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尾鯝几月钓个头大?

草岭仙人


青尾黄尾鲴类,春暖花开就可以开始垂钓。天气越是晴好鱼情就越给力,原因是有青尾黄尾鲴鱼类的水域通常进窝了就是成群结队,且数量会比较多。青尾黄尾鲴鱼类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一般头年龄就能长到100−150克,第二年就能达到500克左右了,而且性也成熟了,怀卵量能达到20万粒/公斤。所以这种鱼所生活的环境中会一定程度的压缩其它鱼类的生存空间。

青尾黄尾等鲴鱼适应流水生活。常以下颌较发达的角质边缘在石面或泥土表面刮取食物,主要是硅藻类,其次为丝状绿藻、蓝藻、细菌和植物碎屑,全年摄食强度和摄食频率都较高。特别是到夏秋季节气温高,藻类植物生长讯速,鱼类摄食最活跃,所以此时节是青尾黄尾鲴鱼类生长发育最快的时候。

本人喜欢垂钓青尾黄尾,不光是因为它们进窝数量比较多,容易连杆过足瘾,而且它们中鱼后力道十足,非其它淡水同体格鱼类可以媲美的,溜鱼手感谁钓谁知道,很多爱钓鱼的老司机都钟情于它们。一般半斤到一斤左右的青尾黄尾相当于鲤鱼草鱼一到两斤的力道了。我曾经以它们为目标鱼和朋友驱车跑到四百公里外的水库去过几次,并且钓此鱼种除冬季外其它三个季节都会经常四处探钓。所以以我的经验,春季钓的青尾黄尾小个体的比较多;夏天越热青尾个体会稍大,但黄尾就比较难钓到了;秋季是钓青尾黄尾最好的时候,不但鱼多活跃而且个体大,我九月份左右经常会碰到一两斤的大物。

所以以本人而限的经验来说,秋季九十月份是钓青尾黄尾个体最大的时节。






不野不钓


野钓青尾鯝,过了五一以后鱼就很肥,天气一天天的温暖,鱼的活性也变的好起来,水里的食物也随之多了起来。我一般钓青尾都是傍晚的时候容易上大一点的,但是傍晚有一点闹心的就是白条太多,有很多的时候漂都立不起来,就被白条托走了,根本到不了水底。

没办法我都是加大铅皮,钓跑铅,那样鱼漂翻身快,鱼饵能以最快的速度到水底,这简直就是在和白条赛跑,很多时候也都是白条截口,没办法,但是只要是到了水底,有鱼口的出现,基本都是大黄尾鯝。又大又肥。


散佡


青尾,黄尾之类的鲴鱼,吃食刁钻,体小力大。垂钓时手感刺激非凡,乐趣无穷。摸不着门道时会让人沮丧不堪,怀疑人生;但是一旦懂得要点,会让你乐不思蜀,欲罢不能。哈哈哈。

下面我谈一下本人水库作钓青尾,黄尾的心得。以新丰江水库为例。
此水库水质优良,清洌冰冷,鱼种繁多。此中青尾,黄尾的数量及密度也是比较厉害的。个人觉得冬天和春天的钓获和个体都要稍大一些。

首先,钓点的先择:一般两座丘陵相接的最低处,会有天然的排雨水的水道,我们就在水道的入水口垂钓。这种钓点底部一般相对平缓,尤其是刚下过雨,钓点处会有一定的混浊。相当聚鱼。水深选一米到一米五之间最好,当然,要因地制宜。

做窝:鲴鱼是杂鱼性,香的腥的都来者不拒,选用耐浸泡耐雾化的花生枯或者饲料颗粒。神奇的是,如果没有窝料的情况下,想办法在窝点把水折腾得混浊再下钩,越钓越有。

饵料:腥香或者奶香的鲫鱼饵都可以,开拉饵。藻味的饵料也不错。饵料的状态一定要好,不能过干。

钓具的选择:如果选择钓青黄尾,当然要选手感好的并继或者37调的鲫鱼杆,轻,软,有韧性,中鱼后鱼的发力转向能从杆尖传到钓者的身体,从而引起高潮。哈哈哈。杆长3.9以内最好,也不排除特殊钓位或水深会用到长杆。还是那句话,因地制宜。

线组宜细:主线1.0--1.5,脚线0.6--1.0,脚线不宜过长,30cm左右对折,用袖3--袖5。钩轻入口快,钩利刺鱼快。

调漂:选用0.6--1.2左右吃铅的鲫鱼漂,最好是细尾漂,带钩调平水钓12345目。主抓有力顿口和缓慢阴漂以及连续密集的点顿。这个鱼吃食好刁啊,所以最好是让双饵躺底双子线弯曲,让它放开来,大胆地吞饵。


鲴鱼的嘴巴是朝下的,喜欢刮食水底食物,注定了漂相多而乱。我们要辨识清楚哪一个动作是已经入口的才能减少空杆率,所以要适当放口,直到强有力的顿口或者入口后拖饵而产生的阴漂,再提杆。很刺激的噢😊。

额,好像跑偏了。自然水域鱼体大小不一,鲴鱼最大也只是一二公斤,小的三二两的居多,一两指的更多。

还有,这鱼好腥,小刺超级多,本人实在是不喜欢吃。一般钓到会放生,玩手感倒是一流一流的。哈哈哈。

若有不当之处,各位大神请指出。


大物不吃


  以本人经验,在夜间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垂钓青尾鲴,但是在当天的夜间最好是晴朗的天气。夏季都是普遍高温,到了夜间仍然是非常的燥热,但是青尾鲴的觅食情况却比较活跃。



如果想要收获更多的青尾鲴,最好选择在盛夏到中秋的那段时间。其实5月到10月也可以出钓,但是垂钓的效果可能并不会太理想。

在垂钓青尾鲴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宜的天气,最好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出钓,尽量不要选择在阴雨天垂钓,否则会很难钓获大量的青尾鲴。在垂钓青尾鲴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气温的变化,要根据适宜的温度垂钓。


蚂蚁路亚VLOG


8月到十月好钓,





还放一口


黄尾鲴(俗名: 黄尾、黄片、黄姑于、红黄尾、黄板、黄昆刁。 产地及产期: 分布于黄河以南各水系,也是江南一带重要的养殖品种。绝大部分人都是传统钓法(像大师级的台钓高手是钓不过本地传统钓法的高手的),用的钓饵为进口蚯蚓(土蚯蚓是钓不到的),打窝用的诱饵制作也很简单米糠加酒糟拌好后放锅中炒到焦黄即行。

黄尾鲴 在江河、湖泊的底层。以下颌角质边缘刮食底层着生藻类和高等植物碎屑。2年性成熟,4~6月产卵。生殖季节亲鱼群集溯游到浅滩处产卵。


空军思密达


首先你需要了解目标鱼的习性和特点,而后制定有效的方法

鲴鱼

科普中国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贡献者李湘涛详情

鲴鱼是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圆吻鲴、银鲴等四种鲴鱼统称,属鲤形目、鲤科、密鲴亚科、鲴属。其中黄尾密鲴是湖南省洞庭湖水系的名产,由于此鱼鳍与鱼尾分别呈青黄色与桔黄色,规格一般在500克左右,湖南地方名为黄板刁。

鲴鱼其他地方名有:黄姑子、板黄鱼、沙姑子、黄条、黄川、黄尾鱼,川条子(苏鲁地区对银鲴和细鳞斜颌鲴的称谓)。鲴鱼喜食腐泥,有机碎屑等,有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特殊功能,又称生态鱼。鲴鱼易规模养殖且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是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的自然增值优良鱼类,是全国重点推广的四大优质鱼之一,可作为当前农业水产品结构的最佳优质鱼种进行调整、优化。

中文学名

鲴鱼

别称

黄姑子、板黄鱼、沙姑子、黄条、黄川、黄尾鱼,川条子

动物界

鲤形目

鲤科

形态特征

鲴鱼,是对鲤科密鲴亚科鱼类的统称,常见的典型河川性中、小型鱼类。中国各主要江河流域均产,常见的有银鲴、细鳞斜颌鲴、圆吻鲴和黄尾鲴,个体都较大。

鲴鱼

密鲴亚科鱼类的外形大体相同,身体侧扁,腹部圆,有的在腹鳍至肛门间具腹棱,头小,吻钝。口下位或接近前位,口裂平横。下颌具锋利角质缘,没有口须。身体上是圆鳞。背鳍具光滑硬棘,分枝鳍条7~9枝,多数为7枝。背部灰黑色,腹部银白色。它们最有特色的是肛门紧接在臀鳍起点之前,还经常故意露给别人看呢。[1]

体延长而侧扁,一般长约30厘米左右。银白带黄色。口小,下位,下颌铲形,边缘常具角质突起。背鳍具硬棘。杂食性,喜刮藻类为食。我国各地水域均产。有黄尾鲴、银鲴、圆吻鲴、细鳞斜颌鲴等数种,后两种已家养,均可垂钓。生长较快,自然繁殖量大。[2]

鲴鱼的特性

1、饵料特殊,不与主养经济鱼类争食。水库、湖泊、哑河等大中水域,由于集雨面积广,水的面积大,形成各种饵料资源比较丰富。第一、库湖内各种有机碎屑,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固着藻类、底栖藻类、固丛生物等比较多;第二、每年从集雨面积范围内随雨水冲刷汇集下来各种有机物质来源比较广;第三、大中水域内长年累月沉积下来有大量的腐植质及屈泥等。以上充足和比较特殊的饵料资料,大多不能被放养的“四大家鱼”和各种自然增殖鱼类所利用,但却是鲴鱼的最佳饵料。凡没有鲴鱼的水域,以上饵料只能白白浪费,甚至污染水质。同时,鲴鱼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养殖方式的改变,又能改换其它的饵料,这是各种鱼类都无法比拟和代替的,这是鲴鱼特殊的生理特征和移植与养殖的最大优势。

鲴鱼

2、净化水质、生态效益好。由于此鱼下颌前有比较发达的角质边缘,能充分刮取和摄食能使水质污染的腐眉与底泥及各种固有的藻类。最新研究发现,鲴鱼是在00C-380C水温均能正常摄食,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四季均能生长,是既适低温又耐高温的鱼类。鲴鱼成鱼的肠管内,腐屑和底泥已占食物总量的90%以上,鲴鱼在自然水域特别在富营养性的水域,在中底层摄食,能净化水体,改善水质,减少污染,保护生态效益,因此,鲴鱼又是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生态鱼。

3、生长快,能集群产卵,自然增殖快。鲴鱼本身就是一种野生鱼类,由于饵料充足,鱼的生长速度快,当年孵化鱼苗到年底可达到100—150克,第二年一般可达到500克左右.此鱼二冬年性成熟,一般怀卵量20万粒/公斤,在每年5-6月,当水温上升到20-26C时,在水流冲击情况下,性腺成熟的雌雄鲴鱼在流水区域能自然集群产卵,场面极为壮观。由于鲴鱼在自然状态下繁殖,授精率、孵化率、成活率都比较高,群体生殖力高,生命力强,因此,只要加强鲴鱼天然产卵场的保护和鲴鱼资源的管理,就能一劳永逸,长期受益,这是鲴鱼最主要的特

征和能移植成功的关键。

4、优势多,适应性广,发展前景好。鲴鱼肉味鲜美,体型美观,色泽鲜艳,是色香味美最理想的碗子鱼;鲴鱼生长快、易捕捞、适应性强、疾病少、有避敌害鱼类本领;鲴鱼还能摄食腐泥、清洁水质、减少污染、有良好生态效益等优点。不仅能够适合水库、湖泊、哑河等各大中水域移植,也适合在堰塘和精养渔池等小水面养殖;商品鲴鱼在市场非常抢手, 售价比较高,一般10元/公斤,规格较大的每公斤可达15元,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各养殖单位与养殖户都非常愿意移植与养殖此优质鱼,因此在大中小各类水域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鲴鱼

鲴鱼是生活在中底层鱼类,它的鳃耙排列紧密,滤食性极强,肠相当长,是体长的10倍。消化力极强,故生长速度较快。它的饵料在天然水域主要以固着藻类,有机碎屑,腐泥等为主。但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养殖方法不同,它的饲料又有所改变。鱼苗阶段的饵料与四大家鱼相似,如买行专养,饵料更广泛,各种水生生物,人畜粪肥,腐泥,动物下脚料以及糠、麦夫、配合饲料、膨化颗料饲料等都非常喜食,因而很能适合混养与精养。


FloeFish


还无缘钓过青尾鯝,但是理解应该和黄尾一样吧,黄尾最好钓的时间是7~9月,这个月份的黄尾体大劲猛,黄尾一般都成群觅食,用香腥拉饵,最是好钓。


狙鲫侠


钓青尾黄尾我喜欢钓离底,当然前提是没有风浪不走水,信号明显 抓口准 ,用糠饼打窝效果明显。


自由趣钓


青尾鲴在冬季一般吃食少,活动量减少,吃食不多,真正大量开口和食量大增还是在四月至九月期间。这个时段又肥又状。个体最大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