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號你覺得能解禁開工嗎?為什麼?

E企盈小程序開發


2月17日是否能夠解禁開工,還是要分行業的。

之前的延期復工的通知,國務院層面的到2月3日,各地政府層面的到2月10日,接下來即將到來的2月17日,似乎各地都沒有公開的通知了。

但是據我所知,不同的地區和行業對企業能否復工,是有不同的要求的。

直接公開說“解禁”開工,基本上不可能。因為誰都承擔不了這個責任,你說解禁開工,如果真因為開工產生聚集性傳染,誰來擔這個責任?

因此,基本上企業要開工,都是從下至上的。有的地區是想要復工的企業提供申請,上級進行審批,滿足特定條件的企業可以開工。

有些特殊行業,比如說旅遊業、酒店、景區等,據我所知,地方文旅局之前下過暫停營業的通知,現在仍然沒有恢復營業的通知下單。像這種旅遊行業和娛樂行業,上級主管部門的行政指令和通知,沒有哪家企業會貿然違反吧。

復工只會是逐漸來的,先是民生相關的生活必需的行業,然後是一些生產製造行業,基礎服務行業。等到疫情完全被控制了,可能才輪到旅遊和娛樂行業。

想再想當初統一收到一個延遲復工的通知那樣收到一個統一的解禁開工的通知?基本是不可能的。就像是春暖花開,冰川融化,只能是一點點來,不會一夜之間百花齊放。

大家要有信心,相信隨著疫情的進一步控制,復工的企業會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活也會恢復到原來的模樣。

關注@職場綠皮書,職場軍師,用生動的故事和案例講述職場上的那些事兒,與你一起成長。認同我的回答,請點贊、轉發、評論。q

職場綠皮書


我的觀點是:2月17日部分企業大部分員工能正常上班,前提是員工們目前已到所工作的城市,且部分人此刻正在家裡自我隔離中。

我在深圳的真實經歷:此時在疫情拐點還沒有到來之前,在2月9日,我們已從四川老家趕回了深圳,目前正聽從公司安排,在家裡自我隔離7天,若7天后身體無任何異常的情況下,我們將於2月17日(下週一)去公司上班。在家隔離的7天裡,公司採用的是網絡辦公,員工在微信群裡正常上下班打卡。我們公司原定於是2月10日正式上班,所以大部分員工在8-9號左右就已經趕回了深圳,2月9日晚上的時候,我們又收到公司人事部的文件,文件內容提到了具體復工細則,我摘錄了其中10條,與朋友們做下分享:

1、從湖北已回工作地的人員,自回工作地第一天開始在家隔離 14 天身體無異常的情況下後返崗。2、未進入湖北,但是有湖北返鄉人員接觸史的人員,從接觸第一天開始隔離 14 天,身體無異常的情況下返崗。3、經停湖北的人員,從離開湖北開始算隔離 14 天,身體無異常的情況下返崗。4、目前在湖北無法回工作地的人員,等待湖北取消交通管制當天即可返回工作地,並在家隔離 14 天,身體無異常的情況下返崗。5、其他接觸過確診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人員,從接觸後的第一天開始隔離 14 天身體無異常的情況下返崗。6、所在人員居住的樓宇、小區等有確診病例,均需隔離 14 天,並經社區允許且身體無異常的情況下返崗。7、本人有發熱或者疑似症狀的,經醫療機構確認不屬於新型病毒感染的,提供醫療機構診斷資料,方可迴歸工作崗位。8、其他地方返工作地的人員,除自駕可直接返崗,乘坐其他交通工具返回需居家觀察7 天時間且身體無異常的情況下返崗。9、 員工隔離和觀察期需在家遠程辦公, 與在公司上班一樣需要參加考勤, 有事要請假,且不得外出。

我們是乘動車返回深圳的,當時一個車廂裡只坐幾個人,或者大部分都是隔開幾排坐,按照規定需要居家觀察7天時間且身體無異常的情況下才能返崗。

鍾南山院士預測:疫情拐點在2月下旬出現,有望4月前終結。此刻在疫情拐點還未到來之際,我們需要嚴格聽從相關安排,遵守規定,儘量不要做給社會添麻煩的事情,期間也要做到以下4點:

A: 勤快洗手,別碰野味

B: 多戴口罩,食物煮熟

C: 少進人堆,及時就醫

D: 開窗通風,不要恐慌

希望我們早日戰勝病毒,恢復寧靜祥和的生活,我們一定可以,加油!


銀蘭


2月17日疫情不會得到徹底地控制,但是企業開工,應該可以的。


一、疫情拐點或許在2月中下旬出現。


根據鍾南山團隊的研究,目前來看,疫情拐點還無法預測,但是峰值應該在二月中下旬出現。


對於題主提到的2月17日是第二個疫情拐點,目前,官方並沒有明確的說法。目前的說法,仍然是採用鍾南山院士的判斷,無法預測。


不過,從目前全國新增確診病例數據看,出現了新增數8連降的好現象,這說明,疫情防控是有效果的,方法也是對的。隨著措施的不斷加強,疫情勢必會得到有效的控制。


因此,當前,我們還是應該全力以赴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爭取儘快消滅病毒。


二、公司正在逐步開工,不需要過分焦慮。


眾所周知,2月10日以後,部分企業在做好防疫工作,達到開工條件以後,已經陸陸續續的開工了,很多的員工也都恢復了正常的工作,只是,需要一邊工作,一邊做好防疫工作。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企業由於不在開工範圍內,始終未開工。但是,大多數省份規定,2月底前要全部達標,並開工。目前,各地也在積極推進復工復產。最晚2月底,應該能夠恢復正常。但是,2月17日,肯定是不會全部開工。畢竟目前,正處在第二個峰值發生的時期,還是需要穩重一些。


因此,雖然2月17日不會全部恢復正常,但是,大家沒必要焦慮和擔憂。正常的生產秩序正在有序的恢復中,現在還需要耐心的等待一段時間。


三、坦然應對,做好防護。


在這種特殊時期,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家,做好各項防護工作,儘量少出門,勤洗手,勤通風,保護自己,讓自己始終處於安全的狀態。


要放平心態,坦然面對當前的疫情,耐心等待上班通知。焦慮、煩躁都不會解決問題。我們可以在家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多讀書,陪陪孩子,鍛鍊身體,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和身體素質,讓自己能夠從容的應對將來的忙碌工作。


綜上所述,我認為2月17日的拐點,並沒有科學的依據,未來如何發展,難以預測。企業的復工,正常的生產, 會逐步的恢復正常。


希望我們早日戰勝病毒,恢復寧靜祥和的生活。


職場百靈鳥


武漢是1月23號宣佈封城的,由於新冠肺炎病毒的潛伏期是14天,所以,2月3號左右是第一個潛伏期爆發期,2月17日是第二個潛伏期爆發期。

國家把春節假期延長到了2月3日,是因為2月3日是第一個爆發期,但2月3日到了之後,疫情還在高速發展階段。如果復工,存在很大的感染風險,一旦疫情蔓延,將很難得到控制。

所以,很多企業都把復工日期放到了2月10日。

到了2月10日,全國疫情還沒有得到完全控制。但是,除了湖北地區之外,全國其他地方都已經出現確診病例數下降的趨勢。因此疫情開始有了一定的控制。

但是,此時開工風險還是很大的。

因為還有很多潛伏期的人還沒有發病,但是他們在潛伏期還是有傳染性的。因此,2月10號復工風險很大。

所以,很多企業,把復工時間延期到了2月17日。很多地方對於復工,也採取了嚴格的措施,想要復工的,必須進行提前申請。大部分的企業復工申請都沒有得到批准。

但是,很多企業開始了在家辦公,線下辦公還是沒有辦法實施的。

截止今日,湖北的疫情拐點還沒有到來,但全國其他地區的確診病例數已經實現10連降,因此,這是一個好消息。

對於企業來說,2月17日全面解禁復工估計比較難,但是,有些地區,可以採取逐步復工的方式復工。

對於企業來說,復工勢在必行。因為大部分的企業,賬面上的資金,只能支撐3個月。拖一天,經濟損失很大。

但是,疫情當前,控制疫情發展是最重要的任務。企業可以在做好各種預防工作的情況下,逐步復工。

對於一些需要大量人員聚集的企業,例如線下培訓,酒店,飯店,餐飲等,復工時間恐怕要延遲。


劉仕祥演講思維課


2月17號,就是大後天,眼看著就要來了,但目前防疫抗疫工作,還處於一個比較困難的階段。所以這個時候要完全解禁開工,是不可能的,大家不妨觀察下自己身邊的親朋,周圍的企業,至少還有一半都還在停擺當中。

鍾南山院士也說了,沒有人可以做出一個標準嚴格的拐點預測,但根據一些模型分析,再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大概在2月中達到發病高峰。

各企業也都在各地方政府的統一安排下,逐步有序地復工復產。不少人說,一定要等到疫情過去後才去上班,但現在主要是不知道疫情會持續多久,整個社會不能一直停滯下去,大家還是需要生活,物資還是要有人來生產,還是要保持社會正常健康的發展。

所以必須多管齊下,防疫復工要兩手抓

但也不是說所有的企業現階段都可以復工復產,而是有講究的。對於供水供電通訊業、防疫相關行業,生活所需行業,一直都在正常運行,這是萬萬不能斷的。其次,製造業,因為是勞動密集型,所以是要地方重點關注的,比如人員數量控制,分班次輪班,嚴格做好防疫措施等。再者,對科技互聯網行業,影響相對小一點,大家可以在家裡網上辦公。這次影響最大的可能是實體經濟了,包括旅遊業、餐飲業、線下培訓機構、娛樂業等,只能要停運一段時間了。

總的來說,企業復工復產是勢在必行的,不能一直停滯下去,不然會有更多人企業倒閉,人員失業,物價高漲,經濟衰退,形成一個惡行循環。所以,一定要在保障防疫工作做到位的情況下,逐步恢復各企業的正常運行。


我是冉說職場,10年職場經驗,關注我,一起探討漫漫人生。


冉說職場


能解開一部分,除湖北外,其他省全部解禁有點不現實。具體什麼時候才能解禁,我覺得至少得等二月底三月初。


具數據顯示2月12號,被確證的人數達到1.5萬+其實這是一個好事,為什麼呢?因為湖北省內將所有的人員都盤查一遍,將確證的人員進行統一的隔離治療,這能避免二次傳染三次傳染的現象。

雖然這事好事,但是全國各地都依舊還有攜帶者,而這些攜帶者在沒有確證前一定有跟其他人接觸過,而那些接觸過的人,有很多依舊沒有找到,也就是說我們身邊還潛藏著有病毒攜帶者。

昨天我這邊有個縣城新增確診了有4名病歷,最開始的攜帶者是武漢回來的一名學生,目前這名學生依舊沒有任何的症狀,但是她卻將她體內的病毒攜帶給了他的爺爺、奶奶、老媽、大嬸,她大嬸卻在我們縣裡最大的超市當導購員,而且又是過年期間,她大嬸接觸過的人可不是小數目。她大嬸肯定也有可能將病毒傳給了其他人。而這些被感染者,目前還沒有尋找出來,更沒有症狀,也就是說還有病毒攜帶者,還存在有我們不知道的隱患。


當然,國家的經濟建設也是非常的特別的重要,企業的發展也需要大家來推動,企業不開工,不能正常運轉,賺不到錢,更沒法給大家工資。也實在是特別的難為人。

政府肯定會讓企業在2月17號以後慢慢的開始、準備開工,並會合理安排員工正常上班,畢竟經濟建設也非常重要。雖然會讓企業開工,政府對企業的防預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畢竟公司人員迴流,誰也不敢保證誰不是攜帶者。

我企業將所有的員工分成五批,按要求一批一批的安排上班,已經去了公司那邊的,都在進行統一的14天隔離,隔離完成後症狀並且去醫院檢查正常後才能安排上班。對於沒去公司的非湖北員工,等通知出發,而在湖北員工直接是命令嚴格要求不得返回公司復工。


疫情期間,誰也不敢,誰也不願冒這樣的風險,只有通過時間的觀察,通過嚴格的防預,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

所以說全部解禁是不可能的。估計還得等上一段時間諾。


職場小十


除了個別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2月17日應該能正常開工了。

一、社會不可能長期停擺,某些企業已經陸續開工了

第一次延遲上班時間是2月10日,2月10日之後已經陸續有一些企業開工了,大部分企業選擇了在家辦公的方式,將正式開工的時間延遲到了2月17日。

疫情爆發以來,有些行業是一直沒有停工的,比如各大車站、市內公共交通、口罩生產商、外賣速遞員、快遞員,等等。

2月10日之後,企業根據當地疫情情況,自身的業務情況,向當地政府提交復工申請,在達到政府的一些防護措施要求之後方可復工。

所以,2月17日之後大部分企業應該都會開工,除非在2月17日的時候,疫情變得更加嚴重了。

二、2月17日能夠開工,但不可能解禁

開工和解禁是兩碼事,很多企業即便復工了,各種防護措施必須嚴格按照要求來,一點都不能鬆懈。整個社會的防護,尤其是小區防護,絲毫不會比開工前少。

一些人流密集的服務性行業,比如電影院,商場等特殊經營場所,可能仍然會延遲下去,即便不延遲也沒有人去。

另外,即便是2月17日之後開工,也並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夠順利進入公司復工。

我的朋友是2月10日正常復工的,因為他一直在上海,沒有出過上海,所以公司要求他正常復工,對於出過上海的,要提前在家隔離觀察,沒有問題之後再過來上班。

三、準備好防護物資,迎接開工

繼續延遲復工下去的可能性不大,多想想自身的保護措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延遲上班的這段時間內,我和老婆到處尋找口罩,還有消毒酒精等物資,至少要保證開工之後有口罩帶。

當然,如果當下的這份工作對你來講無所謂,而你又特別看重自己的小命,那麼就直接辭職在家,過了這段疫情時間再說。


八魚先森


2月17日全面解禁開工,絕對不可能,也萬萬不可以,但是部分企業可以有序復工,原因有三:

第一,當前疫情形勢不允許這麼早開工。

最近幾天,湖北以外地區疫情整體得到有效控制,確診和疑似病例整體呈下降趨勢,但是湖北依然很嚴重,12號數據是增加14840例確診病例,雖然其中包含了13000多例臨床診斷病例,但是整體形勢還很嚴峻,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都還比較多。

而鍾南山院士對此的判斷也是:2月中下旬可能迎來高峰,如果順利,4月前有望結束疫情。大家都知道鍾南山院士一向說大實話,快言快語,他的預測讓大家明白,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第二,從疫情的週期看。

從23日到2月4日,是第一個14天的週期。因為最早判斷的病毒潛伏期不會超過14天,但是實際情況,病毒呈現出更加複雜的局面,因此鍾南山院士指出,新冠病毒的潛伏期平均是3-5天,但最長可能24天。

而且還要考慮二代傳染,三代傳染等情況,所以,整個隔離週期又增加了14天,於是2月17日便成為一個新的節點。

之前很多省份都將之作為中小學開學的最早時間,然而,今天,全國多個身份已經出臺通知,學生開學延遲,不早於3月1日。這裡給出的信號就是,疫情複雜,而且到了最關鍵的時期,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二次感染。

第三,新冠病毒本身的情況看。

新冠病毒現在對它的認知應該說都還不夠全面,這個病毒很狡猾,潛伏期長,缺乏有效治療的藥物。最近,全國各類特殊病例相繼出現。比如2月9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佈,該院一位進修醫師藍某被確診。但奇怪的是,1月23日藍某曾接觸確診患者後,連續16天未出現發熱、咳嗽、腹瀉等症狀。直到2月7日晚上,藍某的愛人韋某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該院再次叮囑藍某繼續嚴格居家隔離。2月8日上午,醫院對隔離中的藍某進行核酸檢測,顯示結果為陽性,被確診。

綜合以上幾方面的情況,2月17日解禁開工沒有可能,只能對於一些特殊行業,有些網絡從業人員可以開展遠程辦公,而一些實體業,包括餐飲、娛樂、旅遊等,開工時間都還要往後推,越是人扎堆的行業,就越應該重視,比如菜市場、電影院等等。

關注【多試試美國小學科學課】,讓寶寶瞭解更多科學知識,增強思考力,越學越聰明!


多試試美國科學課


如果解禁是全面開工的話,就2月17號來說,是不可能解禁的。但大部分企業正常開工倒是問題不大,畢竟已經有不少企業在2月10日復工復產了,有的甚至一直沒停擺過。

為什麼2月17日不能全面開工

想必這個原因大家也都清楚,疫情局勢現在依舊嚴峻,早前有專家說可能會在2月17出現拐點,但眼看著過兩天也該到日子了,也沒有專家出來證實預言。而且咱們從國家衛健委每日發佈的相關數據來看,勢頭也還處於上升趨勢,這也側面說明了拐點尚未到來的事實。

所以還不能全面解禁,而是應該讓符合條件的企業有序地科學地逐步復工復產。

哪些行業可以正常開工

有的行業,從疫情開始就沒停運過,一直在保持著高強度的運轉,比如醫護醫療行業、供水供電供氣通訊行業,和國計民生有關的行業等,一直在為防疫事業貢獻自己,向他們致敬。

再說到其他和疫情相關性比較弱的普通行業,比如說科技信息,互聯網行業,可以在家線上辦公,受影響程度比較低,所以也沒必要到現場開工。而一些勞動密集型的行業,比如工廠,可能就需要安排人員輪流分批上崗,控制員工數,然後分批就餐等。

而實體行業,比如這次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餐飲業、酒店業、旅遊業等需要人群聚集的行業,就不能正常復工了,一是國家政策不允許,二個是人群聚集帶來的傳染風險非常大,三個是即使這些行業復工了也沒有生意可做。

結語

總的來說,2月17號也就是大後天,要全面復工是不可能的了,但大部分企業可以在防疫工作做到位的前提下,科學有序地進行復工復產。

感謝閱讀,企業資深HR,不妨添加對我的關注,有什麼職場問題方便隨時交流!


心念HR


專家判斷拐點還未到來,目前只能逐步復工,全面復工仍存在風險,因此2月17日,會有部分企業復工,但全面復工仍需時間。


一、專家判斷疫情至少還需1-2個月時間

2月12日,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鍾南山表示,預計峰值將在2月中下旬出現,4月前可能結束。做出上述預測是基於現有的數學模型、近期疫情情況以及政府所採取的措施。

二、物資稀缺,防護保障必須到位,一旦感染,得不償失

企業防護不到位,如果有員工感染,則會導致該企業其他員工有較高的感染風險,同時該企業也會被責令關閉,為了提高這一點時間開工,承擔這麼大的風險,對企業來說弊大於利。


企業應該優先考慮員工在家辦公,如必須到公司,也是逐批恢復,而不是一下子全部回到公司,企業也需要逐步優化自己的防護流程,必須準備足夠的口罩、消毒水等產品,如果企業未達到防護標準,也要面臨被處罰的情況。


三、根據需求,逐步開放復工企業

第一優先級復工的企業主要是交通運輸、防疫相關、民生必需行業,這些企業是不但是抗疫主力,也是群眾生活的基礎。


第二優先級主要是工業企業、國家機關單位和提供必要生活服務的餐飲、貿易等服務業。不然企業復工,吃飯也是一個大問題。


最後再是其他企業,逐步開放企業復工,既可以實現部分經濟活動的回暖,也可以有效控制人流,為疫情防控也留出了更多的時間。


2月12日,國務院國資委新聞發言人趙世堂表示,中央企業生產型子企業復工復產率已超過80%。一些重要的基礎保障行業復工率更高,石油石化企業復工率達到96.8%,電網、發電企業復工率達到83%;鋼鐵企業主要子企業全面開工;機械裝備製造企業(不包括汽車)復工率達到88.1%。


由此可見,國家已經按照優先級,對企業實施逐步開放的策略。

四、經濟不能停止,疫情也必須控制,兩手都要抓

國家、企業、個人都無法承受長時間的停工,所以全國企業逐步復工是必然的。據說按照2019年接近100萬億元的GDP簡單估算,全國繼續停工一週帶來的GDP損失約在2萬億左右。


這是國家的經濟損失,那麼對於企業來說,復工也是必然的,西貝的賈總說企業的現金流活不過3個月,大公司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小公司。另外哪怕目前已經復工的企業,因各省市對返工人員的隔離要求不一致,企業實際到崗人數也並未齊全,生產力恢復不如正常的一半,恢復期至少也需要1-2周。

總結來說

2月17日,全國會陸續復工,企業生產力也是逐步恢復。這個時間窗口一方面看疫情增長趨勢的變化,另一方面看復工後對疫情控制的影響。如果企業復工的變量對疫情影響不大,那麼整體經濟就會慢慢復甦。如果其中發生意外,則管控將繼續持續。


所以我們每個人做好自己的防護工作,不要給國家添亂,就是最好的抗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