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浙大土木系学生玩历史玩出新高度, 虽治史有心, 但仍志在建筑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浙大历史上的大神-陈叔陶。陈叔陶高中毕业考取了上海交大和浙大,在交大读了一阵就患病休学了,1934年以保留学籍的资格进入浙江大学。

浙大土木系学生玩历史玩出新高度, 虽治史有心, 但仍志在建筑

新元史

这位大神在休学期间(高中学历)写了一篇《新元史本证》,指出了新元史中的23处错误,要知道《新元史》是民国著名学者柯绍忞的呕心之作,比明宋濂的元史更好。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五四运动主将之一)表示比较震惊,这样的史学奇才多年不遇,就给浙大校长竺可桢写了封信,让找找这位大神何许人也。

浙大土木系学生玩历史玩出新高度, 虽治史有心, 但仍志在建筑

新元史本证

竺校长自然得从历史系教师中先找起,没找到,难道是历史系学生写的?依然无果,最终一一排查才发现居然是土木系的学生写的。傅斯年当然希望陈叔陶毕业能跟着自己玩历史了,竺校长不能直接说你别学土木了学历史吧,就婉转地说“土木毕业后,只可在路(指施工造路)上作测量工作而已”,最终陈叔陶虽治史有心,但仍志在所学专业。

浙大土木系学生玩历史玩出新高度, 虽治史有心, 但仍志在建筑

陈叔陶

陈1939年浙大毕业后先后在浙大,中山大学,西北工学院执教,后来院系调整后一直在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任教,在他于1968年5月22日病逝前几年,他为培养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青年教师,抱病在三年中编写了100万字的讲义和几十万字的弹性力学教材,为全校中青年在节假日讲课三年,分文不取。终因久病和积劳之疾,陈叔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终年55岁。

浙大土木系学生玩历史玩出新高度, 虽治史有心, 但仍志在建筑

浙江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陈叔陶的四弟陈季涵,侄子陈宜张(出任四校合并后新浙大医学院首任院长),都是浙大学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