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对联的内容较多。大家来讨论一下怎么对才好,才精彩?

其乐在衷


头条对联很多,表明大家对对联颇为喜爱。出对联是否工整,对对联是否严谨,我自己认为並不重要,关键是参与。头条本来就是一个大家娱乐的平台,不是授课传经的地方。如果过於苛刻,无疑打击了参与者的积极性。但是,事在人为,只要是有心人,还是能从对对联中获益匪浅的。


大汉子民14


我进入《今日头条》不过三个多月,发现“推荐”栏目中的楹联作品数量不少,于是每天对那么几副,粗算算,到目前为止应该不下300副了吧。三个月来,感觉头条中藏龙卧虎,高手如林。但觉良莠不齐,有些网友对楹联基础知识一无所知。若要具体讲解如何写好对联,一时半会也说不明白,只能多看,多写,多留神。现简单说说写好楹联的基本常识:

1. 字句相等。上联是五字,下联必定是五字~~上联是一百字,下联必须也是一百字;上联是三句,下联必定是三句。(依次类推)

2. 词性相对。数词对数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

3. 平仄相对。对联是诗中诗,对平仄对仗要求很严。一句中平仄要相间,一对中平仄须相对。

4. 结构相同。就是要求上下联的句型、句式要一致。句式结构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联合结构、偏正结构、介词结构等。

5. 节奏相称。就是节律对拍,五言联有二二一式、二一二式,七言联有二二三式、二二二一式、四二一式、四一二式。

另外,对联有很多禁忌需要注意:

1. 忌串声串调;2. 忌同异位重字;3. 忌同义词相对(合掌);4. 忌同声落脚(末位字);5. 忌同声收尾;6. 忌三平、三仄收尾。

没有时间展开,也没安排例句,提纲式的术语介绍,而且还不全面,枯燥无味。望联友们相互学习交流,以联会友,不亦乐乎。


五木逸仙


好的对联,会有成千上万个下联。怎么去对,看人的水平啦。李白去对,和苏轼去对肯定方式不同,但是结果定会一语惊人!

文海茫茫,学海无涯,学子万千,议论广泛。取意对辞,只要立意积极,品德高尚,不媚俗,不低级下流,能娛人欢乐,能促人奋进,如百花园里盛开的鲜花,各色各样,各有千秋,姹紫嫣红多姿多彩的世界上,用多种多样的语言修辞造句。让人感动,让人羡慕,让人奋勇向前,都是有价值的好对联。

工整的古诗词汇,奔放的新词典雅,自由的俚语诙谐,土豪的惊人金句~~

文化差异造就炫彩的文章,能切题和韵,趣味优美,即是好联。

好的对联,寓意深远,千古一辞者有之,好的对联,作者的遣词驭字能力不一,因而,热闹可爱的网络对联,就如春天里的大花园。

五颜六色的世界,是多彩多姿的真实生活状态。让人们文思泉涌吧。所有的诗词歌赋,妙联佳语都呈现在今日头条上。

语不惊人死不休,精炼锤击好诗成。大自然的语言丰盛美丽。南北东西地域差异造就更多更好的文化呈现。我们高兴吧,今日头条给了我们高层次的平台,让有文学情节的人,尽情发挥,享受人生最自由浪漫的文化园地。


山东梁云平


网上对对联从微博开始我已经参与近十年了。从易到难一路走来,网上很多高手,也是不断向他们学习。谈谈一些体会吧!

1、既然是对联也要有一定的底线,也就是对联的起码规范,比如平仄和词性。

2、很多地方人口音和拼音对不上号,平仄搞不清楚,网上有直接将汉字转成拼音的并标注四音,前两音平,后两音仄,这样念起来确实顺。

3、最关键的通过对联要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积累提高阅读和语文水平。

4、最好是对图联,很多风景以及人物画让我们足不出户也能触景生情吟诗作对。

5、以出联对上下联确实很好,也希望有水平高的联,宁缺勿滥 有的联水平有点问题,达不到学习和提高要求。


望景老白


对联就是指粘贴或悬挂在门框或亭台楼阁柱子上的联语,也叫楹联、对子。中国写对联历史悠久,传承广泛,对联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在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写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句语调平仄协调,字体对仗工整,这与中国诗词创作有相似的地方。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词性相当,结构相称,数词对数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最关键的两个要素,如五蕴皆空观自在,一心不乱见如来。

节奏相应,平仄相谐。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

平仄相对。对联是诗中诗,对平仄对仗要求很严。一句中平仄要相间,一对中平仄须相对。

结构相同。就是要求上下联的句型、句式要一致。句式结构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联合结构、偏正结构、介词等。





一刘拍客


今日头条,对联的内容较多。大家来讨论一下怎样对才好,才精彩?

对联文化从古至今一直倍受人们喜爱,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显示节日氛围,华夏文化代代传承,深受人们喜爱。

对联怎样写才精彩,有一定格式标准,首先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联,含义相近或相对,内容丰富新颖,使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选词到位,上下衔接,巧妙使用各种修辞方法,写出符合时代朝流的佳对。


蒙湘牛


只会赏,不会对!

在灿若星河的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对联可以说是一朵奇葩!人们用简练的语言,工整的对仗。来表达对美好的向往和诉求!上至皇帝的宫殿,王侯府第,下至黎民草庐、僧道观宇,乃至各行各业,买卖字号,但凡有门庭的地方:人们都要贴上一副对联来表达内心的意境。内容极其广泛,形式多种多样,包罗万象!通常以仄起,平收!(汉语拼音中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发音为仄,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发音为平。如在上下联每个字都做到平仄相对,则更为精妙!最好是名词,动词,数量词相对应,读起来朗朗上口,能起到净化心灵,励志和鞭策的作用!属于满满的正能量,值得提倡,传承。当然了!由于上联引经据典,对好下一联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这也正是我对不了对联的原因!

这里请大家欣赏一幅有趣的半句联。

说:书圣王羲之在老家过年,(可能是嵊州)由于书圣的墨宝一字难求!门前的对联往往在除夕夜被人偷走,有点让人烦恼。于是在这一年,书圣放了一个狠招,写了一副半句联于除夕贴到门上。

上联:福无双至,

下联:祸不单行,

这下好了!偷对联的人们看到如此的不吉利言语,都满腹狐疑地离开了,谁也没揭。

岂料第二天早上拜年开始了,人们才看见书圣提着笔,分别在上联底下续添了三个字……今朝至。下来底下续添了三个字……昨夜行,读起来为!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此时的人们无不赞叹王羲之的才华,令人拍案叫绝!

真心希望当前的疫情象书圣的对联那样,福至,祸去。


稻香老农4562992


头条上的对联很多,有的出上联寻下联,有的出下联找上联,甚至明明是出下联偏要人对下联,四连平,三仄尾,三平尾都出现,他们东凑西合拼来一句话就成上联,还扬言说:经典、无人能对等等的语言,以上问题整个头条就占百分之九十之多,俗话说有律才叫联,对得工整才叫对,意思是说,上联合联律,下联对得工整才叫对联,如果要对得好对得经典些,下联要巧于上联,要压于上联才是好对。


用户陆维安


承邀。 今日头条对联内容确实多,爱好参与的人也是相当可观,脱颖出的高手比比皆是,是个很热闹的项目。

对好对联需要广博的知识,活跃机敏的思维,超过一般水准的对联素养(精通诗词歌赋更好)。在下也算对联爱好者,但才疏学浅只能挂一漏万粗鄙地提出一点个人看法,与同道共勉。

对联必须是上下联字数相等,称之为好对联就要必须要尊从对联规则,是平水韵还是新韵按各自习惯就好。对句先审句。句意、词节、词性、平仄,然后根椐自己的理解知识累积天空行马去拓展思维、想象空间,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对,去组词,是相关、相对、并列、因果、递进还是无情对,脑海中过滤斟酌一番,尽量有新意,有深意,有意境,不与看到别人的对句类同,然后优选出自认为最恰当的字词去构句,打字,看一下是否有错别字,无误发出。

为了活跃气氛去娱乐当然可以海阔天空去对,甚至可以去抄录,换一字照猫画虎都可以,参与就好。


4KKK


对于做对联,大家都说了很多,重复的不说了,说几点别的。

1,现在平水韵与新韵并存,如果自写诗词倒也无妨,可是对联出句的用平水韵,对句的用新韵,就不好弄了。所以出句者最好注明。

2不论写诗还是作对,对自己写出的句子,意思上应经得起推敲,意境上应与上联相关。不可为求平仄词性工整,只管没边没谱的各种词堆砌成句。

3,个人认为词性的相对,并非一定要上对下,南对北,颜色对颜色,植物对植物,动物对动物,诸如此类,多看看古人的对联,并没有那么刻板,名词,形容词,状词,动词等,相对即可。

另外除了文化积淀,和文学修养,就是想象力。出句不论有没有配图片,句中的景物人物,足以构成一副图画,或是你把它想象成一幅图画,可以凭这幅图画联想到许多可能的存在,还有你自己或人物的所思所想。这样有助于开阔思路,不是仅仅纠结于上句所描述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