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病毒的战役中,最先熬不住的会是农民吗?为什么?

二宝故事


我就说下我家情况,地窖里有冬储白菜500斤,白萝卜50斤,腌酸菜百斤大缸有2缸,土豆子不多,有200斤左右,还有腌的卜留克咸菜20斤左右,肉的话,年前收的老母猪300多斤,还有一个整羊,昨天特意去粮仓看了下,家里的五谷杂粮还有个1000多斤,不是我想说明什么,我只是想说,农民手里有粮心不慌,还是能熬住的。

农民生活几乎零成本,家门口有1亩菜地,每年都会种一些小白菜、韭菜、茄子、辣椒和西红柿,基本从开春种可以一直吃到上冻,我们这吃的水是大队给打的山泉水自来水,每年交个50块钱就可以随便用(浇地除外),我们这农村电费很省,像我们家也就过年的时候费一点,平时就30块钱一个月最多了,我们这冬天取暖多数都是从山上捡的柴火,如果太冷的话就会用买来的精煤取暖,煤都是用粮食换的,也没啥花销,你们看下,我们还有啥花销,所以我们在这次抗病毒战役中应该是最能熬的住的。

相反,那些在城里上班在城里买房有房贷的人,估计这时候快熬不住了,现在企业很多都在裁员,就算不裁员现在也都在家待着一直因为疫情不能复工,不动弹就没工资,每个月各种花费估计都要小几千,试想下,这样的人是不是最先熬不住的。

这次疫情不可怕,这新闻天天都是好消息,相信在坚持个把月就能结束了,而不管城里还是农村现在能做的就是消停的待着,说啥都不能出去,也许只有待着你才是做贡献,千万别小看农村人,两亩天走天下,吃喝不愁。


布衣小农人


是农民。拿着一兜子钱买不到吃的!

我堂哥(二哥)有儿有孙子,一家七口回

老家过年了,打算过了初五就回市里。

结果,被这场病毒留在了老家,二哥虽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二哥是属于不种地的农民,只是戴了个农民的帽子。

二哥今天一早提了一大包百元人民币去买面,转了一圈回家了,没买到面,这钱成了一堆废纸。

中午就断顿,急的拿脚踢墙撒气。

俺七十六岁的老娘,听说二侄子家要断顿,赶紧搬到三轮上一袋面,给俺二哥送去。

俺二哥哭着说:婶子你七十多岁种地不容易,多给你钱,我才吃的心安。

不要你钱,(俺娘)供你家一年没问题。我有八亩地的白面,你随便吃。

这可不是瞎说,不种地的农民才是最难的,农村没有卖面,卖米的。每家都是年前存下的面和米。

不种地的农民回农村老家过年,这次受教育了,拿着一兜子钱买不到吃的!


一杯仙


对于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我已经来娘家20多天了,而且把我老公孩子都带过来了,刚开始听到这个病我我妈就说你赶紧回来,我娘家在农村,虽然她们去年也不在家家里每种菜,但是我奶奶和二婶都种了很多,叫我们去摘,粮食我们家还有很多,以前种的。肉家里杀猪了也有,所以我们现在没事儿就上山挖挖野菜,在院子晒晒太阳,整天捣鼓着怎么做吃的,一家人打打牌,一天舒服的很!所以并不觉得日子熬不住,再说村里现在都是有村干部帮忙买生活用品,送货上门的哟!昨天还来问我们了,说我们这里是最安全的地方,空气好,家家户户隔的很远,一般人不会来!所以我觉得农村挺好的。


湖北的天很蓝


我觉得应该不会,我们这边从过年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天了,可村里大家还是可以走动,只是不出去,过年我们农村也存了不少的东西,馒头之类的都可以自己蒸,菜地里彩色,菠菜,等等好几种,所以不出去也没什么感觉。我急的话在自己院子里走动,去菜园转一圈……

可是城里的朋友打电话说,快憋死了,在一百多平的房间里是在是不舒服,再说城里病情更严重好像,这场战役对大家来说都是煎熬,失去自由的感觉都不好受!





小慧的90后Vlog


我觉得熬不住的是我们这些欠银行钱的人[捂脸]

在农村务农的人这一季没赶上,他们至少还有存粮,下一季还有希望,也没有银行每个月等着还钱,在农村每个月不用考虑物业费,燃气费[流泪]

我们现在是房贷,车贷,车位贷,保险[捂脸],每个月都要交银行钱。一天没赚钱心里慌慌啊。我一个同事家每个月要还两万多,着急死了,她老公出去跑了一趟车又回来了,在外面几天都没有饭吃,到处关门,很多路也封了,车子绕来绕去,没赚到钱到吃了苦回来。

我老公一个月没出门赚钱了,月底马上各种贷款各种信用卡都要催来了[流泪]

好希望这场病毒战役马上结束啊


刘丽桃249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哈哈哈哈哈哈,容我先笑一会儿,提这个问题的同志,你是怎么想的呢?这个问题有点可爱哦!

第一 、在我们农村呢,农村不像城市,人口密集,在农村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小院,还有自己的田地,在屋闷的慌可以在自己家的小院里解解闷,喝个茶,弄个草,一家人在一起打个麻将,美滋滋。只要你不懒,田地里都是活干,我们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小块自留地,有些人家大都是荒着的,开荒随时都可以,种些菜的话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菜,我们这在夏天喜欢种一种倭瓜,可以从夏天一直吃到秋天,那玩意真的高产,秋天吃不完,放老一点冬天可以留着煮粥,我们家里有鸡圈,养的还有鸭,这个鸡鸭蛋我们都吃不完,鸭蛋都腌成咸鸭蛋,剥开一吃满嘴流油,大部分城里人很少能吃到吃粮食的鸡下的蛋,大部分都吃的是饲料鸡下的蛋,我们这粮食鸡下的蛋那鸡蛋炒出来都黄澄澄的,饲料鸡下的蛋炒出来的都发白一些,我们大部分家庭还有养羊的养猪的,每家每户都有麦穴子,每年结了麦子都能屯几千斤的粮食,即便是一年不工作,也不愁吃喝!

第二、就像我们家是河南农村的,在这次疫情期间,河南农村对抗疫情起到了标杆性的作用,河南农村的硬核广播,话糙理不糙,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我们村的防疫工作做的都很不错的。第一时间开始封村,天天组织消毒,现在农村也不差,每家都住着几百平的自建房,出门都是水泥路,家家都有小汽车,最差也得有辆三轮车。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是农村人不爱贷款,基本没房贷没车贷,这是最重要的。

第四、以上几点我所述并不代表所有农村人,但代表了决大多数的农村人的状态。

第五、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这次疫情我们一定会挺过去的!这点毋庸置疑!






豫乡小新


这场病毒战役中,最先熬不住的不是农民,而是住在城市里的城里人。

不论是外来打拼的,还是城市本地的,这场病毒战役,已封村,各村只一出入口,且戴口罩,测体温,出示出行证甚至身份证,对住在城里的人来讲,比平素限制许多。

而更重要的是只能呆在家,不能上班,不能聚集,不能赚钱。

而对那些呆城里打拼的人来讲,不工作没钱,可房租伙食等一切开支必须滴,只能啃老本,这一宅一啃一个月还好点,二个月甚至更久,那怎行?

呆城里吃住要花钱,还有一家老少等着赚钱用,这不工作哪来钱,这天天宅着,像头猪吃了睡,睡了吃,能不着急么?

农村人可没多大影响。

首先,农村地域宽广人稀,空气也好,不赶集不聚会,宅各家一亩三分地,田里有自个种的各种蔬菜瓜果,想吃什么去摘了则是,屋子里有今年新打的粮食,有自个喂养的鸡鸭,足不出户,一日三餐不花费一分也能吃得饱饱的,何况冬天,也是休养生息时,自个呆自个屋子,关起门来,过自悠哉悠哉乡下日子。



6293228045君君


大错特错,这场病毒战疫中最难熬的不是农民,而是城里人。农民家里粮食,青菜充足,屋前屋后地方宽,不用担心没饭吃,没菜吃,活动场所也宽敞,特别是单门独院的,还可以去土里,山上转转,吸收新鲜空气。城里人就不同了,活动地方窄,就自家那厨房,客厅加卧室,吃的更难,最多十多天就得采购吃的,特别是青菜,城里还有很多的人背负房贷,车贷,家里没多少存款,甚至没有一分存款的。全凭打工的工资养家糊口,几个月了,真不知道这部分是怎么熬过来的。只希望这次疫情早点结束,还大家一个安全而有工作能养家糊口的环境。


普洱茶艺之伊人


最舒服的就是农民,不愁吃不愁穿,离病毒又远,清闲自在😁😁😁



Alone慕言


最先熬不住的不一定是农民。因为我本身就是农村的,很了解目前农村优势在哪。简单唠嗑一下:

一、蔬菜瓜果不用担心

现在家里就有2亩多的田地供自家种农作物。虽然不多,但是老妈妈还租出2亩给别人种植弥猴桃,每年还有1千多的租金用于购买大米,其实购买的大米一年还吃不了那么多,都准备的很充足。剩下的3分地用于种菜,每个季节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地里随时能看到满满的绿色,基本不用上街购买(除了我们四川不常见的蔬菜以外)。

那么再看看别家的邻居,基本都是有2个老人在家种地的,比我们的田地还多,而且大米、油菜都是自家种植,都能满足一年的需求。其他种菜、种果子的也很多,也不用担心买不到,当然一些比较贵的水果农村一般都卖的比较少,不能类比。

所以作为农民的我们有一双很勤劳的手、朴实的心,满足就好。

二、生活用品足够多

厨房的食用调料大多家庭平时都储备的比较多,基本每个地方的农村都有赶集的习惯,隔三天赶一次,每次都很拥挤,就这两年时间来看,从城里来的大妈大爷都到村里购买农产品,因为非常丰富、新鲜、便宜。

再一个就是每个镇就有个粮站,所需的都有。生活用品不存在不足的问题。

三、5G时代农村人也能赶上

互联网时代,连我们老百姓都能网上购买东西了,这玩意儿走到大山深处一问,他们都能搞定。说明什么呢?年轻的外出闯荡,老一辈的守着根,每个地方的政府人员会不定时的给老百姓培训讲解不同的福利、让小康家庭带动贫困户一起奔小康,他们会随时跟上新思想、积极参与到互联网的买卖中,获得不等的收益。这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政府的扶持。

因此老百姓缺什么会直接在网上购买,补足疫情期间所需要的任何东西。

四、空气质量好

相比大城市农村的空气很棒的,住的都带有院子的房屋,每天都能呼吸清新的气体,听听小鸟的各种叫声、闻闻菜花香,心情自然愉悦,那么这种情况下做到不给国家添麻烦,防护到位,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任何事情。

城里的人们呢,到处都封闭式管理,呆在100平米的地方,最近也是看到网络上课的孩子跟家长都遇到不同的状况,估计也会有焦虑的情绪。

结束语

所以,在我看来各有优势、不能过多比较。

我很向往城市的朝气蓬勃,但更愿意农村的平淡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去看待身边的事物,不去计较得与失,让我们为祖国加油、为武汉鼓劲,共同爱护这个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