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只佔60%,部分高校實行綜合評價錄取,這是否會造成錄取不公平?你怎麼看?

西部神鵰


這個問題的重點在於公平二字,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會還是不會?

首先,公平是相對的,不公平是絕對的。


這是個常識,不需要什麼社會學、倫理學、政治學來佐證,因為人類沒有發明哪種制度是全人類都認可的,所有人都認為很公平公正的事是不存在的。所以綜合評價錄取這個事肯定存在不公平的一面!這毫無疑問。

第一個不公平就是權利尋租。這是顯而易見的,我相信政策制定者在制定之初肯定也想到了這個可能性,而且這還比較簡單易操作。因為學校在綜合評價考核環節有自主權,比重也達到了30%,完全可以決定一個考生的去留。打通相關環節,搞定相關主要人物,對於有些家長來說並不難。

第二個不公平是地域差異。



如圖所示,南方科技大學的招生規則就明確的指出,“上海、浙江考生僅舉行面試不參加機試”那對於其他省份的考生來說是不是不公平?北京大學在上海也推出綜合評價錄取,但是它在上海是屬於提前批錄取,換句話說上海考生沒被北大錄取,依然可以參加常規的報考,但是北大在浙江也推出了綜合評價錄取,但錄取方式並沒有明確說是提前批,那對浙江考生公平嗎?當然,人家學校推出不同的錄取規則,必然有人家的合理考慮,我們對此不做評價。

其次,公平是其本質。


為什麼我認為它是公平的呢?我們一一解析一下。

第一,只要對大多數人是公平的那它就是公平的,因為你無法做到所有人都滿意,所有人都認為公平。就拿權利尋租來說吧,這個情況肯定會發生,但是終究是小比例的,因為我們有法律的利劍,有制度的約束,不是可以恣意妄為的社會。大學推出綜合評價的錄取規則,絕不是為了招一批廢材進來,絕大多數學生肯定還是憑藉真本事考進來的,這一點我覺得毋庸置疑。

第二,我們要明白高考的終極目標到底是什麼?選拔人才,提高國民素質這是毫無疑問的。這種選拔機制給了那些考場發揮失常但綜合素質很高,有特殊才能的考生一次機會啊,這些都是人才啊,不能用一考定終身埋沒了人才啊!

第三,有些朋友剛一開始聽說這個規則,第一反應可能就是認為這會給那些學習差但是家裡有權勢
的考生大開了方便之門,其實不是啊。畢竟高考成績佔了60%,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還佔了10%啊,兩個加到一起佔了70%啊,所以說分數低的考生通過綜合評價拿到高分並不是很容易事啊。

最後,我們要允許改革,要保持開放的心態。



任何改革都允許試錯,不改革哪來的進步?不試錯哪來的成功?科比是超級偶像,賽場上的超級殺手,可他也是超級打鐵王啊,但是你不讓他打鐵,何來那一次次的絕殺?歡樂喜劇人都允許用電影pk相聲了,我們為什麼不能開放包容的允許高考改革呢?


黑狗智庫宋老師


看了這個問題,並且看了部分回答,頓時覺得後腦冷風飄過!還有那麼多人支持,不知道你們出於什麼想法,而且還打著改革的旗號!在中國,目前高考是最為公平的一次考試了,沒有之一!如果這樣搞了,正像持反對意見的網友所言,給掌握權利的人留了個後門,那麼那些寒門學子真就再難以出貴子了!這是一方面,另外,這麼搞一定就公平了麼?如果有學生本來學習成績很好,結果高一下學期生病了,或者家裡狀況不好,不能一心放在學習上,一直沒能把名列前茅,僅僅在及格,等高三時突然狀況變了,還學生奮起直追,成績一下上來了,那麼按照這個政策,學與不學沒用了,這也就斷了一些學生浪子回頭的路,你還會說這個政策合適麼?把學生平時的成績和高考綁起來,怎麼想的?高中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會不會把學生平時的成績給的賊高?這樣做公平何在?看了評論有地地方已經實行了,自覺自己是幸運的,如果我在這個地方,應該沒有我上大學的餘地了!現在一考定終身,雖然不是盡善盡美,但還是最為公平的,也是寒門學子跳龍門的一條路,如果高考也把能人為操縱的因素放裡邊,那麼真是一場切切實實的災難!人無完人,有的學生在高一高二時會走一些彎路,當這樣的人想學時,成績會扶搖直上,這就是所說的學霸級的,腦袋好使,你不能把這樣的人一直綁在高中的學習上,要是實行了題主的政策,這樣的人所走的路就會被徹底封死了,你也得允許學生犯錯誤,也讓其有改正的機會


微小向日葵


堅持一考定勝負,花樣越多越不公平,走後門,歪門邪道的一大堆,素質教育就是偽命題,自古讀書就是苦差,高考才算公平一些,取消自主招生


不爭無憂2013


自從隋朝有了科舉制度以來,目前的高考制度是最公平的,要把高考成績只佔60%,部分綜合評價佔比40%,就會造成很大弊端。下面我具體陳述一下。

一.40%的綜合評價,其標準很難制定,那就摻雜著個人主觀因素。綜合評價可能包括思想覺悟,道德品質,心理素質,思維能力,各方面的才藝等綜合素質。找不到一個具體的標準,那隻能由評判員來認定。說誰行誰就行,說你不行,你也沒有好的論據去駁斥。就容易造成營私舞弊,任人唯親等不公平的腐敗現象。還會造成寒門子弟讀書無門,而埋沒良才。

二.這樣的高考辦法,只能造成弱勢者更弱。打個比方。高考的成績滿分是100分。而錄取的成績分數是80分。有錢,有勢力的孩子考試成績是80分X60%=48分,通過疏通關係就可以拿到綜合評價的40分,總成績為88分。而無勢,無錢的寒門學子要是考試成績為90分X60%=54分,若能拿到綜合評價的20分,總成績為74分,那麼寒門的學子就無緣進大學的校門。富家子弟就可以順利的去大學讀書,日積月累,寒門的子弟,更是讀書無望,沒有了上進的機會,只會埋沒大量的人才。

社會上是需要綜合素質的人才,那是通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結果,綜合評價是人的主觀意識來進行考量。勢必造成大批的優秀人才被埋沒。而那些庸庸碌碌之輩,也能走上高端的崗位,有可能會誤國誤民。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能釋放出人的創造力,把祖國帶向繁榮和富強,但是前提也要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德才兼備的實幹者,才能把道路領正,不會走歪路或邪路。


趙紹亮


這個事不是危言聳聽,是真的,並在部分高校已經開始實行了。但是,也沒有大家評論中描述的那麼可怕。

其大背景2014年9月3日國務院頒佈的《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如下圖。

主要內容有:

第一、改進招生計劃分配方式。

第二、改革考試形式和內容。

第三、改革招生錄取機制。

之後,北京、上海等地區陸續出臺相關政策。


小編就和問題有關的第三點做出介紹。這裡有兩個概念“綜合素質評價”和“綜合評價錄取”,讀者們必須先弄清楚。

它們名稱相似,含義卻完全不同。

綜合素質評價,是對高中生在“思想品德、學業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這五個方面的一種評價機制。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全面發展,避免只為分數而學習和成長。

綜合評價錄取,是一種高考改革過程中,一種新型的本科院校的選拔錄取方式。它等同於傳統只依據高考成績來錄取考生的招生方式,但不同之處在於它把高考成績只看作錄取標準地一部分,並把綜合素質評價納入其中。

以試行這一招生方式的中國科學院大學為例,其在2019年公佈的綜合評價錄取要求中提出,綜合評價成績=高考成績(60%)+本校測試成績(30%)+學業水平成績(10%)。


很多讀者難以理解,這樣的方式真的公平嗎?

以前是隻看分數,很公平,但是一旦有了其他形式,人為的可操作性就會很強——對於一些出身普通考生或者教育資源並不發達的地區的考生真的公平嗎?

第一、綜合評價錄取方式是擺脫應試教育和唯分論人的唯一方法。

只有錄取要求變了,學校和家長的教育方式和內容就要跟著變化,其價值觀就會不再只重視分數,而更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

這完全有利於培養創新型人才,而非解題型人才,是勢在必行的。

第二、必須做到公開公正的落實。

我們可以從部分試點高校的錄取方式,還是主要以分數為主,綜合素質評價上的操作性佔據的比例不是很高。——面試、實驗操作和思想和價值觀的表達等方面納入錄取成績時,必須保證避嫌、信息公開、操作公正。

如果沒有相應的監管審查和懲罰機制,這樣的錄取方式,教育改革只是在自掘墳墓。

第三、把握改革主旨,培養創新型人才。

這是最關鍵的,如果這種錄取方式,沒有將傳統的“選分錄取”改變為“選人錄取”,即沒有將綜合素質評價真正應用起來,改革將毫無意義。

現在部分地區的中考,在體育、實驗操作和綜合素質評價等方面的評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走個形式,還依舊只看分數,卻還滋生出大量不公現象。


總結:

高考改革和招生方式的改革,公開公正的落實,才是最關鍵的。

小編相信,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未來,人才是一個院校的發展動力,我國的教育一定會有光明未來的。


玖抒教育


高考無疑是相對比較公平公正的了,為什麼總有一些人打著這樣或那樣的幌子來切高考的香腸?

在相對公平公正的高考錄取分數線下,覺得不過癮,不便於操作,於是高校的自主錄取就由抱琵琶半遮面的形式出現,這個加分那個加分!結果呢,前年河南考生一起查分事件,由此挖出的發表的三篇論文全造假,一巴掌打在了高校自主招生的臉上!明眼人都明白,高中生學習那麼忙,能有幾個人靜下心來琢磨論文?每年減免分的那麼多,幾個有真材實料自己寫的?不是請槍手寫就是花錢出版!別無其它!

二年過去了高校自主招生鬧得沸沸沸揚揚的論文造假終於平息下來,於是又有人打綜合評價錄取的主意來了,每一個理由都是高大上,每一個理由都冠冕堂皇!不由你不相信!

只是這些摻雜了太多個人因素,評委因素的打分,使人難以信服!對平民百姓的孩子來講,高考是唯一的相對公平公正!這條路都堵死的話,這社會還有什麼希望?


用戶有二說一


還是看高考的成績吧,別弄些虛的了,高考是普通老百姓家孩子唯一可以出人頭地的一次機會,綜合評價的內容是什麼?有沒有關係戶,有沒有人情關係?所以還是不要了吧,高考給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和權勢富貴家的孩子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雖然過程中還是充滿了不公平不公正,但是高考是每一個上大學的孩子都必須獨立面對的。


孤單的兔子


當資源緊缺時,考試的好處毋庸置疑,它客觀地防止了不公平地走後門託關係等選人用人的不正之風。

但是現在,弊端越來越突出,如應試教育的補習班現象,公務員考試,使大批青年把大好的年華浪費在各種省考,國考之中。

我們不能總是害怕暗箱操作,而把我們大家都束縛在一個互不信任的環境中,人人自危。我們總要從舊的應試教育中走出來。

我認為,既要有考試,又要有的推薦,來綜合評定一個學子,一個求職者,似乎更合理,更公平。

同時推薦人,應對其推薦的內容的真實性負法律責任。正式的推薦信,推薦人需手籤,並存檔。錄取學校,或用人單位如發現有推薦信中有虛假或不實內容的情況,造成損害的,可起訴推薦人。


JackLin160150263


高考成績只佔60%,其它部分按綜合評價錄取,如果說這會造成錄取的不公平,那高考也是不那麼公平的一次考試,一次考試決定,也有部分運氣成分在裡面,正好碰到自己會做的題目,也有部分平常成績很好,高考發揮失常的學生,當然很多高考學霸都是貨真價實的。

每個省份的高考試題也不一樣,其實這本來就有難易區分,也是不公平的,每一種高考制度都有它的好處和弊端,不再以高考成績作為唯一依據,正是素質教育改革的真正開始。

而高考改革也會蔓延到中考的改革,很多省份的中考改革已經慢慢趨向不再以以前的文化成績為主,包括今年的雲南中考把體育和語數外並列100分,都是素質教育的改革嘗試,很多省份的中考錄取也不再以文化成績為主,也有綜合評價。

如果高考不再以唯一一次成績錄取,相對應的小學生和初中生也可以更全面發展。

不管是中考還是高考,這麼多年從來就沒有一個所謂公平的制度,只是相對於受益的群眾有所不同而已。

不再以高考一次考試成績為主,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復讀生和復讀培訓機構的存在。

很多家長為了一次高考,可謂是從孩子小學以至於現在的幼兒園就開始規劃了。中考高考考什麼,就只補什麼。

政策挺好,但是執行起來,很多省份都有難度,落地比較麻煩。

當時我們高二的時候就來一個小高考,考9門說作為高考部分成績,結果費事費力備考,後面就不了了之。

以至於很多專家為什麼有這麼多不落地的改革,因為他們的孩子基本不用經過高考這層篩選,很多很小就已經規劃出國留學,或者貴族學校,而高考制度主要是針對普通家庭孩子的選拔制度。

高考主要是公平公正,而如果高考成績和綜合評價按比例分,最大的弊端就是綜合評價不再像以前那樣透明,沒有明顯的依據參考,對窮人家的孩子衝擊最大。

如果國家不出臺相應的針對鄉村學校的政策,教育的兩級分化也會越來越嚴重。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0190170971689556"} --}

遇見曉C


平時的政治思想表現,團結友愛、關心社會政治、愛黨愛國愛勞動等等最為重要。教育部可制訂學生在校平時表現的細則供學生評比參考。畢業生的檔案評語必須是全班同學評定,而不是老師、校長喑箱操作寫了算。錄取學校必須公開錄取生的分數,同時公開被錄取生的畢業評語,畢業學校必須組織畢業生回校,對被錄取生的情況由全班同學監督(也是一次勵志教育過程),讓沒被錄取的學生心服口服。這樣才公評公證。初中升高中也以同樣方式畢業。

這樣一來,十年就會培養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真正需要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