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万众一心,共抗病毒之时,我们身边的那些温暖故事

这一刻,在一线,医护人员正在舍身忘我地抗击病毒,党员干部正在争分夺秒地防控蔓延,部分行业正在夜以继日地生产保供……  

在这万众一心,共抗病毒之时,我们身边的那些温暖故事

疫情防控不仅仅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更是大家的事大家来做。

勤洗手、戴口罩的小习惯,守护着家庭和社会的大健康,人人都是疫情的防护员。  

在疫情面前,中国人团结、努力、无私,处处都有正能量,这些小故事折射出来的是大胸怀。

相信只要团结一心,我们终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这是喝过最甜最暖的银耳汤”  

在这万众一心,共抗病毒之时,我们身边的那些温暖故事


区交通局公路管理处临平路政中队王队长说,大年初二的傍晚,他与同事收到了一份温馨又意外的礼物。  “当时,我们在沪杭甬高速临平出口设置了疫情检测点值班。”王队长说,17点左右,两名女士为十余名工作人员每人送上一个保温杯,里面装的是热气腾腾的银耳汤。  

“起初以为她们是街道工作人员,并没有太在意,等工作结束问起才知道,这两位是普通市民。”王队长说,“当晚寒风冷雨,但大家心里都暖暖的,这是我喝过最甜最暖的银耳汤。”  

当前,路政大队会同属地街道、公安、卫生疾控部门,在辖内各个高速路口24小时值守,对外地进入余杭的车辆人员测体温。  

“我们要逐一测量每辆车司乘人员的体温,并登记询问来处与去向,引导外地籍车辆、疑似人员和发热症状人员至指定场所复检。”王队长说,室外天气寒冷,易导致体温检测仪失灵,大家就把仪器捂在手心或大衣里。

  百丈校长做小事怀大爱

  

“路上注意安全,一定要做好防护。”25日晚11点寒风冷雨刺骨,百丈高速公路出口处,百丈镇中心小学曹校长拿着手机耐心与家长沟通。  

疫情发生后,百丈中心小学通过班级群和家委会群及时告知家长如何防控疫情,排摸异地学生动向,特别是湖北籍6名学生的健康状况。  

得知湖北籍学生家长说当天要赶回百丈,曹校长立即电话里再三叮嘱对方尽量待在家减少出门。据了解,返杭湖北籍学生和其哥哥在余杭读书,其父母在百丈一家企业上班。担心学生家长不听劝,曹掌华决定亲自前往高速出口点协助劝导。  

  防控阻击战下的“良渚温度”  

在这万众一心,共抗病毒之时,我们身边的那些温暖故事


“您好,请量一下体温。”在良渚街道西塘雅苑社区入口,一位身穿花棉袄的阿姨为每位进入小区的人员测体温。她姓吕,是社区的“热心肠”,垃圾分类宣传有她,安全巡逻有她,这次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她第一时间报了名。  

“吕阿姨人特别好,还很警觉,小区有从湖北回来的住户,她立马通知了社区。”西塘雅苑社区党支部胡书记告诉记者,该社区目前有1100多户住户,每两小时安排一名志愿者与保安对进入人员测量体温。  

良渚街道城建管理办公室内,30余人主动报名参与检查管理接触性人员及外来人员,下一步街道将与企业、工地、房东签订责任书,全力做好物业小区及在建工地的监管工作。同样放弃休息的还有网格员,他们每日巡查12个农贸市场、6个活禽交易点位,累计发放宣传单36000余份。

  “不拜年不聚餐 我们理解支持”  

在这万众一心,共抗病毒之时,我们身边的那些温暖故事

“年初六的聚餐取消了,跟大家说一下。等后面情况好了,我们再聚。”乔司街道良熟村村民蒋女士通过视频给亲友拜年,并将取消聚会的消息一一告知。  

往年,蒋女士都会摆上五六桌宴请亲朋好友,这一惯例已延续了12年。今年,他们原本打算在村里的家宴中心置办,可疫情打乱了计划。  

“23日接到通知后,我马上联系各个村民组长和家宴中心负责人,让他们一家家通知。”良熟村党委书记陈建强告诉记者,村民们都很理解支持。  

  五常医生放弃返乡请战在一线  

在这万众一心,共抗病毒之时,我们身边的那些温暖故事

五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丁医生。这个春节,他原计划回到山东临沂,陪伴年迈的父母。可在春节前,他主动提出坚守岗位,直面疫情,服从中心统筹安排。  

2013年4月,丁医生来到余杭工作,因平时忙于工作,夫妻俩只有春节才能回老家探望父母。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出于职业本能,丁医生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放弃回家。 

 “当前形势下,我必须留下来。”丁医生告诉记者,他大学本科学的是预防医学,目前主要参与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医学观察点的消毒指导、指导医务人员消毒防护、入户测温培训等工作。  

从年前到现在,丁医生已连续工作半个多月,他说既然选择冲锋在前,便无怨无悔,他的选择也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前几天,我和父母通电话,他们让我不用担心家里。”丁医生说道。

  口罩成年货 关爱无处不在  

在这万众一心,共抗病毒之时,我们身边的那些温暖故事

前日晚大雨如注,余杭随风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员工接到老板陈先生的“任务”:为余杭街道华坞村送1000只口罩。除了华坞村外,“随风汽车”还向洪桐村、余杭派出所等共送出30000只口罩。“他们一线人员牺牲休息时间确保大家的安全,我也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陈先生介绍,他开的是汽修厂,工人平日修车需要佩戴口罩,因此厂里常年囤着口罩。  

俞先生是仓前街道灵源村的一名普通党员,得知春节坚守在一线的环卫工人口罩严重短缺,他想方设法联系上生产厂家,购买了6000只防护口罩捐赠给环卫工人。“有了这登门送上的防护口罩,我们更安心了。”收到这份特殊礼物的环卫工人满脸喜悦。  

在这万众一心,共抗病毒之时,我们身边的那些温暖故事

“没有口罩的居民赶紧来领,每人限领5只。”昨日,仁爱公益的义工在仁和街道辖内各个小区保安室都放置了口罩,共计3000只。据了解,购买口罩的资金是义工们用爱心捐款凑的。  

“我这儿还有口罩剩余,数量不多了,实在买不到的朋友可找我免费领。”临平街道平安办胡春立前日晚在微信朋友圈发文,并配上两大箱口罩的照片,当晚就送出300多只口罩。  

昨日,仁和街道云会村农贸市场内,前来采购的村民不少,村班子成员为每位经营户免费发放口罩。当天,街道9个农贸市场共发放875只口罩。临平街道雍熙山业主李女士准备了约800只口罩,业主可以到物业保安处免费领取。她说:“我有就应该拿出来共享,能帮助别人,我很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