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是有抑郁症吗?

陈意先生


首先一点,自己跟自己说话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草率的把这种行为归类到抑郁症。而且这点恰恰排除了抑郁症的可能性,因为抑郁症的人表现为①情绪低落、悲观。②反应迟缓,言语减少、语速减慢,交流困难。③意志减退,也就是懒,不愿和外界接触交往。严细思极恐,严重的话会产生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其次,一般精神异常的人会出现自言自语,不过在生活中没有精神疾病的,也会出现自言自语。或者受到刺激情绪有大起大落的时候,会出现多梦或者是睡眠困难等现象。

如果在自言自语的时候,明确知道是在自言自语的,就不是精神病;但是如果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或觉得自己在和一个什么人在说话,则属于精神病表现。所以,频繁的出现自言自语,而且不能控制的,建议到精神专科医院进行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对症治疗。

当然,如果容易发怒,而且情绪暴躁或者是睡眠质量差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调理自己的身体了,这时候可能有焦虑的现象,平时也要多注意自己的饮食改善,多注意调理自己的身体情况。要多注意锻炼,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多看正能量和有益的书籍,找些有助于平心静气的兴趣爱好,比如练书法、养花草,让心平静下来。



魔都魅影


作为精神科医生,我来回答您的问题。回答是否定的。经常自言自语,也不能说明一定是抑郁症。下面我们一起来分辨一下。

为什么自言自语?

自言自语,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现象,每个人在紧张或者孤独是都会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自己唱歌的情况,这都是正常现在,并不能说得了什么病。


另一种,是能听到耳边或者脑袋里有人和自己说话,这种自言自语是本人在和声音说话,就像我们和亲戚、邻居聊天一样,这种自言自语,是患者认为的一种很正常的沟通方式,虽然看不见人只能听见声音,但患者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相反,这类人认为自己有一些独到的“特异功能”,是常人无法理解自己。这种情况就属于一种疾病了。

出现病理性的自言自语,是不是就得了抑郁症?

这种病理性的自言自语,我们称之为“幻听”,出现幻听的人,也不能确诊就得了抑郁症。因为幻听症状也会出现在几种不同的疾病中。

精神分裂症:幻听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精神分裂症的幻听坚定、可以没有现实基础,可以天马行空、匪夷所思。精神分裂症患者坚信这些幻听是真的,不管多少人反驳自己,他们仍然相信自己的想法。

抑郁症:重型抑郁症患者也会出现幻听症状,抑郁症患者的幻听继发于抑郁症状,他们常常听见有人贬低自己、说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经常活在这种声音中的人,没有自信,经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与抑郁症患者恰恰相反,他们经常能听见耳边有吹捧自己的声音,所以患者常常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处处高人一头,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评论和关注


精神科小赵医生


你好我是精神科医生,经常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这个……我觉得起码不是抑郁症吧。至于究竟是什么,咱们可以慢慢分析。

经常自言自语的是什么疾病?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经常自言自语不一定是有病,也可能干脆就是一种个人相处的习惯。当然如果总是自己跟自己说话确实有一点怪怪的。

然后在来说一说精神科常见自言自语的疾病: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精神分裂症、分离转换性障碍等等疾病都可能出现自言自语,但一般抑郁症的患者很难出现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的表现。所以文章开头我会说起码不是抑郁症。

个人觉得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自言自语最多的患者是焦虑障碍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障碍患者的自言自语往往是一种自我排解精神压力的方式方法,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语常常与言语性幻听有关联。

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存在幻听,或者在没有幻听的时候都会出现自言自语的表现,有些甚至只是简单的双唇耸动。

那么抑郁症应该是什么样?

我们把抑郁症分为三大症状群:情感症状群、认知-行为症状群、自主神经症状群。


情感症状群:

  • 抑郁心境:源自患者的自我体验(例如:情绪低落、悲伤)或他人观察(例如:流泪、外表颓废);儿童、青少年抑郁心境可表现为易激惹;

  • 兴趣及愉快感明显减退:尤其是平时很喜欢的活动;愉快感减退也包括性欲减退

认知-行为症状群:

  • 面对任务时,集中注意和维持注意的能力下降,或明显的决断困难;自我价值感下降或过分的、不适切的内疚感,后者可以表现为妄想;

  • 如果内疚感或自责仅仅指向抑郁状态本身理则该症状不成立;

  • 对将来感到无望;
  • 反复想到死亡(不是对死亡的恐惧)、反复的自杀意念(有或者没有特定计划),或有自杀未遂的证据。

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群:

  • 显著的睡眠节律紊乱(入睡延迟,夜间醒觉次数增多,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 显著的食欲改变 (减退或增加 )或显著的体重改变 (增加或 下降);

  • 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 精力减退,疲乏,或即使最低限度的活动也会出现明显的疲劳感。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的疑问有所帮助,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私信留言,我会帮你解答的。手打不易,谢谢关注。


我说精神


我是宏姐说心理,我来解答这个问题,愿以下内容,帮助你拔开迷雾,温暖你的心。

经常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是有抑郁症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说是,那么就是重度抑郁症;说不是,自言自语是有多种类型的,有正常的喜欢自我交流型的,也有异常的精神疾病型的,在判断常自言自语的人,是否有抑郁或精神疾病,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

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1、当一个人有严重的抑郁症时,就有可能出现幻觉或妄想:有人骂TA说TA,或是对TA有威胁,那么TA就有可能会经常出现,自言自语的行为,有一部分人还伴随有打人骂人的异常行为,那么早期的自言自语,就是抑郁症严重的信号,若再不进行药物和心理的疏导,有可能演变成为精神分裂。


2、有一部分正常人,面对生活压力大,或是焦虑时,TA就喜欢通过自言自语,来疏解他的情绪,从而减少内心的不安感,从而自我调整到较好的状态,再面对生活的压力或问题,这类人能分清现实与想象,不会出现异常的无故打骂人。


3、还有一部分属于病理性的,脑部神经受损,比如中风后遗症,就会出现自言自语的现象。


所以自言自语是否为抑郁症,就需要进一步观察了解,这个行为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找到原因,就会明白是不是抑郁症了。


<strong>

建议学习一些情绪自我疏导与减压的心理书籍,或是课程,才能更好的引导自己走出负面情绪,才能更快乐的生活。

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路上,有良人相伴。

我是宏姐,国家二级心理师,擅长分析并疗愈各类心理,与家庭教育、情感问题、职场困惑等,愿成为你心路上的良人。

敬请关注【宏姐说心理】,一起用💕看懂这个世界。喜欢我的内容,请点赞,转发,留言[比心]

<strong>


宏姐说心理


要分为几种情况看待:

一,正常现象:有些爱探索问题的人士,在独自对疑难点进行钻研时,会形成设问反射。也就是多年训练形成的潜意识里的一种习惯,而在钻研时潜意识的信息会被提出到意识,其与语言中枢是有连接性的,收到命令,因此通过前意识作用表现出来,这个过程是其人为控制的,具有自知力,所以正常。

二:心理疾病:多数心理疾病都可能伴随自言自语。这其中只要能出现偶然性阶段性幻觉的心理疾病,都可能伴随自言自语。比如恐惧症患者有时处于恐惧内容中的语言交流态,这时虽然只有患者一个人但仍会出现虚空对话式交流或言语表达的恐惧。

自闭症患者中语言障碍者只要是能够发出声音和有听力的,其声音信息渠道并没有完全丧失,往往由于外界信号被部份微弱接收,在前意识层被捕获,进入意识进行判断初选,再进入潜意识深加工,储存为经验或忘记。他们如果出现自言自语是因为意识层没有丧失,只是因为神经元受损使信息接收系统非常不完善而出现较大的认知偏差,久之患者会主动放弃这种被动接收方式而选择沉默或不理会。但患者的意识与语言中枢连接功能并没有完全断绝,依然有表达愿望和行为。神经递质能把信息传递到声带口腔,所以在潜意识和意识以及语言功能联合驱动下,患者会出现对某些急切想要表达的内容的重复性自言自语,尽管有时比较刻板,但那是自闭症患者在努力尝试形成统一表达的方式。如果仔细观察记录,会发现同一内容经过多次似乎相同的“编辑”后,能够出现细微的进步。这是孤独症和自闭症患者治疗训练中需要注意的一个点。

再就是完全丧失发声和听力的自闭症患者,他们能依靠其他感知器官进行相应信息的捕获,从其他的感知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比如对现实图像进行视觉捕获进前意识,加工出的信息也以图像态储存。这与拍视频储存类似,输入输出都是视觉态,但是是无声的。患者在其中习得性学习到人的嘴唇活动而进行模仿,因此会出现不自觉的嘴唇活动,类似自言自语。对这类患者唇语解读中能够获得治疗信息,聋哑人在进行哑语交流中有些的也能发出特定的信息,只不过一般人是不太注意他们的声音的,因为只看手语就能明白大致意思。脑部生物电实验可以探知到意识与语言中枢的反应关系,结合CT也可以观测到区域连接中的脑内某些变化。

抑郁症患者:由于抑郁症患者在病程某阶段是会出现幻觉的,而幻觉是有可能使患者感到迷惑茫然或担忧害怕的,其自言自语原理为幻觉内容本来就是神经系统的部份损毁,炎症阻碍,神经递质乱溢导致的紊乱。因此出现自言自语是肯定会有的。这与精神分裂症的完全性紊乱失控是有区别的。

关于幻觉我要提一下做梦,有些轻微神经系统炎症,紊乱的患者,由于梦境内容被发散到语言系统也会出现醒来后的自言自语,但这不属于心理或精神疾病。只有梦境内容完全进入患者的相关知觉反射和回路系统,就能出现现实幻梦状态。即使别人知道是幻觉,但不知道是幻梦。因此人们会感到其“疯狂”。研究中幻梦与幻觉是要区别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

双重人格因素:很多心理和精神疾病是会伴随双重或多重人格的,这是一种隐蔽性较高的心理或精神疾病。区别方式是看其程度,如果能对自己双重人格有自知的患者为心理疾病。没有自知的为精神分裂症显示。一旦具有双重人格,在外人观察看来,其自言自语的现象就会很明显。简单说就是两个人在对话。分析其自言自语时的话语可以判断出是一个人在和另一个人对话。之所以我说隐蔽性较高是因为一般很多轻微双重人格的心理疾病者行踪比较隐蔽,或者社会角色毫不引人注意,甚至并不影响其社会化生活和工作。但这类群体确实存在,比如性心理障碍类朋友基本上都是。

后面还有焦虑症,强迫症,阿兹海默综合症,疑病症,创伤后症候群,甚至包括一些影响大脑的生理疾病等都可能出现自言自语。。。。太多了,我写不完,就此打住吧。

三,精神疾病导致的自言自语:与大脑神经系统重度紊乱完全相关,这个不用说了。



朋友你好。这里是心理咨询师老友手札,很高兴回答朋友你的问题。


对于抑郁症的一般判定流程是采取:问卷加充分了解个体状况,两者并用的形式。

当然,在这个模式里,对个人状况的充分了解占最主要位置,测试分数更多的是用来参考。

那么现在朋友你并没有更多的详细状况,只是给出自言自语是不是抑郁症,这是很难进行完整评估的。


单纯就自言自语来说,这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一种习惯。从局外人的角度来说,这只是我们观察到的对方身上的现象。


作为现象,它可能存在于任何人的身上。

所以谨慎起见,仅凭这些信息不足以形成抑郁症的判断,亦不足以形成没有抑郁症的判断。只有在充分了解具体情况之后,才能做一些基本的评估。


自言自语

单就自言自语来说,之所以我们会觉得这种现象奇怪,是因为它在绝大多数时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也就是,我没有想要自言自语,但是我自言自语了,这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失控感;自己和自己对话,在电影电视中也被熏染的好像是精神有问题的特征,这让我们对它有些误解;我没意识到自己在自言自语,但是别人告诉我在这么做,这让我有些害怕。

但是,自言自语可以说是最简单有效的思维整理、减压、自我梳理的途径。这时候把它换成进行有意识的自我对话,可能会让你更容易接受这种状况。


对于如何判断

“评估是什么”是由专业人士来进行的,个体切忌不能在知道一些标准后就进行判断,那对自己是不负责任的。

个体要做的判断是“我是否需要与专业人士有一些接触”。

这里的标准就相对简单了:

1、我现在的负面状况是否已经有些难以自控;

2、我现在的状态是否在对自己、他人造成伤害;

3、我觉得需要。

符合其中任何一条,就可以与专业人士有所接触。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祝好。


老友手札


自言自语不是抑郁症。抑郁症是情绪低落,更多的可能是沉默寡言,而不是经常的自言自语。

自言自语其实是很多人的习惯,尤其是在看电影或者读书的时候,随之情节的代入,很容易把自己作为一个评论者而进入场景。

如果是一个人不论什么场合下都出现自言自语的行为,那更可能是患了精神分裂症,或者说出现了幻视、幻听的现象。


抑郁症患者可能会自言自语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那么,是不是情绪低落就一定是抑郁症了?当然,不是的。生活中,我们遇到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情绪低落是很正常的。如何来判定是否抑郁症呢,需要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持续的情绪低落表现,时间至少在2周以上,甚至长达数月或半年。

2、食欲不振,体重比较之前明显减轻很多。

3、睡眠不好,夜里很难入睡。即使睡着了,也很快又醒来。

4、悲观厌世,明显精神状况不好,反应迟钝,出现焦虑和运动性激越。

为什么会出现经常自言自语的行为

我们都听说过一个词,叫作“念念不忘”,这个词的背后含义是对某些事情或者某个人一直难以忘记,导致眼里、心里、嘴里都是对方的化影。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期盼。就像有的人在读书阶段就想出人头地,想要考上名校。可惜,却数次名落孙山,最后不得不含恨放弃。

这种内心多次被打击的曲折会造成心理压力的积累,精神的紧张、焦虑、甚至是崩溃。再加上外界他人的指责、奚落、嘲笑等,很容易让一个人逃避在内心世界里。

那么内心的话语不能和别人说,就只能对自己说。于是,就出现了经常自言自语的现象。

当然,如果是发展到精神分裂症的状况,那就不简单是自言自语了。可能还会伴随有幻视、幻听的因素在里面。

自言自语的症状如何得到解脱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确定自己到底是什么程度。是轻微的自言自语,还是不分场合的自言自语,甚至已经出现幻听、幻视的现象。

如果是前者,那么没有关系。你不要放在心上,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

1、多走出和他人进行交流,不要一个人躲在孤独的角落里。人是群居动物,只有彼此相互交流,才能体会到温暖,才能放下心理上的压力。

2、远离负能量,尤其是一些肥皂剧或者社会负面新闻。多接触一些正能量的书籍,义工,公益活动等,让自己的精神状态回归自然。

如果是后者,那最好还是去医院就医,精神上面的病症,不是简单的行为或者心理暗示可以走出来的,必要的时候必须使用药物治疗。

只有先抑制住病情或者使病情好转的情况下,再通过上面2点的方法,才能让自己尽可能的走出来,回复常人的生活行为。

如果您认可我的文字,请帮忙点个赞,谢谢!

木林谈心理


不知道忧郁症是什么情况,因为没有得过忧郁症,不好评价!

但是自说自话我就经常这样,在脑内进行对话练习,假想一个人,跟他抒发自己内心的不满什么的。或者为了什么工作,需要自言自语,都很正常的。自言自语和忧郁症就像两条平行线,不相交的。仅仅是大脑比较活跃,想象力丰富。这种人思维也不错。

而你会有这种想法,肯定是遇见什么事了,把自己身边的事情好好解决就没问题了!


爱这个世界的我


我姐姐的小孩,从小胆小脆弱,不会表达。成绩也好。怎么办呢?我们就让她自言自语。她就这样!坚持下去了——。现在,可以直译英、法语。无任何障碍!不看脸,英国人以为是英国人。法国人认为是法国人。一个行为,好好正确以用,就有好的收益。


琵琶赛赛


不能一概而论, 部分抑郁症患者会有自说自话的现象,还有部分精神有异常的人情绪异常时也会出现自言自语,但在平时生活中没有精神疾病的,也会出现自言自语的现象,如果是患有精神病多半会出现疑心比较重,或者是精神情绪等表现都异常,而且有时候会出现多梦或者是睡眠困难等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