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捐了3亿给武汉,足协陈戍源对恒大的金元攻势又会怎样看?

大卫卓少


新型冠状病毒在神州大地肆虐,我们最可爱的医务工作者们夜以继日的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投资人许家印先生对于疫情十分的关注,为武汉捐赠2亿人民币后又再次捐助1千万斤蔬菜和1亿基金用来帮助武汉抗击疫情,可以说恒大集团很有社会责任感。

恒大集团的崛起和足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成立多年,夺得了众多国内联赛冠军和亚俱杯冠军,可以说恒大的名字伴随着足球才使人们所熟知。广州恒大由默默无闻的地方性房企转身成为跨地区的集团性房企,如今更成为房地产企业的龙头。

恒大投资足球也同时开启了中国足球的金元时代,恒大通过重金购买国脚和引进高水平外援使得球队的成绩迅速提升,在很短的时间内称霸中超同时也问鼎了亚冠。有了恒大作为标杆,其他足球投资人也纷纷效仿重金投入,使得中超联赛热闹非凡。球员们的身价和球队的运营费用也是水涨船高,大俱乐部还可以持续投入,但中小俱乐部就是进入了恶性循环中。2019中超球队中盈利的球队只有上海上港,而其他俱乐部包括恒大在内都是在亏损状态。俱乐部自身缺少造血能力,只能依靠身后的投资人持续烧钱,但面对中超每年10几亿,中甲每年几个亿的投入,中小球队将会被无情拖垮,这是导致今年年初众多中乙和中甲俱乐部退出足球圈根本原因。

金元足球的好处是,中国足球的关注度将会提升,投资足球的热钱和赞助商也会持续涌入。但缺点是中国足球俱乐部自身缺少造血功能,只能依靠地方和企业供养,球队运营举步维艰。今后中超联赛很有可能出现几支俱乐部独大的现象,而其他球队只会沦为陪太子读书的陪衬而已,中国足球将进入死循环之中。

恒大捐了3亿给武汉,即说明恒大很有社会责任感,也同时让人感叹恒大的财力雄厚,恒大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那和投资足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恒大依然是中国足球俱乐部的标杆,相信疫情过去后,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和投资人关注中国足球,新一轮的金元足球将会再次进入高潮,而中小球队的噩梦也将会持续,这对于足协陈戍源先生将是一次挑战,制定规则,解决中小球队退出的空缺,帮助球队完善自身造血功能才是他现今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F1魔方


拿捐款来自我吹捧的,唯有恒大,逼员工充当水军来进行自我吹嘘和抹黑竞争对手的,唯有恒大,这就是恒大的价值观。





小小德赛洛


据报道,继此前第一时间向武汉市捐款2亿元、5000吨蔬菜后,恒大近日又向中国医学科学院捐赠现金1亿元,支持设立“抗病毒创新药物研究基金”。并且恒大率先宣布全国停工停业,所有项目和售楼处2月20日前不得开工开业,等等。而恒大球员中,目前已经有郑智(50万元)、于汉超(20万元)、黄博文(20万元)、廖力生(10万元)、徐新(10万元)、唐诗(20万元)捐钱捐物。

应该说,作为一家知名企业,恒大上下在这次抗疫行动中实现了自己对社会、对员工负责的践诺。钱、物不论多少,都是一种积极的表现,也是令人称道的。但拿这次捐款3亿元的事,与此前足协领导对恒大“金元足球”的说法相提并论,我却认为有失妥当。

第一、关于“恒大拿这么多冠军有什么用”的理解

去年12月25日,在足协召开的中超投资人会议上,足协领导说了一句“你们恒大拿那么多冠军又有什么用?9连冠10连冠中国足球也上不去啊。”结果此话经某媒体一报道,坊间便纷纷解读,多是冷嘲热讽。更有某些大V认为,这是足协“一贯打压恒大”的最新凭证,云云。

个人认为,媒体和少数球迷过分“兴奋”了。

首先,只要稍用脑想一想就会明白,足协领导会如此“打压”恒大么?不说说话的艺术,难道连这丁点的素养都没有么?说恒大拿这么多冠军有用么、9连冠10连冠中国足球也上不去,这话不能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人家想表达的意思,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嫣红、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足球光有恒大一个还不够,得所有俱乐部都有争冠实力、成绩齐头并进了,中国足球才有进步。村子里光有一个万元户还不行啊,得共同富裕才叫富。说白了,足协领导那是一个打比方,并且语气明显不应该是责怪和埋怨恒大。

其次,足协领导应该还有另一重含义。如果恒大一开始不是千方百计网罗、囤积国脚,而是将更多的钱物投入青训、脚踏实地做好青少年足球的培养工作,比如早些年开办的恒大足校、西班牙足校等等。或许恒大对中超、对中国足球的贡献就更大,也不至于现在需要归化大批球员了。

这是足协领导对恒大的一种殷切期望,是语重心长,是站在中国足球发展的高度、全局来问题。我相信,恒大老板也好、俱乐部管理人员、球员也罢,能够理解足协的一番良苦用心,把足协的期望化为行动,以之鞭策自己,更加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的。

第二、足协批评恒大的“金元足球”有错么?

很多人从面上来看待恒大进入中超以来近10年的大力度投入的问题,还把恒大这10年来取得的成绩甚至中超的繁荣都与恒大的投入挂勾。认为正是因为有恒大的不惜血本,中超乃至中国足球才有今天。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观点并不全面。最直接的事实就是,如果不是恒大在一线球队过于巨大的投入,中超的“金元足球”不会形成。而中超的表面繁荣,确实没有给国家队带来成绩上的提升。甚至目前的国家队,因为近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才断层,不得不依靠一批30岁以上的老将当家。而近段时间以来,中甲、中乙多家俱乐部谙然退出,与中超的“金元足球”有着极大的关系。

你可以责怪足协在宏观指导、宏观规划上没有做得更好。但如果恒大真心实意地想搞好足球、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认认真真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而不是到处挖角、高价甚至天价引进外援,一门心思只是争取国内的联赛冠军或者亚冠冠军。至少学一学越王钩践、卧薪尝胆,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中超的水平会不会更好看?更有内涵?中国足球的水平、国家队的水平是不是更高呢?扎根足球、努力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这难道不是一个足球俱乐部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么?

第三、国际足坛通行做法对中超俱乐部的借鉴意义

19赛季,J联赛投入最高的俱乐部是浦和红钻,也只有5亿元人民币左右。18赛季东京FC的总支出更是只有2.7亿元,其工资支出仅占总支出的38%,球员薪水则只占28.2%。按照它的管理原则,30%是盈亏平衡点。如果不能控制在30%以内,俱乐部就会出现财政赤字。而在之前,该俱乐部的薪水开支也非常高,但通过实践发现高薪与成绩没有必然的关系之后,主动采取措施进行限制。据报道,J联赛目前并没有明显的财务支出刚性要求,但如果连续3年财政赤字,则取消准入资格。

据法甲行政和财务部长塞巴斯蒂安介绍,过去5年赛季,法甲球员的工资收入占俱乐部总支出基本保持在66%-71%之间。而财务控制委员会建议俱乐部保持工资在总收入的65%以内,以达到盈亏平稳、降低对股东和赞助商的依赖。法甲不设工资帽,但对俱乐部的财务监控非常严厉,对俱乐部的盈亏和资产负债表要求完全透明,否则将会受到罚款、扣分甚至除名的处罚。

而恒大仅仅在2019年的上半年,即已亏损7.12亿元,其中还不包括引进韦世豪、何超等6名球员只是以极低价的2000万元/人的“溢价”。其他所有中超俱乐部中,18赛季只有上港俱乐部盈利184万元,余者无一例外是亏损。

也许10亿、8亿元的亏损对于恒大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大多数中超俱乐部而言,每年数亿元、成10亿元的投入,年年的亏损,带来的却是巨大的经济负担和苦不堪言,投资足球何苦来着?其结果,除了勉强硬着头皮苦苦挣扎着活之外,用于青少年足球的投入就相对减少、青训水平的提高就成了一名空话。中国足球水平之所以原地踏步,甚至在倒退,最根本原因即出于此。

第四、中超四帽仍有较大的压缩空间

2018年底,足协公布了2019赛季中超联赛财政政策。其中俱乐部年支出不得超过12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2020年11亿元,2021年9亿元;投资人注资限额为2019年6.5亿元,2020年5.6亿元,2021年3亿元;俱乐部的亏损额,2019年3.2亿元,2020年2.9亿元;2019年65%,2020年60%,2021年55%。

2019年12月25日,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政策说明会上,足协对上述“中超四帽”再次明确强调,并设定了“顶薪”。在引进外援方面,明确规定自2020年1月1日之后所签订的合同,薪资不能超过税后300万欧元,等等。

现在看来,这些政策仍有较大的压缩空间。以J联赛工资占总支出30%为盈亏平衡点来看,中超以2021年实现55%为目标,仍有近一半的距离。而中超人均700多万元的薪资,仍高出K联赛近6倍之多。换言之,中超的“限薪”,仍是大有可为。

第五、“金元攻势”任重道远

与恒蜜对恒大的“金元足球”沾沾自喜相反,我认为足协的“金元攻势”——如果存在的话,仍将是任重而道远。

国人做事,总有一个思维定势,凡事“先打招呼”。去年底推行的联赛公约中,要求中超球队完成中性化名称,却给了一个3年的期限,到2021赛季前才完成。其实,这就是改个名称,就像阿Q,由姓赵改为姓Q一样,瞬间就可以完成。

某些人认为,这是足协的“金元攻势”的一个部分。事实上,不仅如此,我认为“中超四帽”都应该重新调整。球员顶薪1000万太高了,成了国脚还有个20%的上浮、亏损额还要分个3年、还只是规定只能亏2.9亿等等。为什么不能一步到位,明确规定不能亏损?或者说,学一学人家J联赛、法甲,要求财务完全公开、透明?能不能做到违规者罚款、扣分甚至除名?

过去的10年,已经证明了高投入、高薪不能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反过来削弱甚至破坏中国足球的根基。一个俱乐部,不计成本的投入、不追求利润的运营,不是真心实意为中国足球好、不是为了发展和提高中国足球。说实话,这种俱乐部不要也罢。

虚假的成绩、虚假的繁荣,对中国足球百害而无一利。这种成绩、这种繁荣,不要也罢。中国足球需要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需要扎扎实实从青少年足球的普及和提高开始。任何的走捷径、歪门邪道,都应该清除。惟其如此,俱乐部所拿到的冠军,1个也好、10个也罢,才是对中国足球有好处,国家队的水平才能提高,中国足球才能“上去”。


久古gg


笔者认为不管人家图的是什么,就算图的是品牌的威望和以后的企业经济,人家毕竟捐出钱来了。总比有些企业规模挺大,却没有贡献多少钱吧!当然,基本大型的企业在这种时刻基本都会注重自己的形象!所以,笔者认为恒大捐款,尤其是这个时刻将金元足球的做法运用到为社会和人们百姓身上越多越好。

至于人家足协主席陈戌源怎么看?当然是支持呗,不过需要搞清楚这是恒大不是恒大队,是恒大球队背后的金主集团捐的钱。这和足球主席没半毛的关系吧!况且中国足球和中超在当前情况下也没比赛,主席应该将自己的精力好好放在如何调整疫情过后,各级联赛和国际比赛身上。


一个老西儿


玩足球不加大投入只能年年坐升降机,中超一轮!恒大升超后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最后连夺中超八冠和2亚冠,如果不是当初的投入和目标那来今天的成就?某队不是年年喊争第一,结果就只有争第一的命,难道它没发大资金投入了吗?


原之有李


没有恒大中国就没有这么多球迷(至少我不是),没有恒大中国足球在世界上就没有关注度。陈戍源是谁,我不知道,


黎明恋霞光


应该是许家印本人及家人捐款多少,而不是恒大捐款多少,只不过是许家印拿恒大全体员工的钱为自己添金增利,事后还要国家给政策给补贴免税费。


YANGJJ863


恒大作为一个国内知名的大企业,如今在国家困难面前他们再度捐出一亿元算上之前的两亿元总共是三亿。这无疑践行了一个大企业为社会做贡献负责的义务。

但是企业对社会做贡献是一回事,俱乐部的事情又是另一回事。因为广州恒大金元足球的加入确实改变了中超的格局,让一度沉静的中超环境一下子沸腾起来。“一场金元足球的军备竞赛”也就这样打起,许许多多为了能够提升竞争力无一不例外加大投资。这也造成了许多多天价球员的出现,这是不合理的。



因为金元足球的强势冲击不论是国内本土球员还是外援的身价都变得虚高,年薪也是水涨船高。很多本土球员三流的水平去拿着一流的工资。在金钱的沉浸下,许许多多的球员也一心只愿意为俱乐部效力,而到了国家队却是出工不出力。甚至,因为金元足球的冲击下,国内还出现了人员断层现象,普遍认为随便踢踢就可以拿到高薪而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塑造。


作为足协的管理者指责金元足球的冲击其实也没有错,因为需要国内足球环境回归到一个相对平衡合理的投资环境。

广州恒大的捐款武汉和之前他们在足球的金元足球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无理侃球


陈信仰可能会说:捐那么多又有什么用,新型冠状病毒还不是爆发了……




金文丰7号


以前的中超联赛世界没有直播,不知为什么,自从恒大加入中超联赛逐渐得到世界关注了。这可能真的是金元足球的缘故吧。俗语说得好,人穷被人欺。没有钱谁看得起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