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中鋒到空間型五號位的轉變,是活塞從沒落走向復興的開始?

北京時間2月13日,活塞在加時賽以112:116不敵魔術,球隊遭遇四連敗!在交易走德拉蒙德之後,活塞還沒有贏得一場比賽的勝利。

面對黃蜂,尼克斯這樣的弱旅都被血洗,更別說雷霆,魔術這樣的季後賽球隊了。把所謂不能帶隊取勝的關鍵人物賤賣後,讓梅克出任球隊首發中鋒,但球隊遭遇如此的境地。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活塞從傳統中鋒到空間型五號位的轉變,是正確的選擇嘛?這樣的戰略轉移還有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

從傳統中鋒到空間型五號位的轉變,是活塞從沒落走向復興的開始?


活塞目前的現狀

截止目前,活塞19勝38負排在東部第12第的位置,二月份8戰6負。其中在德拉蒙德沒交易走之前,戰勝了西部第2的掘金和第12的太陽隊,展現出了活塞強勁的一面。但是德拉蒙德被交易走後,球隊迎來新人奈特和漢森後,前者早已傷痕累累,後者一直沒有兌現天賦,因此並沒有給予球隊太多的戰鬥力,二者相比於德拉蒙德,讓活塞的實力削減了不少。球隊狀態也急劇下滑,連續輸給了雷霆,尼克斯,黃蜂和魔術隊,既沒了犀利的進攻又丟了兇悍的防守。在遭遇連敗之後,無異於給戰績本不景氣的活塞隊雪上加霜,與排名東部第8的魔術勝場差拉大到了8個,也讓他們與季後賽漸行漸遠。

從傳統中鋒到空間型五號位的轉變,是活塞從沒落走向復興的開始?


從數據上來看,活塞隊的攻防兩端都有了明顯的下滑。最近四場比賽的平均數據與賽季平均水平相比:場均得分95.2分(賽季平均水平為108分);場均籃板數41個(賽季平均水平為42.4個);場均助攻數22.5次(賽季平均水平為24.1次);投籃命中率為42.7%(賽季平均水平為46.1%);3分命中率為33.4%(賽季平均水平為36.8%);場均失誤16.5次(賽季平均水平為15.49次);場均犯規20次(賽季平均水平為19.3次);場均蓋帽為5次(賽季平均水平為4.7次);場均搶斷為5.25次(賽季平均水平為7.4次);場均內線得分40.5分(賽季平均水平為49.2分)。從高階數據來看,進攻效率為108.9(位列聯盟19位),防守效率為111.4(位列聯盟第21位)。從數據可以看出,德拉蒙德離開之後,活塞整體進攻都出現問題,還在努力尋求求勝之道。

從傳統中鋒到空間型五號位的轉變,是活塞從沒落走向復興的開始?


從傳統中鋒到空間型五號位的轉變,真的適合活塞嘛?

活塞交易走德拉蒙德之後,球隊的進攻重心從內線轉移到了外線,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順應時代的的潮流,畢竟內線拉出來投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另一方面是為了改變當前球隊不利的局面。但活塞這樣大膽變陣,真的能起到預想的結果嗎?

德拉蒙德和梅克在活塞的作用

首先說德拉蒙德在活塞的作用。作為球隊內線的大閘,德拉蒙德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在格里芬傷退之後,他一人扛起了球隊內線。進攻端:他場均可以拿下17.7

分,隊內第二高(僅次於羅斯),籃下命中高達66%。作為內線霸主,他在籃下場均可以拿下14.5分(聯盟第4,中鋒位置第2),同時還可以貢獻2.8次的助攻。防守端:他場均可以摘下15.8個籃板球(聯盟第一),23.3%的籃板率同樣聯盟第一,除了籃板效率高,他的封蓋和搶斷依然是聯盟頂尖水平,場均可以貢獻1.7次蓋帽和1.9次搶斷的數據。

從傳統中鋒到空間型五號位的轉變,是活塞從沒落走向復興的開始?


梅克對於活塞的作用。作為隊內第一高的球員,梅克的作用並不在於內線搶籃板或者低位單打得分,而是拉開空間,外線投射。從他的進攻手段也可以看出,他在籃下的出手佔比32.5%,而三分出手佔到了33.3%,三分命中率為33.3%,最近四場三分命中率達到了50%。在防守端,他憑藉身高臂長場均可以2.7籃板,0.6蓋帽和0.4搶斷的數據,貢獻相對較少。

從傳統中鋒到空間型五號位的轉變,是活塞從沒落走向復興的開始?


梅克出任首發的效果

梅克在出任首發之後,相比於德拉蒙德時代,最大的改變在於內線和三分,如下是四場比賽內外線的數據對比:

  • 面對雷霆: 籃板37個(對方42個),內線得分48分(對方50分),2次進攻得分為21分(對方22分)三分命中率為28.9%(對方21.7%),11/38。(失敗)
  • 面對尼克斯:籃板28個(對方47個),內線得分42分(對方50分),2次進攻得分2分(對方17分),三分命中率為44.8%(對方36.4%),13/29。(失敗)
  • 面對黃蜂:籃板52個(對方45個),內線得分36分(對方38分),2次進攻得分雙方一樣均為18分,三分命中率為20%%(對方25%),7/35。(失敗)
  • 面對魔術:籃板46個(對方47個),內線得分54分(對方36分),2次進攻得分8分(對方4分),三分命中率為33.3%(對方40%),18/45。(失敗)

從梅克出任首發中鋒的結果來看,可以總結如下:第一點,當球隊籃板球無法得到保障時,二次進攻受阻,如果三分失準,球隊在進攻端很難打開局面。第二點,當球隊外線三分發揮出色時,內線很難得到保障,基本屬於失守的狀態。總體來說,目前的活塞在內線攻防兩端很難找到平衡。

但是從比賽的效果來看,梅克出任首發中鋒時,活塞有了更多的進攻選擇,打法也更加的靈活。當內線失守後,對方防守重心轉移到外線時,對活塞投手的準度是巨大挑戰。

從傳統中鋒到空間型五號位的轉變,是活塞從沒落走向復興的開始?


從活塞陣容來看,這樣的轉變合理嗎?

從比賽的效果來看,從傳統內線轉變到空間型五號位後,對於活塞有利也有弊,那就從活塞的陣容配置分析一下利弊關係。

活塞的優勢——出色的三分射手群。從活塞的陣容來看,隊內有8名球員三分命中率都在36%以上,這樣的外線的進攻火力是其他球隊所不能及的,活塞本賽季整體三分命中率高達36.8%(聯盟聯盟第7)。在首發五人當中,僅有布朗三分命中率有所下滑,其餘四人都有了明顯的提升(最近四場比賽數據)且三分命中率相對穩定。首發五人都有三分威脅的好利莫過於場上會出現更多的錯位,這對於球隊而言是最佳的進攻機會。從這一點來說,這樣的

轉變是有利的。

從傳統中鋒到空間型五號位的轉變,是活塞從沒落走向復興的開始?


活塞的劣勢——薄弱的籃板能力。

本賽季活塞場均僅僅拿下42.4個籃板球,位列聯盟第29位,這還是隊內有聯盟籃板王的情況下的數據,然而他的出走,對於活塞籃板球的保護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梅克場均6個籃板球根本不能止血,籃板得不到保障,二次進攻就會受阻。籃板王離開之後,需要場上所有球員都需要把進攻端的一部分精力投入到防守端,因此,這對於球員體力實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從這一點來說,對於活塞是不利的。

從傳統中鋒到空間型五號位的轉變,是活塞從沒落走向復興的開始?


小結:

綜合德拉蒙德和梅克的作用以及比賽的效果來看,活塞這樣的轉變太過於冒險,從目前比賽的結果來看,活塞既沒有打出預期的效果又在內線吃了虧,得不償失。交易走德拉蒙德後並沒有讓活塞更進一步,而是從復興走向了沒落!

事已至此,這樣的陣容佈置還需要提高哪些方面?

目前活塞的陣容和打法是當今聯盟的主流,但他們的陣容存在明顯的短板,若想在此陣容上有所突破,需要在核心問題上做出調整,細節上做出改變。

第一點:梅克需要在增加內線威脅

目前,梅克作為活塞內線的防守大閘,需要在內線承擔更多的責任。在進攻端,需要在增加低位的單打和策應,來豐富球隊的戰術選擇。在低位進攻時,梅克需要控制失誤次數。在與魔術的比賽裡,梅克在低位接球時連續出現失誤,被後者打出了漂亮防守反擊。在梅克內線失利之後,轉佔到外線,內線失守。因此,梅克的進攻質量很大程度上牽制著全隊的進攻選擇。

在防守端,梅克要利用身高臂長和積極卡位來彌補體重上的不足。譬如在與魔術隊的比賽裡,活塞外線張弓搭箭,梅克在內線鎮守,但是在卡位環節,梅克卻抗不過鋒線位置的艾旺杜,因此錯失一次籃板球機會。在對方強勢攻框時,梅克需要參與更多的協防,來完成防守任務,在這一點梅克還需要提高。

從傳統中鋒到空間型五號位的轉變,是活塞從沒落走向復興的開始?


第二點:提高防守質量

本賽季活塞的總體防守做得不夠出色,場均出現15.5次失誤聯盟第5位,而搶斷和蓋帽數據均在聯盟下游的水準,對於籃板的保護更是聯盟倒數第二。因此,活塞若想得到提升,提升防守質量刻不容緩。首先,積極拼搶,保護好籃板球,尤其是內線不佔優的情況下,需要有更多的人站出來。其次,增加協防能力,尤其是活塞後場,除了雷吉傑克遜之外,其他人的防守效率都在聯盟中游的位置。最後,減少不必要的犯規,最近四場比賽,活塞場均有20次犯規次數,這樣的失誤無異於給對手更多的得分機會,所以要注意細節的把控。

從傳統中鋒到空間型五號位的轉變,是活塞從沒落走向復興的開始?


第三點:揚長避短

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也是取勝之道。由於德拉蒙德的存在,活塞的進攻回合相對較慢,位列聯盟第27位,

但是梅克有所不同,他橫移速度出色,有一定的持球能力,因此可以打出快速地進攻回合。相比於陣地進攻,快速地攻防轉換一方面減輕了對於內線的壓力,另一方面,發揮出了活塞年輕,外線精準的特點。利用自己陣容的優勢來制定出相應的戰術打法,也是贏球的關鍵。

從傳統中鋒到空間型五號位的轉變,是活塞從沒落走向復興的開始?


結束語:

在德拉蒙德被交易後,活塞雖然沒有打出預期的效果,但球隊變得更加的有時代感。年輕的活塞還需要在失利中總結經驗,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後提高,贏得比賽的勝利。所以,在活塞由傳統內線轉變到空間型五號位之後,能取得什麼樣的成績,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