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过西方情人节,你知道这几个中国的情人节吗?

都在过西方情人节,你知道这几个中国的情人节吗?

2月14日西方情人节。作为一个外来节日,西方情人节在我国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不少情侣甚至选择在这天领证结婚,商家们也会在这天举办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

其实,中国也有自己的情人节,除了大家熟悉的七夕,还有上元节和上巳节,这些都是古时男女们共沐爱河、表达爱意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自己的情人节吧!

都在过西方情人节,你知道这几个中国的情人节吗?

一、上元节

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对元宵的重视肯定不如春节,但古人可不一样。尤其是宋代人,他们的元宵节比春节还热闹。古时很多朝代都实行宵禁,老百姓晚上不能外出,一般只有元宵节、寒食节、七夕节这三个节日例外,人们可以通宵达旦在外流连。

由于元宵节解除了宵禁,很多地方都会在这一天举办大型花灯展,街上人流如织、热闹非凡。年轻的男女纷纷走上街头赏花灯、猜灯谜,互相邂逅,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就相识于元宵节。因此,元宵节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可以说是非常地道的“中国情人节”。

都在过西方情人节,你知道这几个中国的情人节吗?

不少古代的诗词中也描绘了元宵节情人相会的场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句子,就描写了元宵夜男女相遇时,儿女情长的缠绵悱恻。

还有南宋的文学家、音乐家姜夔,在元宵节时也因为触景生情,想起少时分手的恋人,而写出了非常优美的情词《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都在过西方情人节,你知道这几个中国的情人节吗?

二、七夕节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起始于西汉,在宋代最为鼎盛。这个节日最初只是为了妇女而举办,因为织女被奉为掌管纺织业的女神,同时还是女性和儿童的保护神,所以妇女们会在农历七月七日这天举行穿针等仪式,祈求织女庇佑自己心灵手巧、全家平安。

后来,民间的乞巧节又开始融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爱情元素,未婚的女孩们除了祈求聪慧和技艺之外,也会祈求织女赐予自己如意郎君和美满姻缘。

都在过西方情人节,你知道这几个中国的情人节吗?

而很多年轻人也会选择在七夕向对方表白,或彼此间立下山盟海誓,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里就写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三、上巳节

上巳节是农历三月初三,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在这天,古人们会祭祀、宴饮、淋浴、郊外踏春等。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首诗叫《国风·郑风·溱洧》,描写的就是当时郑国的上巳节,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互结情好的情景: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都在过西方情人节,你知道这几个中国的情人节吗?

意思是:上巳节,许多年轻男女盛装手持兰花芍药郊游。有一对青年男女一见钟情,在一起游玩很开心,互相赠送芍药做定情之物。

不过,到了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社会上的封建礼教思想和制度渐趋森严,上巳节这种比较开放的风俗变得不太符合当时的主流价值体系,慢慢被人忽视,而游春习俗也就转移到时间相近的清明节里进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