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剔除房产后真正存款超过50万的人不足0.37%,你认同吗,怎么看?

心情拐个弯


你把王健林的房产剔除后,估计还得是负数。房产也要分自住、投资,也分需求类和资产类[呲牙]


顺势等风


不完全认同!但是问题提的有些“瑕疵”啊,什么叫做剔除房产后的存款?

房产属于资产,50万的存款也属于资产的一部分,你的意思是剔除所持有房产的资产之后,拥有50万资产以上的人不足0.37%吗?

我这里有几份数据你可以看下

第一、将我国人口以13.83亿来计算,这些人中,存款拥有50万人民币以及50万人民币以上的人仅仅只有0.3%,这样我国人口大概只有415.8万人的存款超过50万人民币的。

而存款拥有100万人民币的人数就更加少了,所占比率仅仅只有0.1%,折合成人数大概只有138.3万人。

说明了你所说的存款不足50万的人群占比确实非常少,但是这个和剔不剔除房产没有直接的关系。两者不矛盾。

但是如果从资产来看的话,剔除房产,其实资产超过50的人群还有不少!

首先,存款50万的有将近415万人;

其次,根据2019年科创板开通统计,A股有320万人开通了科创板;

也就是说,仅仅这两项加起来,就有735万人群,占比0.525%了,所以,根本没有0.37%那么少!

在加上前不久,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197万人,占比0.14%,坐拥61万亿人民币可投资资产。说明了,中国还是有许多除了房产之外的投资占比,只是房产占比较大而已。

不过,与中国高净值人群达197万人的同时,中国有差不多5.6亿人,银行存款为零,也就是说,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4个人在银行中没有存款。

既然没有存款,那么钱究竟花在哪里了呢?或许不是大家不爱存钱了,而是没有钱来存了。

很多人都用积蓄去买房了,现在买一套房,需要三代人的继续才能凑足首付,然后还要一起月供,在去库存之后,一些本来存款就不多的人,可以利用的资金就全部放在了购房上面了,而且每个月还需要再还一部分房贷。

所以,存款少是目前社会现象,因为大部分的人不是为了还款,就是用于其他的投资之中。但是和房产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个问题前半部分“真正存款超过50万的人不足0.37%”,我认同!

但是整个问题连起来就有一定矛盾,房产属于资产,你提问的问题是存款,如果把“存款”改为资产,变为“剔除房产后真正资产超过50万的人不足0.37%。你认同吗?”

那我的答案是不认同的!因为除了房产,不仅仅只有0.37%的人群资产是超过50万的!



琅琊榜首张大仙


50万在当下社会的确不算多,但是根据今年3月份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的确现金存款超过50万的只有0.3%左右,按照13亿多人口来核算的话,差不多有470万人口。不过这个数据只是考虑了银行存款这一项,单纯只考虑在银行存款超过50万,可能真的不足0.37%,但是只是剔除房产资产,资产只有50万肯定不止这么低的比例,毕竟资金的投资渠道不止房产和银行存款,还有很多其他投资渠道,比如股市、P2P、信托、基金等。

过去10多年,地产投资的高回报率导致国内大多数居民都把钱投入到了房地产,尤其在一二线城市,房价相对较高,购买房子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这也是目前国内投资者资金的主要投资目的地。因此刨除房地产等固定资产,真正手里有大量现金的人并不多。

即便刨除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之外,投资者手里有闲余的钱,也不太可能会存到银行,要知道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相对较低,按照央行基准利率,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只有1.5%,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只有2.75%,如果年化收益率达不到4%以上,可能连通货膨胀都跑不赢。这也是即便有闲余资金的投资者,也不会选择把钱存在银行。

而且目前大家投资的渠道非常多,不仅仅只有存银行这一个渠道,市面上很多理财产品普遍都能够达到4%,而且还相对稳健,这也会分流大量的资金。

综上,单纯只考虑在银行存款超过50万的人,或许只有0.37%,但是抛开房产,资产超过50万的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大家评论区交流。


侯哥财经


提主所说的观点,我也详细的查询了具体的数据来员,最可信的数据来源是国家统计局在2015年对个人储蓄账户的统计。

该统计报告显示,个人的银行账户,全国人均存款只有2万元,99.63%的人存款都是低于50万,只有0.37%的人存款超过50万,所以才有了后来如果银行倒闭50万以内进行全额赔付的保险条例。

其实这个数据统计其实是有一定的瑕疵,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但是不是精确的数据,为什么?

储蓄账户不能表示一个人所有的财富

这个道理非常的简单,因为,每个人钱不可能全部放在自己的储蓄卡,或者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可能还有别的资产,比如股票,基金等等。

统计数据瑕疵

房子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尤其是作为一线城市的用户,几乎所有的财富就是房子(没有贷款买房的人群),有贷款的人,房子其实是负债,并不是资产。

所以说,0.37%不存款不超过50万,这个数据还是有待考究的。但是,虽然没有那么准确,但是,大的方向是可以肯定的,很多依靠贷款买房的人,在未来10-30年,基本上存款为零,甚至要负债生活。尤其是将未来几十年的人力资本作为未来房价的支付工具,其实在我看来是非常不合理的,也是值得大家警惕的。

别说存款,中国人已经进入高负债阶段

这是苏宁金融研究院统计数据,中国人的存款和贷款余额金额每年都在增加, 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过高的房贷,导致了很低的居民消费。

资产和负债的区别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都没有搞清楚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比如很多人将居住的房子认为是资产。确实你的房价确实是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但是,你不变现或者没有给你变现机会,基本上都不算为资产的部分。

可以说,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有房一族,基本上都是百万或者千万身价的穷光蛋!

贷款的购房的人,那就更不是资产了,而是一项负债。

其实,我理解的资产和负债是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我认为,资产就是给你带来现金流东西,负债就是从你身边带走现金流的东西。如果按照这个定义,你们可以看一下房子。

不管是全款买房用于居住,还是贷款买房,其实都是在购买看似资产的负债。因为,居住的房子如果不变现,只是纸上财富,而且房子还会随着时间而产生折旧。而贷款买房的更是负债了。其实银行才是你房子资产的所有方。

这个看法和觉悟,其实我在三年还是将房子作为资产,但是由于工作的原因,之前做过咨询,遇到一个4亿资产大老板,在成都生活,其实名下根本没有一套房子,车也是一台开了还几年的日本丰田。这就是他认为,房子是负债,而不是资产,所以他不买房的原因。


牛熊猎手


我不认同这一观点。

大家有多少钱钱摆在那里是实实在在的。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住户部门存款余额是71.6万亿人民币,按照2018年末13.95亿人计算,人均存款余额是5.1万元。

实际上我们也知道很多低收入群体和20岁以下的年轻人以及孩子们都没有多少储蓄,所以差不多有一半人没有多少存款也是正常的。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报告》指出,储蓄最多的10%家庭,占据全部储蓄金额的75%。按照比例计算,10%的最富有家庭人均存款数额高达38.5万元。

按照卫健委一个家庭3.1人的规模计算,实际上10%的最富裕家庭存款平均数额能达到120万元。

所以,照此计算存款超过50万元的家庭最起码能够达到全部家庭数量的6%~7%,而不是非常小的0.37%。这样的比例把我们中国家庭看得太没有钱了。

西南财经大学2018年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家庭户均总资产规模是161.7万元,房产占比高达77.7%,金融资产配置仅占11.8%。即使按照11.8%的比例计算,相应的户均家庭金融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19万元。

全国千万富翁有多少?

根据招商银行发布的《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高达197万人。可投资资产是刨除了自住房产等难以变现的资产的剩余部分。

197万人对应着197万个家庭。13.95亿人,按照家庭平均规模3.1人计算,包含着4.5亿个家庭。也就是说千万富翁的家庭数量都能达到0.437%。

中国的有钱人还是蛮多的,但是大家一般不喜欢炫耀、露财。所以,千万不要低估了他们。


暖心人社


绝对不认同!连我这种生活在三,四线小城,草根出身,无业游民的人,除了两套房子,存款也有百拾来万,身边比我富有之人数不胜数!怎么可能才0.37%?我绝对不相信



新观媒


不可能吧!我们上海这边很多近郊本地人拆迁暴富身价都是几千万呢!而且近郊本地人拆迁年房租收入都有几十万啦!


老娘舅123


朋友们好!

这个是错误的!2014年人民银行调研存款保险制度的时候,全国存款超过50万的人数比例就达到了0.37%,到现在肯定是人数更多了,比例更大了。下面来分析一下。

根据存款保险制度调研数据来推算

2014年底的时候,为了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制定保险赔偿的限额,当时人民银行对全国所有的账户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研,当时调研的数据是全国只有0.37%的存款账户超过了50万元。因此,当时就把存款保障限额定在了50万元,这个保险限额当时可以保障全国99.63%的人的账户。

2014年底的时候是0.37%的比例,到现在已经是2019年了,已经过去了5年。这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说存款超过50万元的人数也在快速增加,可能每年增长速度达到了25%左右,也就是说,经过5年的发展,现在的已经增长到了0.37%*(1+0.25)^5=1.13%。

也就是说,现在现在存款超过50万的人口比例大概在1.13%。现在来说,我国总人口在14亿人。这样算下来,也就是说,全国大概拥有50万元存款的人数大概是1582万人。

因此,现在全国存款超过50万的比例超过了1.13%。

根据胡润财富报告数据来推测

根据2018年胡润财富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资产超过600万的家庭总数为488万户。这488万户可以说是相当富裕的家庭了,这些富裕家庭中大部分家庭可能都会拥有2个人存款超过50万元。因此,这些资产超过600万的家庭中大概有800万人存款超过了50万元。

再加上资产在200万元到600万元之间,大概还有1000万户家庭。这1000万户家庭中,至少还会有700万人的存款数额超过了50万元。然后再加上其他存款超过50万的人数大概在100万人,因此可以推算出全国超过存款超过50万的人数大概在1600万人的样子。

因此,全国存款数额在50万以上的人口是1600万的样子,大概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4%。


综上所述,你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全国现在不算房产,单算存款超过50万元的人数比例大概在1.13%的样子,也就是全国存款超过50万元的人数大概在1600万人的样子。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睿思天下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这个观点也符合当下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实际。

一方面,中国民众现在家庭资产都是以房产为主,占了约80%以上,甚至很多人为了这套房子都是负债的,家庭杠杆率很高,如果除了这套房子,可能不少是“负翁”。

另一方面,中国有近5亿户家庭,14亿人口,而50万元存款的家庭一般属于高存款家庭了,也是中国的高收入家庭,按照0.37%来计算,就是(14亿人乘以0.37%)约等于5180000人。也许可能少了一点,但应该基础符合中国的实际。


开伟观察


认同,不过别小看这一数字,要知道中国有14亿人口,0.37%就是518万人。再去掉学生大概三亿无收入人群,相当于每一千人当中就有5个存款50万的人,这一比例在发展中国家来说已经很高了。

别忘了当代年轻人十有八九都是背着债务的,房贷、车贷、信用卡等等,每个月赚的钱都不知道够不够还,所以能攒钱的年轻人只有少数高薪族,另外就是中老年。

而中老年人的薪资普遍是这几年才涨起来的,2005年前后二线强省会城市普遍也才2000左右工资,普通城市基本都是800-1500。从那时不吃不喝到现在都未必攒的了50万。如果再往前算,2000年以前普遍几百块工资,六七十年代还很多月薪几十块的,所以真正能多攒钱的时间也就最近十年。因此存款额不足50万的家庭在非一线城市极为普遍。

据西南财经大学的调研显示,我国超过一半家庭是没有存款的,当然这跟净资产无关,只是从银行存款层面来说。而这一半家庭当中绝大多数来自于80后家庭,其中85年-95年年龄段属于负债率最高的群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