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韓流在中國的衰退不可避免?

柔沢十


一個彈丸之地的文化沉澱怎麼抵不過泱泱大國的文化底蘊?

在幾千年前,韓國只是華夏帝國的一個藩國,曾經用過的名字有新羅、百濟、高麗等,分分合合,一直到近代,才獨立成為了一個國家。很長一段時間,韓國都是來中國學習先進的文化、技術的。

只是近代韓國藉著美國的扶持,比中國先改革開放,開始了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融合,並利用本身的優勢,打造了屬於自己特色的娛樂文化。所謂的韓流,其實就是韓國的娛樂文化,涵蓋電影、電視、明星等內容,很長一段時間的確在中國十分流行,成為了識別度很高的旗幟。

中國剛改革開放的年代,文化氛圍比較單調,面對已經沉澱為一套體系的韓娛自然是相當的好奇,各路明星紛紛模仿,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如今中國娛樂圈各品類全面上線,韓流的份額越來越小,已經呈現衰退趨勢。

從大的方面講,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又有深厚的底蘊,各種風格的娛樂潮流正在形成,人民的欣賞水平也逐步提升,面對簡單、直白、公式化的韓流會越來越不感冒,韓流的衰退不可逆。

因此,韓流的衰退是歷史的必然,那些面容高度相似的明星,套路千篇一律的電視劇,將在中國的文化天空中漸漸暗淡。


櫻花如歌


韓流的衰退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

從表面上來看:導致韓流在中國衰退的直接誘因是因為韓國政府執意部署薩德的行為所導致的禁韓令,很顯然這對韓流在中國的發展是造成了根本性顛覆性的影響的——因為資本是逐利的,任何商家都不可能冒著得罪政府和百姓,進而失去觀眾失去市場的風險再去引入韓流。不過這只是壓倒韓流的最後一根稻草,事實上在此之前韓流的衰退就已是大勢所趨了。

所謂韓流是韓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乃至新世紀之初憑藉韓國經濟的高速騰飛以及韓國的文化立國政策而席捲全亞洲的。不可否認的是:韓國以一個彈丸小國能做到這點是對其文化滲透擴張能力的一種證明,這也是韓流唯一應該被我們學習借鑑的積極因素。然而就韓國本身的文化資源而言:其實是相對比較匱乏的,也正因為如此韓國才始終致力於同包括我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爭奪文化資源,事實上在中國乃至在國際上韓國都一向以剽竊別國文化而臭名遠播。

韓流之所以能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在我國大行其道,一則是因為當時的中國經濟尚未進入高速發展期,因此對韓國懷有一定的豔羨;二則是因為中國自身文化的衰落——因為近代歷史上的列強入侵以及特定歷史時期的政治原因使中國傳統文化一度出現過失落,以致於有的說法聲稱”華夏文明在日韓“,這話固然是一種絕對化的偏見,但也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中國自身文化衰落的客觀現實。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中國文化強國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國人意識到韓國強大的文化滲透擴張能力是建立在對我國文化的剽竊基礎之上,這就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對韓國形成反感。而韓國卻並未就此收斂,恰恰相反的是:除了剽竊中國文化之外,在政治、經濟、領土等諸多領域都和中國出現了對立,這就使中國國內的反韓情緒愈演愈烈。

事實上除了民族情緒之外,即使單純從經濟文化領域來看:韓流的衰退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我們必須清醒看到如下事實:當今世界是平的——在這個網絡信息時代有形的商品和無形的文化產品都是以全世界作為市場進行著激烈競爭,對於文化產業而言國界的概念從某種程度上說正在日益淡化。在這種情況下韓流不要說走向世界,即使在傳統的亞洲市場也面臨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目前韓國的文化產業是受到雙重擠壓的:一方面美國作為世界大國,其文化軟實力逐漸向亞太地區擴散,而日本作為亞洲的地區的傳統強國其實一直和韓國有各種各樣的競爭,文化產業方面的競爭也是其中之一,所以目前韓國的流行文化產業是面臨美、日兩國強國的強勢擠壓的;另一方面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軍力等硬實力穩步發展的同時,中國也在積極打造自己的文化產業並且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如果說目前中國還不具備在文化產業上完全碾壓韓國的實力,但至少已具備了足夠強大的相對優勢。所以在面臨美、日強勢擠壓的同時韓國還必須面對中國這種正在日益崛起的新興文化大國的反超,其實追趕乃至反超韓國的又何止中國一家,近年來就連泰國也在積極打造自己的流行文化產業並已經佔領不少當年被日韓獨佔的文化產業市場。照此趨勢發展,亞洲的流行文化產業市場恐怕即將由韓流獨大逐步過渡為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這對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而言將會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局面,就看我們如何走好接下來的棋了。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一、民眾自覺抵制

雖然在此之前便有一大部分人對韓國不以為然,但在韓國文化全面入侵的情況下,很大一部分人對韓國還是推崇備至的,韓國對中國的文化入侵日益嚴重,人們想著去韓國旅遊,買韓國化妝品,追韓國明星,看韓國節目,由此大批韓國藝人來中國撈金,中國資金大量流入韓國,韓國對中國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加,對中國的經濟產生了一定影響,對人們的思想產生了一定干預,而近些年來的綜藝節目更是有很多引進韓國節目的栗子,而長期看來這種現象是對中國不利的,可以適當學習其他國家文化中的長處,但不能因此而忘本。因此干預韓國文化入侵,弘揚中華文化就逐漸被提上日程。加之薩德事件引發老百姓不滿,通過多角度對韓國加以限制,使民眾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尋找到韓國產品的替代品,發現並非非韓不可,於是韓潮便逐漸褪去了。

二、中國市場的發展

韓國對中國的文化輸出多在娛樂方面,而近些年來在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中國特有的娛樂文化也在穩步發展,中國的娛樂產業是一片非常有潛力的土地,在國家經濟穩步發展的同時,更多投資人將目光落向了這片挖金寶地,加上國家對這方面日益重視,並伸出援手,近些年來優秀的國產節目層出不窮,而央視也用各種優質節目做出來的表率,製作高質量的國產節目,喚醒中國人的民族意識,推動中國發展使國家經濟更上一層樓,也能豐富國人的精神生活。

三、審美疲勞

雖然韓劇的內容花樣百出,但主線一直離不開的便是談情說愛,你儂我儂,早期韓劇甚至還編出一套順口溜:韓劇三大寶,車禍癌症死不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韓國文化千篇一律的套路,而回看中國雖然也是雷劇百出,但也不乏製作精良的優質良心劇,如《歡樂頌》《琅琊榜》《無心法師》《白夜追兇》等等好作品,這些中國製作更貼近國人生活,更能引起共鳴,不論是都市日常,還是古裝權謀,亦或是刑偵探案,就連玄幻傳奇故事都更有中國特色,更容易被國人接受。而韓劇的思想內核並不深刻,甚至可以說得上出了戀愛以外並沒有什麼重點,劇情完全服務於男女主之間的戀愛故事,相比之下,還是空泛很多。

總之,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等全方面的發展,韓流在中國的衰退是必然的,一個國家富強後自然會弘揚本國文化,而國民也會擁護自己國家的文明,畢竟有些東西是流淌在中國人的血液裡的。


坤鵬論


我認為這個問題作為中華兒女的自己非常有必要回答,因為文化的力量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如同是潺潺溪流,悄無聲息中滋潤萬物生長,自己之前也研究過這方面的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不足之處,還望有志之士多多指正。

我認為韓流在中國衰退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這個趨勢將會越來越明顯。我將從兩個方面來解釋,第一個方面因為經濟,以前中國窮,哪裡有時間和精力去搞精神上的東西來,這才出現了什麼美粉,英粉,甚至是韓粉,給了一些跳樑小醜可乘之機。

而當我們的中國經濟逐漸的騰飛,我們也會逐漸審視自己曾經盲目追隨的東西到底值不值得,有沒有價值,這就好比,一個人小的時候喜歡一樣東西,但是人生閱歷達到一定程度就會逐漸拋棄,這是因為這種東西沒有上升的空間和價值,所謂的韓流也是如此,除了以貌取人(況且還是比較孃的外貌),我實在看不出韓國文化有什麼能夠帶給人附加價值的東西,這也和我們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不匹配,中國人常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韓流的爭議和衰退,不僅是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強大,更是體現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變。

第二個方面的原因我認為是因為我們的文化,眾所周知,中華民族的文化足有五千年曆史,在如此深邃的文化面前,什麼韓流,美流,皆是不入流,但是可悲的是,我們的文化出現了六十年的斷層,舉例來說,像周易,這種偉大而深邃的玄學文化,被國人無情的拋棄,在香港、臺灣,甚至是新加坡,以至於美國,研究周易在七八十年代甚至成為一種風尚及潮流,周易學者在港澳臺比比皆是,許多人究其一生,仍不能解其中萬分之一,文化大師餘秋雨先生曾說,越是沒有文化的人,越是什麼都敢說,越是什麼也不懂的人,卻敢說自己懂得多。就算是在如今,一些人仍然拿著封建迷信的帽子往中華文化上扣去,這和六十年代的不分青紅皂白的那幫人又有什麼區別,而中國人之所以活的這麼累,也是因為丟掉了自己的文化,丟掉了自己的儒釋道,丟掉了自己的民族傳統,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學復興、文化復興的聲音會越來越洪亮

哈佛中國史的作者曾說,中國之所以是一個文明國家而不是單一的民族國家,也是因為我們的文化,你認同我們的文化,你就是中華民族,所以我認為,中國不只有56個民族,在文化的加持下,應該是56+,而民族國家的概念不過是80年代從西方傳來的概念,可悲的是,許多人深深被這種概念洗腦,認為漢族就是中華民族,出現了一些唯漢族論,譬如崖山之後無華夏的理論甚囂塵上,這種概念完完全全地走進了西方分裂勢力的圈套和陰謀中,如同清朝天地會反清復明、中華民國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一般,復明不是為了復漢,而是為了奪權,反清也不是為了驅逐韃虜,而只是一個爭奪女人和土地的口號而已,說白了,還是在中華大地上爭,還是兄弟們為了奪家產鬥得你死我活,互相指責對方不是親生的,對聰明人從來不用跟他們喊口號,大家都懂。

相比於韓流在中國的衰退,韓流只是小兒科,政府簡簡單單的政策就能搞定,我更擔心的是關於民族概念的西化,雖然真話聰明人都懂,但大多數都是不聰明的人,對他們來說,一旦假的口號喊久了,假的也變成真的了,這更令人感到可怕和悲哀。



法學小白龍


彎了太久總得直起來,娘了太久總得剛起來,我說韓流就是娘-炮催化劑應該沒人反對吧?在2016年以前的時候,尤其是韓國電視劇大量引進的那段時間,男性藝人以眼影口紅粉底吸引了大部分女性觀眾的眼球。



後來逐漸形成了一種時尚潮流,男生也原來越這樣打扮,開始是覺得新潮,但是一年兩年,時間久了,周圍身邊的男性越來越這樣打扮自己,身邊長腿細腰,出門化妝的男生越來越多了,比女生還講究,大家就慢慢有點吃不消了,不但審美疲勞,而且還有點噁心。


韓流除了電視劇的輸入以外,另一個就是男團了,他們過於成熟的產業鏈,和內地造星能力的差異,讓這些唱跳組合的偶像們得到了空前的關注,掙的錢越來越多,輸入過來的藝人越來越多,但他們一部分人的品質卻沒有什麼保障,他們來的時候笑嘻嘻,姿態很低,回去馬上換了另一副面孔,說自己是世界明星,在中國人氣有多高,沒錢了就去中國的之類的張某某。

還有一位通過某歌手節目火了,粉絲見面會只帶走粉絲貴重禮物,會後把粉絲的信件都扔在酒店垃圾桶的黃某某,極個別沒有道德的藝人,嚴重讓中國對這整個文化都產生了牴觸,自從限韓以後,大家關注變少了,自然而然,韓流全線敗退。


炭燒的菠蘿


看了這麼多評論,是否瞭解韓流文化決定了你的觀點根本上的傾向。在我看來,韓流失勢根本原因在韓國自身,而且是其文化產業本身,其餘所謂的大國小國,限韓薩德都只是催化劑而已。之前韓流火,究其原因是因為作品好,而導致作品質量下降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創作人員江郎才盡,人才斷流。這在影視劇方面表現突出。洪氏姐妹,春夏秋冬四部曲,還有張瑞希等一批勤奮優質的演員,誕生了太多優秀的作品,現在放出來,一樣會有很多人喜歡。但是現在,韓國的影視劇和音樂人確實有些江郎才盡的趨勢了,導致現在的韓劇作品,說真的,從2014年開始,一大批高開低走賣噱頭的作品層出不窮,作品不好,以前喜歡韓流的也就放棄了。二是心浮氣躁,不再注重人才打磨。這在歌手方面表現突出,過去韓國培養歌手,那都是五年十年如一日,結果出來的是hot,TVXQ和神話以及水晶男孩這樣的實力偶像派,但是現在呢?每天都有人出道,好多人戰鬥站不穩就在舞臺上賣弄風騷,這交出來的作品質量自然會降低。

綜上所述,韓國流行文化的衰退本質上是因為一段時間內中國和東南亞市場門戶洞開讓韓國人欣喜若狂,開始了泡沫化的發展,使得他們丟棄了之前的精緻而變得心浮氣躁,結果中國限韓,導致泡沫縮小,加速了韓流的衰退。所以我只能說,如果韓國人還是這樣泡沫化發展,那遲早會滿盤皆輸,但如果轉而開始重視作品的打磨,那我認為韓流一定會復興,最終像日本文化產業一樣,成為一股平穩前進的老牌文化勢力。

而反觀我們國內,我只能很遺憾的提醒國內文化人,你們還是不要指望所謂的外部環境了,說白了國人就是不護犢子,別人比你好那是肯定不會待見你們的,所以與其等待國人抵制外來文化,還不如好好打磨自己的作品,相信一點,好作品是不問出處的。你只要做得好,風靡全球都不是問題。


茫然看客


韓流本身就三板斧,韓國舞蹈團體,唱歌和影視。大家看多了發現都差不多,跳舞的動作誰來都是一樣,劇情總是歐巴歐巴的。而且最大問題是娘炮文化氾濫已經讓國民嚴重擔憂,病態審美已經退潮了。

韓國也很快遇著香港那樣的問題,最火的時候明星層出不窮,能力也非常強,但再往後突然有點斷檔了。

韓國本身文化底蘊比較小,而韓國人性格有比較軸,所以他們的劇和街舞都沒啥太多突破。中國互聯網後全世界的文化都在吸取,韓流包括日劇這種類型化風潮,已經難以為繼了。

所以越發展就越體現中國博大文化底蘊有自淨功能,男子女性化的娘炮和女子男性化(李宇春等),變態不正常的文化現象,在中國都引起主流媒體的抵制與反思,年輕觀眾也在長大。


569417ZXC


曾經有過一個教授給我講過這個問題。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c形包圍的理論,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自然要積極發展周邊友誼,前兩年朴槿惠還在位期間,中韓關係確實還不錯。而朴槿惠的治國方針就是“文化強國”,所以中國引入韓國的影視業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改善兩國關係的考慮,也有簽訂類似協議。

(再比如日本也有一些好的影視作品,可是中國卻不引進。為什麼呢?因為中日關係現在並沒有以前好。其實以前也有引進的,那是在九幾年中日關係好的時候。如果現在引進了,中國人民群眾會不會也在“中日關係友好”的前提下,抱著一種新鮮感去哈日呢?)

中國全民哈韓的行為超出了政府的預測和想象。終於,韓國薩德事件為中國政府找到了打擊的理由,中國的哈韓風也就漸漸過去了,當然,這只是一個理由,中國人民審美意識的進一步覺醒也有很大因素。

這又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呢?你以為的思想自由和正確 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自由和正確呢?


逆雨而上


隨著經濟發展,中國的本土文化一定會發展起來,更加專業、更具有藝術性、水平更高,到時候自然會把韓流擠出去。但本應不是現在,因為現在本土的文化水平並沒有那麼高。目前韓流的暫時衰退是因為中韓最近的交惡。不過早晚有一天,韓流會在中國衰退。

最近韓流的衰退,是因為朴槿惠政府接受美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導致中國政府發佈限韓令。2016年8月,廣電“限韓令”開始頻繁出現在社交網絡上,即為“調控”韓國明星在電視、電影、演唱會等文化領域的出現頻率,韓星的廣告代言也將受到限制。此後一段時間,雖然沒有正式的“限韓”文件,但以各家視頻單位接到的通知來看,“限韓令”不斷加強,如今年年初網絡韓劇全部遭遇到了下架,電視劇也疑被叫停,同時韓國廣告被封殺,各地電臺、電視臺也不再播放韓國歌曲。

隨著文在寅上臺,韓國和中國關係緩和,限韓令會逐步放開。之後韓流可能會在國內緩慢復興。

目前的中國娛樂圈還難以在整體上抵擋韓流,這是因為娛樂圈水品實在太差。

比如綜藝節目的策劃,中國的熱播綜藝節目,像《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都是韓國的創意或團隊。中國在綜藝節目策劃上創新不足,只能依靠韓國。

又比如電視劇質量,中國的小鮮肉們隨便出演,像Angelababy摳圖都能隨隨便便拿到天價片酬,這樣的電視劇又怎麼會有好質量呢?

又比如音樂方面,如今火了的節目如《中國有嘻哈》是捧紅了很多新星,但像剛捧紅的PGOne就鬧出涉毒、偷情等負面醜聞,這種娛樂圈環境,你能指望他們能有什麼好作品嗎?

所以人民群眾這些年選擇韓流,是因為他們眼睛不瞎!中國娛樂圈普遍就這水平,糊弄群眾,群眾當然寧願選擇韓流。

當然,中國文藝水平也不是都這麼差。去年電視劇方面,《人民的名義》大火,收視率一度超過8%;電影有《戰狼2》這樣的佳作,創下了票房收入56.8億元的記錄。

事實證明,人民群眾是識貨的,只要你的作品質量高,他們就會去看,去關注,去做自來水!

所以韓流真要衰退,就得中國文藝作品質量徹底提上去。目前說韓流衰退,還為時尚早。


海匯觀潮


主要還是早起買辦橫行,他們負責幫韓流在國內開路,炒作,再加上國內那段時間畸形的流型文化消費觀,什麼都是外國的好,國內的娛樂公司也不爭氣,把不準市場脈搏,不會造星。結果自然是韓流橫行,後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買辦們受到了打擊,約束。韓流才沒了市場。但買辦們依然還在,那些香港,臺灣不少拿起筷子吃飯,放下筷子罵孃的,還有不少在國內撈金呢,都是某某臺的功勞,那幾個臺不肅清,早晚又會復燃的,就比如那個黑X志玲,大家都特麼知道她是個綠,全家都綠,可還是有賤痞子請她來大陸撈金,你說怎麼回事?

包括阿狸,企鵝廠裡有不少高管都是臺灣人,前年不就有個阿狸的臺灣女高管大放厥詞大罵大陸人來著嗎?最後不也不了了之了,再看看最近南系控制媒體的所做所為,到處挑起地域紛爭,唉,大家自行體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