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战”防护丨您不知道的“口罩”标准

2月2日下午,贵阳市紧急调配以及爱心人士捐赠的54700个医用防护口罩等防护物资,第一时间配备给了环卫作业人员了。

疫情防控,口罩成了重要物资。聚焦口罩标准,打赢抗疫之战。


个人生物安全防护用“口罩”

根据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防护指南(试行第一版)》,个人生物安全涉及口罩的内容有:

防护用品: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2010)、N95(美国NIOSH42CF R84-1995)(下文行文包括KN95[GB2626-2019])。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外科口罩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口罩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必要时双层口罩(外医用防护口罩,内N95)

特殊防护:比如患者剧烈咳嗽且没有呼吸道屏障时,在三级防护的基础上,可以双层防护服、双层口罩(外医用防护口罩,内N95)

不难看出,个人生物安全防护的口罩主要种类有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2010)、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或者N95(美国NIOSH42CF R84-1995)。


“疫战”防护丨您不知道的“口罩”标准

医用“口罩”标准知多少

医用外科口罩执行的是医药行业标准YY 0469-2011。该标准规定了医用外科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该标准适用于由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等过程中所佩带的一次性口罩。因为是在有创操作等过程中佩带,因此合成血液穿透时,用2毫升合成血液以120mmHg(化学合子解释:相当于0.16个大气压)压力喷向口罩,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这一检验指标要高于医用防护口罩。由于特殊的场景应用,医用外科口罩对细菌过滤效率要求不小于95%;对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只要求不低于30%,这一性能低于医用防护口罩要求指标。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10),规定了医用防护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该标准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自吸过滤式医用防护口罩。既然为医用,自然在各种性能方面要求较为严格:

1、口罩应覆盖佩戴者的口鼻部,应有良好的面部密合性,表面不得有破洞、污渍,不应有呼气阀。

2、鼻夹可调节。

3、口罩对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最低为95%(一级),二级为99%、三级为99.97%。所以,KN95口罩中用作医用的,就是执行这一标准的产品。

4、合成血液穿透,以2毫升合成血液以80mmHg(化学合子解释:相当于0.1个大气压)压力喷向口罩,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

当然,口罩表面抗湿性、微生物指标、环氧乙烷残留量、阻燃性、皮肤刺激性、密合性都有严格要求。

这里我们可能要问,口罩的生产与化学品环氧乙烷有何关系?环氧乙烷是乙烯下游重要的衍生物,主要生产乙二醇和乙氧基化合物等产品。环氧乙烷在常温下为无色带着醚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重要的一个用途就是灭菌,生产时使用专门的环氧乙烷设施进行杀菌消毒。环氧乙烷属于有毒致癌物质,医用防护口罩要求环氧乙烷残留量不超过10μg/g(相当于10ppm,车用汽油标准要求硫含量不超过10ppm)。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执行医药行业标准YY/T 0969-2013。该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该标准适用于覆盖使用者的口、鼻及下颌,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中佩戴、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喷出污染物的一次性使用口罩。该标准不适用于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这类口罩有特殊的使用场景。各项性能要求不及医用外科、医用防护口罩,或者说各有所用。


“疫战”防护丨您不知道的“口罩”标准

KN95“医用颗粒物防护口罩”性能标准

随着疫情的蔓延,口罩成为紧俏商品。KN95口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为民众熟知。KN95口罩作为口罩类型之一,执行的是《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19),同类口罩N95执行美国标准NIOSH42CF R84-1995。

目前,《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执行标准仍为GB2626-2006。GB2626-2019为最新标准,已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自2020年7月1日实施。GB2626-2006标准起草单位为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防化研究院和3M中国有限公司。目前,在众多口罩品牌中,3M口罩独占鳌头,这与能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有一定关联。

GB2626-2006规定了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标识。

该标准适用于防护颗粒物的自吸过滤式呼吸器。该标准不适用于防护有害气体和蒸气的呼吸器,不适用于缺氧环境、水下作业、逃生和消防用呼吸器。

根据GB2626-2006,过滤元件按过滤性能分为KN和KP两类,KN类只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KP类适用于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元件。

由于工作场所的不同,作业者接触到的颗粒物一般可分为油性和非油性两大类,其中用于防护非油性颗粒物的口罩,为“KN”型口罩,而防护油性颗粒物的口罩则为“KP”型口罩;化工行业接触较多为油性颗粒物(如石蜡油蒸汽等),所以KP型口罩主要用于化工行业;其它行业包括普通民用,则用KN型口罩为主。疫情蔓延期间,KN口罩因此成了“网红”。

随弃式面罩和可更换式面罩的过滤元件应标注级别,级别用执行标准号及年号与过滤元件类型和级别的组台方式标注。产品标识如下:

示例l:KN90过滤元件的标记为GB 2626-2006 KN 90。

示例2:KPl00过滤元件的标记为GB 2626-2006,KP 100

如果您在不同的场景,不妨对照标准,查阅一下使用的口罩包装说明,判断使用到适合作业场景的产品。

非常时期,希望大家都用到合格的产品。


“疫战”防护丨您不知道的“口罩”标准

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口罩”标准

当前,医用耗材特别是口罩,都会要求采取医用标准进行生产,例如《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10)、《医用外科口罩》(YY 0469-2011)。只要符合GB19083标准的任何“医用防护口罩”,就绝对已经达到了N95级和KN95级的过滤效率了。

此外,化学合子整理了一些其他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口罩标准。

口罩纸GB/T 22927-2008,该标准规定了口罩纸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该标准适用于加工纸口罩用纸。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GB/T 32610-2016,该标准规定了日常防护型口罩的术语与定义、分级、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及储运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在日常生活中空气污染环境下滤除颗粒物所佩戴的防护型口罩。该标准不适用于缺氧环境、水下作业、逃生、消防、医用及工业防尘等特殊行业用呼吸防护用品也不适用于婴幼儿、儿童呼吸防护用品。

PM2.5防护口罩T/CTCA 1-2015,为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团体标准,该标准规定了PM2.5防护口罩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分级和标记,技术要求、检测方法,产品说明和包装。该标准适用于在日常生活中,民众所佩戴的防止空气中PM 2.5 吸入的口罩。该标准不适用于防护有害气体和蒸汽的吸入,不适用于缺氧环境、逃生、消防、医用以及其他职业用的防尘口罩。

针织口罩FZ/T 73049-2014,为纺织行业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针织口罩的规格、要求、试验、判定规则、产品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该标准适用于鉴定以针织面料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口罩的品质。该标准不适用于医用口罩和劳动防护口罩。本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饰。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 18664-2002,该标准规定了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便用和维护的原则、方法与要求。该标准适用于为预防作业场所缺氧和空气污染物等对人体的危害所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该标准不适用于水下作业、航空及医疗救护用呼吸设备。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7部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

GB 21976.7-2012,GB21976的本部分规定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的型式、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适用于发生火灾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7%的场所中,供人员逃生时佩戴的一次性使用的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

呼吸防护用品 实用性能评价GB/T 23465-2009,该标准规定了呼吸防护用品的实用性能评价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适用于预防呼吸性危害的各类呼吸防护用品。不适用于潜水呼吸器。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GB2890-2009,该标准规定了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分类及标记、技术要求、面罩测试方法、过滤件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适用于基于自吸过滤原理的防毒面具。不适用于缺氧环境、水下作业、逃生和消防热区用呼吸防护用品。

呼吸防护 自给闭路式氧气逃生呼吸器GB/T 38228-2019,该标准2020年5月1日实施。标准规定了逃生用自给闭路式氧气呼吸器(以下简称呼吸器)的分类、分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识和包装。适用于作业场所、公共场所逃生(含危化事故逃生)用呼吸器。不适用于潜水作业逃生用呼吸器。

煤矿用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AQ1114-2014,该标准规定了煤矿用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的分类、级别、标记、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和说明、包装和贮存、适用范围等要求。适用于煤矿行业防御呼吸性煤尘和矽尘的防尘口罩。不适用于在缺氧环境和毒气环境中使用的呼吸防护装备。

适合的才是好的。口罩等呼吸用防护用品,也不是防护等级越高越好,要依据应用场景、按照标准选出恰当的产品。


“疫战”防护丨您不知道的“口罩”标准

疫情将远去

“口罩”标准为制造之本。

抗击疫情,口罩生产企业紧急恢复产能,严格执行标准,展现的是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

万物将复苏,疫情将远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