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浙大土木系學生玩歷史玩出新高度, 雖治史有心, 但仍志在建築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浙大歷史上的大神-陳叔陶。陳叔陶高中畢業考取了上海交大和浙大,在交大讀了一陣就患病休學了,1934年以保留學籍的資格進入浙江大學。

浙大土木系學生玩歷史玩出新高度, 雖治史有心, 但仍志在建築

新元史

這位大神在休學期間(高中學歷)寫了一篇《新元史本證》,指出了新元史中的23處錯誤,要知道《新元史》是民國著名學者柯紹忞的嘔心之作,比明宋濂的元史更好。語言研究所所長傅斯年(五四運動主將之一)表示比較震驚,這樣的史學奇才多年不遇,就給浙大校長竺可楨寫了封信,讓找找這位大神何許人也。

浙大土木系學生玩歷史玩出新高度, 雖治史有心, 但仍志在建築

新元史本證

竺校長自然得從歷史系教師中先找起,沒找到,難道是歷史系學生寫的?依然無果,最終一一排查才發現居然是土木系的學生寫的。傅斯年當然希望陳叔陶畢業能跟著自己玩歷史了,竺校長不能直接說你別學土木了學歷史吧,就婉轉地說“土木畢業後,只可在路(指施工造路)上作測量工作而已”,最終陳叔陶雖治史有心,但仍志在所學專業。

浙大土木系學生玩歷史玩出新高度, 雖治史有心, 但仍志在建築

陳叔陶

陳1939年浙大畢業後先後在浙大,中山大學,西北工學院執教,後來院系調整後一直在西安建築工程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任教,在他於1968年5月22日病逝前幾年,他為培養西安冶金建築學院青年教師,抱病在三年中編寫了100萬字的講義和幾十萬字的彈性力學教材,為全校中青年在節假日講課三年,分文不取。終因久病和積勞之疾,陳叔陶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終年55歲。

浙大土木系學生玩歷史玩出新高度, 雖治史有心, 但仍志在建築

浙江大學

值得一提的是陳叔陶的四弟陳季涵,侄子陳宜張(出任四校合併後新浙大醫學院首任院長),都是浙大學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