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獲俄方支持,願在其領土鋪設對華輸氣管道,不只瞄準過路費?

俄羅斯近些年更加重視東方,一個重要原因是從這裡可以獲得寶貴的資金和支持,從而最大限度抵消西方的壓力。與此同時,莫斯科也更加看重蒙古國的特殊地緣作用。


蒙古獲俄方支持,願在其領土鋪設對華輸氣管道,不只瞄準過路費?


  轉型期的到來,令東方的天然氣消費市場正在迅速擴大。2019年全年,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共進口9656萬噸天然氣,同比上漲近7%。其中,液化天然氣(LNG)進口量同比增長12.2%。2014年5月東線天然氣購銷合同的總額超過4000億美元,年供氣量達到380億立方,期限綿延30年。

  佔據地利之便的國家都從中看到了商機,以及提升戰略地位的可能性。哈薩克斯坦已向俄羅斯提議,在鋪設“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時可以通過該國領土,可以就近連接和利用“西氣東輸”的管網。

  儘管最節約成本、風險最低的就是“無過境供應路線”,不過從多方信息判斷,俄羅斯其實更偏向於經由蒙古對華進行供氣,而蒙古國當然是100個願意。

  2019年12月,俄天然氣公司宣佈已經和蒙古國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會一同評估俄羅斯經由蒙古國鋪設管道對華供氣的方案。分析人士指出,如果這個方案能夠成為現實,蒙古國就可以坐地收錢,享受一筆鉅額收入。而且蒙古國還能借助這一管道所提供的便利條件,讓其主要城市都實現資源利用的天然氣化。

  俄方人士透露,經過評估,如果“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選擇過境哈薩克斯坦,那麼對俄羅斯來說,收益不如過境蒙古國。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

  1、管道通過蒙古國,更容易以一個較低的成本為工業中心、消費中心和大城市供氣。而且通過草原鋪設管道的成本比通過山區要低,也不用因為徵地問題而消耗過多資金與時間。

  2、通過哈薩克斯坦進行供氣,將面臨其他國家的競爭,譬如也出口天然氣的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如此一來,在價格方面恐怕會有所損失。

  3、俄方還有一個隱秘之目的,那就是通過“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扶持蒙古國的經濟。蒙古國的存在,就是源於前蘇聯所一手操控。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這個遺產。

  就在2019年11月,俄羅斯通過一項軍援計劃,在蒙古國成立紀念日這一天向其贈送了2架米格-29UB戰機,以增強其空防能力。這是近30年來蒙古第一次擁有戰鬥機。普京也分別在2000年、2014年和2019年9月三次訪問蒙古,兩國確定全面戰略伙伴關係,還簽署永久性友好條約。可以說,蒙古自蘇聯解體之後,與俄羅斯基本恢復了傳統的盟友關係。


蒙古獲俄方支持,願在其領土鋪設對華輸氣管道,不只瞄準過路費?


  而有句俗諺是:“撕開一個俄羅斯人,你會發現一個韃靼人。”很多俄羅斯人的父系血統都能追溯到蒙古人。從伊凡雷帝到彼得大帝,從庫圖佐夫到布瓊尼、再到率軍攻克柏林的格羅德維科夫,身上都流著蒙古人的血。

  這種隱秘且密切的聯繫,讓俄羅斯有一種親蒙古的情愫。近些年在西方制裁下,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並不順暢,沒有力量大規模援助蒙古,因此通過輸氣管道讓蒙古得以徵收一筆“過路費”就成為理想的選擇。當然,這筆“過路費”俄羅斯是不會出一毛錢的。

  蒙古需要這筆錢。由於產業結構單一,蒙古經濟嚴重依賴大宗商品出口,尤其是礦石等,極易受到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2020年1月份,蒙古國總共出口242.55萬噸煤炭,其中對華出口就佔到231.48萬噸,佔到總出口量的95%以上。兩國貿易額佔到蒙古國對外貿易總額的68%左右。受疫情影響,蒙古的南方市場開始“關閉”,對礦石的需求大幅下降,蒙古受到了不小衝擊。如果時間繼續拖下去,蒙古國很可能會出現經濟危機。


蒙古獲俄方支持,願在其領土鋪設對華輸氣管道,不只瞄準過路費?


  不久之前,世行發佈的《大宗商品市場展望》裡做出預測,由於經濟增長前景疲軟,需求量不斷下降,鐵礦石、煤炭、銅、鋅等在內的大宗商品在2020年的價格將跌去5%至15%。鐵礦石價格很可能跌到每噸60美元。蒙古、澳大利亞等資源出口國的經濟很可能進一步受到打擊。

  近期,蒙古國的外債總額又多了72.4億美元,同比猛增12%。這導致2022年前不得不發行10億美元債券償還利息。利滾利,蒙古國陷入“外債高,外儲低”的惡性循環之中。2年前蒙古國就已揹負至少230億美元債務,已經是該國GDP的280%。

  而蒙古最為依賴的“搖錢樹”也掌握在西方資本和礦業集團手裡。英澳加等國一直控制著蒙古的採礦業,使得其捧著金飯碗卻要討飯吃。伸出援手的還是南方鄰國。2018年,蒙古獲得了人民幣援助,及時止住了經濟下滑。

  當然,蒙古國不會想設想的那樣感恩。如果“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通過蒙古,那麼烏蘭巴托就會獲得一種潛在的戰略遏制工具。

  表面上,它對兩個鄰國都強調友好。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2月12日在烏蘭巴托國家宮表示,當前兩國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在政經、人文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蓬勃發展,給雙邊人員都帶來好處。他還表示,兩國是永遠的鄰居,蒙方始終重視發展對華關係,並就疫情表示慰問。不過,誰親誰疏,其實一目瞭然。


蒙古獲俄方支持,願在其領土鋪設對華輸氣管道,不只瞄準過路費?


  蒙古應該記住,最大客戶和大買家的能力不止於揮舞鈔票買貨,背後還有堅實的綜合國力以及與國力相匹配的大國地位。復興偉業在一步步成為現實,在這個過程中,要避免增加風險與不確定性。蒙古要認清自己的位置,採取合適的態度對待鄰國,總想把人家當錢包,最後會把自己賠進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