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学校延迟开学时间对民办学校有经济损失吗?损失会大吗?

河南新衡


这个要看以后政府出台什么政策。现在本身己在上课,节假日可能会缩短,或者说以后每天增加一节课,总之,课肯定要上完,上完了课程,收费也少不了多少。所以,损失肯定有一点,但不会很多。


由于我没有证件证明我


在家梳理的几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大市场,小公司”的格局以及家长的应试需求,就决定了大量的机构不可能走线上教学的路线!另外,越是在这个时候,我相信大量的企业主越会对线上存在警惕!机构能够做的,是好好的思考如何通过线上获客,同时借助一些工具开设线上试听课,改造合适的低价线上产品,帮助机构实现过渡!总而言之,线上教育普及的概率是极其低的;当然,要想不被在线机构围剿,线下培训机构需要努力的弄清楚线上和线下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是突围的关键。

关于教育机构停课的问题,企业主需要理性的看待!对于刚需类产品机构,可以重点考虑拓展线上耗课方式;对于非刚需类产品机构,应该重点做好服务,以免出现大面积退费情况发生!个人认为,教育机构无论做什么业务,此刻更应该提防的并不是耗课的问题,而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度过3个月的特殊时期,也就是说,需要规划好3个月的现金流,尽量在疫情结束的最短时间内从市场上回收学费进来!同时,需要提防线上机构现阶段的长驱直入,适当的做一些低价线上引流课、小课包进行阻击!中国最没有安全感的机构始终是中小微机构,也是占有市场体量最庞大的群体!此刻,不建议花大精力去研究如何搭建线上课程和耗课体系,而是应该在线上营销和服务上做文章!

我不会鼓励大家一股脑的往线上转,而应该沉下心来看一件事情:如果账上的现金流能够撑过3个月,有什么可慌的?如果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慌有什么用?目前的状况,从始至终都不应该是线上线下耗课的问题,而是现金流比拼战,以及线上机构与线下机构的市场争夺战!

机构人员配备原则是:多外勤,少内勤,所以,优先裁内勤;外勤只有市场,销售和老师;但老师岗位比较特殊,排满课了就是外勤,没排满课就是内勤;机构最难把控的人力成本实际上是老师。

现阶段要做的四件事情:一是线上营销获客,把握好节奏,分解3月中旬到2月初的这段时间的具体工作;二是明确3月份的整月线下活动和促销方案,并把每场活动的指标落实到人!三是,有能力的机构,可以尝试去改造一些产品出来,比如低价引流课,小课包等;四是要根据活动、优惠、课包,设计好邀约话术,疫情一有好转,需要快速启动邀约!

大家目前要考虑远程办公协作的问题,毕竟快到了企业约定的上班时间。这段时间不能只是企业主一个人在操心,而是要把每个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比如:老师可以做在读学员的维护,定期准备一些学习内容给他们;销售可以给那些经常推荐客户的忠实客户打电话拜年,也可以给那些未签约的客户提前准备一些福利,如前所说的学习内容;市场可以给过往有交往的同行渠道打电话沟通,做一些名单置换,也可以多加一些机构周边的家长群,以便机构一旦有线上策划推出,能够找到第一波传播渠道。

目前教育机构可以去做的事情:1.与房东洽谈场地租金减免事宜;2.明确在读学员假期维护方案,并开始实施;3.通知所有员工在家启动日常工作,并让各个岗位人员提出具体工作计划;4.针对有效未签约客户进行电话拜年,并给予假期维护内容;5.由销售或者教师对经常给机构推荐客户的学员家长打电话拜年问候;6.开始启动线上营销,借助微信和朋友圈获取部分新资源,以便疫情好转后快速邀约;7.一定要注意手上的现金流,能撑过3个月的,就正常推进工作即可,撑不过3个月的,可能还需要考虑追加投资的问题


天天学霸


应该会有损失的,私立学校主要收入来源是学生的学费。如今疫情之下,延迟开学,学生费用收不上来,但是房租,教职工工资得照发,这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还不包括生源的损失了。


涵秋语文


对民营学校肯定有损失,而且非常大。这些损失只能通过向上反映,减免一些费用,比如,行政费和税费等。毕竟民营学校也是为国家教育事业做贡献,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