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运到中国,不管哪里都行”

文 |《浙商》全媒体记者 张鲁楠

2月6日凌晨,一架春秋航空客机稳稳地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103000双医用手套,5000个医用帽子,1000副护目镜,500套医用防护服,上百箱医用物资也随机抵达。


此时,在泰国几乎一夜无眠的祁晓云也接到了消息,所有医用物资完好无损,落地中国。这几天祁晓云的心情经历了失望、沮丧,也有着无比的开心、幸福。他说,真是万般滋味。

只要运回中国,哪里都可以


作为泰国浙江商会、泰国温州商会“双会”会长的祁晓云最近每天都会接打数十通电话,所有的话题都是关于医用口罩、防护服和护目镜的。“疫情告急、医疗物资短缺,真的牵动着我们泰国华商的心。”于是,早在1月23日浙江率先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省紧急防备之时,祁晓云就带领着泰国温州商会开启了疯狂的扫货模式。“我们第一批医疗物资一共70多万个医用口罩,在1月27号就已经从泰国运抵宁波了,当时疫情还没有迅速蔓延,航班比较稳定,所以时间上也快很多。”

而筹集物资的过程就好比经历过山车一般,“抢货、哄抬价钱、货不对板我们都遇到了,有一次明明价格讲好,定金都付了,去取货时发现货被人拿走了。对方给的理由就是‘别家给的价格高很多’。另一次物资到了,深夜入仓,打开一看发现货不对板根本不是医用口罩。”祁晓云他们总是上演着定金被退回、被等待的剧情。“那时候的心情,只能用无奈来形容。”

困难随即又出现了。

根据民航统计截至2月4日,已有46家外国航空公司宣布暂停往来中国大陆的航班,超8000个国际航班被取消。第二批奔走募集采购而来的医疗物资,如何运送回国就成了一个难题。“其实,之前各个方面都已经联系好了,抢到了2月4日晚上飞中国的货机舱位,而且可以直接飞抵杭州萧山机场,当天晚上我真是开心得不得了。结果凌晨12点多泰国这边的物流运输公司的负责人给我打电话说,连货机也被临时取消了。当时我就和对方说,无论想什么办法,都要把货运到中国。反正往中国运就好,不管到哪里。”


特写 |“只要能运到中国,不管哪里都行”

祁晓云身后是千方百计采购而来的医疗物资

物流运输公司的负责人,同时也是祁晓云的朋友。“其实当晚他就想尽办法,帮我抢到了最后一个2月5日飞上海的舱位,并早早地把舱位锁定了。”这是事后祁晓云才知道的,同为华人,此时就好像都在跑一组接力棒,每一个环节大家都在尽自己的力量。

谈及筹集物资的过程中,最感动的瞬间,祁晓云甚至有些激动。“在国外航空公司纷纷停飞的时候,我们国家的航空公司真是太给力了。”无论是国有的东航,还是民营的吉祥与春秋航空,在政策、技术、安全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尽最大力量把医疗物资运回国,其中,南航甚至为海外援助物资提供了免费托运。“每架飞机真的是把货舱装得满满当当,能挤一箱是一箱。”

有人说这个冬天特别冷,而在祁晓云心里,这个冬天更多了一份暖意。他说,这样的故事,在这个时期,这个国家的上空,频频上演。就像他前几日偶然间读到的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它们的起飞地是纽约、悉尼、墨尔本、法兰克福、迪拜、大阪、雅加达,它们飞行穿过的,是云层、闪电、意志、呼喊、国家。这简直就是世界华人向心力的一个图腾。”


3000多华侨13万只口罩


“一出国就爱国”这是采访中章志光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

作为保加利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的章志光在国内遥控指挥。“我们促进会在1月26日发出倡议,倡导募捐,与祖国共同抗‘疫’,短短两天就收到大量捐款。”章志光说,感人、暖心的瞬间太多太多,不一而足。有的是老板捐了,员工也要跟着捐;有的是家长捐了,孩子也要跟着捐出自己送报纸的全部收入;有的是在异地特地让朋友帮忙代捐……

与此同时,促进会内部分工协作、紧锣密鼓、高效运转,有人负责联系货源采购,有人负责准备各项海关文书,有人负责打通运输渠道,有人负责分批装箱发货……“其实,当时这些医用物资的价格已经被哄抬,差不多是平时的一倍左右。说实话我们也顾不上是贵还是便宜,只要有货就可以。最后好不容易从批发商手里抢到了13万只口罩,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差不多把保加利亚当地的口罩给买空了。”

航班停飞,章志光遇到了与祁晓云同样的问题,就是如何把筹集到的物资运送回国?“起初我们联系了保加利亚的机场和各大航空公司,得到的答复都一致,没有办法解决,后来我们请求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的帮助,走了外交途径最后才得以圆满解决。”


特写 |“只要能运到中国,不管哪里都行”


特写 |“只要能运到中国,不管哪里都行”

1月27日保加利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当地筹集到第一批物资


据悉,截至2月9日,浙江侨界为此次疫情累计捐款17042.17万元,捐赠价值9482.67万元的医用物资。这些数字背后是107532件医用防护服,3479078只医用外科口罩,97200只医用级N95口罩,5293个手持式额头测温仪。

采访的最后,祁晓云和章志光都告诉我,现在这批医疗物资应该都已经穿在了一线医务人员的身上了。“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从电话线的这端我都能感觉出他们嘴角上扬的笑容。

2020年的这个冬天,注定会被每个中国人铭记。而那一架架满载物资,从日出到日暮的航班;那一座座城里努力跑着自己接力棒的人们,那一个个可以隔离病毒却不隔离爱的口罩,正在说着,2020年会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