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街道:志愿“微行动” 抗疫“零距离”系列纪实之一——记紫荆街道参与疫情防控的“学生团”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期,在紫荆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全办上下联动、干群一心,全民参与、共抗疫情。期间,涌现出一批批令人感动的人和事。他们以我之力,汇聚微光;以微光之力,点燃希望。

为了抗击疫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韩家村党支部来了一位出乎意料的捐款人——14岁的王紫萱。她把自己100元压岁钱捐给了村上,并表示:“看到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为了抗击疫情,逐门逐户进行宣传、晚上值班非常辛苦,村上消毒物资也需要钱,自己帮不上什么大忙,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压岁钱捐出来。自己也会在家好好学习,不出门。”一个14岁的孩子,一张100元的钞票,一份最朴素爱心,却感动了一群人。


紫荆街道:志愿“微行动” 抗疫“零距离”系列纪实之一——记紫荆街道参与疫情防控的“学生团”


在紫荆街道怀德村,一批返乡大学生自发加入了志愿抗疫的阵列。她们发挥大学生的优势,将手中的笔化作抗疫的武器,写文章,鼓士气,做宣传。怀德村三组就读于西北政法学院的姚乐,撰写文章《大难面前 总有大爱》,并收集整理疫情防控常识顺口溜及紧急救治联系方法等,通过微信广泛宣传;怀德村四组就读于西安科技大学的学生范凯楠撰写《疫情纪实》……一片片文章,记录了怀德干群共战疫情的事迹,同时化作战斗檄文,更加鼓舞大家的战斗士气。

祥塬村十组董仁哲,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士官学院学生,从大年初一开始便积极加入祥塬村志愿者队伍,投身防疫工作。一辆电动车、一把小喇叭,每天穿梭于村组巷道。劝散、排查、宣传……一出门就是一整天。面对疫情,该学生能够积极行动,挺身而出,充分展现了军校学员的责任担当。


紫荆街道:志愿“微行动” 抗疫“零距离”系列纪实之一——记紫荆街道参与疫情防控的“学生团”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中,紫荆街道的“学生团”们关注时事,关注疫情,助力抗疫,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抒发了莘莘学子的殷殷爱国之情。(党翔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