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抗擊疫情 他們24小時隨時待命 把責任擔當牢牢扛在肩上


南陽市口腔醫院光武街道第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姚書勤主任拍攝的深夜11點11分的一張照片在微信群裡炸開了鍋。很多朋友很詫異,這麼晚了,耳鼻喉科副主任趙昊在劉莊社區居委會幹什麼?


南陽:抗擊疫情 他們24小時隨時待命 把責任擔當牢牢扛在肩上


“這張照片是深夜在劉莊社區居委會召開的片區醫生、社區幹部、公安民警、辦事處幹部的聯席會議,共同安排部署轄區確診患者家屬或密切接觸者在家做好居家醫學隔離的防控措施。當時都晚上11點多了,很多人都已經睡了,負責該片區的醫生是我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趙昊,接到通知後,他立即從被窩中爬起,一路狂奔到劉莊社區居委會參加會議。”姚書勤說。“這是今天我們在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開的第三次會議,我和王照林副院長一直都沒回去,緊接著又到劉莊,還沒顧著通知趙昊醫生,他可已經到了。等開完會,已經凌晨了。”

這一刻,她哭了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防控疫情,社區便是第一道防線。南陽市口腔醫院光武街道第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著轄區3萬多人的防控工作。為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該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姚書勤主動擔起職責,負責轄區街道辦事處、居委會、醫院抽調醫生的協調,及上門為居家隔離者測量體溫、做好疫情防控教育及各類信息上報工作,她24小時手機開機,時刻待命,隨叫隨到。

南陽:抗擊疫情 他們24小時隨時待命 把責任擔當牢牢扛在肩上

\u0001�\u0007


從1月30日開始,南陽市口腔醫院(光武街道第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天組織醫務人員深入臥龍區光武街道白莊社區、大官莊社區、工業路社區、中興社區、劉莊社區、小鐵路社區6個社區,全力配合街道辦事處領導、社區幹部、公安民警,協同作戰,堅持對進出社區的車輛人員進行過篩式檢查登記,對居家觀察者上門宣教、測量體溫,發現異常及時上報,確保無一疏漏、絕對放心。


當記者採訪她時,她正在整理上報資料。她說,從大年三十至今,從沒休息過。回家基本都是凌晨了,看著熟睡的家人,也不敢上前打擾,自我隔離。她深感責任重大,每天忙的團團轉。想著最近的疫情,平時工作中的女鐵人,這一刻,40多歲的她哭了。哪怕自己再苦點累點,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希望疫情儘快過去。


那一瞬,他像極了“戰士”

“您好,我是南陽市口腔醫院光武街道第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趙昊醫生,負責咱們轄區居民的疫情防控工作。這是臥龍區衛健委發的告知書,請您在上面簽字。今天的體溫如何?給您屋裡消消毒,請您在家好好休息,不要外出,有什麼不適,隨時告訴我!”

南陽:抗擊疫情 他們24小時隨時待命 把責任擔當牢牢扛在肩上

,4

“我負責的社區裡每天有30多名武漢返鄉或密切接觸者,需要像這樣上門服務。”趙昊說,“在醫院乾的是耳鼻咽喉科,從沒經歷過傳染病防治工作。接到醫院通知後,心裡也很忐忑。在入戶之前,也系統的學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護。穿上防護衣後,那一刻也不再怕了,感覺自己就像一名手握鋼槍的戰士,心裡只想著衝鋒,趕快撲滅疫情。”

趙昊的愛人也是一線醫務人員,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他們手機24小時開機,隨叫隨到。社區發現有密切接觸者,不論再晚,也會立即騎著摩托車趕過去。倆人只顧忙著疫情防控救治,孩子只能交給家裡的老人照顧。因為需要給密切接觸者提供上門服務,怕自己傳染上,把病毒帶回家,趙昊每次下班就回其他住處,和家人自覺隔離。說起這些,趙昊紅了眼睛,已經好多天沒見到兩個孩子了。

他們只是南陽市口腔醫院眾多醫護工作者中的縮影。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為了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南陽市口腔醫院領導班子指揮在前,一線醫務人員堅守在前,嚴防疫情安全屏障。自疫情發生以來,該院院長劉中寅、書記姚瑤等領導多次召開疫情防控專題會議,每天深入醫院門診、病房及轄區6個社區進行督導檢查疫情防控工作,並多次慰問在崗值守醫務人員,把防控疫情的責任擔當牢牢扛在肩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