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轉型“失利”

在互聯網企業咄咄逼人的壓力下,各家銀行都迫不及待的採取措施,不管是主動出擊,還是被動應對。可是,一年的互聯網金融探索之後,並沒有“服眾”的手段,仍然是一地雞毛。占上市公司近一半利潤的銀行,碰上幾乎全面虧損的互聯網企業,居然缺少對陣的手段,不能不值得深思。我認為,這個結果的關鍵在於,銀行沒有抓住這一輪互聯網金融的關鍵機理。

這一輪互聯網金融,實質是銀行業務的商業模式已經進化到需要“突變”的窗口,而不是宣城互聯網企業體驗更好的勝利。技術的進步,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完善,使得傳統的業務模式已經進化到了即將“突變”的臨界點。銀行沒有抓住這個牛鼻子,不管怎麼應對,結果都是錯的。

一、互聯網金融的關鍵機理:金融是“衍生需求”,技術進步推動金融“歸位”,而互聯網不僅僅是“渠道”

金融不能解決客戶的吃、穿、住等最終的生理問題,是“衍生需求”,不是客戶的“最終需求”,商業交易“伴生”了金融業務。例如,買了一雙鞋子,就產生了支付的需求。若沒有買鞋子,就不需要支付了,沒有交易也就沒有付款了。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成熟,金融將逐漸歸位,“融合”或“嵌入”到實際的商業業務流程中,而不會“突兀”的顯現出來。可以說,銀行業規則的變化,就是伴隨著技術及基礎設施的完善而不斷變化的。

招商銀行的前行長馬蔚華說:“伴隨著每一次信息技術的進步,銀行的業務模式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例如,1812年,美國跟英國有了戰爭,打仗就需要錢,需要發行國債融資。可是第一次融資,只募集到了目標金額的40%,並且募集資金的費用昂貴,效率低下,成本高達40%,幾乎難以承受。第二次募資時,有個小銀行家庫克,利用當時的新興技術“電報”,將國債面值降低(降低購買起點,讓屌絲可以買國債),通過電報覆蓋更多的人群,“連接”了美國南方、北方的小城市,結果是,以千分之一的成本,募集了100倍的資金,從而使得投行成為一個巨大的金融力量,這就是技術推動金融的實際例子。

不需要挖掘到那麼遙遠的歷史,只需要觀察到近20年中國銀行業的演變,就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貌”。

第一階段(2014年前),商業與金融是“割裂”的。銀行通過“水泥”+“鼠標”的形式,方便客戶使用金融服務,互聯網是一種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渠道。2000年以前,存摺是主要載體,現金是金融的主要流通媒介,因此,這個階段網點為王。在這個階段,到商場買鞋子,首先需要到銀行取到足夠的現金,帶著這些現金逛商場。若現金不夠支付,就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由於現金很重要,客戶經常需要跑銀行,網點就很重要了,有最多網點的銀行,就成為客戶的首選,就有巨大的優勢。2004年至2013年,網點作用越來越小,電子支付的作用越來越大。在這個階段,到商場買鞋子,是不需要先取現的,直接在商場的POS機支付就可以了。在網上買鞋子,也不需要現金,直接通過網絡支付就可以了。這個階段,客戶去銀行越來越少,甚至可以一年不去銀行。網點作用降低,而佈局電子支付的銀行成為“寵兒”。例如,招商銀行就是由於大力發展一卡通(POS支付)、網上支付,成為了“中國最佳零售銀行”,不到1000個網點,能夠挑戰3000多個網點的交通銀行。

這個階段,是“鼠標+水泥”的階段,只是“鼠標”和“水泥”的分工不同,前一個時期,“水泥”更重要,網點為王;後一個時期,“水泥”的作用在降低,而“鼠標”的作用在加大,電子支付在崛起。但是,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就是商業和金融是完全分割的:商業是一個體系,金融是一個體系,兩個體系可能會在物理上融合(例如,在商場提供POS機;網站提供支付按鈕),但實質是割裂的:商業交易的過程中,需要跳出商業交易,啟動金融流程,完成金融流程後才能實現商業交易。如何建立商業和金融的關聯,成為最大的挑戰,需要手工輸入或數據傳遞。

第二階段(2014年開始),金融和商業開始進入“融合”階段。金融“迴歸”本質,成為商業交易的“衍生”,類似於手機的“芯片”,而不僅僅是一種渠道。2014年開始,移動支付將成為主流,商業與金融開始“融合”。以手機支付為代表,手機成為與客戶“綁定”的支付終端,將以前固定的POS終端移動化,使得支付逐漸靠攏商業。支付寶錢包可能會成為最大的贏家。有三個代表性的例子。一是,順豐的“嘿店”。在“嘿店”,瀏覽物品的實體,或者圖片,掃二維碼下單購買。下單後,通過手機支付,順豐物流將物品送到家。支付和下單已經開始融合了,不需要再去POS機前面排隊,以等待支付了。二是,亞馬遜的“一鍵下單”或者支付寶的“快捷支付”。在網上購物時,選擇好商品後,點擊“一鍵下單”,支付將通過綁定的信用卡自動完成,已經“看不到”金融的動作了,但支付確實已經完成了。三是,快的打車。在快的專車綁定信用卡後,專車到達目的地後,下車時不需要向司機支付,系統自動會從綁定的信用卡扣除專車的費用。

這三個例子,都是“融合”的初步階段,只是啟動了部分比較容易融合的場景。融合之後,金融就成了“無所不在,又無影無蹤”。金融已經突顯了,類似於手機的“芯片”,對用戶、對手機都很重要,但用戶是看不見、摸不著,也不用理會。可以暢想一個場景。例如,客戶到星巴克喝咖啡,只需要關注咖啡就可以了。星巴克會識別出客戶,併發送款項的確認給客戶,客戶確認了就完成了支付。其實,這個場景已經近在眼前。“快的”專車,就已經達到了這個效果,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會實現這樣的融合。

二、銀行開錯藥方的主要原因:沒有意識到銀行已經很“充分”的利用了互聯網,仍然將互聯網當做“渠道”

“餘額寶”的衝擊,震驚了銀行,銀行也是積極應對。應對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是,快速上馬直銷銀行。主要代表是部分股份制銀行及城商行。例如,民生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銀行,很快推出了直銷銀行,尤其是民生銀行和興業銀行推出直銷銀行時,媒體也是歡欣鼓舞,好像看到了曙光。可是,一年運作下來,基本上偃旗息鼓了:要麼是客戶來源與傳統銀行重合,仍然來源於傳統的營業網點,要麼是沒有多大的業務量。

二是,推出電商平臺。主要代表是國有大型銀行。例如,建行、交行、工行等多家銀行推出了電商平臺,民生銀行也推出了民生電商,由於缺少電商基金,一出生就不被看好。雖然這些電商披露的業務量超過300億元,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三是,打造P2P平臺。例如,招行、包商銀行、民生銀行等,好像還挺熱鬧,在實質就是不受監管的新型“銀行理財產品”,吸引客戶的仍然是剛性兌付,客戶還是那些客戶,風險還是那些風險,唯一不同的是:P2P平臺的產品,沒有監管,而銀行理財產品受到嚴格的監管。

銀行雖然採取了大量的應對策略,但好像真正是袖手無策。原因有二:

一是,沒有意識到銀行已經很“充分”的利用了互聯網技術。不論是直銷銀行、電商平臺,都在於將互聯網金融等同於“增加網站做金融”,“模仿淘寶做金融”。事實上,銀行已經將互聯網技術、IT技術利用得非常好了,互聯網直銷的業務量已經佔比非常高了,高到提升的空間非常有限。例如,招行、工行,網銀等網絡渠道辦理業務的比例,已經超過了90%。在這個市場環境下,做直銷銀行註定是失敗的。試問一下:直銷銀行與網銀、手機銀行有什麼實質性的區別麼?這類實質上是網絡渠道的直銷銀行,是15年前,銀行的追求。例如,招行就是在2000年推出的一網通。所以,傳統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的誤區之一,也是最大的誤區,就是沒有意識到銀行已經非常充分的利用了互聯網技術。

二是,沒有意識到業務規則在變化,仍然將互聯網當做一個“電子渠道”。銀行已經很充分的利用了互聯網的“渠道”功能,雖然需要優化,但優化不是關鍵。這一輪互聯網金融,衝擊的關鍵在於:互聯網技術的進步,推動了商業和金融的融合,推動金融“歸位”,融合到商業流程中,成為商業流程的一部分。

三、傳統銀行如何應對:以“歸位”的思維,重塑業務流程,重新設計與客戶的關係

這一輪互聯網金融,在於推動商業和金融的融合,那麼,新商業模式下,金融的特徵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入圈入鏈,嵌入金融服務。銀行業務的新模式下,個人、企業都逐漸變為某個價值鏈的“螺絲釘”,為各自的上下游客戶提供價值服務,從而體現各自的價值,移動互聯技術的成熟,使得這種情形變得可行。作為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更是如此。並且,找準個人、企業的價值,可以摸出規律,也可以控制風險、體現價值。

二是,開放合作,作為“芯片”體現金融的價值。對於客戶來說,金融並不能滿足客戶生理或精神上的需求,不是終端需求,只是衍生需求,因此,金融不可能成為客戶的流量入口,金融平臺不會如電子商務網站呈現出來的是一個網站或者一個APP,金融的入口(應用場景)在他處。因此,金融如何連接應用場景,如何更好的連接應用場景,發揮“芯片”的作用,就是互聯網金融成功的關鍵。

因此,傳統銀行轉型,思路就不說自明瞭,可以從以下幾步入手:

首先,強推移動支付,並整合融資和理財,打造成為“金融雲”。隨著技術的成熟,金融將不斷“歸位”,嵌入應用場景,將成為金融的主流作用。銀行的業務主要是支付、理財、融資三類業務,而支付是金融的基礎,也是最先被顛覆的領域,也是正在被顛覆的領域。搶佔移動支付的制高點,就可以無縫的嵌入理財和融資業務:閒於資金用來理財,缺少資金需要融資。而金融雲,就是讓各種商業業務架構在雲之上,不斷獲得金融嵌入,發揮“芯片”的作用。

其次,開放合作,與線上、線下機構合作,接入各種應用場景。銀行缺少商業交易場景,也缺少做好商業的能力和人才。而發揮核心競爭力,與各類商業機構互聯互通,發揮“芯片”的作用,將推動商業業務轉型,實現商業與金融的融合,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挑戰。

最後,加強金融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未來的金融,由於互聯、互通,將呈現高頻、小額、隨時、隨地的特點,而傳統的業務是大額、低頻、受限渠道。應對這些特徵,需要技術優化,支撐高頻、海量交易;需要設計新型產品,使得產品可以實時提供、推薦。例如貸款可以在客戶缺少資金時,實時提供;理財可以在客戶有“閒錢”時,實時推薦;支付時,得實時判斷交易對手的風險。

每一次信息技術的變革,都伴隨著銀行業翻天覆地的變化,意味著一輪新的洗牌。銀行已經有強大的電子銀行(手機銀行、網絡銀行、ATM機等),客戶通過電子銀行辦理業務的比例已經超過90%,網絡作為直銷渠道的功能,已經發揮的很好了,優化空間有限。因此,新一輪互聯網金融的衝擊,需要傳統銀行改變思維,適應新的商業模式轉型。

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轉型“失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