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同行是否有做教育培训的,面临生存压力很大,大家如何做?

慢慢走进心灵世界


我是做幼儿园和教培机构,还有第三方服务平台的,这次疫情的爆发对我们教培机构确实是致命的,但是我们在教培行业我们校长的关注点无非就关注两类人群,内在和外在客户。我们先从外在客户开始讲起,外在客户就是家长和学生,我们的客户对象很特殊因为,买单者和消费者,不是一个人,所以我们的客户有两大类一类是家长,一类是孩子。

针对我们的客户的第一类家长,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所有的校长,今天是2月11号,我们所有的校长今天是周二了,都要在本周,亲自发声,给你学校的老学员的所有的家长,开一次线上家长会。开家长会,使用什么工具呢?微信群或者使用此时千聊,加上语音,直接从一个群里,通过一个链接引导到一个房间里来给所有的家长看一次。线上家长会,针对家长你要发声

你作为一个创始人,只有你发声,才能让大家吃一个定心丸。

你讲什么内容,其实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你的老学员的家长看到创始人的态度,看到一个创始人,在面对危机,在面对突然袭来的疫情创伤的时候,他将如何面对?他是选择逃避,还是选择默不作声,还是选择积极的发声面对,去引导大家,迎接光明。所以行为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发声让家长看到创始人的态度。

我们的第二类外在的客户就是我们的学员,但针对学员让我们现在所有的机构不得不都转到线上来做教学和服务了,在这里,今天就讲一点,我不建议大家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因为我们的老师的水平真的达不到。直播它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次讲课,她更多的像一次演讲,一次单口相声,这个对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正月十一的时候我讲了一次直播课,我深刻的感受到,直播课和平时上课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给各位家人的建议就是我们要采用录播的形式,我们一定要采用视频录播的形式来进行,线上教学都会给大家推荐的软件的就是阿里旗下的钉钉,那么我们现在全国的公办学校也在让我们的家长下载钉钉,钉钉操作起来是比较方便的甚至很多家长的手机里现在已经有了钉钉这个软件,方便我们去操作线上直播这件事情。同时,我们要避免此时此刻线上直播给我们带来的坑,在这个机会下,有很多线上平台公司啊进这个打着免费给你使用,而平台的旗号啊,其实真相就是想让你使用一两个月,后面就要让你付出高额费用搭建自己的线上平台,线上教室,一次也要三五万,天呐,在这个时候,我建议大家在线上板块儿,不要做大的投资,尽可能不投。


酷爸靓妈


我以前自己和姐妹干了个学前+托管,收入还可以吧,我们俩都上课,和音乐学校合作,房租是每月给学校人数乘以学费的一半。干了三年,可是我那姐妹不走心后来我就退出来了,她也干不下去了。不论是什么教学机构,教学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也在于有好的老师才能留住孩子。


姣姣juice


我就是做教育培训行业的,有托管机构和小学至高中的K12教育。这次疫情确实给我们这种只有线下教育的机构带来了措手不及的打击。

资金链断裂是当前最担忧的问题,可能疫情还没有过,我们只是对少部分家长进行了退费,其他都要等疫情之后再处理,给自己留出时间进行应对。资金链的压力主要是两个方面。

首先是退费。因为疫情,我们的寒假班上到一半就不上了,但是无法用线上课程替代,于是只能是两种选择,一是课程与疫情后的学期班或者暑假班合并。这是最好的选择,可以避免大量退费造成资金链提前断裂,可以多撑一会。二是退费了,对于一些就只是想上假期班的家长多是选择这个,这个会造成一个困难局面,但为了维护好家长,保持良好口碑必须是有要求退费的一定要退费。

其次就是老师工资支出。虽然老师们都不能上岗,但毕竟都是平时的“战友”,这个时候即是再难,也不能打老师的主意,这关系到人品和以后你能否东山再起的关键。

再就是各种成本支出。大头就是房租。这个只能是疫情过后跟房东谈了,如果实在谈不妥就只能作为损失了。

最后就是不营业的损失。本来是能赚多少钱的,现在赚不到了,这也是损失,也是资金链可能断裂的一个问题。不过这个都可以通过后期一些排课等减小,因为相对的,长时间的不上学也会让家长对补课的需求增加了。

家长维护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不能就放下一句,教育局不让开,道个歉就不管了,光等着开学再弄,这样势必会让有些家长逐渐的就忘记了我们,甚至不再选择我们,更甚着会被其他教育机构吸引。所以这个时候谁做好了服务动员,与家长沟通好了,才能实现疫情之后爆发期能多吸引学员,实现增长,弥补前面的损失。我们都是分年级建群,然后进行一些视频的录制推送给家长,并提供免费解疑答惑。

我们机构刚刚起步才两年多一点,资金储备本身就很困难,现金储备也就能支撑三个月。但是我相信不用三个月疫情一定会被控制,教育培训的春天可能会比想象的明媚。

线下教育培训行业的新手,有些不全面,有更好的办法一起讨论下,希望共同学习学习。


桥上的小河


说真的,每一个教培人都不容易,简单理了下,你面临的应该是至少五个方面的损失:

1、停课损失。消课减少或延期带来的课耗和续费损失;

2、退费损失。停久必退,2月份一方面家长面临疫情的恐慌,其次家长和学生处于理解期和观望期,但3月份开始必然是退费的高风险期;

3、春季不能招生带来的损失。春季不仅不能招生,还可能面临着大量线下学生流失的情况;

4、无营收情况下,高额的支出。房租、人员工资等支出;

5、转型线上可能面临的试错成本。

有了问题,再来想解决之道,我认为:

1.对于停课,转线上是必然之道,那么第一和第五个问题可以合并解决,为什么一定要转线上,主要有四个方面(如果贵机构流动资金十分充足,也没有很强烈的生存压力,这条请忽略):

(1)技多不压身,本身线上课程也是一个大趋势,起码在目前来看,确实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地域化差异的优势师资不足的问题;

(2)不敢尝试,又要生存,什么可以拉动可以消?还是上课才能让这盘棋活起来,那么在无法到校区的情况下,线上的直播课不管是大班课还是一对一,是唯一的办法;

(3)在目前的情况下,线上直播课的尝试成本已经很低了。直播平台,免费的付费的很多可以选择,主流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有免费的直播平台,技术层面的问题几乎不存在,剩下的就是熟练度和适合度的问题,老师的成本是一个定向支出,既然如此,不试试的理由何在?

(4)刚需问题。如同第一点的回答,在可以预见的以后,线上一定不会是主流,但一定会线上线下相结合,这一次给了全国的家长一次伟大的尝试,优劣利弊显露无余,我们线下机构无法否认线上课的优点,但是线上课的弊端(孩子无法互动,不好掌控,家长无法监督等等教育最核心的问题)也以巨大的倍数呈现在家长面前,所以如何更好的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会成为下一阶段培训行业的主流,趁着这次机会,有发展需求的机构尝试一次业务多元化,我相信也是给所有机构的一次巨大机会。

2.退费,先说结果,在复工以前,无论如何不接受任何退费,多少企业败在资金链断裂不用我多说,教培行业很明显,现金流是很重要的一环,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不接受任何退费,这是为了稳定大局,同时,也给自己的员工和家长足够的信心,但是作为补偿,必须要让教务老师或者负责客服的老师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能够进行的课后辅导,能够进行的一些课程的维护,必须要照常,当然我相信一定会有胡搅蛮缠的家长,各种什么理由去说不好听的话,甚至是举报等等这些问题,但这都不会决定最后的因素,在实在解决不了的时候可以破例,但是尽可能的还是稳定为主。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为了保证资金链不断,保证账上有充足的钱去抵御后面所面临的一些风险,例如员工工资,房屋租金等等这些不定的问题,保证现金流,避免挤兑式、恐慌式的退费发生,只要能够等到复工,一切都好谈,总之,复工前绝不退费。

3.上面提到的第三个问题和第四个问题,其实整合到一起,无非就是一个问题,没有办法招生意味着没有收入,但是还要面临高额的成本支出。老师的工资需要支出的,但是却没有一个资金的来源能保障他们,那么先看看老师是否能够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线上课程的必要性就呈现出来了,如果线上课程能做得好,那么可能因此有了一个更好的业务线,同时也会拓宽整个机构的竞争力,如果做得不好,那么就简化成纯粹的线上维护与服务,这样的一项工作,即不会产生过多的开支,也能够让家长有一定的接受,机构不会跑,老师还在管着学员,给家长一定的信心,也能避免一些退费的情况发生。

无论如何这一次的疫情对整个教培行业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可能很多机构撑不到两个月、三个月,但是无论如何,希望每一位同行都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等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到时候市场一定会有一个增量的爆发,也希望我们共同的教培事业越来越好。


益小凡


我做教育培新也十年了,最大规模做到10个校区,150号员工(18年前)全部校区走学校门口底商(可以省广告费,底商方便家长直接进门咨询)。17年前整体还算可以,整天利润15个点,整年销售业绩1700万,不算高。到手的钱还真没有,因为都投到校区扩张上面去了。18年开始整体下滑,因为在我们这个城市整整多了快20家校区(其他品牌)竞争激烈。迫于业绩压力开始关闭性价比底下的校区自救,目前在运营的只有7家,今年疫情按照这种状态发展下去,我们必定倒下,现金储备本来就不多,每个月抓襟见肘。这段时间我也反思了很多,我们这个线下的还能走不远,高度依赖人力,优秀老师很难留住,今天给10000工资,明天他就要求给12000,不给就走人,把学生拉走,一退就是十几二十万的学费,被掐着脖子。我觉得,如果有自己研发的课程,招进来的老师都必须按公司研发照教材上课,就想演员念对白,这个老师离职,下一个老师接着念,降低对师资的依赖,行程真正的标准化,也许能走下去,否则很难。


最热电影音乐推荐


我现在做学生的教育培训。不管干什么,一定要轻资产。

咱们算一笔帐,老师工资5000元,每年6万。招一个英语学生5000元/年,12个学生才是6万。

也就是说,10个学生养活一个老师,这里,还没算房租、老板、税收等费用,压力当然大了。

由于肺炎疫情的影响,2月底之前,线下课,就别想了。

提2个建议,一是做自媒体,一部手机就可创业,零成本,或是投入很少。讲授您擅长的课程,比如英语。

另外就是,引进快速阅读项目,收益高,时间短。

具体就是,2个周末,也就是4天时间,四年级~高一学生,可以达到1万~10万字的阅读速度,答题正确率为60~100%。

快速阅读,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是可以改变一生的。收费在几千元到几万元。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每分钟1万字速读


我也是教育工作者,去年10月份自己单干,主要走的小区教学点,轻资产,重教学,两个教学点,房租5000,2个老师平均工资7000,学生80人,主要是初高中。由于有自己的教学秘籍,口碑和留存率都比较高,这次疫情严重,对我影响不大,线下转线上用了2天就全部完成,17号二轮续费和新生线上报名很火爆,预计3月底,整个寒假收益不低于50万。所以我认为机会就给有准备的人,轻资产,名师教学,重服务,不管市场如何变换都可以轻松应对。[大笑]


心灵数学


作为一个教培机构的从业者,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教培机构在当下这种形式下,生存应该摆在首位,那么确保生存的必要条件,我认为有两个:

1.保留优质教师团队,教培机构的核心是教师团队,如果因为这次疫情而削减人员配备,那么真正需要用人的时候,你一时半会去哪招?这次的正好诠释了什么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机构没有减薪,因为领导坚信,我们一线老师才是机构的根本和核心资产。

2.现金流,对于教培机构,充足的现金流可以应对任何突发情况,如果平时一家机构,现金流总是绷得无比紧张,那么碰到了今年这样的情况,极有可能会被现金流拖垮,房租,工资都是大头,如果一家机构在这种情形下采取的方法是减薪减员,那么它的风险抵御力是偏弱的,因为再亏不能亏教师。

小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团结,那么团结的根本在于相互理解,各有各的难处,这种时候,更考量一个机构领导者的胸怀和心态,我很幸运,在职于这家好机构[微笑][微笑][微笑]


舊街惊鸿


做的k12,刚半年,10个老师,房租3万/月,预计这段时间纯亏25万左右。没办法,账上没多少现金,家里拿出来撑住。希望快点好吧……


石头老师1989


我们是做20年的职业教育者,下面分享几个自我的认知点作为参考:

1、成本精简化:很明显新疫情对绝大多数行业冲击巨大,其中也包含教育培训行业,目前可能带来很大机会的就是线上教育。作为以面授为主的教育机构冲击是非常致命的,这个阶段必须壮士断腕,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精简支出。我们的做法是保留必要的选项,例如:师资、推广渠道、硬件设施等;

2、逐步正常化:就目前的全国形式来看,中小学生将于三月份逐步恢复开学,对于教育机构也就是需要挺过这1-2个月,在可能的前提下这段特殊时期正好利用有效资源录制与自我课程对应的线上课程,例如:微课(千聊、荔枝等)、网课(找对应的网校合作,或者与线上平台合作开发自我的原创课程),对于自己的学员提前预收一部分费用开通线上课程,一是产生一定的资金流,二是为后面的面授打好基础;

3、多元拓展化:做教育本质是师资,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关键是有价值的课程内容,我们还是需要深耕课程本身。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大爆发的机会,把自我课程与多家网络搭建平台合作。我们负责产出课程,这样利用网络的方式也会逐步产生有效的附加收入。

以上仅供参考,可能大家每个机构情况有不同,但一定立足本我优势尽可能适应新局面、迎来新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