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手摧花!因物流受阻,这个情人节云南鲜花惨遭销毁

今天是情人节。历年来,这一天对于云南花农来说是创收的好日子,但今年对他们而言却成了”情人劫“。当前,由于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物流受阻、花市关闭、花店停业,云南几千万枝鲜花滞销,很多残花烂在地里,或被当场销毁。

在北京做鲜花生意的人士表示,因疫情期间物流运输受限,鲜花和包装材料的来源都断了。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交易量占全国的70%,是中国花卉市场的“风向标”和花卉价格的“晴雨表”。2月10日,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在关闭多日后恢复交易。该市场发布的行情通报显示,2月13日在本就疲软的市场需求下,随着情人节备货结束,在供货量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成交率、均价依然还在持续下跌,整个市场行情已触底。

辣手摧花!因物流受阻,这个情人节云南鲜花惨遭销毁

百万支鲜花被销毁

云南斗南鲜花市场2月6日因疫情影响拍卖市场停工,直到2月10日继续开放。而花农和鲜花经纪人面对面交易的对手市场,从春节后就再没开过。

为了情人节筹备了一整个冬天的花农们眉头紧锁,只能眼巴巴望着大片大片玫瑰花烂在田里。2月10日,有百万枝鲜花在这里被销毁。

根据美团外卖数据,预约在2月14日送达的“礼物”同比前一天增长了三成;来自同一个城市,但订单发件人和收件人地址位于两个位置近期增长了五成,情侣们选择同城异地恋模式。互送的礼品中防护用品居首,其次是蔬菜。

情人节外卖平台销量最高的“花束”中,西兰花居首,其次是花菜,再次是零食花束;情人节外卖平台搜索量最大的礼品榜单中,口罩居首,其次是护目镜,再次是酒精消毒棉片。

异地过节,视频见面的方式,直接导致了鲜花需求不同以往。而疫情对鲜花产业链的冲击最终体现在花农身上。

年前,花农们在斗南的供货量仍有每日80万枝,1月27日起仅仅有三四十万枝,而拍卖成交额也仅为50%—60%,去年七夕拍到每枝4元的红玫瑰,而最近的最低成交价跌到了每枝5分钱。

全国各省主要的终端鲜花批发市场都还处于停业状态,花农们深知自己的玫瑰花无法出云南省了,大大小小的种植户选择让所有的玫瑰花在地里开爆掉,再剪掉当垃圾处理,生怕影响后续的鲜花种植。

“如果想要碰运气把花运到市场去拍卖,还需请包装工、收花工,另外要支付包装材料还有从基地运到斗南的运输费,成本太高。”云南的花农表示。

往年情人节备货的高峰是2月7日到2月12日,近日成交量少且价低,这意味着花农每人的损失要以五位数来计算。大部分花农去年11月开始便为大情人节做准备,调整玫瑰种植时间,而冬季花卉生长周期长,花农们已经熬了2-3个月了投入了大量成本,从肥料、水电、人工到土地租赁。

情人节之后鲜花市场会进入淡季,中间会有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和“520”等小高峰,之后就要等到七夕节。倘若花农们要冲击母亲节,2月底3月初便要着手准备,大量资金有待投入,情人节的亏损使得众多花农卡在了这一关口。

辣手摧花!因物流受阻,这个情人节云南鲜花惨遭销毁

鲜花成交价创三年最低

2月10日,昆明花拍中心开业首日,总供货量为351.9万枝,与去年同期的600.9万枝相比,供货量减少249万枝,降幅为41.44%;成交均价为0.52元/枝,较去年的1.79元/枝下降1.27元/枝,跌幅70.95%,为2018年来三年最低。

不仅仅是昆明的鲜花批发市场还没开业,目前国内大部分鲜花市场仍处于关闭状态,花店的线下门店也大多仍处于停业状态,接单主要靠线上平台或朋友圈在接单,订单量非常有限。

线下门店没开张,线上电商消费也并不乐观。鲜花对物流要求较高,当下线上订花收货时间难保证,很多消费者即不敢出门逛花店,也不敢轻易在网上下单。电商平台的多家商铺均反馈目前物流到货或延时,因疫情防控,运输途中的不可控因素增加,到货时间晚于正常时间1至2天的情况非常普遍。

而且今年云南花农的花也不好卖,云南的一些村子也有交通管制,采购商进不去。目前各地都在打防疫攻坚战,加上很多地方实行一刀切政策,都采取最严格的管控措施。

一些商户表示,往年情人节鲜花销售额能占到他们全年份额的20%到30%,今年是错过了档期,现在只能盼着能早点恢复上班。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相关人士预测,一季度斗南花卉市场的鲜切花交易量会比去年减少1.2亿枝左右,全省会减少20亿枝,损失在25亿元以上,加上农资、物流等成本,鲜切花产业的损失在40~50亿元之间,如果再加上盆花的损失,可能会达到100亿元。(来源:21财经、界面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