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牡丹播種繁殖難,掌握分株小技巧,操作簡單、成活率高

導語:牡丹花是芍藥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又被稱為富貴花。牡丹花花開之後雍容華貴,又不失嬌豔,因此受到眾多花友的喜愛。牡丹花的繁殖方式有多種,最常見的就是播種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扦插繁殖後期養護比較費心,播種繁殖也不適用於觀賞牡丹。

本篇文章主要圍繞“觀賞牡丹的分株繁殖”這一話題來介紹,希望對花友有所幫助。

牡丹花在生活中也較為常見,它株型優美,枝葉繁茂,花朵色澤豔麗,富麗堂皇,又有著“花中之王”的美譽。

說起牡丹花的繁殖,一般情況下花友們最先想到的都是播種,因為這是常見的有性繁殖方式,其它花卉可能比較適用於播種繁殖,但是觀賞牡丹卻不適用。採用過播種方式來繁殖觀賞牡丹的花友,應該都會發現整體出芽率比較低,而且比較耗時,從播種時起,要4-5年後方可見花。花友們如果瞭解了觀賞牡丹播種繁殖的缺點,肯定就會改用其它方式來繁殖觀賞牡丹。今天小柒就來細說一下,如何分株繁殖觀賞牡丹,來提高成活率。

觀賞牡丹播種繁殖難,掌握分株小技巧,操作簡單、成活率高

一、什麼是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簡單來說就是選取較為健壯的種苗(稱之為母株),將母株上的健壯根莖拔出來,從根莖紋理上將交接處的分莖切開,經過消毒處理後植入合適的土壤中,使其成為可以獨自生長開花的植株。

二、牡丹分株繁殖的優點

相對於播種繁殖來說,分株繁殖操作方式簡單,而且使用的栽培時間短,不像播種繁殖要到4-5年後才能開花。另外,分株繁殖還可以遺傳母株的生長特點,避免出現品種變異。成苗的時間比較短,可以節省栽培成本。

觀賞牡丹播種繁殖難,掌握分株小技巧,操作簡單、成活率高

三、牡丹分株繁殖的最佳季節

生長習性:牡丹花喜溫暖、怕炎熱,溫度最高不要超過25度。喜陽光、但是怕強光,也能耐一定的半陰,不能長期不見陽光。在17-20度的溫度下會開花。通過了解牡丹花的生長習性可以知道這是一種喜歡溫和環境的花卉植物。

分株最佳季節:牡丹花的分株繁殖一般都是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也就是每年的9月底到10月底這段時間內。這個時候也慢慢要步入秋季,牡丹花的生長髮育速度慢慢減慢了。因為溫度和環境的變化,會慢慢變為半休眠的狀態,這個時間段內的牡丹花生長變緩,吸收營養的速度變慢,此時對牡丹進行任何操作都能夠將傷害降到最低,影響減到最輕,減少分株操作對牡丹植株的影響。

觀賞牡丹播種繁殖難,掌握分株小技巧,操作簡單、成活率高

四、如何進行牡丹的分株繁殖

注意:牡丹分株繁殖並不是所有的植株都適用,

要選擇三年以上的健壯植株,植株比較弱小的話,不適合分株。

1、挖出母株

分株前要對牡丹進行控水,使土壤乾燥一些,有利於土和根的分離。首先將牡丹整株挖出,然後去掉泥土,晾1-2天,使根部損傷的表面乾燥,以防遭受病菌感染。

2、分割母株

牡丹母株晾乾之後就可以進行分割了,分株時要根據牡丹根部的紋理進行切分,分出來的部分要保留完整的根系和頸處的萌櫱芽。如果沒有芽只有根,牡丹是沒法成活的。

觀賞牡丹播種繁殖難,掌握分株小技巧,操作簡單、成活率高

3、消毒處理

經過分割的母株與子株都會存在傷口,如果種植前沒有經過消毒處理,那麼就容易出現傷口感染的情況,從而影響成活率。所以栽種前要進行消毒,可以塗抹傷口癒合劑或殺菌劑,然後再次擺放在陰涼處晾乾,之後在進行種植。

4、盆土選擇

前期種植可以選擇中等大小、透氣排水性好的花盆,土壤也不需要特別嚴苛,保證疏鬆、透氣即可。一般用腐葉土、普通園土、粗沙等多種土壤搭配的混合土,再加上基肥,種植時可以在土壤中加入一些多菌靈等消毒劑,防止其中含有蟲卵或黴菌等有害物質。

觀賞牡丹播種繁殖難,掌握分株小技巧,操作簡單、成活率高

五、如何養護分株繁殖後的牡丹

1、光照

牡丹花喜歡光照充足的生長環境,但是忌強光直射。剛剛栽種時,如果擺放到光線過強的位置養護,那麼就會阻礙子株生長。所以,需要擺放到散光照射的位置,等到新芽萌出後,再移到光照較多的位置養護。

2、澆水

牡丹根系為肉質根,澆水不宜過多,以免爛根。澆水原則是見幹見溼、澆則澆透,不能積水。最好用軟水,再是河塘水,如果是自來水,最好儲存一天後再用,讓多餘的氯氣揮發掉,因為氯氣對牡丹植株生長特別不利。

3、溫度

牡丹生長適宜溫度為16-20度,如果溫度過低對植株生長不利,因為分株的最佳時間是9月底到10月底,如果出現溫度過低的情況,可以適當的做好保溫措施,可以把植株移到室內養殖,新芽萌出後可以放到窗邊光照充足處。

觀賞牡丹播種繁殖難,掌握分株小技巧,操作簡單、成活率高

總結:觀賞牡丹繁殖,分株是最佳方式。分株時間、分株後的處理、盆土選擇、栽種後的養護,這幾方面決定著分株成活率。

以上是小柒的個人經驗和觀點,希望能幫助到花友們,如有不足請多指教

愛養花草、喜歡小柒的朋友們請點個贊關注一下吧,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