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港口城市排名,7個地級市進入前十,港口城市發展有目共睹

在古代,我國一直都是屬於自然經濟,以農業為主,屬於大陸經濟時代。而中部地區因為擁有地理優勢,一直都是我國的經濟核心,這也是為什麼古代大城市都是位於中部地區。

我國港口城市排名,7個地級市進入前十,港口城市發展有目共睹

但是到了改革開放以後,我國開始由大陸經濟向海洋經濟轉變,中部地區以及其他內陸城市開始衰落,沿海城市則迅速崛起。而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主要是依賴於它們的區位優勢,說白了就是佔據了港口的優勢,才能在海洋經濟時代獲得迅速發展!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我國目前貨運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最多的13大港口城市,看看它們的經濟發展的到底怎樣?

我國港口城市排名,7個地級市進入前十,港口城市發展有目共睹

因為2019年我國各個城市港口吞吐量的數據還沒有出來,所以這裡就以18年各個港口城市的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作為排名依據。根據18年各個港口城市的貨運吞吐量,我國十大港口城市分別是寧波-舟山港、上海港、唐山港、廣州港、青島港、蘇州港、天津港、大連港、煙臺港和日照港等10個港口。我國海域面積廣闊、河流眾多,因此船運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比如歷史上調集糧食的漕運等;船運雖然速度較慢,但具有載貨量大、價格低廉等有點,一直受到人民的青睞,在我國貨物運輸中佔據著重要地位。而各個城市港口的吞吐量其實主要就是它們船運的貨物運輸重量,代表著它們在我國貨運體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一個港口吞吐量越大,說明該城市的物流運輸業越發達。那麼我國這些港口城市的經濟發展的如何呢!

我國港口城市排名,7個地級市進入前十,港口城市發展有目共睹

上面我國貨物吞吐量前十的10個港口城市中,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寧波和上海均位於長三角城市群,為長江與東海的交匯於,是我國的黃金水道。貨物吞吐量排名第三的是河北唐山,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吞吐量排名第四的是擁有“千年商都”稱號的廣州,一千多年來一直都是我國重要的港口城市;第五是位於山東半島的青島,第六是位於長江下游的蘇州,第七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直轄市天津,第八是東北地區第一大港口城市大連;第九是和第十都是位於山東半島城市群,它們就是地級市煙臺和日照。我國貨物吞吐量前十的10個城市中,寧波、上海、廣州、青島、蘇州、天津等6個城市已經跨入萬億俱樂部城市行列;而唐山、大連、煙臺GDP在5000億至1000億,GDP最低的日照市僅2202億元。

我國港口城市排名,7個地級市進入前十,港口城市發展有目共睹

我們再來看看我國集裝箱吞吐量前十的港口城市又有哪些?前面的港口貨物吞吐量一般都是指國內貨物運輸量,而集裝箱吞吐量主要是指對外出口貿易的貨物運輸量,因此我國港口在統計時,都會將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分開來統計排名。我國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分別是上海港、舟山-寧波港、深圳港、廣州港、青島港、天津港、廈門港、大連港、營口港和蘇州港等10大港口;而這其中的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廣州港、青島港、天津港、大連港和蘇州港等7個港口可謂是雙料王,既是貨運吞吐量前十的港口,同時也是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而深圳港、廈門港和營口港則僅僅是進入了集裝箱吞吐量前十行列,這3個城市除深圳已經進入2萬億俱樂部城市行列外,廈門和營口的GDP均不足5000億。

我國港口城市排名,7個地級市進入前十,港口城市發展有目共睹

上面的13個港口就是我國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13個港口,而相對應的13個城市是不是因為有了港口就是會快速發展呢?事實上並非如此,在這13個港口城市中,跨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只有7個,有6市GDP不足8000億,3市GDP不足5000億,而其中的營口甚至不到2000億元。而這GDP不到萬億的6個城市,其中的大連、營口、唐山、煙臺和日照都是北方城市,這些基本都是傳統老工業城市,目前都處於轉型升級中,工業佔比都不高,對城市的經濟支撐作用不足,因此經濟總量很難得到快速的提升。

我國港口城市排名,7個地級市進入前十,港口城市發展有目共睹

而廈門則是其中唯一的南方城市,廈門的情況和珠海其實是一樣的,尚處於工業化的過程中,就過早地向第三產業轉型,使城市經濟失去了支撐,因此很難真正做大做強!其實說白了,物流運輸業只是第三產業,無法成為經濟支柱,要想做大城市經濟還是需要依靠工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