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为什么会败给苏联?

陈贤史话


简要概括一下原因

首先,希特勒的目标是在欧陆建立以纳粹德国为首的新秩序,英国,法国,苏联是三个主要的阻碍,而当时法国已经沦陷,英国只有招架之力,那他进攻苏联是很正常下一步计划,而且苏联已经有所察觉,开始整顿军备,所以希特勒为了战略最终目标一定要拿下苏联,他觉得机不可失,此前麻弊苏联的策略已经起到效果,斯大林和他仍是盟友关系,如果让苏联对德国的胜利有所顾忌而动员起来,就迟则生变了。

第二,希特勒德军此前战无不胜,但实际上战斗力被严重高估,战术上依赖于闪电战,让希特勒觉得自己很有能力解决苏联,但这是个致命的错误。

第三,德国军方自认为准备充足,此前派遣间谍进行过十分细致的考察,对俄国的军事力量和部署有着十分清晰的了解,对地形和气候,以及当年拿破仑征战俄国的失败原因做了十分细致的总结,可以说当时的德国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做了非常细致的部署,并且苏俄战争前期战果也确实证明了德军的充分准备,德军才下令进攻。

第四,苏联刚刚经历了大清洗,大量有作战经验的军官受到牵连或被处决,斯大林更倾向于维护自己的统治,不愿随意卷入战争,这让希特勒觉得苏联的抵抗不会持续太久,会像其他国家一样成为傀儡政府。

而希特勒进攻苏联失败的原因,简单总结

首先,从战略上完全是失败之举,战略目标也很不现实,他寄希望于闪电战快速解决苏联,而避免长时间陷入两线作战,但以当时的情况,德国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闪电战在苏联如此辽阔的国土上根本不能取得绝对的胜利,他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想以最快的时间达到自己称霸欧洲的目标,一切近乎要发生在五年之内,如此短的时间就想称霸欧洲,完全加速了他的覆灭。

其次,前期的战事顺利让他更加狂妄,更加急于进攻,而此时陆军不但已疲惫不堪,而且司令部发现了很致命的一点,他们严重低估了苏联的军队动员人数,整整少估算了150万,这完全打乱了之前的战略部署,德国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行事谨慎,这种情况下,他开始趋于保守,巩固战线,德军也遭受了一些失败,而这让希特勒非常恼怒,他解雇了瓦尔特·冯·布劳希奇,随后任命自己为总司令,他的独断专行让很多军官不敢与之争辩,此后一系列的战术失误,让他将自己的军队逐渐推向毁灭。

第三,攻打苏联之前,希特勒完全没有做失败的打算,很多部署完全被临时改动,军方内部意见分裂严重,导致战事不利时,部署十分混乱,很多军队宁可投降或被歼灭也不在没有希特勒的命令下进行半点行动,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是个很好例子。

第四,抛开这个这场战争,像苏联,中国这种幅员辽阔的国家,靠侵略是很难全面占领的,随着战线的拉长,补给的缺失,后方的稳定性,由于占领后方导致前线军队的人员减少都是难以解决因素,日本同样在占领大半中国后难以发动大范围进攻,最终被拖跨,所以进攻苏联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必败的。


90年代嘉禾


二战中德国为什么会输给苏联?

一,"闪电战”的失败

维持战争的是财力,战争越快结束,消耗的财力越少。 为此希特勒发明的“闪电战”中,希望靠效率尽快取得胜利。结果,德国只是突袭波兰取得了成功,在进攻俄国的时候,被拖入持久战 。


二,德军兵力短缺

苏联全民皆兵,陷入艰难的巷战之后,苏联的妇女儿童都加入了战斗,这个战斗中的民族被全部动员起来。

斯大林格勒战役,虽然苏联伤亡很大,但他们用数量弥补队伍质量的不足,使得德军和苏军的比例占到了1:7。


三,德国的体制问题

苏联当时是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发出响亮的号召:战斗到最后一滴血! 斯大林说的话等同于圣旨,其他任何人的利益都必须让步国家利益!他挖掘出苏联的全部战争潜能!调动了一切能调动的力量!

希特勒被称之为独裁者,但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 他虽然屠杀犹太人,但他同时还要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来维持自己的政治地位,并且还要讨好国民,以免自己像墨索里尼一样被下台。


也就是说在德国,希特勒做不到一个人说了算!他受到其他政治集团的制约,后来还有职业军人试图暗杀他!

四,德国的盟国意大利投降!

意大利在北非战场失败,意大利宣布投降,失去了盟友,德国在西线战场孤军奋战!英法苏三个国家对德国形成包饺子的形式,反法西斯组织的成立,加上美国对英法的支持,德国的盟军日本,又在亚太地区被中美牵制,自顾不暇,无法和德国联合。

最后的德国是众叛亲离,兵力又严重不足,输就是必然的了! 综上所述,不正义的战争失败是必然的!


陈贤史话



月林6491


德国太小了,苏联太大了,大到德国无法用闪电战一时半刻战胜,大到苏联用持久战拖累并拖垮德国,大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到苏联能很快动员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和德国作战。苏联比德国人口多土地大,资源也取之不竭,用之不完。德国进攻苏联,苏联领土面积大,有很大的战略纵深和目的,可以和德军巧妙周旋,有和德军对抗的资本和周旋的余地。也就是说,德国想彻底打败苏联,实在太难了。苏联想彻底打败德国,实在太简单了。在苏德战场上,苏联人越打越多,德国人越打越少。苏联在本土作战,战斗力越打越强,最终消灭德军。德国远离本土作战,困难重重,脆弱的后勤无法跟上大兵团作战,在弹尽粮绝中孤军奋战,苏军在强大外援下,如虎添翼,德军如羊入虎口,哪有不失败的道理,哪有不被消灭干净的危险?


中国美6220


国力不够支撑。刚占领西欧还没消化就去进攻苏联,元首那套理论也无法有效获取占领区的资源。本来乌克兰是欢迎德军的,结果德军在乌克兰玩得比斯大林还狠。假如莫斯科会战胜利了,斯大林退守莫斯科以东,那英美支援苏联会加大力度。最终还是要被英美苏的强大国力平推。只不过是推迟二战的结束时间。


吴秀才64186387


从对待战争的态度来看,希特勒轻敌,在资本主义金融危机时期,苏联聘请到了资本主义的科学家,军事家,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其次,德国被同盟国(英国,法国残部)拖住了后退,被切断了石油等战略物资的,失去了战争机器运转的燃料,再者苏联强大的工业能力让德国始料未及,苏联举全国奋战,有强大的后盾,再加上苏联极端恶劣的天气等,最后德国耗不住!



双人木


本来德国是优势明显的,结果到处开展,导致了美英的战略轰炸,严重打击了工业生产。加入从1944年1月开始和美英停战,德国依然有足够的实力单独打败苏联的,无论是人力、武器、科技和补给,都可以。


兰若凝雾


说白了,拼的还是国力。一打n除非降维打击,不然只能自取灭亡。



天堂不寂寞911


不两线作战,没有美国给苏联输血,日本能够牵制苏联在远东军队。


用户2898653602701


不是败在苏联的手下而是败在整个反法西斯联盟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