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财之道」“永不上市”的西贝,因疫情被迫上市?

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所有餐饮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考验,全国超过4/5的门店受疫情影响关闭了堂食业务。


「森财之道」“永不上市”的西贝,因疫情被迫上市?

西贝莜面村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在2月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贷款发工资撑不过3个月”,报道随即在网络中刷屏,将餐饮企业当前困境摆在大众眼前。


“没遇到危机的时候,我们还挺牛的,还说我们不缺钱,现金流足够。危机来了,突然发现现金流根本扛不住,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就耗没了。我们贷上款、勒紧裤腰带也就只能发三个月工资。”贾国龙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餐饮业是个现金流行业,人员工资、房租、采购费等都是固定支出,堂食是最大的现金流入。


也就是说,不卖餐就没有收入,且有一堆固定支出,很难长期维持。同时,餐饮业也很难贷到款,大多是用无限连带责任的信用担保。


外卖成为餐馆主要收入来源


2月6日,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在其公司官方公众号上发表《致西贝所有伙伴的一封信》,信中表示,“我们逐渐开放外卖业务,现在已经有近200家门店正在逐步运营,外卖的业绩也在不断提升”。


「森财之道」“永不上市”的西贝,因疫情被迫上市?

「森财之道」“永不上市”的西贝,因疫情被迫上市?

此前,西贝367家线下门店已基本停业,只保留了100多家门店的外卖业务,短短几天,启动外卖业务的门店数量就翻了近一番。


此外,西贝多家门店还开启了不定期营业,线上销售平台和外卖平台的产品品种也越来越丰富,甚至提供米面粮油、10斤装的平价蔬菜组合、休闲零食等。


西贝在全国300多家门店,2万多名员工。正常营业额是2000万元/天,当下营业只能借助外卖,缩水到200万元/天。


「森财之道」“永不上市”的西贝,因疫情被迫上市?

每月1.5亿元的工资发放,恐怕是贾国龙最头痛的问题。


对于许多传统餐馆而言,外卖只是是盈利最大化的增收手段,而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外卖则成为许多餐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全聚德、便宜坊、萃华楼、同和居、同春园、马凯餐厅等老字号餐馆,以及眉州东坡、木屋烧烤等连锁餐馆都相继推出送餐服务。不少餐馆的数据显示,外卖收入在营业额中占比已经过半。


从撑不过三个月到银行争相支持融资


2月初至今,国内三十多家银行旗下的七八十家分行、支行信贷部门陆续主动找到西贝,沟通融资支持,部分西贝原有的融资合作银行还表示要为企业争取行内优惠政策,一起共渡难关。


2017年,西贝营业额达43亿元,一度以7000万元的员工年终奖刷屏网络。2018,西贝新开门店110家,增长超过50%,营收突破了56亿,增长速度超30%。而根据南方都市报近期的报道,西贝当前的年营业额将近60亿元。


「森财之道」“永不上市”的西贝,因疫情被迫上市?

但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如此大规模的连锁餐饮企业也显得无能为力。春节期间,平均每天只开堂食的仅有5家门店,仅占全国总店数的1.4%。


贾国龙说出“贷款发工资撑不过3个月”的一周后,西贝餐饮获得了浦发银行4.3亿元的授信,其中1.2亿元已于2月7日到账,主要用于支付西贝将要发出的员工工资。贾国龙称,这笔贷款的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调了一些。


在这期间主动找上门来为西贝提供帮助的不止浦发银行一家。另有多家银行也都表示要为西贝提供贷款,还有投资机构要注资入股。西贝的合作伙伴也预付5000万元,买了西贝的餐券以表支持。


有了这么多支持,西贝的危机算是度过了吗?贾国龙说并没有,而是“缓下来了”。


号称”永不上市”的西贝,因疫情要考虑是否上市


2018年贾国龙曾表示西贝永远不会上市。经过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贾国龙对资本市场的态度发生了一些转变,他表示愿意重新评估未来西贝上市的可能性。


「森财之道」“永不上市”的西贝,因疫情被迫上市?

这或许并不是一位企业家随意改变的一个决定,而是这次疫情对贾国龙来说,教训太深刻。


“我会重新评估上市可能性。这次灾难也教育了我,有的事情不能把话说的那么绝对。”


“自身如果没有任何困难,不上市没问题。但遇到这种大灾大难,你突然发现自身的造血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还是远远不够的。之后要重新评估什么是有利于企业、有利于员工、有利于顾客的发展方式,上市可能就是其中的一种。”


拥有32年历史、年营业额近60亿元的西贝尚且如此,更多中小餐饮企业更加艰难。


餐饮业是受疫情影响的重灾区,但像西贝、海底捞这样资产质量好的企业,走势相对抗跌,上游议价能力强,同时在全行业受损的情况下,将加速行业整合,龙头企业市占率反而会得到提升。


另外长期来看,我国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4亿以上的中等收入群体,一旦疫情得到控制,居民消费将会恢复甚至得到报复性上升。


「森财之道」“永不上市”的西贝,因疫情被迫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