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說說,全民宅家該幹嘛?(三)

今天,我想對各級各類學校和全社會說說:值此被迫國難,學校都延期開學,而家庭教育本身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因此正好變抗疫防疫之戰為中華民族絕好的家風建設之機,邊抗疫防疫,邊全民進行家庭教育及家風家庭建設,包括:

一、家風建設

以家庭為單位,從姓氏、族譜、祖訓、家規等入手,從意識形態領域重建家庭文化。加強家庭凝聚力,家庭自豪感,仁愛善良,至親至孝至敬,純樸民風,清本正源。

如果每個家庭都優秀,都有良好的家風,上對得起國家,堂對得起祖宗,睜眼對得起父母,閉眼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每個家庭成員的血管裡都流淌著尊貴的血液,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想想社會還會引發人為疫情的狀況嗎?

二、三生教育

經歷過生死,才會更好的認識和珍惜生命。有學生的家庭,更加要注重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

敬畏生命,不僅包括敬畏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也包括保護環境和保護自然。

學會生存,這是基本技能。意外和明天,無論哪個先到來,我們都應該做好防護和自救準備。

學會如何去生活,懂得生活的意義,讓生命的存在具有價值。

三、學會學習,學會思考

只有獨立的思想,才不會被人利用;只有獨立的思考,才能得到自然的真知;只有學會思考,才具有去偽存真的辨別能力。

所謂“謠言止於智者”,要保有自己獨立的判斷,遇事才能泰然處之。即使限於困境,或遇到疑惑,也會想出解決的辦法,自己解惑。

四、善於利用網絡,但不累於網絡

目前宅在家,孩子們或多或少會無聊,可以利用網絡資源豐富孩子們的認知,彌補平時線上教學的缺憾,家長要鑑別、要甄選,但是如果讓網課控制了,為了上網課而讓孩子們受罪,利用網絡,而不是困頓於網絡,過度過勞,美好的初衷就又變成罪惡了。

五、培養家國情懷,重塑中華民族魂

疫情,改變了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內容和方式。每日的經歷和見聞,生與死的考驗,讓人淚目,讓人感動,讓人憤慨,讓人激動……,這種種,都會激發每個國人的愛國熱情,是時候把愛國熱情凝聚為偉大的中華魂了。

以上所提各項,各學校和家庭需互相協作,每個學期,我們都提家校合作,可是學生來不了學校進行不了學校教育時,我們反而不知真正的家校合作該怎麼進行了。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的基礎,學校教育只是補充,很多人把學校教育當做主體教育,嚴重忽視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學生的養成教育,學生的各種習慣培養都源自家庭,而學習成績只是各種習慣作用在科目知識掌握的表象。

疫情是災難,在經歷災難中成長,不失為一種豁達的生活態度,讓我們一起勇敢、積極得面對災難,總結教訓,正視困難,眾志成城,打好持久戰,共贏勝利,共創和諧!在災難中重塑偉大的中華民族之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