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风水宝地六府营 神祇灵应玄帝庙


颛顼[zhuān xū](公元前2514年~公元前2437年),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本名乾荒,姓姬,是轩辕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居帝丘(今濮阳),号高阳氏,又称黑帝或玄帝。是“五帝”之一,在天神传说中是主管北方的天帝。颛顼是中华民族人文共祖之一。


春秋战国时的楚王为其后裔,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我是帝高阳的后裔,我的先祖名叫伯庸)屈原与楚王同族,自称为颛顼帝后裔。

现今中牟县大孟镇的六府营村及玄帝庙,与上古帝王颛顼有着特殊的渊源。


百年古村说传奇 此地曾埋皇家女

中牟县大孟镇境内,郑开大道北侧,有一个蕴藏着丰富历史文化的村庄——六府营村。据古碑记载: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六府营即为村落。


六府营村民舍稠密,四周沃野平畴,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环境幽雅。村南的石沟里蒲草丛生,水流清澈,一年春夏秋三季都有人在河边垂钓,真乃诗情画意。


但村名的来历长期以来莫衷一是,也藏匿着鲜为人知的故事。《中牟县地名志》记载,这里乃是明代司隶校尉屯田处,驻有六府之兵,人口聚集渐成村落,故名。《明史》诸王世表记载,明代周藩王(朱棣)世代建府开封,毗邻中牟。《东京志》记载,永宁王府前街为六府街(永宁王即靖僖王朱有光,系明成祖朱棣的第六子),其意甚明。由此看来,六府营村名的来历,乃后人纪念永宁王所至,而永宁王其府称六府,其府前街称六府街,其营地称六府营,再自然不过了。


据村中老辈人相传,永宁王的一个小女儿就死于此,葬在村西南岗上,俗称“皇姑坟”。前些年遗址犹存,后来被农田覆盖,再难寻其址。


据该村二组组长李金岭介绍,六府营村是块风水宝地,在他小时候,东西北三面环岗,南面临大石沟河。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此,西岗为龙首,绵延四五里,东岗为龙尾。岗高约20米,厚约500米。当地人称“簸箕岗”,村南为入口,村庄民宅围绕村中心而建,坐落有序,成圆环状,街道被称为“磨盘街”。


相传刘秀曾避难 吓退日寇和水患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朝,重兵追杀汉后裔刘秀。刘秀逃亡途经六府营村,便藏身岗上。追兵赶至,眼望岗上树木茂密,难以搜寻,便拍马而去,刘秀由此得以逃身。


当年日本人来到村中扫荡,见岗高树茂、草盛木密,唯恐有埋伏不敢近前,只派了一小队士兵从南面进村,转了一圈后又回到原地,日本人惊恐不已,再也不敢进入村中。当时黄河以南为沦陷区,为日军占领,六府营村四周都是日军据点,唯独六府营村未遭受日军侵害,各地百姓听说后纷纷到此避难。


1938年6月9日,为阻止侵华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花园口,黄河水汹涌而出,一泻千里,中牟耕地被淹、村舍遭殃、百姓流离失所。六府营村却躲过了这场灾难,只因该村三面环岗,地势北高南低,高岗阻挡住了滚滚南下的黄河之水。周边村庄百姓因此也来此躲避水灾。


如今的六府营村已改变了当初的模样,现在村中民房排列整齐,两三层小楼拔地而起,道路硬化交通方便,周围农田一片碧绿,百年古树星罗棋布。可惜的是,三面高岗现已被推平,建起了民房,独留村西一道土岗,已无当年壮观气势。


玄帝圣德万民敬 庄严不在待复兴

在六府营村中央,坐落着3间残破庙殿,青砖灰瓦,墙壁斑驳,门窗破旧,荒凉不堪。这座庙宇内供奉着玄帝神像,每月初一、十五,逢年过节,香客都会来此焚香祭拜。


颛顼所居玄宫为北方之宫,北方色黑,五行属水,因此古人称其以水德为帝,又称玄帝。但另有学者考证认为,玄帝为道教创始人老子。

明朝《中牟县志》记载:中牟平原广野,四边崇高,故雨集河溢,则泛涝成灾,而人力无能消弭。皇帝为御灾捍患,仰戴神功,乃建玄天圣庙,祈皇运遐昌,藩宗衍盛,富国保民。


颛顼是黄帝之孙,姬姓。其父乃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其性深沉而有谋略。15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开封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20岁。 传说在黄帝晚年,九黎地巫教流行,风气败坏,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人民也不安心于生产。颛顼为解决此问题,下令禁绝巫教,禁断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亲自诚敬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榜样。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劝导百姓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田地。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颛顼生子穷蝉,是舜的高祖。据说他在位78年,98岁逝世,葬濮阳。


庙前大院中矗立着五通石碑,分别是“大明嘉靖四十二年”“大清康熙三十八年”“大清乾隆四十六年”“乾隆十年”“乾隆四十六年”刻立。碑文主要记载了重修玄帝庙的相关情况。玄帝庙,始建年代无法考证,“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石碑被埋于地下,2007年群众集资重修将挖出的石碑置于原位。


清乾隆年间,黄河决口,玄帝庙瓦壁倾圮。后来瘟疫四起,百姓苦不堪言,四处求医无果。然而玄帝庙前后突然生出了两株瑞草,人称是救灾恤患之兆。本村善士李峨等设立香案,四方求药,百姓服后痊愈。因此各方百姓捐资集财,重修庙宇,重塑金妆。


据该村二组81岁的村民李同山回忆,玄帝庙建造恢弘,殿宇三楹,东西两厢配房,山门一座,四壁森严,两阶端拱,庙貌巍峨,圣像灿烂。大殿金碧辉煌,飞檐斗拱,气势雄伟。殿内雕梁画栋,殿中有一神龛,雕工精细,颛顼帝塑像端坐其中。院中两个参天大杨树,枝繁叶茂。山门飞檐挑角,巍然屹立。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大会,香客前来,烧香还愿,络绎不绝。相传中牟县令也曾陪同永宁王来此祈福膜拜。可惜现在已失当年繁盛之景象了。


六府营村的玄帝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是从“人文始祖”黄帝延续传承下来,秉具崇尚道德、追求和谐和振兴中华等丰厚的精神内涵,是我们今天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


聆听着六府营村的传奇故事,面对这眼前这座日益美好的村庄和渐渐没落的玄帝庙,令人流连、沉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