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次疫情日本和韩国的表现让我们从惊讶到感动!大家怎么看?

盛夏梅子汤


日本,话说的漂亮,事情做得也不错,其实成本并不多,但在中国狠狠地刷了一把流量,赚足了名声,也为后续带了赚大钱的空间,尤其是“奥运会”的吸金期。

截止目前,有20多个国家对我国进行了援助,相比较日本的援助规模,俄罗斯、韩国、白俄罗斯等国都不低,韩国和俄罗斯应该还要多于日本,但能冲上热搜、引发热议的,只有日本一国。

根据不完全的数据:截止12日,俄罗斯共向我们运来了三批物资共36.2吨的医疗物资(清单不详),白俄罗斯也运来了40吨(清单不详),韩国送来了300万个口罩,10万套防护服和10万副护目镜,日本送来了13万个口罩,5万副手套、2.8万套防护服、3.8万副护目镜;伊朗送来了300万个口罩;赤道几内亚援助了200万美元;哈萨克斯坦送来了13.6吨医疗物资;欧盟送来了12吨医疗物资;巴铁送来了30万口罩、800套防护服和6800副手套;梵蒂冈送来了70万口罩;土耳其也送来了2000套防护服(含1000套一次性的)和9万多个口罩……

还有其他国家的援助,不一一罗列,都是不完全统计,在这里,表示感谢。

不过,相对其他国家的“低调”,日本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企事业单位到民间,以极快的反应速度掀起了向中国援助的浪潮,这在诸国中,算是比较快的。

以安倍为首,政府和执政党给援助定了调:中国遭遇疫情,就好像是日本的邻居和亲戚遇到了困难……尽力提供帮助,全力支持……抗击这次疫情,帮助疫情早日平息。

然后,在1月21日,日本政府就准备了大量的医疗物资,打包空运给了中国,行动非常迅速。

中央行动之后,那许多一些机构和企业,也纷纷捐赠物资,捐赠物资上还写上了许多给中国、武汉打气加油的话语,比如“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还特地贴上了许多中国诗词:“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些小细节,给援助增添了许多温心和暖心,也在国内的网络上掀起了一波波舆论浪潮。

此外,日本的一些对应措施,也给国内网民带来很多暖心:比如继续欢迎中国游客、给在日本的中国游客延长签证、给任何在日本的肺炎患者免费治疗(主要还是中国游客)……

当然了,要肯定的是日本确实给了中国实质上的帮助,这一点上要诚挚感谢,另外,也要看到,日本要开奥运会了,日本政府也是想尽一切办法缓解疫情造成的影响,帮中国也就是在帮自己,免费治疗也是为了鼓励患者赶紧去日本医院就诊,尽可能地避免病毒继续扩散,毕竟每年春节在日本的中国游客是非常多的。

当然,近年来,日本的地震海啸、甲型流感,中国爆发汶川地震等等,两国都是互相大力帮忙的。

总体来说,在过阵子,随着疫情结束,日本也开奥运会了,借助这次刷的一波美誉和好感度,日本真的要赚大发了。

2019年,中国赴日游客约为960万,消费总额超过1000亿人民币,占所有赴日游客消费量的近37%。


云中史记


在我国全力抗击疫情的时候,前后共有20几个国家/地区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包括:俄、日、韩、英、法、欧盟、白俄、泰国、印尼、欧盟、伊朗、土耳其、新西兰、意大利、匈牙利、阿联酋、梵蒂冈、巴基斯坦、澳大利亚、赤道几内亚、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等。这些国家都应该让我们感动,更值得我们衷心的说句:谢谢!

实际上,最让我们感动的不是日本、韩国,而是伊朗和巴基斯坦。伊朗正面临着美国“史上最严厉的制裁”,自己都快吃不上饭了,但仍向我们提供了300万个口罩。巴基斯坦正遭受蝗灾肆虐,已进入全国紧急状态,且印巴冲突不断,就这样还送来了30万个口罩、6800副手套以及800套防护服。日本提供了口罩13万、手套5万、护目镜3.8万、防护服2.8万,韩国提供了口罩300万、防护服10万、护目镜10万。



巴基斯坦、伊朗援助的这些物资,实在是有些“寒酸”,但与日、韩的“慷慨”相比,伊朗、巴基斯坦宁愿“勒紧裤腰带”,是不是更应该让人感动?现在都“讲究”物质,那就以物质说话——俄罗斯援助的各种医疗物资共计36.2吨,白俄罗斯共计40吨。以上所有数据,截止时间到2月12日。也就是说,俄罗斯援助的物资相当于1月28日夜日本向武汉提供那9吨多医疗物资的4倍,白俄罗斯甚至更高。


这里不是说日、韩的援助不值得我们感动,而是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此事——所有国家的援助都值得我们感动,而不是只有日本、韩国。日本对于我们的援助已经上了各大媒体的热搜,但却很少有人提及俄罗斯、白俄罗斯提供的援助,这正常吗?很多人眼里只剩下了周末向路人鞠躬的日美“最美女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愿举全国之力提供帮助”,媒体人是不是该在这个时候做点什么?

这是舆论导向的问题,咱也无能为力……对于日本的援助,应该分为两部分来看待:政府、民间。日本政府提供援助有其自己的考量,简单说:一、疫情无国界,助人也是自助。二、人道主义、国际责任、国际义务,日本的“大国担当”。三、加强与我国的关系,推动“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建设。四、改善与我国的关键,经济利益的需求。日本民间确实是值得称赞,不存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因素,纯粹就是为了帮助我们,为她(他)们点赞!



至于国人由惊讶到感动,真不知日本提供帮助有什么可惊讶的?日本大地震的时候,我们也在第一时间提供了必要的帮助,这是一个国家应尽的国际义务,不要以个人思维去看待国际问题。按题主的意思,印度已宣布在一周内将援助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运到我国,这是不是更让人惊讶?国人对日本的援助感动,很正常:一、日本的援助本就值得我们感动。二、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三、国人看待问题更感性。


儒道之主


昨天翻看头条,一个视频的题头是这样的:日本捐了点东西,就把你们感动成这样了!你们难道忘记历史了吗?

咋一看,这是一个纯粹到无可指责的爱国者对当下的提醒。但我为什么对这样的“提醒”感到非常的不适呢?

中日上千年的不堪过往告诉我们,这两个国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以正常状态做到“肝胆相照”的赤城。

而实际上,国与国之间也根本不可能永远保持一种状态。中日从唐朝就开启了相爱相杀的交往历程,日本谴唐使从中国整体挪植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并视中国为“天朝上国”,以至于日本在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的一千多年后,仍能以儒家思想作为其文化主体。明朝的“抗倭”其实顶多算是个误会,类似于今天的反恐。因为海盗并不能代表其国家意志,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南北朝”割据状态,室町幕府根本无力阻止南方封建主的擅自行动。对此,学界也颇多争议。

不能被争议的是1895年那场著名的甲午海战,伊藤博文制定的《对清攻略》毫不掩饰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并以一场令人痛心的甲午海战击沉了大清徒有虚名的国家自信。这场海战也成了中国人自我反思最有参考和借鉴价值的经典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们,并没有因为一场失败的战争和一纸丧权辱国的条约而终结与日本的往来,大批仁人志士纷纷东渡日本,学习的学习,革命的革命。也正是那个时候,中国才真正开启了民主与开化的强国之路。中国的变革是大趋势,但当时日本对中国的影响也是无法被忽略的事实。甚至我这篇文章中一多半词汇,都是从日文中原原本本拿过来的。有人说这是日本对中国的文化反哺,有人说这是日本站在巨人肩膀上对巨人的无情嘲笑。但不管怎么说,中日文化似乎已经成了无法相互剥离的共同体。



不能被争议的更有让中国人付出惨痛代价的13年,军国主义日本对中国欠下的累累血债,遍布中国的大部分国土,无数冤魂在中国南京的地底下发出对日本法西斯的控诉。以至于打开那段尘封的历史,一股血腥气扑面而来。尽管我们没有权利将这页纸翻过去,但我们更要面对当下。因为:一个时代的过往,总要带走一些东西。仇恨不能忘记,但不能延续。否则,我们将永远无法走出阴影,不能走出阴影,就不可能以冷静的辩证思维面对当下。因为,仇恨并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力,理性才能!

不管我们和日本有多少过不去的坎,但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进入和平与发展的当下,中日之间都在相对公平的国际规则之下竞争与共存,这既是两国平行发展的必然大势,也是我们“合作共赢”的精神体现。在这种发展规律的贯通与覆盖之下,中日之间有博弈,有合作,有反对,有共识。正是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协作精神,才浇筑起了中日之间相互依存的人字结构。这种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当代文明体系之下的自然属性,也是和平时期发展与前进的不二选择。中日之间的交流与往来,也是两国文明大致趋同的必然结果,更是发展与进步道路上无法阻挡的重合。

如果像那位播主所言:“日本人捐了点东西,就能把你们感动成这样?”。言下之意就是我们可以无视日本的帮助,无视帮助折射出来的潜台词就是“不感恩”。问题是,一个不懂感恩的民族,怎么能够以“包容博大,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标榜中国博大精深的优质文化?


从道义层面出发,没有什么行为是应该不应该的。首先我们根本无法否认灾难援助所具有的善意属性。拒绝善意,可以直接拒绝捐赠。但如果拿了人家的捐赠还不领情,实在是有失厚道。再说,此次来自日本的一半捐助都来自日本民间,民众本着人性基本的关爱和善意分一些温暖给我们,不应该被猜疑,不应该被亵渎。日本安倍政府也敦促一级官员为武汉捐款,尽管只有5000日元(折合人民币300元),尽管少得可怜,但足以见证日本政府的态度。还有一个叫科摩罗的非洲穷国,因为太穷,也买不到口罩,只好捐出了100欧元,但我们同样应该珍视这份友情。对于日本来说,即使他们先辈的罪责不可原谅,但其后人的善良我们也不能误解。如果在危难之处得到帮助还没有一句好话,那我觉得我们不配得到帮助。

我无意否定那位播主变了形的爱国主义热情,但如果让偏执与狭隘占据了心胸,无疑在削弱中国人道德建设的基础,无疑在拉低中国民众的整体素质,无疑在廉价让渡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威望。也许他只代表了他自己的观点,但有些观点会让授众无所适从,从而产生排异反应。

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来自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道义层面的东西是超越了国家利益的精神升华,互助精神难道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文明基石吗?红十字会存在的意义在于,她不受任何国家与政府行政管理的意识形态约束。只要是需要帮助的人,没有人种,民族,国家,甚至没有敌我之分。而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不可抗灾难面前,秉持的正是超越了意识形态的高贵精神。

有人认为日本地震发生时,中国也出动了最好的医务人员,紧急调拨了一万吨汽油以及大批物资进行援助。因此,此次援助是他们应该做的。然而,互相之间的灾后救助并不是锱铢必较的生意。如果用等价交换的方式来精算捐助的动机,总有一天我们将付不起灾难造成的巨大代价。别忘了,全世界有一半的灾难在亚洲,亚洲有一半的灾难在中国。如果我们下次受灾,我们拿什么再作为等价交换的条件?

再说,中国历次灾难爆发时,日本没有一次选择漠视。汶川地震之后,日本的救助人员,还有那些勇敢而“敬业”的秋田犬,表现得并不比中国人差。以至于日本救助队因为不能挖出一名被埋者而自责到失声痛哭。这个时候,人们所发自内心的悲悯,早已经超越了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纠葛,这份真诚我们该拿什么偿还?其实我们不用还,因为这份真诚我们也有,只要对方需要,我们随时奉献。70年代的国家高层,为了中国的发展,尚且可以放下国仇家恨,琢磨出“小球带动大球”这种推动两国友善关系的外交技巧,当下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将仇恨先放一放,用理性务实的发展观来正确看待两国关系呢?

好在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明事理懂感恩的,对于日本和韩国以及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帮助都纷纷表示感谢。我认为,这才是中国人应有的素质。还有人说,日本和韩国是为了本国的安全才打着“博爱”的旗号,提升自己的威望。这种理解也没错,毕竟这场病毒太厉害了,但即使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帮助中国,但拿过来的东西和钱,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在这种火烧眉毛的危急时刻,动机还重要吗?

还有,日本捐赠的物品箱上,从最早模仿中国口吻的“武汉加油”,已经将干巴巴的全民性口号升级到了直抵人心的雅致问候。有人说,日本人一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和“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让多少中国文人汗颜。笔者粗通文墨,甫一上眼竟不知道这么优雅的诗词出自谁手,哪个朝代。转念一想,其实无需汗颜,不但无需汗颜,甚至应该骄傲。柔道是日本的国术,当日本世界排名第一的柔道高手被巴西选手击败,日本人不但没有感到沮丧,反而为日本传统文化被世界接受并发扬由衷的喜悦。他能用你的优势赢你,说明他重视你的优势,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我们一直都在致力于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日本人将中国文化玩出了新高度,那是因为日本人重视了我们的文化,对于中国和日本来说,都是幸事!



淞沪抗战之后,鲁迅先生亲书《题三义塔》赠予率领日本医疗救助队前来上海三义里救助伤兵与民众的西村真琴教授,最后两句是“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先生认为,经过战争与劫难的折磨,最终必将实现和平。鲁迅先生对中日之间的关系进程是理性而远见的,在这个问题上,日本需要真心反思与悔过,我们也不应该放弃宽容与等待,这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屠格涅夫曾说过:“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不配得到别人的宽容”。

人生就这么短短几十年,我们所得到的终归有限,而我们最终失去的将是所有。当我们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也许就会明白,真正的放下,其实就是给自己打开了一扇豁然开朗的门,通过这道门,我们也许就能展望更加宽广的天空!


冷兵器TILLLINDEMANN


在这次疫情当中,木叔收到了很多国际朋友的问候,其中就有日本和韩国朋友。

有的韩国朋友还开玩笑说,用不用给木叔寄口罩过来?

从中能看出全球都在关注疫情,而日本和韩国作为我们的邻居当然更关注。

毕竟远亲不如近邻。

(韩国驻华使馆外挂支持横幅)

而且如果疫情蔓延的话,周边肯定首当其冲。所以他们对我们的关注和帮助,本质上也是对他们自己的帮助。

日本的援助这几天“刷屏”,大家都很清楚。

不仅提供了众多医护用品,还在用品外包装上印上了一些古诗词,比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等。

这说明日本用这种和中土文化没有断绝的文化联系,加油和祝福,表达了一种心灵上的互通。这种支持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少国人都非常感动和感慨。

韩国的援助也不少,但由于韩国已经不使用日常汉语了,所以在援助中并没有出现什么诗词之类的。

但是很直接的鼓励也很多,说的最多就是加油。

特别是韩国驻华使馆的朋友告诉木叔,他们在使馆门口挂上了横幅,写着韩国和我们在一起的字句,这或许也是外国驻华使馆很少采取的行动,因此也收获了不少国人的赞许。

韩国和日本不只是在疫情救助上给予了很大帮助,其实就是在平时,他们也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更是人员往来最密切的国家之一。

(日本大街上挂支持条幅)

特别是人文交流非常频繁。比如我们每年去韩国和日本旅游的人加起来,要比去其他地区玩的人多,既有地理上的因素,也有人文和文化上更具有亲近感的原因。

韩国和日本这次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更能让疫情过后的双方关系会更好。当然也会促进更多国人到日本和韩国去旅游,本质上也有利于促进他们的经济发展。


木春山谈天下


面对我国的新冠肺炎,大多数国家都给予了支持,其中日本和韩国是给予支持最大的,当然很多日本人的表现让我们动容。众所周知,日本在以前的时候有过侵略战争历史,所以这次新冠肺炎爆发以后日本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现在日本是世界上第2个受到影响比较大的国家,但是日本做了很好的防范机制,由于日本本身就经常遭受各种自然灾害,所以面对这种疫情的时候,国民并没有出现恐慌情绪。而韩国方面也给予了我国很大帮助,两国在官方表态上都给予了坚决的支持。

这两个国家这么关注这次疫情,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两个国家和我国离的比较近,受影响的情况也比较多,所以帮助我国消灭此次疫情对两个国家也是有好的作用,因为日本和韩国以及我国的经贸交往日益频繁,双方之间的人员流动也越来越大,所以他们保护我国,也就是保护他们自己。

从日本和韩国官员的发言可以看出,在之前日本大地震的时候我国曾派出医疗队帮助日本,而在韩国遭受中东呼吸综合症的时候,我国也给予了韩国很大的帮助,所以我国和这两个国家在平时交往的时候本身就互相帮助比较多。所以日本方面自然会大力帮助我国。

还有一个情况是日本和韩国可以借助这次疫情来改善自己国家的形象,特别是日本,为了帮助我国可以改善在亚洲国家的形象,因为现在日本的经贸总额已经偏向亚洲地区,和欧美之间的贸易额度正在下降,因此日本方面非常致力于帮助各国控制疫情。一般这种相对发达的国家会具有比较人道主义的精神,因为国民素质比较高,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在关键时刻也能够帮助弱势群体,由此可以看出这次日本和韩国会在各种层面上防范这次疫情的扩散。


四十五度历史


新冠肺炎爆发之后,韩国和日本对我国的援助力度最大,韩国和日本到底捐献了多少物资?

韩国援助物质

2月3日,韩国援助武汉150万只口罩,7万套防护服,7万副护目镜,韩国还通过官民合作的方式捐献300万只口罩,10万副护目镜和10万套防护服,韩国政府向武汉提供50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以上仅仅是截止到2月4日的捐献物资,而且只是韩国政府的捐助,韩国三星也向武汉援助人民币3000万,其中包含100万防护口罩和1万套防护服。

日本援助物资


1月26日,日本民间捐献的100万个防护口罩通过飞机在成都降落,1月28日,日本派出援助专机,装载1.5万个口罩,5万副手套,8000个护目镜,1月29日,9吨多的应急医疗物资被运往武汉,其中包括大量的口罩和防护服。

日本和韩国的援助之所以会使国人异常感动,主要是两点,一是救援速度快,二是物资充足。


日本在26日就已经开始输送救援物资,而此时大多数国人还没有深刻认识到新冠肺炎的可怕之处,全国各地也没有开始实行隔离措施,但是日本和韩国却能够在第一时间向武汉提供援助,对比某些省份禁止口罩外流,日本和韩国是援助更加感人。

韩国日本能够在第一时间提供救援物资,说明两国深知新冠肺炎的危害性,口罩、防护服等各类防护物资平时不会大量储备,韩国人口总数只有5000万,储备的医疗物资不可能太多,一次性拿出数百万套口罩和防护服,几乎是倾家荡产,全力支援武汉。


最让国人感动的是日本韩国民众的无私援助,政府或许有各种各样的考虑,或许有为了经济利益,或许是为了政治考量,也有可能是为了国防安全,但是民众考虑的要少的多,日本和韩国民间组织也大量捐款,日本女生站在街头筹集捐款,每当有人捐款都会90º鞠躬,日本街头也挂满了“武汉加油”的标语。

无论过去怎么样,和平稳定的东亚才能够让各国快速发展,携手共赢才能够面向未来。正如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记者会上所说,东亚三国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魏蜀吴。


视野新观


日韩这两个国家做了他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过于惊讶和激动,正如我们以后看到美日韩紧密互动也不必不解和过于愤怒一样。


对他们的帮助我们心存感激,对正常国家关系应该有怎样的民间认知,这应该是经过这次疫情后的一大收获。

日韩深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道理,帮邻居就是帮自己

远亲不如近邻,这是最通俗不过最直白的道理。

若是任由疫情泛滥,日本和韩国必定首当其冲难以逃避独善其身。毕竟历经中国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发展,中日韩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旅游求学空前广泛深入,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联合体。在疫情爆发后,日韩不约而同地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救援,说白了,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新型肺炎病毒的蔓延,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据估算,如果中国制造业产出减少100亿美元,世界其他地区的产出将因此减少67亿美元。特别是韩国、日本和美国受到影响最大,若考虑到对周边产业的连锁反应,将有约650亿美元的生产受到冲击。

日韩作为率先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对外救援早已自成体系

不得不承认的是,日韩作为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其国民的整体文明程度相对于其他国家成熟不少,对外救援早已蔚成风气。面对疫情肆虐,日本政府没有抹黑中国,日本学校还给家长写信,教育孩子不要童言无忌,带着恶意去评论武汉。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一个穿红衣的日本小女孩,她在东京池袋西口公园的满月祭灯会上手捧着募捐箱募捐,对每一个捐款的人都会深深鞠躬表示感谢。 这个女孩今年才刚满14岁,在当有人问:“中国不可怕吗?” 而女孩总会回答:“可怕的是病毒,不是中国。中国人都很热情,中国是个温暖的国家,我很喜欢中国。”


多年来,日本都是世界上对外援助排在第一位的国家。日本不光援助了我们国家,而且援助了亚非拉的很多国家。

作为后起之秀的韩国当然不甘落后,据中新网报道,韩国2015年“政府开发援助(ODA)”规模为19.1亿美元,同比增长2.9%,排名从2014年的第16上升至第14。据统计,2010至2015年期间,韩国的年平均ODA增速达10.2%,远超于其他成员国平均水平(0.5%)。针对这次疫情,韩国总统文在寅2月7日表示,韩中两国是近邻,助邻即助己,韩国政府愿继续积极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韩国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官俞银惠2月13日要求各个大学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特别强调在韩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也是我们学生,也是政府和大学的保护对象,应避免发生排斥中国学生的情况。韩国各民间团体及知名人士也纷纷通过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捐款,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基于美日同盟和美韩同盟的现存体系,日韩以后跟美国互动的事情不会少

疫情总会过去,明天即将到来,一切都会好起来,事物将会走上原有的轨道。

各个国家有自己的国家事务,诸如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国家也有自己的利益格局,比如美日同盟和美韩同盟的现存体系,这样未来关于美日韩贸易格局的调整,特别是军事交流进行必不可少,我们会不会由现在的“特别激动”一举回到明天的“特别愤怒”呢?

这就是如何看待正常的国家关系问题了,任何走上两个极端的做法,即从“大热”到“大冷”都不是正常的国家关系,平和看待,正常对待就行了,当然“宠辱不惊,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少有人能做到,对普通民众没有必要。

一切的感恩必须有,一切的激动必须复归于平静,正如一切的仇恨不必固化而要成为奋发有为的动力,发展得比对手快,生活得比别人好,这才是大国国民应有的心态和作为。

战胜疫情,走向成熟,世界会更美好!


今古达观


这次疫情,看出了很多事情,原来中国的邻居都还不错,日本人并没有那么讨厌,韩国人看起来也很可爱。

这两个邻居国家,先后捐了大量的物资,韩国三星等企业对国内相关联的企业也作出承诺,愿意帮助共渡难关。

在这里,代表我自己,也代表那些受了捐助的人和机构,真诚地道声:感谢!

下面,我们还是聊聊,从民间到政府,他们的行为给了我们什么触动和感受。

日本和韩国的民间,对于疫情下的中国人,其实是有两种看法的

我们遭遇如此灾难,日本和韩国民间,有很大一部分人表达了同情,并愿意进行帮助。这样的举动,让我们非常感动。

当那个十来岁的日本小姑娘在募集时,一次次的鞠躬,让人感觉到了深深的真情,仿佛有种东西在心中流淌,眼中无法不饱含热泪。


当然,两个国家内,也有一部分公民有排斥华人的行为,不过这很正常,有支持抗击疫情的,就有不支持的。放到我们,其实也是一样。这个应该释怀,包括你,包括我。

除了感动,除了感谢,我还想说一声:不要无限制放大了日本的支持行为。

比如,很多人感触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话,没错,那句话是日本“天武天皇之孙”长屋写的(唐朝时期),总共是四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就是写在袈裟上的这十六个字,感动了鉴真和尚,最后东渡日本,传播佛法。

不过,这次是我们中国人打上去的。那批箱子里的物资,属于“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捐赠的。这是日本的机构吗?不是,是纯纯的中资机构,是隶属于国家汉办管理的教育机构。

日本和韩国民间捐了不少物资,我们要感谢。

但我们更要知道,很多的民间捐助,其实,是日本的华侨、华人和华资机构捐助和募集的。我们不要忘了他们。他们是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游子,他们用几乎统一的行动,不仅在日本,韩国,还在美国等世界各地采购、募集,然后联系运送,捐献。

想对他们说一声:兄弟,姐妹,谢谢你们,我爱你们!身在海外,多多保重!

日本和韩国的官方,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支持度

在武汉封城之后,日本官方捐出了大量物资,韩国也是紧跟其后。

这事大家首先得清楚,人家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捐献的。人家并不欠我们的,如果不捐,我们又能说什么呢?就像美国,就算官方不捐,你又能干什么呢?本来,捐助救灾就是人情道义,并没有必须不必须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对日本和韩国政府说声:感谢!当,日本和韩国有难时,我们也要处于人道主义去帮忙。

对于这次疫情,日本官方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前首相村山富市、鸠山由纪夫都出来录视频加油,外务大臣说“尽一切努力,帮助中国。”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说“要用举国之力,帮助中国。”

日本这样的表现,让我们感动的同时,也感到了日本的睿智。

因为,日本人帮助中国人抗击疫情就是帮助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是日本夏天有奥运会,疫情如果大了就难如期举行了。二是日本是中国的经济合作伙伴,疫情严重了,对日本经济是有大影响的。三是日本在拉近关系,因为美国霸权,随意涨军费,偶尔还有制裁,还以安保同盟绑架日本。对于这些,日本人是难受的。趁这个机会,和中国拉近关系,绝对有益无害。

日本的操作,可谓合情合理,既发扬了人道主义,又促进了和邻国的关系。这是双赢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其实,日本官员就算没有那么坚定的支持语气,我们也会记着这份情的。

再看韩国,疫情之后,虽然比日本慢了些,但文在寅的支持很坚决,捐献的物资比日本官方还多。不仅如此,韩国的三星等企业纷纷表态,大力支持疫情影响了的中国企业。

韩国首尔市市长眼含热泪,采访时说道:我们是来报恩的,中国曾经帮过我们,我们要尽心尽力报答这份恩情。

真的很感动。

从朴槿惠同意萨德系统安装开始,严重破坏了中韩关系,但这次他们的表现,让我们心中一暖。从此,我们会大度一笑:一切都过去了,我们是一衣带水的兄弟国家。

韩国人的操作,一定能促进中韩两国关系的。这之后,我们还能反对韩企在中国的发展吗?不能,我们也要感恩。

仔细看来,两个国家都表达出了对中国的大力支持,首先肯定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但谁又能否定,这些举动里是有浓浓的靠拢的意思呢?

世界老大美国,逐渐靠不住了,为了整体的发展,向世界第二靠拢,有坏处吗?一点坏处都没有。

我给两国的表现打九十五分,那扣的五分是“语言上的支持力度”太大了,有点受宠若惊。

相比而言,俄罗斯连续三个大飞机运货过来,啥也不说,卸了就走,更让我感动。

相比而言,巴基斯坦面临重度蝗灾的情况下,依然用举国之力来捐助物资,更让我感动。

相比而言,科摩罗科中协会主席穆萨,将邹邹巴巴的两个50欧元捐给当地大使馆时,直接让我落泪。

综合来说,日本和韩国做得不错,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支持力度确实很大。就算两国政府有向中国靠拢的意思,难道这不是好事吗?如果,以后三国形成强有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同盟,对东亚人民,难道不是一种幸福?

除了感谢日韩,中国人一定不要忘了那些默默无闻帮助的国家,如俄罗斯、巴基斯坦、科摩罗、伊朗等。


蓝风破晓


截止2月6日在华外企捐款排行榜:

韩国企业捐款总额1.2亿元,排名第二。相比之下,日本企业捐款总额5920万,排名第七。(日本GDP排名全球第三,韩国排名第十一,不是一个等级。论人口,日本1.2亿,韩国5千万)

这世界就是一个经济共同体,谁也离不开谁,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何况是邻居!齐心协力共同战胜“新状肺炎19”,共同发展!


路人甲邻居


疫情爆发以后,日韩两国表现出来的态度实际上也是很正常的。如果这种疫情发生在韩国或者日本,相信我们的表现也会是这个样子的,甚至还会更好。毕竟,出于道义,但凡有条件的国家都不会袖手旁观的。再加上相邻的地缘关系,在面对共同疫情的情况下,其实也不得不伸出援手。



首先,日韩两国历史上都是属于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单单是出于感恩心态,在目前的疫情中,两国的反应也责无旁贷。毕竟日韩两国这些年发生的灾难也都不少,但是我们过去提供的支援都是比较主动比较及时的。如今在疫情面前,日韩两国能回过头来提供支持,也很正常。相反,如果日韩两国对疫情反应平淡,倒显得有些不合适了。

此外,日韩两国虽然与西方国家过从甚密,且两国都是美国盟友。但是在经济文化,或者人员的直接交往中,日韩两国与我们的联系,还是要比欧美国家更紧密。纵观这些年来,当世界上一些国家或地区出现灾难的时候,出于人道主义以及国际责任,日韩两国基本上都会进行一定力度的援助,日韩两国支援应对此次疫情,并不是很特殊的事情。



再则,日韩两国协助应对疫情,其实也是在用另一种形式让自己国家减少损失。一方面,中日韩的联系太密切了,此次疫情,也必然会对日韩两国的经济贸易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而越早处理好疫情,日韩两国间接或直接受到的影响就会越小。

另一方面,疫情还不同于其他灾难,疫情是可以蔓延的。站在日韩两国的立场,日韩两国支援应对疫情,在尽力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以另一种方式保护自己。因此,日韩两国此次疫情中的表现,既有主动,也有被动。但总的来说,两国的做法均值得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