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舍得吃喝的人,对亲人却很大方,是一种什么样的人?你们身边有吗?

一切82缘


这是一个典型的好人。他践行着一种中华民族传统的处事理念:“待外人不得不宽展,对自己不得不小气”,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他们是人类生活中的正能量,是他们让生活和谐美好。


用户山涧小溪113A


我老公就是这样的人!他从不讲究吃穿,生活中自己很省,宁走走一个小时的路,也舍不得打出租车。宁可穿旧衣服,也不要我给他买新衣服。可对亲戚朋友,乃至一般认识的人都非常概慷大方。如果在沙漠中有一口水,他宁愿自己渴死,也要给别人喝。

我真的不是夸大老公,平时生活中他就是一个宁可委屈自己,也决不让别人吃亏的人。记得有一次,老公单位发苹果,他把一大筐苹果,全部分送给我家亲戚和他家亲戚,连空箩筐也没有拿回家。他若与人搭担做事,也总是他做得最多。无论对内对外的生活或工作中,他总是把自己的需求永远放在最后。

最让我想不通的是,这样一个舍不得自己吃喝用的人,但对自己喜欢的打麻将,却很舍得花钱。但手气永远不行,十打九输,眉头都不皱一下。有时我开玩笑的说,输的钱可以买一件好的衣服,或美食一餐,他却满不在乎的说,打点小牌也是娱乐,哪有消费不花钱的。

这就是我的老公,人不错,心太傻。凡事不怕吃亏,自己舍不得,对别人却很大方概慷,也算是个好人吧!





秋子6749


有,我亲眼所见,两夫妻都是医生,苏州有两套房,一个女儿在美国。他家晚上基本不开灯,因为他家一楼,窗外有路灯灯光照进家;他家冲马桶基本全是到水井打水回来冲;但是你到他家吃饭女主人一定会为你备跟多很多菜最少8个菜,男主人必会备酒。而且女主人无论谁叫她都不上桌,只是站在桌边一个劲的帮你夹菜,叫你吃菜。等客人和男主人全部吃完,他才把吃剩的饭菜捡到厨房,自己一个人再吃客人吃剩的饭菜。


yang0772


我身边就有,我闺蜜她公公!

闺蜜她公公是某私人医院的股东之一,起码有个几百万吧,退休以后,又被医院返聘,每月相当于双倍工资到手!

他一双袜子,能破了缝,缝了破,然后继续穿,一直穿那几件已经很过时的衣服。但是他觉得花钱,舍不得。

有一次去她婆婆在炒菜,家里没酱油了,让她老伴去买,因为菜已经入锅,他急急忙忙跑去买,都到楼下了,发现小卖部给他少找了五毛钱!然后,又跑回去要了回来,才上楼回家。

要不是她婆婆骂他是不是找人聊天耽误了,她也不知道因为五毛钱又返回了!

但是对于他老伴来说,买衣服到我们当地最大的商场,就那种贵妇装。

给他媳妇,儿子买车全款,自己骑一辆摩托车!

有时候冬天冻得手上腱鞘炎……


悦书淇


我大伯就是这样的人。

大伯是退休老师,每月四千多块钱的工资,和我大妈根本就花不完。

可是,我大伯却抠得让人​难以相信。大伯给自己买衣服,总是买便宜的,买回来还舍不得穿。

就拿羽绒服​来说,看到年轻人穿,自己也寻思着买一件,一听一件羽绒服便宜的也得几百,立刻把手缩回来,说,我穿棉衣服一样过冬,也冻不死我。

可是,一听他的大孙子在东北上大学,可就不行了,说东北太冷了,要买到膝的羽绒服,要买最厚的,还给他大孙子寄去2000块钱,说是专门买羽绒服的钱。

大伯买菜,你听起来更生气,专捡最便宜的买,为这个大妈没少唠叨他,他总是说,多炒一会不就烂糊了吗?

可是,一听说女儿儿子来,就来劲头了,买排骨,买鱼,买海鲜,都是最好的,就连青菜,也要买最好的,而且还要买很多,跟我大妈说,多做点啊,孩子们吃完回去了还得带着点呢!

最气人的是,我们用的卫生纸撕下来是双层的吧,我大伯吧这双层纸小心掀开,在中间加上小块报纸,说这样省钱,因为这件事,大妈跟她吵过,但无济于事,最后就由着他去了!

对自己的重孙子可不得了,一切都用高级的,说什么要讲究。

尿不湿、奶粉、湿巾、卫生纸,大伯盯得可细致了,说什么都得用大牌子,我来出钱!

这样的大伯,你们没有吧!





阿竹读书


你们身边有吗?有!我老伴就是这样的人。以前,它买什么都选便宜的。贵一点的就不买,对自己死扣。一件非常好看又合身的短袖长裙,才69元,她嫌贵就是不买,我给她买了。穿上看起来很“洋活”。贵和商场有一件她很喜欢的大衣,要1150元,专门去看了三次都不买,还是我自己去给她买回来的。她家在淄博,30多年前母亲走了,父亲又组织了新的家庭。弟弟妹妹都不怎么回这个家了。为了维系这个家,从那时起,每年春节,中秋,她和我回去了,除了要给她的父亲继母、弟弟、妹妹和姨母带很多东西,送红包外,一直是她出钱请全家人在饭店吃饭。直到2017年她父亲走时,我这个女婿大老远的从济南跑到淄博,没有吃过她家里人的一顿饭。家里人有谁病了,住院了,她回去又送钱,又照顾。这样做我们吃亏了吗?我认为没有,她是大姐,这么做是应该的。顺便说一句,我在家也是大哥,有弟弟妹妹,我也是这样对待他们的。母亲去世前要把成都一环内120平的房子单独留给我,我没同意,自己替她写了个遗嘱三人平分,让老妈签了字。《注》弟弟妹妹各有两套房,我有一儿子,妹妹有女儿,弟弟没孩子,我16岁离家从军,母亲担心我退休回来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没有立足之地,她认为应该长子长孙继承家业。


山河依然美好


有,我弟就是!90年的!

自己省吃俭用,从上高中就没吃过零食,生活费特别省,一直到大学都是假期打工,大学画图做兼职,工作后自己省吃俭用攒首付,买了房子自己还贷款!

但是只要家里人有事,奶奶有病拿钱,家里人用钱都拿,回一次家就给奶奶钱,年节更是不忘,真的是很好得孩子!


菲菲和饭团


其实大连土著原居民这种人是非常多的,可以说是当地的民风。

我虽然谈不上不舍得自己吃喝,但对亲朋绝对是非常舍得的,特别是当有朋自远方来时。

去年夏天在大连接待了一个从上海来度假的同学及家人。我是接到通知后特意带着老婆孩子赶回大连去的,其实我早就定居江南了,只是他不知道而已,赶回去就是为了尽地主之谊招待同学。

在大连的一周时间,从住宿到一日三餐每天所有的开销全部大包大揽,直到他们离开大连都没让他们破费。

有一天去大黑山响水寺后,特意带大家去兴达海鲜舫吃了一顿饭。第二天同学对我说,昨天你那一桌真的吓到我岳母了,太破费了。

我说“还是入乡随俗吧,别说现在兜里还有几两碎银子,小时候物质匮乏时,如果知道家里要来客人,哪怕自己全家连续吃半个月的咸菜,妈妈也要把好吃好喝的省下来留着招待客人,一方水土一方人,这是家风啊”。

前几个月在头条里看到一个人说他去大连,他大连的同学热情的接待了他。不过他感觉同学好像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可请客吃饭时却专点昂贵的海鲜,他问大家他同学这种行为是不是因为虚荣,是不是一种装富的表现。

实话实说我看了甚是气愤,同时也替他那个大连的同学心寒,不值啊。

地域文化差异真的是太可怕了。如果你的同学条件不好自己省吃俭用,却能拿出真金白银来款待你,你可以无视,但真的不可以耻笑他。

如此想问题、做事情,那还是人造( ZOU )出来的吗。



最爱那片大连海


自己不舍得吃喝的人,对亲人却很大方,是一种什么样子的人?你们身边有吗?

首先肯定的说有!

家中奶奶、妈妈、爸爸就是这样的人。奶奶和姥姥同一年嫁到本村(姜庄),或许是由于二老性格差不多,啥事儿都比较聊的来,奶奶和姥姥便成了彼此诉说“酸甜苦辣”的知己,农闲时一起做针线活儿、织布、纳鞋底儿等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当老爸和老妈到谈恋爱的年龄时,村里的媒婆帮忙牵线,老爸步行将老妈娶进家门。

奶奶心善,老妈是村里出了名的孝顺儿媳妇,老爸少言寡语,爷爷脾气倔强、暴躁,因为这,奶奶没少挨爷爷打骂。奶奶经常嘱咐爸妈“吃亏是福”,老爸老妈一直牢记在心,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从未跟外人争吵过,无论啥事儿,宁愿吃亏。

奶奶向来勤俭持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有啥好吃的总要留给他人,哪怕是吃食留到发霉长毛,用奶奶的话来说,看着别人吃,自己心里舒坦。

老妈心软,偶尔跟老爸吵架,说句“狠话”,会后悔好长时间,对奶奶更是百依百顺、言听计从,每次从集市买回家吃食,第一件事就是给奶奶吃,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老妈,每次家中来亲戚,都会将最好的吃食拿出来,做上一桌平时舍不得吃的饭菜,围坐一桌,老妈除了开心就是笑。

老爸虽倔强,但做为儿子、做为丈夫,老爸将一家人的关系处理的很好,无论吃的喝的,自己从舍不得,总要留给奶奶、妈妈,儿女。

非要说他们是什么样子的人,我觉得用“善良”二字再恰当不过吧。世界因善良而变的更加美好,不是么?





镜头的生活


我觉得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我的一个同事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妈妈从事业单位退休,每月有固定的退休工资,可是,就是舍不得吃,舍不得花。同事看到妈妈总是这样,心里很不好受,就经常买些牛肉或者贵一些的水果送给妈妈,谁知妈妈还是舍不得吃,把这些都给了她嫂子还有几个侄子侄女吃了,自己依旧每天还是面汤煮馍馍,就着咸菜吃。

当然这是做得很明显的一些人,还有很多人,如果自己想吃什么了,不好意思直接给自己买,而是问孩子,问老公,你想吃火龙果吗,你要不要吃披萨等等,如果孩子和老公恰好想吃了,算是配合当事人完成了她想吃的愿望。可是有的时候,孩子和老公说自己不想吃,这个当事人就会特别气馁和生气:“哼,有人给你们买,有现成的吃还不愿意,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算了,都别吃了。”

所以说,这样的人不是不想让自己吃好,喝好,对自己好一点,从他们对亲人很大方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心里会有一些很隐秘的活动和想法。

第一,他们特别想对自己好一些,可要是真的对自己太好了,心里就会感到特别愧疚。这种愧疚感不会轻易被他们觉察到,而且,他们对这种愧疚感是特别不耐受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允许这种愧疚感出现的,所以,会拼命压抑自己。当然,这一切都是在隐秘当中发生的,他们以及外人很难看得出来。

第二,只要是人,就会想要更好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所以,这样的人,他们内心里面也想让自己过得好一些,可是转念又一想:这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在受苦受难呢,我怎么能心安理得地享福呢。至于自己内心的需求呢,他们就会通过满足周围的人,比如说自己的孩子或者是老公,来间接地或者象征性地满足自己。

第三,这样的人,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虽然他们在吃穿上很节俭,但是他们可能在除了吃穿的其他某个方面,很奢侈,很大方,甚至很浪费。这和让亲人享福一样,都是通过很隐秘地方式在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