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之美者

“玉”字始於我國最古老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鐘鼎文中。漢代許慎《說文解字》雲:“玉,乃石之美者。其字像三玉連貫之形。”這一註解從物質上(石)和藝術上(美)兩個方面科學地闡述了“玉”字的概念。“象三玉之連其貫也”,即玉的象形字初意是三塊美玉用一根絲繩貫穿起來,是“豐”型,也喻意古人用玉象徵萬物,“三玉之連”代表天地人三通。玉代表人間禍福的主宰。所以古人有“黃金有價玉無價,藏金不如藏玉”之說。後世流行的“寶”字,是“玉”和“家”的合字,這是“玉”被私有化後,顯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價值。漢字曾選出從玉的字近500個,而用玉所組的詞更是不計其數,漢字中的珍寶幾乎都與玉有關。

玉-石之美者

  “玉”字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詩文中,常用玉來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千樣瑪瑙萬樣玉”,“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同時,“玉”字的妙用也使許多人、物、事、景為之增輝生色。如謝枋得《蠶婦吟》:“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稱美女為玉人;牛嶠《菩薩蠻》:“門外雪花飛,玉郎猶未歸”,玉郎是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愛稱;至於玉顏、玉面、玉貌、玉指、玉體、玉肩等,都是古代文人用來讚美美人姿色及身體髮膚的;白居易《長恨歌》中“玉容寂寞淚闌干”、梁簡文帝《烏棲曲》中″朱唇玉面燈前出”裡的“玉容”、“玉面”,則是指代“玉女”了。此外,形容人的風致還有“亭亭玉立”、“玉樹臨風”、“玉潔冰清”、 “冰肌玉骨”等等。

玉-石之美者

  玉和金一樣,也是富貴的象徵。“金玉滿堂”極言財富之多。“金枝玉葉”,是皇族後裔的專稱。“玉樓”、“玉堂”、“玉宇”,均指華麗的宮殿和住宅。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玉虛仙境,也都離不開一個“玉”字,玉與仙又掛上了鉤。皎潔的月亮中有一團黑影,古人不知其奧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搗藥”的故事。此後,舊時文人便常用“玉兔”一詞指代月亮,既文雅又有神秘之感。

  玉,還是權力的象徵。除了玉璽外,“金科玉律”用來指不可變更的法律;玉又是和平的象徵,如“化干戈為玉帛”;助人成功也用“玉成”一詞;至於玉色純淨,質地堅密,也常用它來比喻貞操、節義,如“守身如玉”、“玉潔冰清”、“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玉-石之美者

  玉,還被廣泛用來描寫大自然的景色。風花雪月中,除只聞聲不見其形的風外,後三者都常用玉來吟詠贊頌。槐樹花素潔,便有“玉樹”之稱;一些純白素雅的花,常在其名之前冠以“玉”字,如玉蘭花、玉茗(白山茶花)等;以“玉龍”比喻漫天大雪,也頗為壯觀。

  玉凝聚著文化,象徵著智慧,孕育著財富,享有高貴、美麗、典雅、聖潔、富貴、純粹、通靈而神秘的崇高地位。

玉-石之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