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湖慈鯛,藏在貝殼裡的魚生,黃帆天堂魚

慈鯛是觀賞魚圈裡養得比較多的一類。其中三湖慈鯛品種豐富,玩法多變,深受魚友喜愛。三湖是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馬拉維湖。三湖孕育了很多經典的魚種,但如果要選其中比較熱門的原生地,大部分人魚友會選坦湖。

坦湖慈鯛,藏在貝殼裡的魚生,黃帆天堂魚

圖片來源丨Flickr 攝影丨Brian Harries

坦湖裡有10大類魚,雖然它們生活在同一個大環境,但形態跟具體生活習性都有獨特之處。現在比較有名的坦湖觀賞魚是薩伊蘭、布隆迪等,當然也有很多好玩的卷貝跟穴居魚,黃帆天堂鳥是我國魚友喜歡研究的小型坦鯛。

坦湖慈鯛,藏在貝殼裡的魚生,黃帆天堂魚

攝影丨大樂樂

黃帆天堂鳥是天堂鳥的一種,可以穴居,也可以在貝殼中生活,生活習性介於卷貝跟普通天堂鳥之間。有一些資料把它劃到卷貝一類裡,但它並不像卷貝魚那麼依賴貝殼。即使沒有貝殼,黃帆天堂鳥也會自己築巢或尋找巖穴。

黃帆天堂鳥的體表比較淡雅,主要以銀白色為主,中間透著點粉紅色。眼睛是藍色,背鰭是金橘色。在特定的光線下,可以看到它的尾部跟體側有珍珠狀的斑點。觀賞性因此提高不少。不過這種魚有點神經質,小時候比較慫,長大了有點暴躁,有時候喜歡在其他魚面前顯擺長長的胸鰭。雖然也會跟其他魚大家,不過跟其他天堂鳥相比,性格算比較溫柔的。

坦湖慈鯛,藏在貝殼裡的魚生,黃帆天堂魚

攝影丨風馳開心

黃帆天堂鳥是熱帶魚,正常情況下需要把水溫調到27℃上下,酸鹼度偏鹼性。成年黃帆天堂鳥的體型可以到8cm。不過由於國內的品種大多是F2及之後的品種,所以我們常見的黃帆天堂鳥在體長跟觀賞性上,都不能跟野生的相比。

養魚是一種很有意義的興趣,可以幫我們更容易瞭解生活甚至生命的意義。這種意義,就藏在觀賞魚的一生裡,是經歷過從生到死之後,留給人的最後財富。

坦湖慈鯛,藏在貝殼裡的魚生,黃帆天堂魚

攝影丨貝小馬

慈鯛有強烈的護仔習慣,黃帆天堂鳥也不例外,一般母魚產卵之後,兩口子要守在魚卵附近,避免出現突如其來的變故。一般排卵之後,3天即可孵化,隨即開始吸收卵黃。這段時間不需要餵食,卵黃可以帶來足夠充足的營養。大概12天吸收掉卵黃,小魚才偶爾離開貝殼,白天大魚帶著小魚出來放風,晚上一起回到貝殼裡休息。這時候可以孵化一點豐年蝦,當作小魚的糧食。個人建議自己買豐年蝦卵孵化,脫殼的有點渾水,營養價值也不高。

坦湖慈鯛,藏在貝殼裡的魚生,黃帆天堂魚

攝影丨尐鉐

小魚仔開始吃豐年蝦後,會在前三個月快速成長,大概能到3cm左右,此後漫長的時間裡又放慢生長速度,大概到第7-11個月慢慢成熟,身體可以到5cm以上。到了這個階段,基本也是新的一代黃帆天堂鳥繁殖的階段了。在小魚仔生長到第7個月,他們會找一個異性,從此形影不離,並且開始新一輪的繁殖。這種不斷循環的故事,跟人類的生活狀態也有類似之處,有時我看到大魚帶著小魚的時候,總能想起小時候一些溫情畫面。

坦湖慈鯛,藏在貝殼裡的魚生,黃帆天堂魚

攝影丨傻落塵233

由於親代基因不用,黃帆的價格也不同,大部分集中在20元上下,當然也有人自稱有野生黃帆天堂鳥,賣到近百元。養魚本身其實是生活的補充,品相跟價格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它底值多少錢,還得自己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