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楨講演:科學的精神

竺可楨講演:科學的精神

▲ 竺可楨(科學家、地理學家、氣象學家)


竺可楨博士講演 王三辛記述


我們現在努力所摹仿之歐洲各文明國,在二十年前,一概以夷狄之邦視之;即歐洲人,從來亦很崇拜我國文明,元世祖時有意大利人馬克伯羅到中國來,說中國文化勝於意大利;明末清初時,有南懷仁、湯若望到中國來了,對於中國文化,亦甚為推崇;一千八百三十年時候,英國落伯福司還說,中國文明不在歐洲之下。由此亦可知道歐洲現在的物質文明之發達,為時不久。

一千七百六十九年,英國人瓦特發明汽機,是實為歐洲物質文明之起點,從現在看起來,汽機這個東西,簡單得很,不過在當時是很不容易發明的一件事。自汽車發明以後,旁的東西,陸續的發明了許多,一千七百八十四年,有紡紗機器之發明,因為有紡紗機器,始有大宗棉花之需要,於是一千七百九十三年,乃有軋花機之發明。一種機器發(明)以後,生出他種機器之需要。而他種發明乃隨之以起。英國煤很多,有了汽機,各種工廠慢慢成立,由是講到交通,則有輪船、火車汽機;講到燭夜之工具,則由煤油燈而電燈;通信機關則由電話、電報,而無線電、無線電話。

物質文明發達,非常之快。推原其本,莫不歸功於瓦特之發明汽機。

竺可楨講演:科學的精神

▲ 瓦特與蒸汽機

但是,近年歐洲有許多人提倡反對科學的論調,這是一時的反動,因為軍閥利用機器殺人,如綠氣炮、潛水艇、飛機、炸彈,皆為殺人最厲害的東西,都是科學發明的所以歸罪科學;殊不知這是科學的糟粕,不是科學的精神。我們要曉得我們所要的是科學的精神!不過何謂科學精神?所謂科學精神,就是用科學方法來求出真理,真理求出以後,就須宣傳擁護,雖犧牲生命財產,亦所不惜。不曉得科學方法,不能有科學,知道科學方法,而無科學精神,這是壞科學,不是好科學。科學方法是我國向來沒有的,科學精神是我國一向所有的。科學方法就是柳(貽謀)先生所講的新思想,科學精神,就是舊道德(按柳先生講演了新思想與舊道德)。我現在要講何謂科學方法。科學方法是歸納方法,是很精密的,比如吃西瓜,我們到一家水果店買白皮的西瓜,覺到很甜,我們不能即刻下斷語說,還是白皮西瓜統是甜的,一定要把長沙城內白皮西瓜試了許多許多,覺到統是甜的,到那時候,亦不過能斷定現在長沙城內白皮西瓜是甜的,若是要斷定所有白皮西瓜是甜的,那末,一定要把全世界的西瓜統試過了,而且要求出白皮西瓜所以甜的道理,用化學的方法來分析白皮西瓜的成分,用遺傳學來斷定白皮西瓜與糖之成分有密切之關係而後可,所以用歸納方法來定出一公例,是很不容易的,一定要觀察了許許多多事實之後,然後用公允的眼光下斷語,才能定出一個公例來。

我國思想界,一面歸納方法是不大用的,譬如《詩經》內說“月離於畢,俾滂沱兮”,這完全是根據一兩次偶然的觀察,並非由歸納方法得的。又如中國人,素以燒菜著名,但是中國人燒菜,是一種美術,並非用科學方法。歐美人燒菜,統有專書,原料應放多少,水的溫度高低,時間的長短,都有一個定的,他們對於小事,尚是如此,可見注重科學方法了。

竺可楨講演:科學的精神

我現在要講何謂科學精神,歐洲十五世紀時候,思想非常頑固,一切歸之上帝所造。他們相信地球是在宇宙之正中,是世界之主體,太陽是繞地球的。後來哥白尼從精密的觀察,著一本書說,太陽不是繞地球的,是地球繞太陽的,但是當時宗教思想非常專制,他就不敢將他的書出版,到死了以後,才印出來,然到處禁止發行,比近年各國之防禦過激黨,恐怕還要厲害些。後有意大利將他的學說對公眾宣傳,主張地球繞太陽,結果,竟被燒死了。他為什麼不怕死,為的是真理。意大利尚有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亦著了一本書,證明地球繞太陽的,老皇不但把他的書毀了,而且要他另外著一本書,說是太陽繞地球,他不肯承允,就被關在牢內,以後好久始行放出。

竺可楨講演:科學的精神

然而歐洲經過這些科學家奮鬥後,思想漸漸解放,科學一天一天的發達,牛頓發明了許多公例,物理學就大受影響,瓦特發明汽機還是受牛頓之賜。以後達爾文發明了新思想與舊道德進化論,他遊歷南美洲及太平洋諸島,根據數十年的觀察著《物種出來》一書。從前相信人是上帝造成的,而今知道是從下等動物進化來的。當時宗教家、道德家、哲學家都以為大逆不道,到而今無論何人,不能不承認了。歐洲所以有今日之文明,不能不歸功於這一班科學家。他們犧牲生命犧牲財產,不怕吃苦,大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概,這就是科學的精神。

竺可楨講演:科學的精神

▲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這種科學精神,在中國亦有。我要舉一個例,如明代王陽明,主張良知,各種事情,要用良知對付,不背良知,才合乎道德。其實良知就是真理。他發明良知,是一旦豁然貫通,並不用科學方法的,但是他發明良知以後,根據良知去作事情,完全合乎科學的精神。

竺可楨講演:科學的精神

▲ 王陽明

現在中國一班人,是有利害,無是非,只向便利的方面走,我舉一個例,南京有個測繪學校畢業生所測的地圖,據地理教員說是很不正確;這位畢業生,本明白科學方法,因畏難不認真去作,就是沒有科學的精神。

北京國會(按指十二年的國會)八百人,現在糟到這樣,實在由於壞的少數人操縱多數,並不是八百個,沒有一個好的,是因為國會有了少數害群之馬,大多數不敢本他良心的主張來說話,所以弄糟的,這就是因為缺乏科學的精神。

我看要救中國,一方面要學外國的科學方法,一方面要保守我國固有的科學精神。


這是竺先生兩年前到長沙的講演,近因國中愈無是非,專講利害,很沒有科學的精神,特發表於此,以警迷誤。(辛志)


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


本文來源:《晨報副刊新少年旬刊》1925年第9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