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家要求教师必须全面发展,凡是学生需要的东西老师都必须精通,你还会当老师吗?

迷糊小宅女


故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数丛漫谈


如果国家要求教师,必须全面发展。凡是学生需要的东西。老师都必须精通,你还会当老师吗?

这道题是一道假设题,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要求中小老师,全面发展,这一点,国家没有错,因为全面发展的老师,在学校什么课都能代,学校在课务分配上,没有困难,这样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利。我们原来读师范师时,老师就是这样要求我们的,要我们会教语,会教数学,还要会教体育,唱歌 ,还要会教美术,总之中小学所开课程,老师都得会,过去的师范毕业生,就是人们所说的万精油,也就是老师什么都要会,所以我们在学校,上音乐课,每人一架风琴,各人都是一个单间,自己练习 ,所以以前的师范生,不管到哪个学校,代什么课,基本上没问题。虽然说不上什么精通,但是各门课,都得懂些,实在需要了,可以把各门功课,担下来。

全面发展的老师,对教学来说,是好事,但是老师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女老师代体育不容易,不谈业务能力,到了室外,就谈课堂纪律,女老师都不容易维持。男老师大部分音乐课,上起来有困难 因为男生大部分唱歌不行。再说中小学美术课,人才並不好选。

所以所谓全面发展,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这一点作为老师,也不必害怕,因为一个学校 这样你会,那样他会,总会有办法的。

一个学校也不是一个老师,老师多了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即使国家要求老师,凡是学生需要的,老师都要精通,精通是假,在一个学校只要有人会就行

想干老师的可以继续当老师。只要努力就行。


马万富


我这样说吧,看完这个题目,我有点想笑,第一个笑点在学生需要的东西,第二个就是老师都必须精通!

呵呵,开玩笑吧,什么叫做学生需要的东西,恐怕这个说的不够精确吧,这句话有很大的异议,现在的学生可是五花八门样样精通,什么抖音,王者农药,吃鸡战场,恋爱,八卦,爱豆……怎么着?这些也要老师涉及,先不说这年龄上有多少个代沟吧,光是这些对学习并无实质性帮助的东西就算老师精通了并和学生分享谈论,那家长不会惊恐吗?那老师不就带上了有违师德的标签嘛!所以我觉得这点可以改成学生在学业上需要的东西!



第二点,老师都必须精通,这一点也让我想不通,就拿医院说吧,有骨科,口腔科,妇产科,脑科……这都关乎你生命上的事情了不还是一人只能给你看一样儿病吗?那这会对老师有这方面的要求是不是太过分了,你不能要求教数学的老师英语语文体育音乐都很棒吧,那这样的话不得往上追,那还不是因为大学的时候我们师范专业的时候都专攻数学了,其他的学了也不精,那要是这样的话这批老师在读师范专业的时候模式就该改了,这要是所有的学科都在大学学一遍,学精学好那四年时间可不够。然后等你学好之后,我就想问大家一个现实的问题,你还会再当老师吗?还会再想一个月拿三千左右的工资吗?


最后说一下我的观点,其实我觉得我们还是多给老师点宽容,我是赞同各学科老师可以在自己专攻的专业更精更好,在课程上多花心思,在设计上多创意,在教学方法上多调整多探讨,这样也是对学生的福音!


骆梓馥


问题很怪。假若有一个学校的老师是全科老师,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甚至体音美都教,你的孩子会去那个学校上学吗?我想,绝不会吧。因为术有专功,只有专功才能精益求精。当然,这里谈的不是幼儿园老师。也许你会讲怎么医院里有全科大夫呢?是的,三级医院(最低级)有全科,这个全科只是患者去开药,基本上是患者指什么药开什么药(医保内的药),因为患者大多是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都知道吃什么药。如果是治病一般都去二级或一级医院,因为各种医疗设备齐全。所以,对学校而言,越是高一级学校,越不可能全科,可以讲连两科都不一定行。教育机构也不会要求老师全科教学的。实际上現在只有数学老师是"全科"。过去数学分代数,几何(又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三角三门,五十年代就是如此,分别由不同老师教课。而现在统一为数学一门,其中包括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微积分……内容繁杂,所以高中数学老师是名符其实的数学"全科老师,负担很重,难道你还要他(她)去教语文、物理、化学…吗?你说可能吗?


金铃154336842


要求教师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一位教师都当全科的老师,如果你这么理解就有误了。而学生需要的东西老师都必须精通,也根本不可能做到。试想,术业有专攻,教哪一个学科精通哪一个学科才对,不可能全科都精通。

从师范院校培养人才机制来看,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哲学这几门基础理论都需要强化教学,而后才是学科专业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否则,绝大部分老师的实际能力根本没办法做到综合教学与管理素质的提升。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是,很多老师擅长教学,但不擅长教学管理,即若擅长教书而不擅长育人。而教学也存在不能兼顾个性化发展的难题,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管理手段与方法单一,也是今后教师培养的重点。

教师职业对专业的要求较其他行业领域更高,这就给培养人才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就如题主所设想的,凡是学生需要的东西老师都必须要精通,那么请问,学生需要的东西都是什么?能否列一份清单呢?再者说,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会有很大的不同,除了通识教育外,学生的兴趣需求五花八门,老师哪能都精通啊。

鉴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教师的职业培养机制只能是学科专业化,不可能按照学生需要的教师都要精通去培养。但是有一点绝对不能少,那便是师德考量与培养。如果教师不具备良好的师德,即使你其他方面再优秀,也最终会误人子弟,为教师队伍里留下隐患。

所以说,今后教师这个职业并不会缺少从业者,随着国家对教师职业的重视,福利待遇的提升,会让很多年轻人愿意当老师。


寒石冷月


样样精通的老师实际样样都不行,说到底其实是误人子弟。我记得那几年,我们学校缺老师,于是就出现教数学的兼代物理,教化学的兼教生物。历史老师病了来不了,校长认为历史是个儿科,随便找个老师就行,正好体育老师课不多,让他代历史得了,体育老师对历史课一窍不通。只好照本宣科,像念经一样。有同学提出历史问题,体育老师哪能回答上来,给你个篮球玩去吧。所以说,哪个老师也不可能哪门课都精通。做为老师,把基础的东西掌握好,辟如,心理学,教育学等,把自己的专业课代好就行了。对自己代的课越是精通,学生越是喜欢这个老师,越是喜欢上你的课。


二牛144548898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个扯蛋的提法,好似教育部没要求教师样样精通,如果有那就是更扯的不能再扯的蛋了。

毛泽东当年提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特殊情况下提出的,那时中国人要从所谓从封建思想(德)向社会主义思想转变,更准确的说是从享受奴役和被奴役向享受平等转变;体是指当时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要锻炼身体、要有健康的体魄。现在的德智体美劳几乎是扯蛋,有人想发展毛泽东思想,根本不懂毛泽东思想,而是打着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名义为自己竖碑立传。

教育搞样样精通,这是不可能的,违背了个人差异的现实;如果再要求施教者样样精通,那只好让教育部长一个人去教书了。


ched123


做不做老师,与国家要不要求教师全面发展没有关系。学生要求的,老师也不一定都能给。


古人说:古之学者必有师。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还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又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些,都是快炙人口的关乎尊师之话。

为师者,无非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愿望而已。而要为人师,自己则必须时时加油,充实自己。俗话说,给人一瓢,需备一桶。若自己无一桶,要给人人一瓢,则显“桶”中羞涩。所以,国家要不要求教师全面发展,教师都应时时尽可能做到备足知识,以备“不时之需",否则就容易露陷出丑。



当然,古人也说了:人无完人。一个教师,不管如何准备、加油充电,也有可能出现无法解答学生的某些疑问难题。此时,要紧的是教予学生寻找解答问题的方法态度,足矣!若对学生所有要求都要满足,从另一角度看,反而有害,使学生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对其创造性思维培养是不利的。


总之,作为教师,要时时充电。对于师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做不做老师,不是国家的要求,是自己做不做的问题!


卓督学


这个问题的提法是不全面的。说严重点儿,有偷换概念之嫌。权且当做提问者对答题者分辨能力的考验吧。

国家对学生提出的“全面发展”要求,已经几十年了。开始于毛泽东时代。那时叫“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对学生,更广义说就是教育方针,教育的宗旨。不是要求教师教授“什么都必须会”。

全面发展后来又归纳为“又红又专”。“红”指的是思想教育,品德培养。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不管什么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始终如一的要求。“专”是指自然科学知识,文化知识的教与学。

教育改革嚷嚷几十年了。波澜壮阔!可到现在也没人说得清为什么要改革,怎么改革,改革要达成什么目标。

教育产业化,教育私有化更加让人感觉不知所图。在中国,连西方国家国民普遍享受的“义务教育”都已消失。受教育者又如何能够“全面发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