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机涨价,从一台25万涨到120万,20年老司机预言:一两年后1折卖,怎么看?

琅琊榜首张大仙


口罩是特殊时期的应急需求,疫情过后,需求回落,投资可能导致血本无归,当然政府也会储备一部分口罩,民众的防疫意识提高,也会购买一部分口罩作为备用,总体来讲不建议盲目上口罩生产线,除非资金实力雄厚。


知道份子


口罩机涨价,从一台25万涨到120万,其实不用一两年的时候后,半年左右的时间口罩就已经可以打折出售了。

口罩机涨价主要原因是由于现在特殊事情导致国内口罩量需求暴涨,之前1月尾的全国每日口罩生产量只有2000万左右,而且全国人口这么庞大,每日口罩消耗量过亿已经不是问题。

面对口罩供不应求的局面,口罩价格已经升了几倍有多,所以不少商家就看中这个时机,可以投入口罩的生产,口罩机生产商的订单陆续到来,同时口罩机价格也开始上涨,从一开始的30-40万到现在100万多。

其实口罩现在利润高很多普通人都已经想到,何妨一些经商人,不过大多数经商人都对这块烫手山芋无动于衷。

主要是由于目前口罩生产成本高,厂房搭建、购买机器、购买原材料还有人工等都需要成本,而且随着复工潮的开启,全国口罩产量开始恢复,同时也有不少大企业进行产线转换,预计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口罩的供求就会恢复,利润自然就会变少。





当口罩价格恢复正常,利润减少,而口罩机上涨的价格会延长回本的时间,因此不少经商人对口罩生产望而却步,还是从事自己的老本行划算。

因此,当口罩产量达到饱和的时候,口罩价格就会恢复正常,而口罩机的价格也会恢复正常,现在口罩机涨价5倍之多,不到一两年的时间就已经可以折价出售了。


财经乐少


这个说的有道理!现在口罩机涨价,从一台25万元涨到120万元,这个真的是有点太离谱了,如果将来口罩需求下降,那么一两年后,口罩机真的可能会一折卖出去的。

现在来说,全国口罩缺口确实是比较大的,目前来说,现在我国口罩的产能一天在2000万个左右,而高峰期的时候,每天消耗掉的口罩可能都会在上亿个。

但是现在随着一些严格控制疫情的措施的采取,好多人没事已经不再外出,因此,现在对于口罩的需求量和消耗量也在大幅度下降,现在全国每天消耗掉的口罩可能在几千万只的样子,如果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那么每天消耗的口罩量也将会进一步下降。

而现在来说,新增口罩生产企业达到了两三千家,而且好多大型企业比如,富士康,比亚迪,中石化,通用五菱等也已经开始上生产线生产口罩。因此,现在来说,新增口罩生产企业是很多的,而且产量上升估计也很快。

根据相关预测,到2月底,口罩日产量就可能达到1.8亿只,这样的日常量在目前的情况下,好多人在家办公的情况下,可以说基本上已经够了。

即使是考虑全国企业全面复工的因素,每天可能会达到5.33亿人上班,如果每人每天一只口罩的话,那么每天的口罩需求量将达到5.33亿只。当然了,这个是需求最大的情况了。

如果按照钟南山院士的估计,2月中下旬将达到高峰,到4月底可能疫情会结束。如果是这样考虑的话,如果未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那么每天戴口罩的人数也可能会下降,这样的话,每天1.8亿只的口罩产能可能就会慢慢过剩了。

因此,这样的情况下再买口罩机可能真的是有点晚了,现在口罩机从25万涨到120万,真的是一个大坑。也就是说,现在如果你买了口罩机以后,可能即使是生产出来口罩可能也不见得能够卖出去了。

综上所述,等到未来疫情结束,那么口罩需求量也会慢慢下降,那么口罩产能可能会出现过剩,再等个一两年,可能口罩机真的是可能会一折卖出的。


睿思天下


现在口罩的需求量确实很大,想要买口罩,在渠道上还比较稀缺。

市场需求巨大,这成为口罩机涨价的由头,题中所讲的涨价情况,见诸媒体的报道中,确有其事。

不仅口罩机贵了,而且由于春节期上游原辅材料厂家停工,加之物流企业疫情中逐步恢复,原材料方面也带来了较商的涨价。所以,口罩的复产扩产是在突破困难中进行的。

中国本来的就是全球口罩产量最大的国家,在疫情持续之时,除原有的口罩企业复产与扩产之外,还有不少制造业企业发挥原有的一些优势,转产或投产口罩。据波士财经了解,仅在泉州就有30家企业跨界生产口罩,这些企业包括恒安、柒牌、利郎等。而中国石化、富士康、比亚迪、五菱宏光等知名企业,也加入到口罩的生产中来。

跨界企业,基本都是当地政策的统筹安排下进行口罩生产的,目前防疫物质的生产是重点保障,其他行业的生产复工及市场恢复,都比不上口罩、防护服等。一方面是政府统筹安排,另一方面企业也是会看到这里面的机会的,所以这种跨界生产的热情,还是比较高涨的。

疫情之后一些高价拿下的口罩机,会不会在一两年以非常低的价格出卖?这个可以分析下。

表面上,中国的口罩产能本身是非常足的,当然这是在正常、非疫情的情况下。作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与出口国,中国的口罩年产量占到了全球产量一半左右,如此大的产量带来了产业链的完备。初步统计,中国每天能有2000多万只的产量,这个产量对于当下来说,显然是不足。但对于疫情平复以后来说,显然是非常足的。

业内分析,按目前,原有口罩企业复产扩产,跨界企业带来了新增产能,2月底口罩产能将数倍增长,市场供应量将大增。买口罩的难度会逐步减轻。

对于疫情之后的这些新增产能怎么办?国家发改委有明确意见:疫情过后富余的口罩产量,政府将进行收储。所以,此时跨界生产,还是有保障的,不会出现以后的亏本运营。


波士财经


当前正是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关键时期,而口罩作为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战略物资和必备物资,目前市场上口罩是非常紧缺的,大家即便有钱也不一定能够买到。

因为目前我国口罩的产能一天只有2000万个左右,而全国每天消耗的口罩就达上亿个,可见其中的缺口是非常大的。也正因为口罩缺口非常大,所以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大口罩的生产,一些企业即便不是生产口罩的企业也纷纷改变生产线生成口罩,比如比亚迪,富士康,中石油等等。



也正因为生产口罩的企业增加,所以大家对于口罩生产设备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结果导致目前口罩的生产设备供不应求,口罩机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比如根据有关媒体的报道,目前有一些口罩机的生产厂商,原本价格10万的口罩机一下子就提高到了25万块钱;25万价格的口罩机一下子提到了100万块钱,这些口罩机的涨幅均达到100%以上。



在当前关键时期人工成本上升,企业的生产成本对应也跟着上升,所以口罩机相对于平时有所上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口罩机厂家一下子把口罩机价格上浮达到100%上,这个就明显存在哄抬物价的行为了。

目前全国基本上每个省份都进入了一级响应状态,进入一级响应状态之后,社会就必须保障商品供应,平抑物价,防止哄抢;严厉打击造谣、传谣,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而口罩作为目前肺炎疫情防控的战略物资,国家对跟口罩相关的价格控制都是非常严的,在这种背景之下,有些厂家仍然铤而走险哄抬物价,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严厉打击这种行为。

毕竟口罩作为战略物资,目前政府部门是严格控制口罩的价格,有些药店存在哄抬口罩价格的行为都被处以顶格处罚。比如1月23日,北京市丰济民康泰大药房丰台区第五十五分店将进价为200元/盒的3M牌8511CN型口罩(十只装),大幅提价到850元/盒对外销售。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认定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构成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拟处以30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也正因为处罚非常严,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口罩都不敢大幅上涨,甚至有一些药店卖一块钱的都被处罚的,比如前两天湖北洪湖一家药店卖口罩一块钱一个,结果被处罚了4万多块钱。

但如果口罩不允许涨价,而口罩的生产设备却大幅涨价,这对于生产企业来说非常不利的。一旦生产成本超过了售价成本,我相信很多企业都不愿意生产口罩。

更关键的是虽然当前口罩的需求量非常大,但如果一个企业以100万的价格购入一台口罩机,等这波疫情过后,这个口罩机的折价是非常严重的,有可能一两年之后这个口罩机就只能卖个十几万了,这对企业的损失是比较大的。因此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如果口罩机价格太高,我相信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扩大产能,或者不愿意生产口罩,毕竟企业也要生存也要盈利,如果没有获利空间,企业就会降低产能,这反过来又会增加社会口罩的紧张程度,这不利于当前肺炎疫情的防控。

所以口罩生产设备商大幅上调口罩生产机的价格,这种行为是非常可恶的,这种发国难财的行为必须给予严惩。目前全国都在积极参与肺炎疫情防控,该出钱的出钱,该出力的出力,这时候有些不良商家却想着发国难财从中牟利,这是非常不道德的,也是属于违法行为。

所以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深入调查这些哄抬物价的商家行为,根据价格法的有关规定给予顶格处罚,这样才能维护口罩市场价格的稳定,才有利于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贷款教授


对于普通人来说,目前有两个物资目前非常重要,一个是口罩,另外一个就是酒精。而前者几乎处于“一个难求”的状况,即便是你有钱,想要买到、也是比较困难的!

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口罩的生产能力,大概每天是2000万个,这其中,还有很多属于一般防护口罩,并不具备防控病毒的功能。而现如今,即便是这种一次性的口罩,也基本处于售罄的状态!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宣布调整生产线,全力生产口罩及相关产品,不过面对目前市场最高每天上亿的消耗量,缺口依旧是非常巨大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生产必备的口罩机,也处于严重缺货的状态。而一些口罩机生产企业,居然动起了“歪心思”,将原本一台25万元的口罩极机提高至120万元,价格上涨接近5倍。

这种行为,我个人觉得是非常可恶的,也是难以容忍的!试想一下,现如今,面对疫情、口罩是急需的物资,很多厂商已经全力在生产。而各地政府,也制定各项政策,严控口罩的价格,一旦发现私自提高售价,可是要面临严惩的!

这样一来,口罩价格并未大幅度上涨。而此时,如果生产口罩的设备价格大幅度上涨的话,那么对于企业来说,买入高价机器、提高产能的意愿,肯定不强。

一旦此时花费120万元高价买入设备,过不了2、3个月年,当疫情得到彻底控制之后,口罩需求必然会大幅度下降。到时候,这些设备想要出售,难度将非常之大!

总之,正如很多人预测的那样,此时高价买入设备,恐怕要不了1年,这些口罩机1折甩卖,都不见的会有人要的!另外,对于这种口罩机大幅度涨价、哄抬物价的行为,我觉得有关部门一定要严厉查处才行啊!


财经者思


这就是典型的人性的缺点,为什么?因为总有人想着发国难财,如电影《传染病》中的网络记者,借助传染病去大势推广根本就没有治疗效果的药品赚了几百万,这样的人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那么对于口罩机涨价,每台从25万涨到100万,这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站在风口上,猪都能够飞起来,但是当风口过去之后,最先摔死的也是猪,而这个涨价的口罩机就是这头猪。

疫情期间,口罩用量保障,前几日我们咨询了相关情况,一个最普通的口罩需要5元,1万个起购,是这些人主动提高售价的吗?事实上他的拿价本身就很贵,想一下,一台口罩机价格上涨了4.8倍,以前一两块钱的口罩涨到5元,这也就变得正常了。

可是,口罩机的原材料涨价了吗?并没有,口罩机的磨损变大了吗?也没有,那为什么口罩机涨了近5倍?那是因为风口来了,口罩供不应求了,口罩机供应商有库存吗?肯定是有的,乘机提价是因为口罩机的销量提高了,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很多曾经不经营口罩的小作坊也办起来了,自然需要大量的口罩机。

于是当口罩机供不应求的时候,口罩机制造商会告诉你,我们加班加点的生产设备,但是价格会提高,你需要先打款,给多少钱,我就为你做多少口罩机,所以价格刷的一声就上来了。

但是,如果不是疫情导致口罩风口来临,哪来的供不应求?那么换句话讲,一旦疫情过去,你还会出门佩戴口罩吗?100%是不会的,当口罩库存恢复之后,市场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口罩了,根本不需要等到一两年,疫情过去之后,口罩或者口罩机就会成为风口上的猪,口罩机共制造商或者销售商可能赚了些钱,但是在疫情期间才想到生产口罩的小作坊,恐怕会成为最终的卖单者。

风口上的猪掉下来,那几乎是必死无疑的……


易论招财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发表的言论来看,当前由于澳洲的大火以及美国的流感,加上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使得短期内世界范围内对于口罩的市场需求量激增了100倍,市面上的口罩价格平均上涨幅度超过20倍。

也正是因为当前世界范围内,对于口罩的需求量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市场不需平衡,被打破之后,不仅仅口罩成为了硬通货,就连制作口罩的原材料包括机器价格都一路上涨。并且根据当前一部分网民提供的信息来看,原材料的购买包括口罩机机器的制造质监周期都排到了3月甚至4月之后。



换句话说,即使你当前按照涨价幅度超过5倍的现有价格去购买口罩制作机器包括口罩的原材料,也需要等待2~3个月的时间。那么我们不仅就要反思,2~3个月之后疫情肯定会有极大方面的控制,甚至已经被彻底的消灭这种可能都是有的,到那个时候如果口罩发货了,按照当前定的价格肯定是会赔钱的,所以目前的暂时性投资一定要考虑到风险的因素。


此外就是一年之后口罩制作机以及原来的价格下降,这是一个必然的因素。当市场的产能以及大资金进入之后,整个市场中长期的需求量会得到重新的平衡,至少供应量会源源不断。这个时候价格的下跌自然而然也是在经济规律的自然作用下。


晴天财经阁


去年我们都在抱怨猪肉贵,现在才知道贵的不仅仅是猪肉!还有口罩,现在不管你有钱没钱,都是一罩难求,而且这个现象还会继续的持续下去。

口罩作为战“疫”的第一道防线,目前已经到了全民皆口罩的地步,面对14亿人口的大国,不管在偏远山区还是在一线城市,口罩都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口罩是一次性用品,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更是需要大量的口罩😷进行工作,所以现在口罩依旧是非常紧缺的。

面对口罩告急,国家实施了三个措施。

1、恢复产能,因为疫情原因,全国各地推迟复工,口罩厂家无法上班生产口罩缺口就会更加大。尽管目前复工复产,口罩依旧是供给不上。

2、跨界生产。为了应对缺口,政府鼓励一些具备条件的企业跨界生产口罩,比如比亚迪、富士康等等

3、全球购买。中国是口罩第一生产大国,占据了50%的产量。尽管如此还是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购买应急。

生产口罩就必要要用到口罩机,对于一些跨界生产和扩大产能的厂家来说陈本会非常的大,而且涨价的幅度超过100%,这明显就是一种发国难财的行为,也是一种缺少社会责任感、没有民族主义的行为。这是战“疫”斗争中的反派。这种行为必定会遭到世人的唾弃!

之前我们看到药店因为口罩涨价而罚款300万的罚单,对于口罩机涨价的行为,希望能严格处理,这毕竟是关乎全国的公共卫生战役!


宋驰


我觉得这个就是和股票一样,现在买的人多价格当然高,后期趋于平静了价格和需求自然下去了!现在去做应该不是特别理智,除非有很强大的渠道!毕竟现有的设备和厂家如果大量生产,在没有传染疫情的情况下,完全够用了!健康状态下只有医院和危化行业会作为日常必备品。大众需求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