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小故事】防疫戰線上的“黃金搭檔”

2020年的春天,一場疫情沖淡了節日氣氛,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在臨夏市這座充滿愛的城市裡,身邊的故事一次又一次感動著我們。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臨夏市紅園街道基層防控疫情一線,湧現了一批“黃金搭檔”和家庭式“戰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逆行者的責任和使命擔當。

“爸,我在家也是閒著,我也想和你一起參與社區防控疫情工作。”紅園街道大西關社區委員靠哈格正在讀大學的兒子靠玉龍央求父親道。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大西關社區全體工作人員每天在轄區的各條巷道巡邏,宣傳政策、走訪登記、摸底排查……社區委員、共產黨員靠哈格是他們中的一員。

大西關轄區老舊平房多,巷道多且深,靠哈格每天帶領轄區網格員往返於各條巷道排查登記,並將排查信息第一時間向社區反饋。父親的舉動影響到了身為共產黨員的靠玉龍,他也想為父老鄉親的安危負起一名大學生黨員應有的職責。在得到靠哈格的應允後,靠玉龍便開始進社入戶,協助父親宣傳、排查返臨人員。在疫情鬥爭中,他們父子上演了一場“黨員父子共同戰‘疫’”的感人故事。

因為愛,所以守護。疫情檢驗的是忠誠,考驗的是責任擔當。紅園街道辦西門社區有這麼一對黨員夫妻——社區委員馮琪和他的妻子馬豔。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他們舍小家為大家,面對疫情,衝鋒在前、全力以赴,在阻擊疫情防控最前沿開設“夫妻檔”。

自開展疫情防控以來,馮琪夫婦就活躍在轄區裡,在做好網格化巡查的同時,動員樓宇、小區開展消毒消殺,為居民發放宣傳資料,積極配合社區把好隱患排查關和健康防疫關。“也幫不上其它什麼忙,就替社區工作人員多跑跑腿,做好登記排查和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馮琪說。

正是像靠玉龍父子和馮琪夫婦這些社區的“傳話筒”和“看門人”,成了居民群眾和社區的紐帶,為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提供了基礎保障。

記者:劉剛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