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闌人未靜 一個退役軍人志願者的“抗疫”12小時

夜闌人未靜 一個退役軍人志願者的“抗疫”12小時

2月13日零點時分,夜深人靜,寒氣襲人。碑林區太乙路街道建東街社區“疫情防控”辦公室內卻燈火通明,一如白晝。一身迷彩戎裝的常銘剛剛蒐集彙總完疫情防控資料,舒展了一下腰姿,又戴上口罩,紮緊腰帶,手持手電筒,消失在夜幕中,他心裡惦記著轄區內40個小區出入口值勤點情況。

常銘今年39歲,體魅健壯,虎氣生威。他1997年入伍,在西藏高原服役四年,復員後成為自由職業者。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常銘心急如焚,但他沒有工作單位,有勁使不上。關鍵時刻,孃家人吹響集結號。2月1日。他居住的西安市碑林區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向社會發出志願者招募令,號召廣大退役軍人在抗疫防控鬥爭中當先鋒,打頭陣。常銘毫不遲疑第一個報名,並和其他三名戰友一起編在第二小分隊,派到建東街社區,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執行小區人員管控任務。

夜阑人未静 一个退役军人志愿者的“抗疫”12小时

建東街社區0.5平方公里,下轄38個小區院落,4816戶,12687人。社區內老舊小區多,基礎設施差,多數沒有正規的物業,有的連門衛也沒有,防控難度很大,任務艱鉅。社區黨委書記陳曉軍提起常銘和他的退役軍人志願者戰友們讚不絕口:“常銘哪裡任務重,就堅決要求去哪裡。剛開始常銘擔任副組長,和社區的其他同志一起負責11個防控點1979戶住戶、4930人的排查防控任務,後來根據疫情防控形勢任務的變化,按照上級統一要求,對來陝返陝人員進行隔離,對每個小區進出人員進行24小時人員嚴控,工作人員需要三班倒,常銘就主動要求擔負夜班巡查和值守。特別讓我們感動的是值完夜班後,常銘還不休息,每天都繼續堅持到參加完社區例行的工作部署會,還要和他聯繫的5戶居家隔離群眾逐家視頻瞭解情況,這樣他每天連續工作至少在12個小時以上”。

“常銘他們軍人素質好,一個個精神飽滿,很威武,往小區門口一站,群眾感到親切、放心,心裡踏實,有個別不理解的,也被這氣勢給鎮住了,都願意積極配合。別看常銘貌似嚴肅呆板,可他威嚴中有溫情”。”陳曉軍話鋒一轉,又如數家珍地說:“由於形勢嚴峻、工作繁忙,社區的同志普遍過度緊張,心情沉重,可常銘時不時冒出一兩個冷笑話,講幾句幽默詞,讓大家頓時喜笑顏開,氣氛活躍。常銘和他的戰友們對抗疫一線帶來的是滿滿的正能量。”

夜阑人未静 一个退役军人志愿者的“抗疫”12小时

和平門小區一號院住戶張xx從外省返回西安,居家隔離期間,從網上購買的生活用品,幾天送不到。又加上他居家隔離,心情煩躁,頻頻給社區的同志發牢騷。常銘提出替他上街採購。張xx試探似的一口氣列出包括米、面、油、菜在內的十多種生活必需品,有的甚至還標明品牌產地。為了儘量買齊張xx心儀的物品,常銘拿著清單一連跑了五六家售賣點,有的實在找不到同一品牌,就現場用視頻和張xx徵詢意見,直到他滿意。就這樣,張xx為常銘細緻、體貼服務所感動,在朋友圈裡不停給常銘點贊,也積極主動彙報家人的身體狀況,配合社區信息採集工作。除了當好志願者完成好防控工作外,常銘還發動他的戰友們募集消毒液、酒精、口罩等防護物品捐贈給社區居民。

採訪中我們瞭解到,常銘還向社區臨時常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其中他這樣寫道:“自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以來,我進一步看到了中國共產黨的真正偉大。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親眼目睹了身邊的黨員們一個個不顧自身安危,衝在防禦最前線。在真正的困難面前,黨員幹部永遠都是衝在最前面,為國家、為民眾犧牲奉獻。他們的奉獻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我渴望加入這樣的隊伍。通過本次志願者服務,我將全程參加這次疫情阻擊戰。請黨組織在這次疫情防控和今後的工作中考驗我。”

夜阑人未静 一个退役军人志愿者的“抗疫”12小时

其實,常銘家中還有包括他和他愛人父母在內四個老人,年齡都在70上下,4人分別患有腦梗、腎病、糖尿病、腦出血等不同病症。但他的愛人張茜一直承擔著所有家務。“關鍵時刻家人們的深明大義給了我鼓勵和信心”。說到這,常銘不無自豪和欣慰。40個小區值守點,逐個巡查下來需要幾個小時。天色漸亮,常銘略顯疲憊地回到社區,此時時針指向5時。他和衣躺在簡易的行軍床上,身子一挨床板呼嚕聲驟然響起。8:30,社區工作人員陸續來上班。常銘一骨碌起床,稍事洗漱,急匆匆吃完泡麵就來到會議室參加由陳曉軍書記主持的例行工作部署會。

在與常銘交談中,我們聽見他說的最多、語氣最堅定的話是:“我曾是一名軍人,當年盡義務,為祖國在西藏高原守衛國門。現在國家有難,疫情當前,我更要挺身而出為群眾護好家園,這是每一個熱血男兒都應該做的。”擔心常銘身體吃不消,陳曉軍和與他一起輪流值夜班的戰友藺寧不斷地勸他回去休息。可他堅定地說:“我負責聯繫的那5戶隔離者身體狀況如何?家裡是不是需要東西?我還要了解清楚,落實完再走”。說完,又自顧自地忙乎開了。

這就是一個退役軍人志願者在“抗疫”前線奮鬥的12小時工作日,他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個退伍老兵“若有戰、召必回”的錚錚誓言和對祖國對人民的赤膽忠心。

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侯智 通訊員豫南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