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病毒难除,但14亿人“病毒恐惧症”可除

[建言]病毒难除,但14亿人“病毒恐惧症”可除

王 文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已对抗击新冠疫情发出严峻警告,全世界须“清醒地将这个病毒对手视为头号公敌”。不少传染病学家则指出,新冠病毒很可能无法根除。对中国而言,各地已逐渐有序复工。病毒难除的警告,也许意味着当下疫情“阻止战”应像防禽流感、防艾滋病那样,进入到常态化的重点医疗工作流程的“持久战”中。

从更宏大视角看,这场疫情“持久战”是整个中国崛起“持久战”的一部分。诚如2月6日,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研究报告《大国持久战:初步评估》(Protracted Great-Power War: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所显示,美国应就中国崛起展开“持久战”式的长期规划,对此,中国也需要超越当下的疫情,站在更长远的视角审视2020年“疫情”开局。当务之急是,尽快消除14亿人的“病毒恐惧症”,让经济尽可能快地复苏起来。

就当下状况而言,两类“社会病”正在激烈角力。一类当然是“病毒恐惧症”。它导致人们不敢出门,“只要还剩一粒米,坚持不出小区里”;它还致使各级政府“政治任务挂帅”,生怕在人命关天的重任前失职、失责。如果这些还算有情可原的话,那么,一些基层管理者借“鸡毛令箭”在疫情期猛刷存在感,不少网络视频中的强令隔绝正常的社会往来的场景,真是让人啼笑皆非。新华社近日也撰文,猛批“表格抗疫”形式主义。笔者领衔的疫情对策课题组在《防疫情、促经济,两手抓两手硬的八点政策建议》、《降低疫情对经济冲击的九条务实提醒》等报告曾罗列多类“过激”防疫现象,在此不再赘述。

另一类是“生存焦虑症”。怕失业、怕财务“弹尽粮绝”、怕憋出病来,同样是多数百姓的主要症状。只有工作、挣钱、社交,才能治愈老百姓的“生存焦虑症”。目前,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人们的复工欲望:中小企业、餐厅、酒店、商铺、电影院、超市的所有职员,还有菜农、想找工作的毕业生、制造业工人、各类商贩、蠢蠢欲动的各类旅行背包客……有调查显示,当前30%中小企业撑不过一个月,85%中小企业活不了3个月。中小企业解决80%以上的就业啊!多数经济学家评估,2020年第一季度失业率将上升0.5.%-1%。另有研究证明,失业率每上升1%,自杀率上升0.8%,在当下焦虑氛围下,恐怕也须关注那些本不应逝去的生命。

一边是全社会恐惧因病毒而导致的数以百计的死亡病例,另一边是每一个社会细胞各自封闭,停工、停产、停运、停摆导致的经济肌体的部分死亡,后者危害性会更广、更长远。

不妨设想一下更糟糕的场景!春节期间,每天中国损失约1000亿元的财富,2020年第一季度由于封村影响春种而导致粮食欠收或大幅减产;对外,已有超过100个国家限制中国公民入境,进出口将受阻,国际供应链已拉警报。再这样延续一两月,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供应链上的领衔地位肯定不保。

不能再让“病毒恐惧症”困扰中国人了!中国人应自信地向世界宣布,数周的战“疫”成效很大!中国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社会动员力已令世界肃然起敬!但若继续以“公共卫生”为所有工作的重心,将过犹不及,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经济!经济!经济!只有经济再增长,恢复大生产,才能力挽狂澜,遏制目前中国信心的低迷。

最紧迫的事情是,在湖北之外、广大疫情减缓的区域,让窝在家里的14亿“病毒恐惧者”走上街头、回到工作岗位、回到街头消费!目前,仍是有药方的!

笔者认为,短期内应出五招:

第一,舆论报道不妨淡化、泛化目前防疫氛围的营造。

第二,疫情通报不妨精细化,突出以县域为单位、以“死亡者”为基准重新勾画全国疫情图。

第三,在疫情低的区域、保证消毒条件下,官员带头深入人群展示信心。

第四,精准减税降费,为“疫区”、城镇中小企业者过去数周的“牺牲成本”让利。

第五,广开言路,鼓励民众对此次疫情得失与未来国家治理现代化展开深入大讨论、大反思。

当然,湖北仍是重灾区,必须继续“抗疫”。其他多数地区可设立若干个特殊医疗应急站点,一旦出现新病例,随时送至、免费救治隔离。生命是第一位的,但为了低概率的传染率与死亡率而隔绝整个社会的流动性,是相当不值当的。

过去数周,从疫苗缺位与治愈出院者的情况看,个人免疫力是治愈的关键,而经济增长、社会繁荣、身心舒畅则是提升个人免疫力的基础保障。

向病毒感染死亡者默哀!向奋战湖北前线的所有工作者致敬!更要向重燃社会活力与经济热度的每一位国民呼吁:经济、经济、经济!有了恢复生产、复苏经济,一切才可能越变越好!

有不少删减,原文请参见人大重阳网。原文链接: http://www.rdcy.org/Index/news_cont/id/66047.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