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良撂下年三十與家人團聚的飯碗,一頭扎進村裡

念好“三字經” 全心戰疫情

__記安城鎮安城辦事處黨總支書記田金良

今年46歲的田金良,是名有著23年工齡的“資深”鄉鎮幹部。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人民群眾的安危。撂下年三十與家人團聚的飯碗,他一頭扎進村裡,沒黑沒白,從此沒休過一天。他說,聽黨的話、跟黨走,這是政治覺悟。他還說,立足“早、嚴、實”,帶領群眾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這是工作智慧。在他的帶領下,安城鎮安城辦事處13個勸阻點,仍然在為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而堅守。

田金良撂下年三十與家人團聚的飯碗,一頭扎進村裡

召之即回 守土盡責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田金良以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高度責任感,趕赴防疫戰鬥一線。1月24日,正是中國傳統的大年三十,安城鎮緊急召開疫情防控專題會議,安排網格化排查和防控工作。會後,田金良便立即行動。大年初一,這個本該團圓的日子,田金良依然果斷放棄了團聚時光,依舊義無反顧奔赴一線、堅守一線,用實際行動守護家園,與村幹部們並肩戰鬥。他說,心在哪,家就在哪。當了多年的辦事處書記,各個村于田金良而言早已不只是工作單位,田金良把自己當成了村裡的一員,把辦事處當作了自己的家。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在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帶頭衝鋒在戰“疫”一線,不忘初心,守崗位葆本色;勇擔使命,舍小家為大家,展現一個黨員幹部的模範本色。

田金良撂下年三十與家人團聚的飯碗,一頭扎進村裡

逆流而行 全力以赴抗擊疫情

在各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田金良始終在堅持在最前線,與村幹部一起,宣傳防疫知識、駐守疫情防控點。田金良無所畏懼的逆流而行,村幹部看在眼裡、村民看在眼裡。開展工作時,田金良立足一個“早”字,參加完政黨委政府會議後,第一時間聯繫並親自走訪了辦事處所轄各村,召開包村幹部、村書記、主任會議,詳細詢問村裡的基本情況,迅速落實鎮黨委政府的會議精神,開展無縫隙摸排,網格化摸排早排查、早佈防,僅用了半天的時間,將辦事處各村武漢、省外、省內縣外來人統計成冊;要求一個“嚴”字,挨家挨戶進行嚴密摸底排查。為達到細排、排實的效果,還建立了摸排清單,田金良親自打電話、上門,確保鎮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確保一日一排查,一日一報表的工作狀態;落腳一個“實”字,摸排的底數包括聯繫方式、身份證號、歸來日期等,底數只有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為下步的工作開展打好基礎,摸清底數後,又連夜各村進行核對,確保摸排準確。

“早、嚴、實”是田金良做好聯防聯控工作的法寶,在田金良的帶領下,安城辦事處成立了13個勸阻點,3支志願者勸阻隊,5支志願者消毒隊,圍擋封堵路口25處,摸排出自武漢回平重點人員的密切接觸者共12人,摸排準確高效。除此之外,田金良不光每天不論早晚進行夜查,還對排查出的無法封堵的89戶鎮駐地村門頭房、沿街商鋪每天進行巡查走訪,防疫工作有序開展、各項核查進展順利。疫情防控期間,排查一處“非法授課聚集點”予以勸誡,並順利取締,減少了人員集聚。對於發生喪事的一戶人家,田金良連夜趕赴進行勸阻,原本三天才能下葬的風俗,在田金良的努力下一上午就完成了火化下葬。這個喪事既沒有舉辦酒席,也沒有親友出席,這背後廢了多少口舌也只有田金良自己知道。當看到村裡防護物資緊缺的現狀,田金良積極發動同學捐贈了300斤84消毒液、100餘瓶酒精,甚至自掏腰包購買了1000餘元的藥物送至各村。為村防疫點協調配備了兩個移動板房等必需防護物資,為防疫工作開展作了突出貢獻。

田金良撂下年三十與家人團聚的飯碗,一頭扎進村裡

心繫村民 做好服務保民安

防疫工作開展之初,村民不理解、不配合,面對村民的牴觸情緒,田金良耐心疏導、以理服人,田金良拉家常般的說理,最終贏得了理解。村子暫時隔離封鎖,但隔不住溫暖、鎖不住情懷,田金良心繫村民的三餐溫飽,積極協調村超市、衛生室,確保貨源,提供村民生活所需的日用品和生活物資;同時,帶領村“兩委”幹部,對居家隔離的4戶隔離人員,密切關注隔離人員的身體狀況,嚴格做到一日三查,遇有問題及時彙報處理。田金良說,村民的安寧,就是他的安寧。

田金良撂下年三十與家人團聚的飯碗,一頭扎進村裡

當前,疫情仍在肆虐,田金良同和他的戰友們將防疫的戰線堅定的守在腳下。正是因為有了無數像田金良這樣無私奉獻的一線工作者、最美"逆行者",才有了廣大基層群眾的美好與安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