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之戰為什麼把齊國放在最後攻打?

大侃歷史


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秦滅六國的方略。

公元前328年,秦惠文君十年,秦惠文君任命張儀為客卿, 一起商討攻打各國諸侯的大計。張儀勸說秦君實施合縱戰略:瓦解敵方聯盟(六國連橫),遠交近攻,各個擊破。

百餘年來,歷代秦王都把遠交近攻、各個擊破作為統一天下的策略來貫徹實施。

當時距離秦國最近的國家從南向北依次有楚國、韓國、魏國、趙國。齊國、燕國距離最遠,處於東海之濱。

一、手捏軟柿,韓國滅亡。

韓國距離秦國最近,在六國中實力又最弱小。秦國想首戰告捷,鼓舞士氣,所以軟弱的韓國就成為第一個被滅亡的對象。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十七年,派遣內史騰率軍攻打韓國,活捉了韓王安,佔領了韓國全部國土,設為潁川郡。韓國滅亡。

二、巧使離間計,滅亡趙國。

當時魏國由於招賢納士,鄒衍、淳于髡(kūn,昆)、孟軻等都來到魏國,經過一番治理,實力有所提高,次於楚國而強盛於趙國。而趙王遷昏庸無能,寵信奸臣郭開,國政混亂,所以,趙國就成了秦國攻打的第二個目標。

公元前229年,秦國大舉興兵攻趙,兵分兩路:一路由王翦統率上地的軍隊,攻佔了井陘。另一路由楊端和率領河內的軍隊與羌瘣(huì,會)軍隊攻打趙國,包圍了邯鄲城。王翦深知趙將李牧的厲害,於是,派遣間諜,攜帶重金收買了擔任相國的郭開,讓他誣陷李牧、司馬尚謀反。趙王遷聽信讒言,殺害了李牧。三個月後,王翦、羌瘣全部平定趙地,俘獲趙王遷。趙公子嘉率領宗族幾百人逃到代地,自立為代王,與燕國軍隊會合,駐守上谷。

王翦想趁勢率兵攻打燕國,駐紮在中山。

三、荊軻刺秦,燕國滅亡。

秦國連滅韓趙,燕太子丹驚恐萬分,於是派遣間諜荊軻假投降,前去刺殺秦王。事情敗露,始皇大怒,命令王翦率軍攻燕。燕國、代國發兵迎擊秦軍,但被秦軍在易水西邊擊潰。

公元前226年,秦王認為燕國兵力尚強,於是增加兵力,支援王翦。王翦最終打敗燕軍,攻佔燕國首都薊城,取得了燕太子丹的首級。燕王向東逃到遼東郡。

前222年,王賁(bēn )攻打遼東郡,活捉燕王喜。乘勢攻代,俘虜代王嘉。燕趙殘餘勢力全部肅清。

四、水灌大梁,滅亡魏國。

韓趙滅亡,孤立了魏國。魏國處於被三面夾擊之勢。滅亡魏國的時機成熟了。假如不是荊軻刺秦王的話,第三個滅亡的將是魏國。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令王賁(bēn )率軍攻打魏國。王賁挖渠引汴河水,水灌魏都大梁。大梁城牆塌壞,魏王假投降,秦軍取得了魏國的全部土地。

五、60萬大軍,攻滅楚國。

滅了韓魏趙,齊國龜縮在海濱,幅員遼闊的楚國愈加孤立。假如再攻滅楚國,一統江山就基本將要完成了。所以,攻打楚國就提上了秦王的議事日程。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遣李信和蒙恬率軍二十萬向南進發,攻打楚國。不料想,被楚國大將項燕打敗。公元前224,秦王詔令王翦、蒙武率軍60萬再次攻打楚國。攻佔了陳縣往南直到平輿縣的土地,俘虜了楚王。楚將項燕擁立昌平君為楚王,撤退到淮南壽州繼續抗秦。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打敗楚軍,昌平君死,項燕也自殺身亡。前後三年,才滅亡了楚國。

王翦又繼續平定楚長江以南地區,降服越人,設置為會稽郡。

六、聲東擊西,滅亡齊國。

齊相後勝,為人貪婪,被秦國賄賂收買。齊王建聽信後勝的主張,對五國滅亡袖手旁觀。直到五國滅亡後,齊王才感到秦國的威脅,慌忙將軍隊集結到西部邊境,準備抵禦秦軍的進攻。

公元前221年,秦王命王賁率領秦軍伐齊,避開齊軍西部主力,由燕國南部南下直奔齊都臨淄。齊軍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齊王建出城投降,齊國滅亡。

前後歷時九年,六國就相繼滅亡了。


南宮外史


我是HK君,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1.縱橫、棋局與幾何學

諸葛亮曰: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陽有隱居,高眠臥不足!

陸地似棋局,棋局不過就是縱、橫兩類線條,這就涉及到平面幾何,幾何的英文就是

Geometry,意思就是大地測量

幾何最早起源於古埃及,geometry也就是源自古埃及,因為尼羅河定期氾濫,一氾濫就導致原來的田地劃分界限模糊了,於是古埃及人學會了土地丈量、測繪,在地圖上畫好界限和比例尺,每次洪水氾濫之後,就按照地圖上標記的比例來重新丈量土地。

古埃及人的大地測量技術被古希臘數學家總結為幾何學,這是最初級的平面幾何,西方人稱之為歐幾里得幾何

所以,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也不過是通過地圖和幾何學初級的原理來進行地緣戰略分析和規劃。

2.秦國的連橫戰略

圍棋上有種術語,叫做斷。

戰國七雄,只有秦國位於西邊,其他六國都位於崤(xiao)山以東,被稱為山東六國——分別為北面的燕趙、中部的韓、魏,南部的楚國。

山東六國如此從南到北聯合成反秦同盟,那秦國的好日子就到頭了。秦國這時候只有防止山東六國南北聯合,才能避免自己陷入極度的被動局面。

這時候就需要使用圍棋的斷,來切斷山東六國的聯合。

這時候,秦國只有聯合最東邊的齊國來夾擊中間的韓國、魏國,迫使韓、魏一起隔斷燕趙與楚國的聯繫,這樣就是切斷了山東六國的聯合可能。

秦國最西,齊國最東,兩國不接壤,中間隔著幾個國家,雙方都可以遠交對方,近攻第三國。

初期,齊國佔領了燕國、滅掉宋國,一度成為天下霸主,但是被縱約長蘇秦破壞了,齊國霸道中落。

所以,從齊國被縱約長、帶五國相印的蘇秦所打擊,可以看出,齊國是合縱一方需要打擊的對象。

只是齊國沒有像秦國那樣實施變法,如果齊國也實施變法,那天下統一的事情,就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了。

齊國和秦國都需要連橫來打擊第三國。這是兩國能夠長期結盟的基礎。

但是齊國在人才引進和深化改革方面沒有做好,齊王排擠孟嘗君,最後齊國被樂毅所破,差一點亡國。

3.齊國國力衰弱

齊國在被樂毅攻破之後,幸而得到田單等人的成功復國。但是,復國之後的齊國國力大幅度下降,排名僅在被多國常年打擊的韓國、魏國之上,等於是七國中的倒數第三名。

所以,秦國沒有將衰弱的齊國放在心上,在滅亡了韓、魏之後,秦只需要繼續以連橫的策略穩住齊國,然後繼續消滅比齊國強大的趙國、楚國和燕國,最後再收拾齊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HK君,期待您的關注。


HK君


齊國到秦國摧枯拉朽的統一大潮流的來臨。雖然是秦國的盟友,始終跟隨秦國征服別的國家。其它國在在秦國征服戰中掙扎抗擊,唯獨齊國逍遙自在。

但是當它鄰居燕國被秦國王賁消亡後,勢不可擋統一大軍,如洪水猛獸壓向齊國壓來。齊國人相當聰明,歷史巨浪不可擋,立即就投降了。

雖然是最後消亡國家,但是齊國為了統一是做出貢獻最大國家。在秦國統一之前齊湣上,滅宋國,南侵楚國,西侵三晉,齊國勢到達巔峰。是東帝國,可惜後來勢力敗落。在秦國統一五國時,袖手勇觀,也不加強戰備,終於五國滅亡後 ,在王賁率領秦軍伐齊,齊軍面對強大秦軍突然從北面來攻打,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齊王建出城投降。

齊國滅亡,秦在齊國故土設齊郡,琅琊郡。齊王建被安置在邊遠共地,不會勞動打獵生產鬱悶消極,最終活活餓死。

統一是華夏民族的共同心願,最後的各國為統一都兼併了無數國家,歷史進程從秦獻公開始,就立志要統一,數代秦王前赴後繼,總結經驗教訓,化了相當長時間,用無數心血和國人生命,澆灌的統一的沃土,到秦始皇時代,到了非必須收割時代,無論要統一政治,軍事,文化都到了其它國無能抗擊時代,統一成為水到渠成,只用十年時間,就消滅六國。齊國人是當時最富裕昌盛國家,長期和平安寧,在秦的戰車來臨時,還是安寧生活,只有那個不會生活的齊王建,被餓死了。

齊國當時,國家己經四十多年沒有戰爭。戰鬥力還是的強的,奉行不用武力,恭恭敬敬對待秦國,趙國長平之戰趙國借糧不給,邯鄲之戰被圍不去 ,就是不和秦國打仗,不抗秦國 。秦國也送來大量金錢美女,供大王田建奢侈消費,數十年經濟建設,使齊國力也非常強大,靠山沿海,商業發達,資源豐富,人口數量最多,後備軍事力量強大,是非常有能力抗擊秦國的入侵的 ,最起碼會延綬秦國統一步伐齊國抗擊侵入能力也非常兩城之存曾經田單復國成功。

可齊國人認為天下統一是大趨勢,無戰比有戰更好,投降比血戰更有利於人民生活生產。所以軍隊不戰潰散,國王田建出城投降。還是很有志氣,不食秦糧寧可餓死。


ww3721王建文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請問秦國有轟炸機、導彈嗎?當然這是開玩笑。那麼,秦國為何要將齊國放在最後攻打呢?可以從三方面來考慮。

01 地理

即便秦國想先把齊國滅了,地理上也不允許啊!齊國、秦國分別位於大周朝的東、西兩側。這樣的地理條件就決定了齊、秦兩國難有直接的戰爭。

  • 1)兩國不相鄰,難起爭執

齊、秦兩國不接壤,很難因為領土問題發生爭端。他們之間如果有戰事,絕大部分就是一國和其他幾國合縱,聯合對付另一國。例如,孟嘗君率領六國攻打秦國。

  • 2)無法管理齊國的土地,還增強其他鄰國的力量

即便秦國哪一天真想不開了,想獨自或者聯合其他五國滅掉齊國。如果是秦國單獨滅掉齊國,雖然這幾乎不可能,但是秦國如何去管理齊國?其他幾國,特別是三晉,願意處於腹背受敵的形勢中嗎?

如果是合縱五國滅齊,從地理上說,只有秦國與齊國不相鄰,即便六國瓜分齊國的領土,秦國這麼拿回自己的那份?所以,對秦國來說,伐齊非但是毫無益處,還無意中增強了其他五國的力量。

  • 3)沒有國家會同意借道

即便秦國真想去滅掉齊國,除非是合縱滅齊,否則哪個國家敢借道給秦國呢?晉獻公假道伐虢的教訓還歷歷在目。如果秦國想要滅掉齊國,得出動多少軍隊?攻打完齊國,一轉身,足夠滅掉中間的韓或者是魏國。

  • 4)山東六國不會讓秦國進入自己的腹心

秦國消滅六國花了差不多150年,從收復河西之地,再步步為營地東擴。而黃河、太行山都是保護山東六國的天塹,特別是太行山的控制權,秦國為了得到它,先後發動了多少重大的戰役,伊闕之戰、長平之戰等。可以說,白起的一生都在為此而奮鬥。

因此,山東六國如果讓秦國佔領齊國,那幾乎相當於自尋死路。

02 遠交近攻

在秦國決定東伐的一開始,秦國既沒有能力滅掉齊國,其他各國也不會袖手旁觀。那麼註定了秦國和齊國只能做盟友。所以,無論是張儀,還是範睢,都毫不猶豫地向秦惠王、秦昭王推薦了遠交近攻的戰略。

事實上,此戰略在後來的戰爭中的確奏效了。特別是長平之戰,趙國處於生死存亡之際,齊國居然拒絕了趙國借糧的請求。齊國目光有多短視,他不明白什麼叫做唇亡齒寒。也許齊國可以趁著趙國疲憊不堪之際,提出幾個無理的要求,得到些好處。但是,如果趙國真倒下了,秦國的鐵騎踏入太行山以東的時候,齊國憑什麼能夠力挽狂瀾?

秦國的遠交近攻策略使得齊國完全迷失了自己,為了一點蠅頭之利,看著三晉一個個倒下而不顧。從始至終,我們只看見三晉和楚國之間互相救助,而齊國和鼠目寸光的燕國一樣,樂意做壁上觀,或者趁火打劫。

而這一切,就是秦國遠交近攻的戰略起了作用,暫時迷惑了齊國和燕國。

03 齊國毫無屏障

齊國本就無山溪之險,而其背後又是大海,退無可退。一旦其西面的屏障三晉倒下,齊國便猶如案板上的肉一樣,秦國隨時可取。實際上,齊國根本沒有任何抵抗就投降了。

結語:

在決定東伐的那一刻,秦國並沒有能力滅掉齊國。即便和其他五國合縱滅掉齊國,其他五國也不會允許秦國瓜分齊國的任何一塊土地,因為誰也不希望在自己的腹心上插一把刀。

從戰略上考慮,遠交近攻使得齊國和燕國在三晉遭遇滅國之戰時,常冷眼旁觀,或趁火打劫,這使得秦國終於能如願以償地滅掉失去後援的三晉。

當秦國的鐵騎踏平三晉大地之時,秦國只需咳嗽幾聲,昔日的東方大國齊國便舉手投降了。相反,如果秦國先攻打齊國,即便是竭盡所能也不可能滅掉齊國。

既然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秦國又何必去考慮先滅掉齊國呢?


讀春秋思無忌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嬴政,這位千古一帝,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秦始皇雄才大略,

“比肩三皇,功高五帝”,那麼在六國滅國之戰中,為何秦王嬴政要把齊國放到最後一個攻打呢?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王嬴政能滅山東六國,靠的是孝公重用商鞅變法圖強、惠文王以張儀之連橫破合縱、昭襄王靠遠交近攻吞狼驅虎,“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決定秦王最後向齊國動刀的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齊國強大而秦不敢小覷

齊國建國的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周文王、武王時期的太公呂尚,可謂是“鐘鳴鼎食之家”。自太公望封國建邦以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乃是眾多諸侯國中數一數二的強國。及至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名號,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

比起類似今天“暴發戶”般的秦國,齊國自有傲視其餘諸國的底蘊,大秦雖強,但先與齊開戰的結果無疑是兩敗俱傷,還會被其他諸侯國乘機攻打,不利於秦國大一統的國策。

二、伐齊路途遙遠,應侯遠交近攻

路途過於遙遠乃是秦國最後滅亡齊國的最大原因。秦國與齊國,是東西兩邊的大國,秦的東出之路受到三晉阻攔,楚、燕、趙、魏、韓還有合縱盟約,秦國的手也還伸不到最西邊的齊國,既然路途遙遠,眼下又有小國阻攔,秦也暫時不想動齊國。秦昭襄王時,採用應侯范雎遠交近攻之策,

齊國看上去獨善其身,但卻不知唇亡齒寒

從秦國滅山東六國的順序:韓、趙、魏、楚、燕、齊可以發現,齊國雖強,但不足大慮,秦國首先的目標是三晉,只要三晉全滅,秦國的軍隊就能長驅直入,進而可攻楚、齊。因此在秦王嬴政消滅六國的過程中,秦國沒有越過三晉對齊國用兵,而是在消滅五國後,才進攻齊國,這時齊國是外有秦國的大軍兵臨城下而再也沒有人能伸出援手,內有奸臣賣國求榮,齊國最後一位君主齊王建幾乎是不戰而降於秦。

三、齊室衰微,不足為慮

曾幾何時,齊國也有取代二週、吞併八荒之志。周赧王十四年(前301),齊湣王即位,這時齊、魏、韓聯軍大破楚軍於垂沙,楚國戰敗不得不俯首稱臣,齊國也正式面對西方的虎狼之國——秦國。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齊將匡章率齊、魏、韓聯軍圍困秦國,最終攻破了函谷關,迫使秦國割地求和。明面上,秦齊之爭,齊勝而秦敗,在班師回朝之際,蘇秦入齊,不僅帶偏了齊王的思想,還讓齊國四面樹敵,離五國合縱伐齊,就差一根導火索了,三晉在等、楚國在等、秦國也在等。

秦昭王十九年(前288),秦昭襄王稱帝,尊齊湣王為“東帝”,並約定五國伐趙,瓜分趙國。然而燕昭王害怕分趙後“齊愈強而燕愈弱”,暗示蘇秦阻止這次活動,蘇代騙齊湣王去掉了帝號,並組織齊、楚、三晉合縱攻秦,得罪了秦國。在對付秦國的同時,齊、趙、魏也在激烈地爭奪宋國,又得罪了三晉、楚國。在秦昭襄王取消帝號後,齊國和趙、魏為了奪取宋國的控制權而公然大戰,齊湣王只顧眼前利益,吞併了宋國,卻交惡各國,有了宋國這根導火索,五國相聚,合縱伐齊,齊國險些滅國。在田單及齊人的幫助下,齊襄王復國,但此人並無大志,沒有意識到秦才是自己的最大敵人,還忌憚功臣田單,其子齊王建也沒有大才,雖然齊國自復國後

“四十餘年不受兵”,全仰仗著秦國無暇顧及,而其餘五國自身難保,等到秦王政收拾完這幾個國家後,齊王才發現自己內無賢臣良將,外無好友邦鄰,只得開城投降。

秦滅六國,不是簡簡單單,靠著紙上談兵就能達到的,秦首滅韓國,不僅是韓國擋路,“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的劍也異常鋒利,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剪除三晉,楚便再無幫手,四國既滅,燕、齊難以阻擋秦統一的步伐,最後都步入四國後塵,“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鄧海春


史料記載秦滅六國確實是從韓國開始到齊國結束。沒有詳細的描述為什麼將齊國放在最後一個,但是我們可以從其他方面看出,秦國最後攻打齊國確實是有其客觀原因的。

一,秦國遠交近攻的戰略決定了齊國成為相對安全的諸侯。

從地理位置上我們可以看出,秦、齊兩國一個在東一個在西;秦國進攻齊國需要先拿下韓國、魏國和趙國。

秦國在沒有解決三晉之前不會輕易攻打齊國,地理位置決定了齊國相對與其他諸侯更加安全。

二,齊國內部腐敗對秦國沒有威脅。

秦王嬴政接手秦國之後重用李斯;採納李斯尉繚的建議派出了大量的間諜。各諸侯國中都或多或少的有官員被策反,而齊國是最嚴重的。

齊國的衰落從五國伐齊說起。樂毅率領燕國軍隊在齊國攻打了五年,齊國只剩下即墨和莒兩座城池;田單以一人之力挽救了齊國。

大子田法章(齊襄王)繼位,娶了太史敫的女兒為妻並封為王后;齊襄王公元前265年去世,田建繼位王后輔佐。

公元前249年王后去世,去世前囑咐田建說“xxx等人可以重用”可是田建卻一個也沒記住。

王后在對兒子的失望中死去。後勝成為齊國相國,也成了齊國滅亡的催化劑。

後勝是王后的孃家人,可是卻沒有王后的風骨。在秦國間諜的糖衣炮彈下很快就投靠了秦國,並且在齊國發展下線;幾年之後齊國有一半的官員都成了秦國的附庸。

公元前237年在這些人的慫恿下田建來到咸陽朝覲秦王。得到秦王保證後,田建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於是放棄了對秦國的防範。

直到有一天,秦國打敗了趙、燕、楚;齊國被秦國三面包圍以後才發現不對勁,於是命令後勝組織兵力防禦秦國。

結果可想而知,秦國基本沒有花一兵一卒就包圍了齊國首都;田建只能開門投降,最後被流放到苦寒之地餓死……

地理位置離秦國遠,內部測底被秦國收買放棄對抗秦國的念頭。這是秦國最後攻打齊國的兩個原因。


蟻史為諫


以地事秦,如抱薪取火。

秦朝從秦孝公和商鞅一起變法,依法治國。改變軍功制度,使得秦國迎來了強盛,後秦惠文王制定東出政策,我們從地圖來看秦國為什麼制定東出政策

秦國在其他六國西方,想要對外擴張,只能東出函谷關。尤其是當時的韓國、魏國楚國,一直割地事秦,後到了合縱連橫時期。各國暫時進行了聯合,可是後來因為各懷鬼胎導致破產,慢慢的把秦國給養大了。

為什麼最後攻打齊國

戰國七雄也有強弱之分,當時比較強大的是秦國、齊國和楚國。齊國離秦國比較遠,當時秦國和齊國一起並稱東西而帝。

當時蘇秦對齊國進行合縱連橫一起抗衡秦國(當然是蘇秦下的套)。齊國就一直興趣缺缺,齊國的野心很大,但國君可能都過的比較舒坦,眼光也沒有那麼長遠,一直偏居一隅,不思發展,秦國也哄著齊國不摻和其他國家攻秦之事。

秦王嬴政在剷除呂不韋集團之後,制定了統一的政策,當時實行遠交近攻的政策,先滅了韓國和趙國,後滅了魏國和楚國,後滅燕國,最後滅了齊國,

齊國因為地理位置多活了很多年

完美躲過了一大波攻擊


一凡先生


秦滅六國為什麼把齊國放到最後?這是一種策略,也是三晉亡國之後必須要走的一步棋!

三晉滅亡時為公元前225年,此時的秦國可謂羽翼豐滿,並韓滅趙吞魏,領土瞬間擴大到與齊燕接壤。秦國野心已經是完全顯現,並且已經對楚國進行了兩年有餘的戰爭,齊燕三國也是人心惶惶。此刻要進兵,就必須採取辦法,防止齊燕結成鐵盟。

遠交近攻

遠交近攻,這條有秦昭襄王時期的丞相範睢提出的統一大計,也是始皇嬴政一統天下的基本策略之一。在面對齊楚燕三國之時,秦國態度曖昧,不斷瓦解齊楚聯盟。由於燕國與齊國有世仇,所以燕國被順理成章的孤立。齊楚聯盟在未來一年被不斷瓦解,秦國經過簡單準備,大舉發兵華而不實的楚國。

楚國在秦惠文王時期,曾一度是秦國膽寒之國,但秦莊襄王在位之際,通過連年的對楚戰爭,楚國國都郢都被秦國攻佔,楚王不得不遷都。此刻的楚國地方雖大,卻早已沒有能力與秦國一戰。齊楚聯盟已經瓦解,楚國只能自我掙扎,最後在公元前223年滅亡。這時就剩下齊(燕國國都已破)。

其實結果已經很明顯,列國多年來戰爭頻頻,各國早已國力空虛,五國合縱尚且不能把秦國如何,更別說齊燕兩國。況且兩國速來積怨,很難達成同心同德的政治聯盟。齊王建,這個在位四十餘年的昏君,不思謀政,整日渾渾噩噩。燕國自公元前227年荊軻刺秦未遂,就引火上身。秦王政派大軍伐燕(公元前227年,秦國兵分兩路,一路北進伐燕國,一路南下伐楚國)。燕國在公元前226年國都破,太子逃走。公元前222年,燕王喜被抓,燕國宣告滅亡。

而在這一系列的戰爭之中,齊王建始終在齊國七十餘城中享樂。

公元前221年,秦軍突然奔襲至臨淄,齊王建不戰而降,後餓死於松柏之間,齊國亡。

何為最後?

把齊國放在最後打,在我看來有以下原因:

1.地理位置。齊國處在列國最東方,優先下手肯定不可能。在吞併三晉之後,如果貿然對齊國發兵,縱使滅國,秦國軍隊便會被燕楚兩國包夾,從而在戰爭中撮合兩國結盟,不利於迅速統一。

2.燕國謀刺。秦王政在吞併三晉之後的第一步打算原本是穩住燕齊,拿下楚國。可是燕國卻來了個刺殺的荊軻,玩火自焚。秦王政被刺殺後大怒,決定發兵燕國,這無形之中讓齊國鐵定成為最後一國。

3.戰略分析。齊國在親惠文王時期名號很響,但是自從五國合縱攻齊之後,齊國雖然靠著田單復國,但國力已經大傷。自齊王建繼位以來,整日不思謀政,沉迷酒色。早在秦趙長平之戰時,齊國周子就曾向齊王建 進言,支援趙軍糧草,並且說明唇亡齒寒之道理。渾渾噩噩的齊王建不以為然。

在往後的戰爭之中,齊國看睜睜看著列國被滅,無動於衷。或許在齊王建心中,秦國一統天下是天意吧。對於如此昏庸無能的君王,只要加以金銀珠寶、絕色美女的誘惑,自然不會出手救援別國,秦國也可無後顧之憂!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歡迎看官姥爺贊同、評論~通俗易懂的解答簡單有趣的歷史,歡迎關注~)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秦風漢韻論古今


因為齊國在七國中的最東端,距離秦國的距離最遠,當然要放在最後打。七雄中韓國和魏國都和秦國接壤,也早就被秦國打傷了元氣,距離秦國精華地區也最近,不信你看一下呂不韋封地洛陽和新鄭的距離,滅韓國後拿下距離最近的魏都大梁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攻打它們還可以利用黃河水運的便利條件。在秦始皇繼承王位前,秦國拿下了山西的大部分,從山西進攻河北是順理成章的路線,因此河北的趙國和燕國就成了僅次於韓國和魏國的攻略對象。秦國的最後一個目標自然選擇了楚國,因為楚國的核心領地當時已經變成了安徽北部和山東南部,魯國其實不是被百年死對頭齊國滅亡,而是被楚國滅掉。滅楚不單能夠取得南方大片領地,還能包圍齊國。再加上五國攻齊後,齊國元氣大傷,經常被趙國欺負,它的國策就是宅在家裡不出,因此滅楚滅趙時他都不會出動。滅楚國後,秦軍從三個方向出兵,順利打進了臨淄。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秦國在經過商鞅變法後,迅速走向強大。到了嬴政在位時期,其實力已經與中原六國勢均力敵了。似乎是命中註定要由秦國統一天下,這時的秦國不光在實力上遠超各國,其文臣武將也是人才濟濟。於是,在一代雄主的帶領下,秦國發動了統一六國的戰爭。

從已有的記載來看,秦朝開始發動滅六國戰爭的時間應該是公元前231年,直到公元前221年才完成最終的勝利。在這10年的戰爭中,秦國相繼將韓、趙、魏、楚、燕、齊這六個國家滅亡。那麼秦滅六國之戰為什麼把齊國放在最後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秦國發動統一天下戰爭的順序。秦國滅六國的過程中,並不像我們認為的那般輕鬆。為了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在嬴政即位後,他就與其諸多大臣開始了精細的謀劃。經過周密的部署和多方論斷,最終決定在政治上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在實現大政方針統一下的秦國,很快集中力量將韓國滅去,又在同一年將趙國亡國。

秦決定第一步就滅韓國,不僅僅是因為在地理位置上,韓國阻擋了秦國東進得步伐,還因為韓國本身軍隊中得戰士在諸國中算不上強大,但其武器裝備卻極為精良。根據《戰國策·韓策一》得相關記載:“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的軍隊制式軍劍也鋒利非常,能夠“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這樣得韓國被秦國如不及早滅亡,在諸國聯合後,足以為聯軍提供大量精良得武器,是秦國得心腹大患。

而第二個滅國的趙國則是將秦完成統一大業進行到了最重要的一步。昔日,《史記·趙世家》記載:“四年,秦攻番吾,李牧與之戰,卻之。”講的是趙國名將李牧,率領著趙國軍隊,在面對強大的秦國時,臨危不懼。他指揮下的趙軍,來去如風,充分發揮騎兵的優勢靈活戰鬥,先給進攻番吾的秦軍以沉重打擊。在將秦軍逐出趙國境內後,毫不戀戰,迅速撤離。

趙軍在李牧統率指揮下,一再戰勝。《史記·趙世家》記載:“七年,秦人攻趙,趙大將李牧、將軍司馬尚將,擊之。李牧誅,司馬尚免,趙怱及齊將顏聚代之。趙怱軍破,顏聚亡去。以王遷降。”趙王遷最終被秦的反間計所迷惑,罷免了李牧,幫助秦滅趙擺脫了阻礙。趙國亡國,趙王也開城投降。

之後的魏國、楚國,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被秦國打斷了脊樑。在秦國大軍壓境的情況下,迅速亡國,毫無還手之力。雖然秦國滅燕國也是易如反掌,但燕國還是劇烈的反抗。燕太子丹就策劃了名垂千古的荊軻刺秦王。《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國,恐,使荊軻刺秦王。秦王覺之,體解軻以徇,而使王翦、辛勝攻燕。燕、代發兵擊秦軍,秦軍破燕易水之西。”當時,在易水河畔,太子丹送荊軻,荊軻和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後人稱為《易水歌》。

最後到了齊國。這時的齊國已經不是在齊桓公時期的霸主齊國,在經過國內的內亂,尤其是田代姜氏後,齊國的國力大不如前。在後來,秦國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將實力恢復了些的齊國麻痺、迷惑了。遠交近攻,得之一寸,乃是我秦國一寸;得之一尺,乃是我秦國一尺。齊國地處山東半島,秦國和齊國中間隔著韓魏,要搞遠交近攻,必然要先打接壤的國家,即韓國、魏國、楚國、趙國,隨後是燕國和齊國,大體順序符合國策。所以齊國最後被滅並不是因為齊國有著多麼強大的實力,而是秦國的國策使然,才將其留在最後。

秦滅六國尤其僥倖之處,但更多的是歷史的必然性,也是為了社會的發展。學者朱學召在《論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歷史功績》這一篇文章中指出:“長期以來,中國社會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來侵略,保持國家的獨立,這與秦統一的開創之功,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繫。”

參考文獻:《論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歷史功績》 朱學召

《史記·秦始皇本紀》

《史記·趙世家》

《戰國策·韓策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