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在患者体内会快速增长吗?能控制吗?

人类和肿瘤的较量似乎是一场永远没有结局的斗争,一旦走错了一步,后续就进入了被动。人类总想挖空心思地试图能肿瘤的"野蛮",但肿瘤偏偏狡猾多变,它总是给人类制造各种难题。尽管目前谈攻克癌症还为时过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新疗法、新药物,将癌症变成可控的慢性病,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控制肿瘤的技术上,人类正不断进行革新,为患者带来福音。

肿瘤在患者体内会快速增长吗?能控制吗?

人体的免疫系统和肿瘤相互搏斗,一个患者的肿瘤究竟会长的多快,这其实是因人而异的,一部分取决于肿瘤本身的突变基因,另一部分是患者的免疫力量。

肿瘤指标可以用来部分反映肿瘤的生长速度。肿瘤细胞不断的分裂和增殖,表现在CT影像上是肿瘤病灶不断地增大。当然肿瘤细胞自身也在不断凋亡,这主要因为药物和免疫系统的攻击,肿瘤细胞自身的竞争等等。

肿瘤细胞凋亡后其DNA和细胞内容物都释放到血里,也就是循环肿瘤DNA(ctDNA),这也是抽血测肿瘤基因突变的原理。

所以有时CT看起来没有变化的病灶,也许已经出现大面积坏死等,那大家可能疑惑,究竟肿瘤细胞多少是活跃增殖的?比例是多少?如果这个数值较大,往往意味着肿瘤生长较快,更具有侵袭性,预后也不是特别好。

倍增时间

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所需要的时间,有时也指一组细胞(如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在大小上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倍增时间常被用来描述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时间。

不同类型的肿瘤的倍增时间、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不同类型的肿瘤在倍增时间上差别较大,如果知道了前后两个时间点上肿瘤病灶的大小,就可以使用一个在线工具: 去计算肿瘤的倍增时间。如下图,您可以输入前后两次检测的时间(时间格式是:天/月/年,如9/9/2016),再输入肿瘤的直径大小,即可以测算出肿瘤的倍增时间。

肿瘤在患者体内会快速增长吗?能控制吗?

比如2018年2月11日看有1毫米,在2020年2月11日有15毫米,则可以计算出倍增时间是62天。平均而言,一个1毫米的病灶包含1百万个癌细胞,长到1毫米大概需要6年的时间。

而且低于1毫米的大小,目前几乎是检测不到的,其实目前的影像学筛查技术,检测到的病灶极限范围是5毫米大小。所以现在目前的影像学胸片是做不到肺癌早期检查的,国际公认的技术是低剂量螺旋CT。

肿瘤的分化状态

肿瘤的分化状态是指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肿瘤细胞特征,看起来像是正常细胞的被称为高分化。假如细胞形态看起来很异常,则被称之为低分化,或者分化不良。相比高分化的肿瘤,低分化的肿瘤往往是生长较快,中分化的肿瘤居于中间。

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肿瘤的组织学是指显微镜观察到的肿瘤细胞整体的特点,这也会影响到肿瘤生长和扩散的速度。以肺癌为例,小细胞肺癌的生长和扩散速度非常快。而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和扩散速度往往要慢一些。

S期细胞比例

S 期细胞比例(S-phase fraction)这一数值是判断一个样本中处于复制遗传物质(DNA)的癌细胞比例,在一个细胞准备分裂成两个细胞时,会先经过S期。如数值低于6%则 认为是较低,如数值处于6-10%则认为是中间的数值,假如这一数值超过了10%,则认为较高。

Ki-67蛋白指标

Ki-67是一个蛋白,当细胞准备分裂成两个新细胞时,Ki-67蛋白的含量开始增加以准备被分入两个子代细胞。可以通过一个染色的化学反应(免疫组化等),来对肿瘤细胞中的Ki-67蛋白进行检测。Ki-67的阳性比值越高,则肿瘤越是更快地分裂并形成新的细胞。

在乳腺癌,假如Ki-67数值小于10%则认为较低。如果居于10-20%则认为是在边界线的位置,如果超过了20%,则认为较高,肿瘤细胞分裂和增殖活性较强。

虽然S期细胞比例和Ki-67水平能提供医生和患者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医生之间没有达成一致,即如何使用这些信息去做治疗决定。也不是所有的检测报告都给出这两个数值,因此,这需要检测前与医生进行沟通。

肿瘤生长速度在不断变化

肿瘤在患者体内会快速增长吗?能控制吗?

不同肿瘤的生长速度存在差异,其实即便是肿瘤本身的生长速度也不是完全均一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也就是肿瘤自己会改变它们的生长速度。

一个原本生长很慢的肿瘤,可能突然加快了速度,变得长得很快了。改变它们生长速度的原因可能有药物、免疫、肿瘤自身获得性基因突变等等。

转移最快的五种肿瘤

肿瘤不只是快速生长,还经常跑来跑去,四处转移。恶性肿瘤的转移其实是肿瘤最大的危害。肿瘤的转移能力与病灶类型、基因突变等等都有关系。

前五大转移能力最强的恶性肿瘤分别是:

胰腺癌,如果出现腰疼、消化不良、体重减轻,最好去看医生,胰腺癌一般有这些症状。而且胰腺癌很难诊断,出现症状的时候一般是较晚期了。

脑肿瘤,约50%的患者曾经有过严重的头疼,其他的症状还有视力模糊、恶心、平衡能力差。50岁以上的人患脑癌的风险增加,尽可能避免MRIs和CAT的扫描,这些增加了患脑癌的风险。

食管癌,如果出现吞咽困难,呃逆,最好做个检查。

肝癌,与胰腺癌类似,往往也是后期才被发现。肝癌的症状包含黄疸、乏力、疼痛和体重减轻等。酗酒和肝炎病毒感染,增加患癌风险。

黑色素瘤,这是一种快速增殖的恶性皮肤癌,经常暴晒的人易患黑色素瘤。

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新开发的癌症的第四种治疗手段,属于全身治疗的一种,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令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

癌症的免疫疗法包括在体内激活自身免疫功能的主动免疫疗法,例如疫苗;解除免疫刹车(抑制)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体外增殖T细胞回输的过继免疫疗法;体外加工增殖树突细胞回输体内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的抗体疗法等。

肿瘤在患者体内会快速增长吗?能控制吗?

疗法被誉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第三次革命,然而,大众并不了解。很多患者和家属会误会治疗就是等同于"食补提高免疫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李峻岭教授解答,"免疫治疗的特点之一是作用持久。表现为患者一旦对免疫治疗起效,有效的维持时间会比较长,能让肿瘤长期控制在一个范围,甚至部分患者在停药后仍然能持续获益,这与体内免疫系统的重新激活相关。"国际研究(CheckMate 017/057研究)汇总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免疫治疗展现出五倍于化疗的5年生存率(13.4% vs 2.6%)。这是肿瘤免疫治疗随访时间最长的III期临床研究,其中一部分患者已经停用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患者依旧处于疾病缓解状态。

由于免疫治疗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统抗击肿瘤,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也更高,较低概率出现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另外,免疫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假性进展"的情况。免疫治疗起效相对较慢,治疗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免疫细胞进入到肿瘤组织中,表现为病灶比原来变大了。但这时候往往患者的状况良好,症状也在改善。如果继续使用,一段时间后再去检查,又会发现肿瘤变小了。这种情况称为"假性进展"。因此,患者看到肿瘤没有缩小,也不要着急停药。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治疗。

终上所述,肿瘤生长速度是与肿瘤的类型,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的。目前的一些分子检测技术,对癌细胞的分化程度、S期细胞比例、Ki-67指数能做些检查,结合肿瘤病灶在CT上的大小变化与时间等来分析倍增时间,也是一个评估肿瘤生长速度的指标。

由于CT检测有辐射性,很多患者使用每个月测CEA等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即根据CEA等数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来判断是否耐药,使用的靶向药物是否有效等。那么是否可以大胆的设想,如果将两次CEA的数值差额,除以间隔的天数,这种比值是否也能反映肿瘤的增殖活性呢?或者至少部分反映了肿瘤的生长速度。以上假设仅供参考,患者注意和医生沟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

癌症患者到了晚期身体会非常虚弱,做手术、放化疗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在早期能了解清楚病情,能大大提升治疗的效果,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免疫治疗与三大标准治疗相比,仍还处于发展阶段,多数治疗需要患者自费。目前,癌症免疫治疗,正在采取多种免疫治疗方法复合,或者与三大标准疗法相结合的办法,期待未来传来更多捷报。

好了,今天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肿瘤免疫学教授,对肿瘤免疫治疗有疑问的,可以点击左下角“了解更多”或后台私信留言,我将尽我所能为您解答。更多癌症科普、病情案例实时分享。

您的关注、留言、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认可!

[1] Tubiana M,et al., Acta Oncol. 1989;28(1):113-21.

[2] How Fast Does Cancer Spread?

[3] 计算工具:http://radclass.mudr.org/content/doubling-time-calculation-growth-rate-lesion-or-mass

[4] 国际临床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