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重要的商品

小学课本里常讲"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句话确实很好的总结了我们国家的资源状况,尤其是大宗商品资源,比如石油、铁、铜,煤炭是为数不多的储量比较丰富的品种之一。这些大宗商品,是很多产业链的最上游原材料,从价格角度看,它们的价格波动影响着最终工业品的消费者价格,关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国家整体经济状况的发展。石油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中东为什么是一个火药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家里有石油,其实各个国家都是为了过日子,没人会很较真的在乎你是信耶稣,还是觉得穆罕默德是上帝,充其量当做一个口实,真正在乎的就是你家床铺地下压着的"金币"。

铁矿石供应世界格局

我们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展迅速,其中工业化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钢铁产量,这一点很好理解,工业化就是让农民进城,就是城市化,城市化就意味着基础设施建设,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钢铁。在这个过程中叠加国际局势"西行东渐",世界经济建设的中心逐步从欧美转向苏联、日本,到今天的东北亚,尤其是中国。伴随着中国的崛起,钢铁行业蓬勃发展,而铁矿石是钢铁业最主要的原材料,中国也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消费国。

铁矿石这个东西只有一个用途,就是炼钢,别的没啥卵用。以目前的钢铁生产水平来看,一吨生铁需要消耗1.6吨铁矿石,铁矿石在生铁成本权重中占比大概在一半左右。

一个很重要的商品

铁矿石全球大概一共1700亿吨,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350亿吨)、巴西(290亿吨)、俄罗斯(250亿吨)、中国(230亿吨),除此之外,在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非洲等也比较丰富。从数量上看,中国占比并不少,但是这个一个小东西,区别还是很大的,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有的人能编程,有的人就干不了。铁矿石也一样,有的能炼钢,有的就炼不了,或者成本很大,不划算。所以从纯度看,铁元素最丰富的的国家就是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并且已经处于发达国家行列,已经过了经济迅速发展阶段,国内不需要那么多铁矿石,多数都用来出口;南美洲的巴西国内工业能力很弱,挖个矿可以,真要搞工业发展,没有那么基础,铁矿石也主要用来出口;俄罗斯的铁矿石主要是用于国内自己的炼钢企业,自产自销了。

铁矿这个东西集中度很高,世界各个国家的铁矿山都被一些企业垄断。澳大利亚两大矿商——必拓、必和必拓(看看这名字,一个妈生的),这两大矿商垄断澳大利亚总量的80%;巴西主要是淡水河谷,差不多也占了全巴西的80%,所以基本上铁矿石的供应就这三哥们儿,在铁矿石供应价格方面有很大的话语权,后来又杀出一个程咬金"FMG",发展成世界第四大矿商,所以供应层面的格局基本就形成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自己家里没有,只能从别人家里买,其实也没几家,不是澳大利亚就是巴西。摊开世界地图看一看,考虑到运输距离问题,澳大利亚就成了首选,事实上也是,澳大利亚是中国铁矿石最主要的进口国(占比50%左右)。

这种互相牵制的供需关系就注定了铁矿石的不会很稳定,生产铁矿石的想涨价,消费铁矿石的想降价,之间的矛盾可想而知。再加上国内钢铁行业国企和民企之间本身就因为资源不均衡存在自身矛盾,钢铁协会努力了很多年想把大家拢一块跟供应商一块谈,但是每次都搞不成功。

当然了努力是多方面的,这事到底不是拔河比赛,朝着一个方向使劲就行。多家国企巨头也想过参股甚至控股上游的矿山,但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令西方企业心里一阵冷汗,所以这事也一直没有成功,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掌控世界铁矿石价格的话语权。


价格机制

在整个铁矿石贸易中主要存在两个定价体系:"长协体系"和"现货体系"。"长协体系"顾名思义就是长期协定体系,曾经是世界最重要的铁矿石定价体系,其核心就供需双方通过长期合同锁定供应数量,期限一般为5-10年,但是其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有一个小幅浮动机制。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发展中国家钢铁产业迅猛发展及中国的工业化不断发展,全球供需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矿石产量的增长无法满足钢铁产能的迅速扩张,原材料短缺,现货价远远高于长协价,长协制度逐步解体,由年度谈判,转为季度谈判,最终演变成现在的现货体系,一把一结。

铁矿石作为仅次于石油的世界第二大宗商品品种,价格机制转为现货体系后,价格波动剧烈,因为其不仅仅作为商品体现商品属性,并且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铁矿石具有了很强的金融属性。所以铁矿石不仅受供需关系、产业调整等一般市场因素影响,还受到货币、贸易、融资等金融因素的影响。就中国而言,导致其价格变动的因素是多样性的,而且是交错的。

首先是供需,供需是判断其长期价格走势的唯一因素,一方面是主矿产产区的开采情况,一方面是主要港口、主要钢铁企业的库存量,但是供需无法解释短期内价格的波动;其次是国际海运费的价格变化,海运费在整个铁矿石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中国购买铁矿石费用中大概四分之一视为运费买单,足以见运费在铁矿石价格占比中的重要性;第三就是天气因素,太平洋和印度洋作为铁矿石贸易主航道,飓风气候会严重影响航运情况,另外恶略天气也会影响矿山开采情况,甚至造成长时间停工,产生供应不足;金融层面的美元指数、汇率和国内的金融政策也会对铁矿石价格产生短期波动。

虽然影响铁矿石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经济学经典理论开篇第一章就讲清楚了这个问题"供需关系决定价格",供需是造成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的唯一因素。

一个很重要的商品

2013年中国证监会批准大商所推出铁矿石期货,铁矿石期货的推出实现了期货市场钢铁产业链的基本布局。自此以后,大商所期货品种不断与国际接轨,允许国际资本进入国内铁矿石期货市场,其价格与国际主要交易所价格开始高度关联。

其实推出铁矿石期货主要是为贸易商和钢铁企业提供套期保值的工具和实现价格发现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兼具投资功能。近年来因为期货的保证金交易、高杠杆模式受到资本市场追捧,造富神话不断。

铁矿石期货就是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创新的缩影,股市、期货、期权,这两年各种金融衍生品不断推出,暴富和爆仓的机会同步关联。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