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捐了3億給武漢,足協陳戍源對恆大的金元攻勢又會怎樣看?

大衛卓少


捐那麼多,陳什麼源心裡一定不舒服,有心理障礙。今年足球各級聯賽還不知道怎麼辦?金元足球本身沒錯,關鍵是足協的政績要和國家足球隊比賽成績掛鉤。國家隊比賽成績不好,不找足協的原因,找俱樂部,球員,教練員的原因。足球項目是一個典型的市場化競技體育項目,市場化規模最大,職業化也相當成熟,如果不按足球市場規律辦事,中國足球永遠沒戲。


水處理技術


據報道,繼此前第一時間向武漢市捐款2億元、5000噸蔬菜後,恆大近日又向中國醫學科學院捐贈現金1億元,支持設立“抗病毒創新藥物研究基金”。並且恆大率先宣佈全國停工停業,所有項目和售樓處2月20日前不得開工開業,等等。而恆大球員中,目前已經有鄭智(50萬元)、于漢超(20萬元)、黃博文(20萬元)、廖力生(10萬元)、徐新(10萬元)、唐詩(20萬元)捐錢捐物。

應該說,作為一家知名企業,恆大上下在這次抗疫行動中實現了自己對社會、對員工負責的踐諾。錢、物不論多少,都是一種積極的表現,也是令人稱道的。但拿這次捐款3億元的事,與此前足協領導對恆大“金元足球”的說法相提並論,我卻認為有失妥當。

第一、關於“恆大拿這麼多冠軍有什麼用”的理解

去年12月25日,在足協召開的中超投資人會議上,足協領導說了一句“你們恆大拿那麼多冠軍又有什麼用?9連冠10連冠中國足球也上不去啊。”結果此話經某媒體一報道,坊間便紛紛解讀,多是冷嘲熱諷。更有某些大V認為,這是足協“一貫打壓恆大”的最新憑證,云云。

個人認為,媒體和少數球迷過分“興奮”了。

首先,只要稍用腦想一想就會明白,足協領導會如此“打壓”恆大麼?不說說話的藝術,難道連這丁點的素養都沒有麼?說恆大拿這麼多冠軍有用麼、9連冠10連冠中國足球也上不去,這話不能僅僅從字面上來理解。人家想表達的意思,一枝獨放不是春、萬紫嫣紅、百花齊放春滿園。中國足球光有恆大一個還不夠,得所有俱樂部都有爭冠實力、成績齊頭並進了,中國足球才有進步。村子裡光有一個萬元戶還不行啊,得共同富裕才叫富。說白了,足協領導那是一個打比方,並且語氣明顯不應該是責怪和埋怨恆大。

其次,足協領導應該還有另一重含義。如果恆大一開始不是千方百計網羅、囤積國腳,而是將更多的錢物投入青訓、腳踏實地做好青少年足球的培養工作,比如早些年開辦的恆大足校、西班牙足校等等。或許恆大對中超、對中國足球的貢獻就更大,也不至於現在需要歸化大批球員了。

這是足協領導對恆大的一種殷切期望,是語重心長,是站在中國足球發展的高度、全局來問題。我相信,恆大老闆也好、俱樂部管理人員、球員也罷,能夠理解足協的一番良苦用心,把足協的期望化為行動,以之鞭策自己,更加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的。

第二、足協批評恆大的“金元足球”有錯麼?

很多人從面上來看待恆大進入中超以來近10年的大力度投入的問題,還把恆大這10年來取得的成績甚至中超的繁榮都與恆大的投入掛勾。認為正是因為有恆大的不惜血本,中超乃至中國足球才有今天。

實事求是地說,這個觀點並不全面。最直接的事實就是,如果不是恆大在一線球隊過於巨大的投入,中超的“金元足球”不會形成。而中超的表面繁榮,確實沒有給國家隊帶來成績上的提升。甚至目前的國家隊,因為近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人才斷層,不得不依靠一批30歲以上的老將當家。而近段時間以來,中甲、中乙多傢俱樂部諳然退出,與中超的“金元足球”有著極大的關係。

你可以責怪足協在宏觀指導、宏觀規劃上沒有做得更好。但如果恆大真心實意地想搞好足球、提高中國足球的水平,認認真真在培養青少年足球人才,而不是到處挖角、高價甚至天價引進外援,一門心思只是爭取國內的聯賽冠軍或者亞冠冠軍。至少學一學越王鉤踐、臥薪嚐膽,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中超的水平會不會更好看?更有內涵?中國足球的水平、國家隊的水平是不是更高呢?紮根足球、努力培養青少年足球人才,這難道不是一個足球俱樂部應有的責任和義務麼?

第三、國際足壇通行做法對中超俱樂部的借鑑意義

19賽季,J聯賽投入最高的俱樂部是浦和紅鑽,也只有5億元人民幣左右。18賽季東京FC的總支出更是隻有2.7億元,其工資支出僅佔總支出的38%,球員薪水則只佔28.2%。按照它的管理原則,30%是盈虧平衡點。如果不能控制在30%以內,俱樂部就會出現財政赤字。而在之前,該俱樂部的薪水開支也非常高,但通過實踐發現高薪與成績沒有必然的關係之後,主動採取措施進行限制。據報道,J聯賽目前並沒有明顯的財務支出剛性要求,但如果連續3年財政赤字,則取消准入資格。

據法甲行政和財務部長塞巴斯蒂安介紹,過去5年賽季,法甲球員的工資收入佔俱樂部總支出基本保持在66%-71%之間。而財務控制委員會建議俱樂部保持工資在總收入的65%以內,以達到盈虧平穩、降低對股東和贊助商的依賴。法甲不設工資帽,但對俱樂部的財務監控非常嚴厲,對俱樂部的盈虧和資產負債表要求完全透明,否則將會受到罰款、扣分甚至除名的處罰。

而恆大僅僅在2019年的上半年,即已虧損7.12億元,其中還不包括引進韋世豪、何超等6名球員只是以極低價的2000萬元/人的“溢價”。其他所有中超俱樂部中,18賽季只有上港俱樂部盈利184萬元,餘者無一例外是虧損。

也許10億、8億元的虧損對於恆大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大多數中超俱樂部而言,每年數億元、成10億元的投入,年年的虧損,帶來的卻是巨大的經濟負擔和苦不堪言,投資足球何苦來著?其結果,除了勉強硬著頭皮苦苦掙扎著活之外,用於青少年足球的投入就相對減少、青訓水平的提高就成了一名空話。中國足球水平之所以原地踏步,甚至在倒退,最根本原因即出於此。

第四、中超四帽仍有較大的壓縮空間

2018年底,足協公佈了2019賽季中超聯賽財政政策。其中俱樂部年支出不得超過12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2020年11億元,2021年9億元;投資人注資限額為2019年6.5億元,2020年5.6億元,2021年3億元;俱樂部的虧損額,2019年3.2億元,2020年2.9億元;2019年65%,2020年60%,2021年55%。

2019年12月25日,在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政策說明會上,足協對上述“中超四帽”再次明確強調,並設定了“頂薪”。在引進外援方面,明確規定自2020年1月1日之後所簽訂的合同,薪資不能超過稅後300萬歐元,等等。

現在看來,這些政策仍有較大的壓縮空間。以J聯賽工資佔總支出30%為盈虧平衡點來看,中超以2021年實現55%為目標,仍有近一半的距離。而中超人均700多萬元的薪資,仍高出K聯賽近6倍之多。換言之,中超的“限薪”,仍是大有可為。

第五、“金元攻勢”任重道遠

與恆蜜對恆大的“金元足球”沾沾自喜相反,我認為足協的“金元攻勢”——如果存在的話,仍將是任重而道遠。

國人做事,總有一個思維定勢,凡事“先打招呼”。去年底推行的聯賽公約中,要求中超球隊完成中性化名稱,卻給了一個3年的期限,到2021賽季前才完成。其實,這就是改個名稱,就像阿Q,由姓趙改為姓Q一樣,瞬間就可以完成。

某些人認為,這是足協的“金元攻勢”的一個部分。事實上,不僅如此,我認為“中超四帽”都應該重新調整。球員頂薪1000萬太高了,成了國腳還有個20%的上浮、虧損額還要分個3年、還只是規定只能虧2.9億等等。為什麼不能一步到位,明確規定不能虧損?或者說,學一學人家J聯賽、法甲,要求財務完全公開、透明?能不能做到違規者罰款、扣分甚至除名?

過去的10年,已經證明了高投入、高薪不能提高中國足球的水平,反過來削弱甚至破壞中國足球的根基。一個俱樂部,不計成本的投入、不追求利潤的運營,不是真心實意為中國足球好、不是為了發展和提高中國足球。說實話,這種俱樂部不要也罷。

虛假的成績、虛假的繁榮,對中國足球百害而無一利。這種成績、這種繁榮,不要也罷。中國足球需要實實在在、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需要紮紮實實從青少年足球的普及和提高開始。任何的走捷徑、歪門邪道,都應該清除。惟其如此,俱樂部所拿到的冠軍,1個也好、10個也罷,才是對中國足球有好處,國家隊的水平才能提高,中國足球才能“上去”。


久古gg


筆者認為不管人家圖的是什麼,就算圖的是品牌的威望和以後的企業經濟,人家畢竟捐出錢來了。總比有些企業規模挺大,卻沒有貢獻多少錢吧!當然,基本大型的企業在這種時刻基本都會注重自己的形象!所以,筆者認為恆大捐款,尤其是這個時刻將金元足球的做法運用到為社會和人們百姓身上越多越好。

至於人家足協主席陳戌源怎麼看?當然是支持唄,不過需要搞清楚這是恆大不是恆大隊,是恆大球隊背後的金主集團捐的錢。這和足球主席沒半毛的關係吧!況且中國足球和中超在當前情況下也沒比賽,主席應該將自己的精力好好放在如何調整疫情過後,各級聯賽和國際比賽身上。


一個老西兒


陳信仰可能會說:捐那麼多又有什麼用,新型冠狀病毒還不是爆發了……




金文豐7號


沒有恆大中國就沒有這麼多球迷(至少我不是),沒有恆大中國足球在世界上就沒有關注度。陳戍源是誰,我不知道,


黎明戀霞光


恆大作為一個國內知名的大企業,如今在國家困難面前他們再度捐出一億元算上之前的兩億元總共是三億。這無疑踐行了一個大企業為社會做貢獻負責的義務。



但是企業對社會做貢獻是一回事,俱樂部的事情又是另一回事。因為廣州恆大金元足球的加入確實改變了中超的格局,讓一度沉靜的中超環境一下子沸騰起來。“一場金元足球的軍備競賽”也就這樣打起,許許多多為了能夠提升競爭力無一不例外加大投資。這也造成了許多多天價球員的出現,這是不合理的。


因為金元足球的強勢衝擊不論是國內本土球員還是外援的身價都變得虛高,年薪也是水漲船高。很多本土球員三流的水平去拿著一流的工資。在金錢的沉浸下,許許多多的球員也一心只願意為俱樂部效力,而到了國家隊卻是出工不出力。甚至,因為金元足球的衝擊下,國內還出現了人員斷層現象,普遍認為隨便踢踢就可以拿到高薪而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塑造。

作為足協的管理者指責金元足球的衝擊其實也沒有錯,因為需要國內足球環境迴歸到一個相對平衡合理的投資環境。

廣州恆大的捐款武漢和之前他們在足球的金元足球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無理侃球


廣州恆大捐款2億之後再加1億,確實彰顯了集團強大的社會主義感,同時恆大的這一次舉措也給球迷帶來了很好的印象。當然,一碼歸一碼,恆大給社會做貢獻,並不代表在體育領域上的做法就一定是正確的,比如說恆大近年來多次砸重金引援,給本土球員送上天價薪水,進而引起了金元足球的熱潮,這樣的做法究竟是趨勢,還是可避免的局面,是對是錯,仍然備受爭論。

當然,無論如何,局面已經出現,現在國內足球環境並不樂觀,隨著足協頒佈新政策,金元時代也到了尾聲階段,所以恆大即使再有錢,也不會對此進行大規模投入。雖然球員買賣還會持續進行,但這一方面的成本,會比以往更加地低,而足協主席陳戌源,自然也無法干涉太多,畢竟只要按規則走,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除此之外,恆大捐款一事,對於足協主席陳戌源而言,也是無關痛癢的,甚至陳戌源還可能會認為,最好捐多點,與其把錢投資到球員身上,還不如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中超進入金元時代,確實有恆大的“功勞”,但可別忘記,上港、國安、魯能等俱樂部可都是“跟風”走的,看到了恆大的成功,他們紛紛效仿,所以真的要把金元足球怪罪到恆大的身上,還真有點說不過去。

所以說,中超之所以會出現大牌球員,豐厚薪水,基本上都是所有俱樂部一起“捧”出來的,如果當初僅僅只有恆大這麼幹,其他俱樂部都不參與,那麼中超會出現金元足球嗎?相信這一點,陳戌源自己就會非常清楚。當然,一切都已經無法回頭,如今可以做的,就是想辦法重新整改,繼續朝著好的方向努力。


綠茵集中營


恆大是私企,老闆可以隨意支配自己的錢,所以捐多少都可以! 上港是國企,錢都是國家的,陳總只是管理者,沒有所有權,太多的事必須靠信仰


高粱酒廠家招商


應該是許家印本人及家人捐款多少,而不是恆大捐款多少,只不過是許家印拿恆大全體員工的錢為自己添金增利,事後還要國家給政策給補貼免稅費。


YANGJJ863


不是因為恆大做了慈善就變成中國足球的救世主了,捐款是好事我們給贊,不過足球領域不是投個幾億就能進步的,畢竟足球不是抗災,有這麼多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替你捨生赴險,砸完了錢還得親身負起冠軍應有責任,加大國內基礎人才,梯隊建設和人才交流正常化,真正做好國腳職業化和建立球員榮辱心,榮譽感。別再讓球迷們笑話是一支除了獎盃什麼都沒有的俱樂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