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以后,为了防控疫情,学生的座位该怎么安排?

梁景发奥数中考高考


你好,我是阿彩老师,欢迎关注我。这个提问我来回答。防控疫情,我们一直要坚守。特别是学生开学,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强调一律戴外科医用口罩。


防控工作做到位。我要说的是,我们县内学校对于传染疾病防控,一直都做得很到位。就拿冬季防传流感工作来说吧,我们每天晨检一报告,随时汇报有无发热病例。如有发热病例都及时劝告就医,并与家长沟通,与其他同学隔离,同时在教室内进行84消毒液、紫外线灯照消毒工作。

防控教育做到位。首先学校下发流感防控安全告家长书,下发到每一位孩子家长手里,要求每一位家长仔细阅读并签名,告家长书的回执上交,学校存档。其次,学校统一安排德育处进行预防流感知识教育短片观看,让孩子对流感病毒有较好的认识,学习预防的基本知识。最后,班主任加强教育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勿扎堆,勤洗手,教室多通风。

所以在这样的工作大环境的基础上,再考虑座位,才有真正的意义。

关于学生的座位要根据学校的基础设施来优化。一般的学校学生人数基本上在45~50之间。教室的大小也只能够学生四组正常排位。无论你怎么换位置,学生的间隔都差不多。我们一般考虑,若有感冒的孩子,及时将他换离中心位置。而对于那些小班化的班级,人数不超过35的,那这个座位就可以灵活机动了,根据学生健康状况,采取区域化排位



【结束语】总之,疫情防控还是严抓严管,坚守生命安全第一。我是阿彩老师,愿意在教育教学孩子的路上,与你共同成长。


阿彩老师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我明确的告诉各位,小学生的管理难度非常大,并不是我们想当然的安排座位就能解决问题。

社会人员流动可以严格的进行管理,带学生在学校到管理可就没那么容易,要知道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孩子们戴着口罩,想要他们全程保持着正确的佩戴方式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另外,现在小学生的班级人数至少40到50人左右,实际上这个人数已经很多了,教室里面已经塞得满满当当,无论座位如何调整,教室里面人员都是满的,都不可能达到人与人之间保持两米左右的距离。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的城市学校基本上都是在扩招,教室资源非常有限,不可能把一个班拆放成几个班来上课。

那么错峰上课行不行呢?我认为也是不行的,师资力量有限,课程教学时间有限,家长接送的时间固定,有太多的制约因素,最关键的是还不能保证100%的安全。

与其这样折腾,为何不能等到疫情彻底控制之后再决定开学上课呢?只要等到疫情彻底控制,开学后上课我认为风险就很低,这和座位排列没有关系,学校要做的就是做好学生健康的观察与日报,教育和监督孩子注意个人卫生。

你觉得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觉得有用的话,欢迎给个赞哦


美蛙英语


开学成了眼下全国各地家长们都在关注的事情,何时能开学,在具备什么条件下才能开学,这应是教育职能部门始终在考虑的事情。教育部已经提出了:错峰、错区域、错层次开学的原则,这就给各学校明确了思路。

那开学后,为了防控疫情,学生的座位该怎么安排呢?下面我来谈一谈。

第一,开学一定是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学生座位无需成为考虑的重点。

由于学校是高密度且皆为易感人群场所,为了防控好疫情,必须要在完全控制住疫情的情况下才能开学,这是基本前提条件。学生返校后,各学校的消毒清洁会一直持续进行,同时也会加强进入校园的师生检查。这样一来,实际上学校里反而是一个很安全的环境,学生可以像以往那样正常座在自己的座位上。

第二,学生座位可能会尽可能拉开距离,但不需要隔座位就坐,因为空间有限。

在防疫期间,像高铁、航班、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为了避免乘客交叉感染,于是就采取隔座位就坐的方法。但是学校开学后,学校本身已经很安全,传染源基本上被消灭,传播途径也被切断,因此,就不必让学生隔座位就坐。更何况班级教室的空间就那么大,最大的可能就是将课桌间距离尽可能拉大。

第三,如果不能隔座位就坐,学生是否需要学生戴口罩上学,从而增强安全性呢?

尽管疫情得到控制,但是对于广大家长和教师来讲,肯定仍然会心有顾虑,为了让家长和老师们安心,在不能隔座位就坐的情况下,学生上课时初期可能都需要戴口罩。如此说来,这既是生理防护作用,又是心理安全的需要。但是老师不可能戴口罩上课,因为戴上口罩上课的话,会影响声音,影响学生听课效果。

结束语:不管怎么说,在疫情完全没有被消灭之前,学校不可能开学。相比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而言,晚开学一段时间是最佳选择。晚开学,晚放暑假,这样做可以让家长们更加放心,让孩子们更加安心坐在教室里学习。


寒石冷月


这个题目的提问者是一个老师,道一声你太用心苦了,为你点赞。

为了防控疫情,避免传染,开学以后学生的座位该怎么安排?我觉得可以放大一点来讲,本着教育部的“错峰、错区域、错层次”来理解,来安排。

应该说,学校既然安排了开学,就充分说明疫情得到了有效防控。作为学校管理者,作为学校老师应做到防微杜渐,从细节上去把控。



01学校可以这样来安排学生开学后“错峰、错层次”。

学生上课密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我觉得可以这么做: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提前20分钟上课,低年级的依次类推把上学时间往下排。假如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把五、六年级分为一批,三、四年级分为一批,一、二年级的分为一批。要求学生不能提前到校,规定时间要求学生只能提前15分钟到校。下课时,不允许老师提前下课。

另外,学校不组织课间活动。下课时,学生可以出教室,但是不允许乱串,不允许学生在走廊过道上嬉笑打闹。

通过上述方式,达到学生上学时间不交叉,错开上下学高峰期;达到学生分层次,错开上下学时间密集期,保证学生的学习。

这就是我所说的学校“错峰,错层次”的开学做法。

02安排学生座位“错区域”。

其实当学校开学以后,安排学生座位,并不是防控疫情的关键要素。但是为了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可以在学校每天对学生活动区域消毒以后,尽量的把学生座位分开一些。也就是说,相对的给学生错开区域。

最关键的是,每天都要叮嘱学生要打开教室窗户,保持空气流通,叮嘱学生要戴口罩,要勤洗手。虽然说,现在的大班额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因为很多客观原因,有的学校还保留有少部分的大班额,比如说:我所教的班级就有2个班68人的。假如学生不保持教室空气流通,不注意卫生细节,座位之间不最大可能拉开距离,还是不好的。

当然,上面所说的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管怎么说 ,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前,学校都不可能开学。就算是学校和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家长和学生都不可能放心。


忧优纵横侃教育


读罢此题,老穆忽然想到了教育部在2018年印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要确保2018年底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2020年底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是啊!倘若班级人数众多,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老穆认为,小学最好不超过40人,中学不超过45人。

此次疫情后,学校开学,班级人数少就体现出一定的优势了,尤其是乡村地区。


2月12日,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介绍,目前教育部已经明确要求各地要延迟开学,要进行错峰、错区域和错层次的开学。

【错峰】就是在同一个地区错开不同时间来开学。

【错区域】就是疫情严重地区和其他地区要错开时间,

【错层次】就是大学,包括高职高专、中专和中小学也要错开。

从教育部的应对策略来看,并没有说班级学生要错开上学。

是啊,同一个班级,倘若再分开上学,不仅学生累,老师也累,对学校的管理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老穆认为,倘若学校开学了,一定是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且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批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相对安全的。

再加上学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的安全,不是问题。

当然,如果班级人数少的,只有十几个人,那么,同学与同学之间拉开距离坐,开窗通风,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最后,老穆要提醒各位家长,记得提前备好口罩哦!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老穆说语文


首先我认为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如果做出开学的决定了,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全面、彻底打赢了这场疫情保卫战!

到那个时候学生们开学就不必为病毒的事情而担心了。

至于“座位”的问题,跟疫情没有一点关系。

简单来说吧,就学校教室那么大点地方,假设还有病毒,那么就这病毒的传染性,你躲在哪个角落里也没用啊!

所以等到了学生们能返校了,那就说明真的没事儿了。

至于到时候的“座位”问题,那几纯粹是教学管理上的问题了。

老师怎么排自然有怎么排的道理,和原因。

比如最常见的排座方式就是按照高矮个的方式排。

高年级尤其是初中、高中的阶段就比较容易出现成绩差的会往后一些(成绩好的未必能往前)。

当然也有学校尤其是小学可能会搞那种“小组”的模式,即学生不是按照从前往后一排一排的坐,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多为成绩和纪律)分成多个学习小组。

每个组的座位是拼桌的方式,即这个组的学生们会把自己的书桌拼到一起,然后围上一圈。

反正怎么排都有怎么排的道理在里面,当然,自然也就会出现总有人觉得不合理、不满意的情况发生。

大家多谅解吧,毕竟这点事儿不算什么大事儿。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没想到,现在家长们的焦虑都到这种程度了?都焦虑到学生的座位安排了?我认为:如果疫情没控制住,班上有学生感染了病毒,那么这个座位怎么安排都是没有用的!


用“安排座位”的方式来“防控疫情”:简直是荒唐!

事实上,学生的座位安排,跟疫情防控,还真没有多大关系。这意味着:疫情防控的重点不在于座位如何安排,而在于排查病毒感染源!

每个班的教室,总共就只有那么大,不可能按照“安全距离1米”的标准来安排座位吧?

按照目前的班级规模来看,一个班级最少也是40人左右,最多的话可能60-70人左右,这么多人,按照一米的安全距离,恐怕只有操场才能坐得下了!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如果用“安排座位”的方式来防控疫情,这是极为“荒唐”的做法。

正确地做法应该是:排查和控制好病毒传染源!

学校如果都宣布开学的话,我相信各省市的疫情摸排工作早已结束,对新型肺炎的患者、疑似患者都已经做了很好的控制和治疗,学校宣布开学,说明已经没有潜在的病毒传染者了!

在这种情况下,该开学开学,该上课上课,该怎么排座位,就怎么排座位,大家都不用担心。因为病毒源已经被排除和隔离,学校是一个安全的场所。

为了预防万一:家长、学校、医院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1.首先确保学生在家庭里面不被感染,家庭成员无一确诊病例;否则,一律不许上学。

2.学校做好消毒措施,对教室、寝室、办公室已经公共场所进行定时消毒;保证学习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每个学生必须准备足够的口罩,养成少说话、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4.医院也需做好准备,如果有疑似病例,必须在第一时间配合学校将相关接触者隔离起来;学校则立即放假,做好紧急应对措施。

结束语:

总觉得,像这种“学生怎么安排座位”的问题,表现出一种人为制造的过度的紧张和焦虑,这十分不利于人们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恢复!

在疫情面前,家长和学生都不能过度紧张,应该相信国家和政府,相信医院和学校!建议各位家长稍安勿躁,时间会证明一切!


飞鱼劝学


中小学开学,一定是在各省经过科学判断后,慎重做出的判断,所以开学后,座位调整基本上不受影响。但是,即便是教育部,也没用绝对的把握保证学生的绝对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防范措施还是要有的。

一旦开学,学校就将是重点防控对象,但是学校防控疫情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座位问题。但是,这是一个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

一、单人单桌,基本上不可能实现

虽然各地都在推行”小班额“政策,但是现在多数学校,一个班级的人数也在50人左右,这些学生以两人一桌为主,教室小的,也有三人一桌甚至是四人一桌的。

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教室比较大,平时考试时,单人单桌,有一定的距离,一般可以放30个学生,如果稍微挤一些,也可以坐45人,但是坐50人甚至更多,是不可能的。

二、单人单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即便学校有这个条件,能够让学生单人单桌,那么就能防控疫情了吗?这次肺炎病毒,传染性极强,如果学校出现一例,后果不堪设想,这绝对不是单人单桌可以解决的问题。在寄宿制学校,一个宿舍里的学生就会”中招“,一个教室里的学生一会”中招“,一个餐厅吃饭的同学也可能”中招“,单凭单人单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三、学校应该如何防范肺炎病毒?

学校也不可能在疫情完全消失后开学,尤其是中小学,根据教育部的最新回应,中小学可能会早一些开学,因为学生都是来自同一区域,相对是安全的,而大学、技校等,难度更大,可能会晚开学。

中小学要平衡疫情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就不会等到疫情完全消失才开学,那么中小学应该如何做好防范呢?

1、提前摸排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出行状况。这个工作多数学校已经开展了,学校通过班主任,密切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这是开学的一个必要前提,对于有发烧咳嗽症状的学生,不能让其返校,对于接触过重点疫情地区的学生,必须重点关注,确保安全后才能让其返校。

2、每天对学生进行测体温。如果发现咳嗽发烧症状的学生,应该注意防范,及时上报,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学校也需要建立专门的隔离场所备用。

3、每天对教室等场所进行消毒,由学校统一进行消毒,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购置紫外线消毒灯进行消毒,但是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健康,消毒时间应该放在学生放学后。

4、如有需要,可以让学生和老师戴口罩上课。虽然戴口罩上课时非常难受的,但是出于安全考虑,学生可以戴口罩,尤其是那些打喷嚏、咳嗽的学生,要戴口罩上课。

教育无小事,学校无小事,如果开学,必须注意防范,但是调整座位,并不是最主要的。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目前,全国中小学实行定额小班制教学,消灭大班额是近两年来班级管理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每班人数不得超过56人。

一间标准的普通教室大约室内面积在48-60平方米之间,再除去老师的讲台区域,如果每班56人,每人的活动空间只有1平方米左右,除了供学生出入的过道,学生的座位只能人挨人,无法进行调整。


拿小徐老师所在地而言,自从实行每班不得超过56人的小班额以后,各学校的已没有闲置教室可供使用,如果为了拉大学生与学生座位之间的距离而将班级人数再缩小,实际情况是不允许的,何况如果班级数量再增加,老师的数量也不足,很难实现。因此,用调整座位的方法来防控疫情是不现实的。

另外,即使调整了座位,学生下课或放学依然会成群结队的出入,甚至共用厕所,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还会在同一个大食堂里用餐,学生每个宿舍至少8个人同住,这一切都无法改变学生集体生活的特点,仅靠调整座位根本达不到防疫的效果。


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从目前教育部门对各地各类学校的开学时间不断调整来看,不到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各地是不会安排学生返校的。

目前,各地基本把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学的时间推迟至2月底,且各地在确定开学时间时,都会做出科学的评估,四川称至少卫生安全一级响应解除后再考虑学生开学的问题,而云南也表示,在连续七日没有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的情况下,再考虑学生开学事宜,教育部也一再强调各地要将事态考虑得严重一些,对学校这片净土做到严防死守,确保万无一失。

现在各地都在有序地开展线上教学,虽然各地在上网课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至少可以保证学生正常的作息和学习时间。


有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在家无法专心学习,实则这类孩子在学校同样也无法做到专心学习,只不过家长看不到罢了。

钟南山预测2月中下旬疫情将达到峰值,然后下降。各在也尽全隔断传染源,只要管控得力,如钟院士所说,在4月份彻底结束这场战斗还是有希望的。到那时,我们的学生就可以安安全全的回到学校上学了,不用再怕了。


指尖教育帝国


首先,一定要慎重开学。等到疫情完全控制之后才能开学,最好开学在复工的后面。因为除了初三、高三可能要应对中考、高考,别的年级的孩子晚学点知识也不要紧,少学一点知识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孩子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更何况学校是人口非常密集的地方,几十平米的教室里坐着几十个学生,甚至有些大班,学生人数能达到六七十名。

因此我觉得想通过学生的座位安排来防控疫情,是根本不现实的。如果让孩子上课戴口罩,也非常不现实。因此我的建议是在疫情不稳定的时候千万不要开学,即使是高三初三的学生也一样,大不了延期考试。等到疫情控制住之后,开学我们也不能放松对疫情的防控,尤其是学校。



本着教育部峰错、错区域、错层次开学,不同学校和不同年级的同学上学和放学的时间错开,避免形成学生的人口密集。

疫情稳定开学之后,我们也不能放松大意,还应该有一段时间的放控。很多学校的学生总数达到上千人,一到上学放学的时间就会拥堵在校门口。而比较繁华的地区可能坐落着好几所中小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不同学校不同年级错开上学和放学的时间,包括下课的时间,尽量减少学生的接触。

还有食堂就餐的时间,去水房打热水的时间都应该有所错开。学校更不要搞集会性的活动,暂时取消周一的升旗,暂时取消所有的大中小运动会以及各种知识竞赛。短期内以防控疫情为主。



学生每天量体温、消毒,教室进行定时通风。身体异常的学生及时就医观察,减轻作业量,保证孩子们充分休息。

教室杀毒通风,这些工作在防疫疫情之前就是一项常规工作,因为流感也是冬天一种常见的感染病。我们要在以前的基础上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加严格,教室每天定时杀毒通风,并且由学校专人负责班主任配合。同时入校入班前每天早晚给每个学生量体温,一旦发现身体异常的学生拒绝入校,让家长陪同就医。

要提醒学生勤洗手多喝水,上学放学路上戴口罩。多参加体育锻炼,多吃蔬菜和水果。减轻孩子们的作业量,保证孩子们足够的休息时间,注意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总结:晚一点儿开学不要紧,和孩子们的生命健康相比,其它都是次要的。何况属于孩子们的时间还很长,没有必要急在一时。学校和教室都属于人口高密度的区域,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