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你需要警惕的五種心理“危機”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從不清楚到深受震驚,直至目前全國普遍的家中隔離,實在是度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新年,在這個波及廣泛的重大事件影響下,很多人都陷入了心理應激反應之中,這些應激反應包括身體的緊張,睡眠變化,心血管症狀等,也包括心理情緒的變化,比如感到恐懼、焦慮、擔憂等,當然還表現在行為變化上,比如我們會變得過度敏感,或者心煩意亂下更容易爆發衝突和情緒攻擊。


疫情期間,你需要警惕的五種心理“危機”

接下來,我就從需要警惕的五種心理“危機”及自我調適方法方面,展開介紹:

第一,警惕“過分憂慮”。

比如大劉春節儲備的食品差不多了,就出門買了趟才,菜市場明顯人更多一些,還遇到幾個沒戴口罩的人,當時沒覺得怎樣,可自從回家之後,就犯上了疑心病,總是擔憂自己會不會已經感染了病毒,甚至陷入了失眠。這種情況非常常見,也有人對身體變得異常敏感,稍微咳嗽兩聲就非常憂慮,或者在家裡不斷的測試體溫。這都屬於過分憂慮的應激反應。這種反應多見於成人。

建議大家,首先多閱讀疫情的專業科普信息,準確的瞭解疫情知識,做好必要的防護即可。其次,適當轉移注意力是比較好的方法。特別是做一些自己感興趣和喜歡做的。甚至學習一些新技能,最近在網絡上學習唱歌或者繪畫的人都很多,藝術學習可以有效調整心情心態。

第二,警惕“信息過載”。

比如有的人幾乎白天黑夜的沉浸在各種疫情信息裡,一有新聞保護,立刻各種轉載傳播,還要附上自己的所謂分析判斷,不僅如此,手裡同時關注著十幾個微信群,但凡有點風吹草動就跟風傳播,鬧得人心惶惶。而朋友們呢,收到這樣的信息,一開始還感謝關心,次數多了,真是不堪其擾。這樣的“信息過載”會加重我們的心理和情緒負擔,引起不必要的焦慮或恐懼,甚至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

建議大家,適度關注疫情信息即可,家人間做到重視而不沉溺,每天可以分時段關注,每天關注疫情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左右,其他時間儘量安排其他事務,分散注意力。也不要給孩子過度講解疫情,以防恐嚇的孩子。父母只需要把疫情當做科學學習的機會,引導孩子去探索,提問,產生對科學的好奇心,探索欲才是我們期待的收穫。

第三,警惕“生活失律”。

新年期間人們總是特別的放鬆,想幹什麼幹什麼,打破了以往規律的生活節奏,隨著疫情發展,我們在家的日子被延長了,超過了常規“假期”的心理時限,這種延長的“假期”,如果還是按照隨心所欲來度過,甚至變得晚上刷劇不睡覺,早晨補眠不起床,三餐紊亂,零食過度,就會深度影響我們身心的“節律感”,患上身心疾病,如消化紊亂,生物鐘紊亂,情緒消沉怠惰等。

建議大家,即使是家庭隔離期間,也要儘量保持規律的生活節奏,準時餐飲起居,其他時間,可以帶領孩子做一些有趣有意義的事,如觀看一些科普記錄片,推薦大家可以去看《微觀小世界》(又名《昆蟲總動員》),這個紀錄片適合3歲以上的孩子觀看,採用了3D動畫的表現形式,每集5分鐘。親子游戲也是不錯的選擇,在家裡藏貓貓、學摺紙、做手工、或者找到一張大紙,爸媽和孩子一起來作畫,用筆畫,用手畫,用腳畫。

第四,警惕“情緒性攻擊”。

最近很多爸媽都快“瘋”了,孩子們日復一日的在家裡鬧騰,有的父母甚至感覺自己每5分鐘就要發一次火。需要注意的是,這其中雖然也有孩子太淘氣的因素,另外還有特殊時期形成的心理壓力的影響。當我們對疫情擔憂,當我們被隔離困住,當我們不耐煩,非常無助時,孩子作為導火索,特別容易引燃我們內在本來就很壓抑的情緒炸彈。所以,我們常常感到自己發的脾氣比引起我們發火的事件要大得多。

建議成年人首先要注意觀察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如果你感到煩心、坐臥不寧、百無聊賴、看啥都不順眼,最要警醒自己是否遇到了情緒問題,及時的自我調整,就會降低情緒性代償攻擊的發生,孩子不應該成為我們的情緒出氣筒。

另外,不能出門對孩子也會形成心理壓力,孩子們好動的天性收到抑制確實會讓孩子也變得更加躁動,難以管束,建議父母要多些理解和接納,儘量安排一些肢體活動較多的遊戲給孩子,運動本身就會很好的調節孩子的心情狀態。比如在家裡種種花,舉辦家庭室內趣味運動會,比賽運氣球,運橘子等等,或者拿出絲巾、報紙、彩筆等,大家來裝扮開一場化妝晚會,唱唱跳跳都會很好的調整心理。

第五,警惕“抱怨心理”。

很多時候,對疫情本身我們就存在不接納的心態,並延伸出各種抱怨,比如我們很容易幻想,要是沒疫情我現在早就如何如何了,或者要是不需要隔離,菜價就不會真麼貴了,要是能出門,孩子就不這麼難帶了……這種隱形對比,會讓人們更加難以接納當前必須接受的生活現實,失去耐心,陷入抱怨。然而,抱怨是不會產生現實幫助的,反而會破壞心理健康。

建議,轉換視角嘗試接納,比如找一找疫情期間那些積極的方面,我們常常沒時間陪伴的家人孩子,現在可以好好陪伴;買了很久的書,落滿塵土的跑步機;放下許久的畫筆,樂器——在家的日子讓我們有了實現願望和增進情感的機會,我們可以試著愛上這段難得靜心的日子。

對於孩子們,孩子也會抱怨,為啥不能出去玩,為啥不能去朋友家,父母首先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儘量嘗試積極應對,比如挖掘家裡能夠玩的新方法,也可以利用在線社交平臺幫助孩子和同學朋友取得聯繫,一起做一些在線互動,也是很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