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乘客在酒店隔離的21個日夜“孤島”讓杭州的溫暖傳遞更快

武漢乘客在酒店隔離的21個日夜“孤島”讓杭州的溫暖傳遞更快

即使沒有手機,看著窗外月升日落,住在杭州蕭山寶盛道谷酒店(機場店)的武漢客人,也清晰地記得,今天已經是在這裡住的第21天了。

除夕夜, TR188次航班從新加坡到達蕭山機場。機上335名乘客中有武漢客人116名。因為飛機上有人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飛機著陸後,這些武漢乘客不得不被送到距離機場20分鐘車程的一家酒店隔離,進行醫學觀察。

從除夕夜,到元宵節,再到立春已過,整整21天過去,酒店仍有60多人處於醫學觀察中。這是指揮部、屬地部門、醫護人員、酒店等共同商量的結果。這個小小的酒店就像一個溫暖的孤島,病毒被隔離,善良在放大,溫暖在傳遞。

酒店、屬地、醫護臨危受命

建立臨時黨支部與時間賽跑

“您好!新加坡飛往杭州的TR188航班降落蕭山國際機場,根據省、市的緊急部署,區委、區政府決定將航班內116名武漢籍旅客隔離在寶盛道谷酒店(機場店),酒店作為隔離留觀點,請立即做好接待準備……”

1月24日19點11分,寶盛集團接到蕭山區委區政府通知,需緊急隔離一批武漢籍旅客。

此時的酒店,剛剛結束給南航機組人員特意準備的年夜飯歡聚,其他住店客人已經用餐完畢,進入休息狀態;另有2個南航機組人員將馬上落地,酒店完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

但任務迫在眉睫,經過短暫的商量後,杭州市黨代表、寶盛控股集團黨總支書記、董事長沈柏煥立即作出決定:

第一,要求酒店全力以赴按照蕭山區委區政府要求,做好隔離接待與配合;

第二,在寶盛集團內部協調,將在店的客人立即全部轉移至寶盛水博園道谷酒店,避免在店客人與即將到來的武漢籍客人的交叉;

第三,做好已經預定客人的聯繫,取消所有訂單;

第四,關閉網絡預定至隔離期滿止。

接到指令後,酒店總經理楊軍連夜召集員工回來工作。除夕夜,店內人手很少,20多個外省員工全部回家過年了,客房服務人員只有4人,前臺只有2人。但這時店內還有50多位客人,沒辦法,他們只能一邊挨個兒做思想工作,一邊緊急聯繫集團其他酒店準備接收和調度車輛。由於當時已是大年三十晚上,一時間被告知要換酒店,很多客人情緒激動,要求退款賠付、安排次日的旅客送機服務等。面對客人的各種要求,酒店都一一答應。

次日凌晨2:00,經過近7個小時的忙碌,部署的工作全部完成了:在店客人轉移完成,安排妥當,訂單取消完了,網絡預定也關閉了。

武漢籍客人到店入住,與原在店客人無一交叉。

武汉乘客在酒店隔离的21个日夜“孤岛”让杭州的温暖传递更快

1月24日至1月25日,與時間賽跑的,還有特殊的臨時黨支部。

1月24日的除夕夜,註定是一個不眠夜。116名武漢乘客進入酒店之前,根據蕭山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令,一個工作專班成立了,臨時黨支部也建了起來,來自蕭山區衛生健康局、杭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蕭山區公安分局、黨灣鎮、寶盛道谷酒店等不同單位不同崗位的黨員,組成了一個戰鬥堡壘。

杭州蕭山區衛健局健康促進與評價科科長汪秀軍剛剛吃完年夜飯,接到局長電話,二話不說開始打包行李,特意帶足了兩週的換洗衣物。

除夕傍晚的一通電話,也打亂了蕭山第一人民醫院陳展文準備回家吃團圓飯的安排。

“我是黨員,我上!”匆匆在坎山分中心食堂扒了口飯,陳展文就趕去了蕭山國際機場。“年三十那天,我們護理組只有3人,連續工作72小時,初三、初四又增加了4人。”

陳展文是個經驗豐富的護士,有著7年ICU工作經驗,作為黨員,又是這個臨時護理組的組長,她的壓力可不輕。家中兩個小孩一個上幼兒園,一個才20個月大。現在每天和兒女的視頻時間是她最開心的時刻。

來自武漢年近6旬的李老伯說起陳護士,直翹大拇指,“我是兩進酒店了,因為腸胃疾病送外醫療後又住進酒店,前前後後都是她親閨女般的照料。杭州人真好!”

武汉乘客在酒店隔离的21个日夜“孤岛”让杭州的温暖传递更快

成立專業廚師隊

一天消耗1500個餐盒

按照隔離要求,116名武漢乘客成年人一人一間房,15歲以下孩童可選擇和父母一方住。

蕭山區衛健局副調研員化敬利大年初二自駕從江蘇老家徐州直奔隔離點,再也沒有出去過。諸多瑣碎的事情要他來協調安排。每天他們按6張表格做事:人員統計表、進出動態表、消毒殺菌表、生活需求表、食譜表等。

這也反映出,隔離點的服務保障,不同於常規的服務,其要求遠超日常的星級服務。

楊軍說,按照分餐制的要求,酒店日均餐盒消耗數量高達1500個。寶盛道谷酒店輾轉籌措,把寶盛旗下四店全部庫存和山東兩店緊急加購的大批量餐盒,確保了物資保障到位。

武汉乘客在酒店隔离的21个日夜“孤岛”让杭州的温暖传递更快

為了讓被隔離的武漢乘客足不出戶也能感受到溫暖和關懷,他建立了12人的專業廚師團隊,在保障日常健康衛生、營養全面的餐食基礎上,他們還一起絞盡腦汁想辦法、出點子。

一日三餐,領班蒲大姐都會和其他服務生一起,裹在防護服裡,推著餐車,一層樓一層樓去送餐。每天的食譜儘量換著來,今天送小番茄、李子,明天就送換蘋果、蘆柑……

抖音上熱傳的道谷版“熱乾麵”,就來自酒店的精心準備。

年三十,廚師長付輝收到了酒店緊急通知返工的消息,當天從甘肅老家趕回了杭州。這是他第一次做熱乾麵。“我是本著做好每一道菜的想法去做的。好在熱乾麵也比較大眾化。我們諮詢了相關人員,查了百度,經過提前實驗,最後還是做出來了。”

除了熱乾麵,貼心的酒店還在前臺準備了兩個本子:一個用來記酒店客人點的外賣和“跑腿”單;另一個,用來記客人的個人需求。

隔離這麼多天,武漢乘客都有不一樣的需求。

剛來到這兒前三天,因為不斷有人員流動,還有人發熱送醫院,陳展文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

“有人想吃牛排了,有老人降壓藥用完了,有人患了角膜炎,有小孩擦傷了胳膊……只要他們提出,我們都盡力滿足。”汪秀軍說,換位思考,你沒有經歷過這種恐慌,感受不到他們的孤獨和無助。

消毒溼巾、中藥、點的外賣……只要前臺電話響起,酒店和屬地的服務人員就都會送來。為了節約防護服,他們往往一穿就是一天。

有一次一位叫老管的武漢客人開了一下門,就是想給工作人員拍張照,留做紀念。

武汉乘客在酒店隔离的21个日夜“孤岛”让杭州的温暖传递更快

其實,不光是道谷酒店,圍繞著武漢客人的後勤保障和服務,許多人都經歷著不平常的日夜。

除夕夜,杭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財務審計科科長吳向波,正在給女兒講睡前故事。突然手機響了起來,來自管委會熟悉的值班室電話號碼,讓並非當日值班的吳向波一下子警覺了起來。“參加杭州空港道谷酒店隔離觀測點工作專班,負責組織協調地方部門、輔助做好隔離措施、幫助武漢旅客平穩、祥和地度過隔離觀察期。”指示十分明確,多次組織和參與重大活動的他,無疑是最優人選。

靖江街道派出所副所長來軍虎,正月初一一早交接班後,就一直紮營在了道谷酒店邊的帳篷裡。

“疫情不止,我不退。”為了完成這一使命,來軍虎放棄了與家人的團聚。大年初二,家人見他應該到家的時間怎麼還沒回,給他打電話,他也沒接,只發了一條信息“要取消假期了”。“我當時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知道家人從新聞上也看到機場的事,知道我的工作責任重大,也沒多問。幾天來現場管控進展很順利,真心感謝一同戰鬥的同事們,也感謝家人們的理解和支持。”

武汉乘客在酒店隔离的21个日夜“孤岛”让杭州的温暖传递更快

每一個人都收到過武漢客人的感謝

孤島中善良傳遞得更快

1月24日緊急入住116名武漢乘客後,酒店又陸續接到通知,繼續安排武漢籍客人入住。至1月27日凌晨,酒店共入住武漢籍旅客151人。

化敬利說,被徵用作為隔離點後,酒店僅大年初二一天就損失了不少。“酒店所屬公司旗下還有不少物業,有些客戶擔憂把寫字樓作為隔離點,很多提前終止了合同,對集團來說都是損失。”

但相對於酒店的損失來說,他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安撫好所有工作人員的擔憂,並最終讓醫學觀察的武漢乘客順利回家。

直面突如其來的疫情和身臨其境的危險,一些酒店員工開始擔心、害怕,員工家屬甚至直接責難酒店總經理,但酒店總經理都一一耐心解釋和說明。

關鍵時刻,黨員衝在第一線。酒店的黨員員工主動承擔起了消殺毒、送餐、垃圾回收等風險性保障工作,其他員工則按照各自職責堅守崗位,沒有因為害怕而中斷過,共同抗擊著疫情。

楊軍覺得壓力還是很大的,員工的防護意識更不能鬆懈。他從早上7點起床起,上午要在酒店來回巡視三四遍。他擔心的事情太多:客房服務人員有沒有把防護鏡戴好?客房是否需要維修?酒店物資夠不夠用,還需要去集團其他酒店調配嗎?

大概是2月3日左右,酒店後廚有個小夥子有些發燒了。後來酒店醫護人員檢查,說只是普通感冒,應該是不小心著涼了。楊軍當時特別緊張,直到檢查結果出來,才鬆了一口氣。

除了緩解員工心理壓力之外,酒店還面臨一個更大的問題--“物資緊缺”。

在集團的協調下,集中調配了旗下蕭山四家酒店所有酒店的物資,全力保障寶盛道谷酒店(機場店)的需要。屬地黨灣鎮及時提供了口罩、醫用酒精、體溫計等物資,有效緩解了寶盛醫療物資緊缺的困境。

工作人員的用心,也被武漢乘客看在心上。

“從進酒店第一天起,所有的工作人員和我們一樣,都沒有回過家。”老管說,每個服務員來給你送飯,一定要說聲謝謝。

雖然並不是每一個員工都能夠與武漢客人面對面接觸,但他們都收到過客人們通過微信發來的感謝。因為物資緊缺,有的人手寫的感謝信,都是用客房配備的鉛筆寫的,字雖然很潦草,但心意滿滿。

疫情之下,情感卻未割裂。孤島中,病毒把人隔離,善良在放大,溫暖傳遞得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