重的更是超過了70%,且絕大多數人認為對於餐飲業的影響最大。

危中藏机,购物中心或将开启“双线作战”模式

對於當前宏觀經濟影響程度

面對新冠疫情,必然會聯想到十七年的非典疫情,而且會基於非典的情況對此次疫情進行多維度的分析。對於此次疫情相較於非典疫情的影響程度,表示此次疫情影響超過非典疫情的人數也超過了70%。

危中藏机,购物中心或将开启“双线作战”模式

此次疫情和非典疫情相比,哪個對於實體商業造成的影響更大

關於此次疫情與非典的區別,在中城商業研究院近期發佈的《宏觀弱週期下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 對於中國經濟與商業市場影響初探》給出了詳細分析。

該報告分析,由於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使得疫情擴散速度、輻射範圍相對SARS來的大,對經濟影響的複雜程度則相對SARS來的高。估計2019年中國GDP佔全球比重超過16%,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成,本次疫情對全球的影響層面較2003來的大。不過此次疫情中央較快採取應變措施,武漢封城,並在創紀錄的短時間內甄別出病原體;以及大數據追蹤、疫情地圖、互聯網傳播等技術進步為政府控制疫情帶來較大幫助。

危中藏机,购物中心或将开启“双线作战”模式

由於國人尚未從中美貿易戰陰霾走出,本次疫情又發生在春節黃金週,對於實體零售、航空旅遊、線下文娛帶來較大沖擊,短期內消費的下滑在所難免,為總體經濟帶來較大的下行壓力,唯網上零售、醫藥與醫療材料採購、以及政府防疫支出的增加,可望部分抵消疫情對消費的負面影響。

針對疫情對商業地產帶來的一些微觀影響,近60%的調查對象認為疫情會造成今年新項目開業數量驟減;超過50%的調查對象認為疫情過後,已經佈局新零售的購物中心不會出現彎道超車;認為疫情過後“宅經濟”也不會成為消費的主流趨勢,以及此次疫情不會成為開放式商業的新節點的調查對象都接近50%。

對於疫情還需要持續多久,約40%的調查對象認為兩個月左右,約30%的調查對象認為僅需要一個月左右。超過60%的調查對象認為商業地產還需要半年左右恢復到疫前水平,佔了絕大多數。

疫情結束尚不可知,恢復疫前水平也註定需要一個不短的過程,商業地產該如何加速商業地產行業回暖,調查對象的反饋主要包括縮減成本、加大活動力度、細緻服務三方面。具體為項目方和品牌方共同讓利,持續減免租金;給中小企業、餐飲業服務業減稅;進行優惠活動,以及其他大型活動刺激消費;做更細緻的服務,不放過任何一分錢利潤等。

2 新冠疫情後

商業地產或將全面開啟“雙線作戰”模式

非典之後電商崛起,給了實體商業不小的打擊。痛定思痛,近幾年,幾乎所有商場都開始通過各種互聯網手段加持自己,也有不少商場搭建了線上商城。但是一直以來,實體商業的互聯網發展還沒有完全放開步子,這次疫情期間,實體商業進攻線上的決心更加堅定,進攻速度也明顯加快。

針對認為此次疫情對於商業地產最大的警示是什麼?疫情過後應該從哪些方面提高抗風險能力?的問題,問卷調查收到了包括“必須建立線上銷售平臺、增強會員客群聯繫”、“線上及線下並行,無障礙的購物才是抵禦(風險)的最好途徑與方式”的回覆。從“必須”、“才是”這些措辭中都能夠感受到疫情中,實體商業對於線上運營的堅定決心。

疫情期間,許多商場縮短營業時間,但是消費需求還會持續產生,尤其是復工以來,消費需求增長更快。為了滿足消費需求以及減少疫情對於實體商業的衝擊,商場通過推出直播薦貨、線上直購、建群賣貨等多種靈活方式,紛紛開闢線上“戰場”。

近日,朝陽大悅城和西單大悅城就選擇在抖音直播間開始種草,開啟雲購物模式。銀泰百貨也聯合淘寶邀請了近千名導購在家直播,實現無接觸購物。通過直播,商場可以把人鏈到商品,再完成購買。據銀泰百貨方面稱,這種模式下,導購在家也可遠程服務顧客,成交後可取得分傭,與之前的只服務於臨櫃相比,導購的收入也獲得了提高。

危中藏机,购物中心或将开启“双线作战”模式

其實關於直播帶貨的想法,銀泰百貨早已有之,2019年的雲棲大會上,銀泰商業CEO陳曉東曾宣佈:未來五年線上將再造一個銀泰百貨、打造100個年銷千萬的新零售商品、5萬銀泰導購變身“李佳琦”。其中,將“聽得見炮火”的一線導購打造為“年入百萬的新零售導購”,就是一項重要的內容。疫情的到來,無疑加快了銀泰計劃的實施進程。

還有更多的實體商業正在這一時期加速進軍線上。印力集團、佳兆業商業、萬科商業分業態建設線上購物群線上下單,配送到家;深圳益田假日廣場、大潤發昆明海樂城店、天虹等商場,則利用自身的線上購物平臺或淘寶商城等小程序、APP,進行“賣貨”;國貿商城攜手多家商戶不僅推出線上雲購物,還利用微信平臺發起話題徵集,發佈商戶的各種教程增加客群粘性;百信商業、奧園商管也倡議,購物中心應整合線上美團、閃送、跑腿等渠道,強化周邊3公里的社區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放心、零接觸購物方式。線下渠道的業態如教育、健身等,也順勢搭載數字化的便利。

-小 結-

雖然業內普遍認為此次疫情對於宏觀經濟和商業的影響嚴重,但是這次疫情從客觀上還是對商業地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影響。無論從線上的多維度深入探索,還是開始實踐線上作戰實體商業規模擴大,或是實體商業從業者對於線上重視和需求程度陡然上升來看,此次疫情確實已經成為了零售進化變革的“催化劑”。隨著疫情期間,實體商業對於線上直播、社群銷售模式,以及線上、線下同步推進的銷售模式的深入探索,此次疫情結束後,商業地產或將全面開啟雙線作戰模式。

危中藏机,购物中心或将开启“双线作战”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